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社会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学等交叉或新型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小流域、县域、流域、区域、国家等不同尺度,立足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从时问一空间维度、投入一产出比例、计划一市场调控、承载一供需配置和宏观一微观层面,统筹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和人文五大系统,系统梳理了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的典型试点、全面启动、优化调整、巩固完善、新一轮政策实施5个阶段的政策变迁、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全面研究了退耕工程实施对区域人力配置、减贫脱困、民生福祉和乡村振兴等的效应,优化了退耕工程社会效益评估体系;深入探讨了退耕工程实施对区域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结构、农户生产效率和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丰富了退耕工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系统分析了退耕工程实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质量和碳储量等效应,完善了退耕工程生态效益评估体系。最后,从规划区域、实施规模、坡度选择及补贴标准四个维度给出了未来国家退耕政策制定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本书在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估与政策优化的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不仅完善了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体系,而且在退耕还林政策优化研究等方面填补了空白,可为退耕还林工程及其他生态工程的政策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撑、项目实施者提供技术参数、效益评估者提供方略路径。 作者简介 姚顺波,1964年5月生,湖南南县人。先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林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林业经济政策效果评估、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10年先后主持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4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3091、71473195和7117317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90031)等。在《中国农村经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林业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Land Use Polick、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退耕还林近20 年的研究进展 1.2.2 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果研究综述 1.2.3 退耕还林生态效果研究综述 1.2.4 退耕还林政策优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框架 1.4 主要研究结论 第2章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2.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标 2.1.1 退耕政策出台的背景回溯 2.1.2 退耕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2.1.3 退耕政策制定的既定目标 2.1.4 退耕工程补助标准与方式 2.1.5 小结 2.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2.2.1 退耕工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2.2.2 退耕工程实施的造林面积 2.2.3 退耕工程实施投资及结构 2.2.4 小结 2.3 典型省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述 2.3.1 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3.2 四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3.3 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3.4 云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3.5 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3.6 小结 2.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4.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 2.4.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果评价 3.1 退耕工程实施的人力配置效应 3.1.1 退耕还林区劳动力再配置机制 3.1.2 退耕工程区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变化 3.1.3 退耕对农户非农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3.1.4 退耕还林工程对劳动力供需的影响 3.1.5 小结 3.2 退耕工程实施的减贫脱困效应 3.2.1 相对贫困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能力贫困指标与模糊函数设定 3.2.3 材料搜集与数据处理 3.2.4 工程实施对精准扶贫的影响 3.2.5 小结 3.3 退耕工程实施的民生福祉效应 3.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3.2 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工程实施对民生福祉的影响 3.3.4 小结 3.4 退耕工程实施的乡村振兴效应 3.4.1 乡村振兴的内涵 3.4.2 研究方法与材料搜集 3.4.3 工程实施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果评价 4.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模型构建与数据搜集 4.1.3 工程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1.4 小结 4.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4.2.3 退耕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4.2.4 小结 4.3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 4.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搜集 4.3.2 退耕规模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4.3.3 小结 4.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 4.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2 研究方法与材料搜集 4.4.3 工程实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2 全国退耕工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5.2.1 全国退耕工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5.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退耕工程的响应 5.2.3 小结 5.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5.3.1 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5.3.2 土地利用/覆被对退耕工程实施的响应 5.3.3 小结 5.4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5.4.1 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5.4.2 土地利用/覆被对退耕工程实施的响应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NDVI 变化的影响 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数据来源 6.1.3 研究方法 6.2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区植被NDVI 变化特征 6.2.1 2015 年工程区植被NDVI 空间分布特征 6.2.2 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 变化 6.2.3 工程实施植被NDVI 变化对坡度的响应 6.2.4 小结 6.3 黄土高原退耕工程实施植被NDVI 变化特征 6.3.1 2015 年区域植被NDVI 空间分布特征 6.3.2 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 变化 6.3.3 工程实施植被NDVI 变化对坡度的响应 6.3.4 小结 6.4 长江中上游退耕工程实施植被NDVI 变化特征 6.4.1 2015 年区域植被NDVI 空间分布特征 6.4.2 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 变化 6.4.3 工程实施植被NDVI 变化对坡度的响应 6.4.4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7.1 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