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原料学第一人”饮馔笔记。
你是个饮食讲究者吗?你对自己的饮食健康关注吗?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和化学成分吗?它们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阅读本书,你将对蔬菜烹饪有进一步的认识。
这是不同于同类饮食、烹饪书籍的书,全书以文字呈现,主要介绍了蔬菜的营养、化学成分、烹饪注意事项等内容。语言通俗,内容健康、实用,适合广大健康保健注意者阅读,尤其适合家庭妇女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蔬食斋随笔别集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聂凤乔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烹饪原料学第一人”饮馔笔记。 你是个饮食讲究者吗?你对自己的饮食健康关注吗?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和化学成分吗?它们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阅读本书,你将对蔬菜烹饪有进一步的认识。 这是不同于同类饮食、烹饪书籍的书,全书以文字呈现,主要介绍了蔬菜的营养、化学成分、烹饪注意事项等内容。语言通俗,内容健康、实用,适合广大健康保健注意者阅读,尤其适合家庭妇女阅读。 内容推荐 日本饮食专家认为,聂凤乔是中国研究烹饪原料学的第一人。本书名为《蔬食斋随笔·别集》,主要谈论动物性烹饪原料。全书分为畜篇、兽篇、禽篇、鸟篇等,作者以丰富的资料和娴熟的技艺,介绍了几十种美味佳肴的来源和做法。当然,作者也一再强调,有些美味佳肴是国家明令禁止捕捉的珍贵动物,是严禁滥捕滥杀的。 目录 1 畜篇 论“东坡肉”——猪之第一章 “葵花大(占刂)肉”变奏曲——猪之第二章 总统与猪皮——猪之第三章 下水,以脏补脏与细胞疗法——猪之第四章 大吉羊——羊之第一章 “手抓”与“乡土烹饪”——羊之第二章 地上的“龙肉”——食驴种种 马肉的“功能” 猫肉,味甘酸性温 百味肉·美容肉·保健肉——兔年谈吃兔 骆驼的贡献——驼峰、驼蹄、驼肉 2 兽篇 关于猩唇 象鼻和*鼻——关于象和驼鹿 熊·图腾·熊蹯 果子狸及其他 北陲异品是黄羊 樽俎话猴肴 八桂佳肴有竹(鼠留) 3 禽篇 “百鸡宴”畅想——鸡之第一章 鸡五题——鸡之第二章 鸭子能上“架” 鹅的悲剧 “一鸽胜九鸡” 野味十足、鲜美养身的 珍珠鸡 4 鸟篇 “香有龙涎,菜有菜窝” “飞龙”传——兼及松鸡、乌鸡及雷乌 “上有天鹅,下有地(甫鸟)” 孔雀登筵 雉家族 雪山珍禽话雪鸡 石鸡章 麻雀梦 毅鸟赋——褐马鸡、蓝马鸡、藏马鸡 五 杂篇 中国的“八珍” “最精美的食物”——蛇年话食蛇 后记 试读章节 猫肉,味甘酸性温 猫可吃,原来不知。稍涉事理,闻说广东人吃猫,颇以为异。1950年代初第一次到广州,某日闲步于珠江南一条横街上,见一家两开间小饭馆,当街一口大锅炖着一锅肉,咕嘟有声。檐下赫然高悬一块金字招牌,文日“清炖老猫”,牌下坠有红布穗。此刻见怪不怪了。又后来吃了一次,才体会到未必不可吃,为什么仅广东人才吃呢?古人云“物无不堪食”。广东人是遵了古训的。人说广东除了四条腿的板凳,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其他的都吃;广东人也说凡背脊朝天者都是供人吃的。我佩服这胃口,更佩服其博大胸怀:吃尽天下。 再后来,交了几位广东朋友,的确,狗与猫一进入他们的视野,便难逃鼎镬(也有不那么馋的),因此也惹了不少事。某家狗不见了,某家猫走失了,不无对他们的指责,于是看管更严。我有时也分一杯羹,觉得他们虽非厨师,于烹制猫、狗却颇有一手。有一次,连一位终生誓不食狗的女士,大啖他们做的狗肉,以为是卤牛肉。过一天告诉她,呕也呕不出了,承认好吃之至。 奇怪的是古今文献极少谈到吃猫,连历代本草上也极少谈到它。 这恐怕跟猫和人的特殊关系有关。 猫善捕鼠,同时猫喜吃鱼。搞自然科学的朋友说,这是由于猫从鱼中获得于视力大有助益的牛磺酸,可以夜视,才能捕鼠。猫这一特性早已被人利用。《礼记·郊特牲》便提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达尔文谈到的生物链中也有猫的一个角色。据资料,埃及人在公元前1668年便利用猫来守护粮食。不过,他们后来将猫神化了,给死猫以棺材,将它们也弄成木乃伊。波斯人有一次攻打埃及,战士们驱猫作先锋,把猫作盾牌,埃及人只好望猫而退。 用猫捕鼠,无可厚非;养猫做伴,便弄出不少事来。因为无论神之,呢之,都非中庸之道。昵之,便出来许多种猫,也许波斯猫是最美的。中国人于此似乎热情不太高,西方妇女(尤以老妇)颇癖之。全世界约有4亿只猫,美国占5500万只,法国则有800万只,澳大利亚猫虽不多,但每10人中有9人养猫。因此,西方养猫人弓浆虫感染率在21%~50%,巴黎甚至达到82%,这是由于猫是弓浆虫病的第一宿主的缘故。弓浆虫可导致弓浆虫病,于健康不利。这在西方也不奇怪,老人一老就没人管了,全部感情只好寄托于猫、狗这些宠物身上了。中国人则认为猫有七条命,所以它摔不死,如果弄死一只猫也就等于害死了七条性命,罪过不轻呀。也许和人过于亲密,也便没有多少人想到吃它。 亲密,由于豢养,大概天长日久使猫也跟人亲昵起来。因此有人说猫有媚骨,它的呼噜声虽像念经却是假慈悲。鲁迅先生仇猫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媚态”。不过虽如此,也没想到要吃它。道理说不清,《本草纲目》上有一段议论:猫肉不佳,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胡淡《易简方》云,凡预防蛊毒,自少食猫肉则蛊不能害。此亦《隋书》所谓猫鬼、野道之蛊乎。 蛊毒,中医指蛇虫毒气。中毒者会出现心腹刺痛、胸胁支满、吐血下血、寒热闷乱、面色青黄或枯黑等危象。这很像毒物中毒。也有人认为蛊毒指某些寄生虫病。不过,我看猫肉恐怕没有这么大能耐。但是持“猫肉不佳”之说的,可能不仅李时珍一人。赞扬猫肉的则见于《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闽中某夫人喜食猫。得猫则先贮石灰于罂,投猫于内,而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不烦捋治。血尽归于脏腑,肉莹白如玉,云味胜鸡雏十倍也。日日张网设机,所捕杀无算。后夫人病危,呦呦作猫声,越十余日乃死…… 最后一句,因果报应,危言耸听。我欣赏“肉莹自如玉,味胜鸡雏”说。猫肉虽不尽如此,也相去不远。这一段记述,只有残酷的初加工方法,却无烹调术,颇不满足。当今菜谱上亦无猫菜,仅在1959年版《中国名菜谱》第五集上找到一则“生烩老猫公”,介绍了详尽的加工方法。我没做过猫菜,颇觉实用,愿作抄公为之缕介,并稍补充和议论: 一、选料:要用老公猫,饲养4年以上重2公斤者为宜。(广东吃猫讲究要老的、公的,粤谚有谓“老狗嫩猫儿,食死唔人知”。吃死未必,老狗、幼猫不好吃有之。) 二、宰杀:将猫装入布袋,纳入水中以窒息致死。(此外,闷死、缢死也行,击昏后剁头放血也行。) 三、初加工:用60℃热水加少许柴灰搅匀,将死猫捋干水放人,先下头脱毛后再下猫身,烫数分钟取出煺毛;煺尽毛后把烙铁烧红,将猫全身烫炙,至皮烧焦,再入凉水,将焦煳的皮层刮去;用刀切去肛门上的皮放去猫粪,然后自肛门向上至颈喉剖开,去脏器,洗净吊起,沥水备用。(也有的取剥皮法,可得猫皮,但是风味不如带皮者;煺毛时,可以自颈向下以手指贴皮推之,即可去除。) 四、细加工:自脊部以刀慢慢将皮肉剥下,剔去骨(注意:不可留骨),下开水煮6~7分钟,弃汤,取肉切丝。(也可切块、片,视菜品之需。) 五、配料:嫩鸡肉750克连皮切丝,烩前加酱油、芡粉码味;瘦猪肉200克切丝,水发香菇75克,水发陈皮20克切丝。 六、调味料:酱油30克、冰糖15克、精盐30克、料酒10克、姜丝25克、味精10克。 七、烹制:旺火热锅,下油烧至七成热下猫肉丝划油取出;再入炒锅,下料和冰糖、水,慢火煮两小时;下鸡肉丝、香菇、猪肉丝、陈皮丝、姜丝和料酒、盐、酱油、味精等,慢火煮7分钟,以芡粉勾芡出锅。 吃的时候加柠檬叶丝,或加点胡椒面。 这道菜的风味想必是不错的,不然怎会上名菜谱呢。介绍文字说它“清甜可口,营养丰富,是秋冬两季的佳品”,这里面含有滋补的意思。在两广,确有此意,认为猫和狗一样同为大补之物,性能滋阴。民间而且以为炖黑猫配以黑豆,炖黄猫配以黄豆,其补益作用甚至超过狗肉。一位身体健壮的老人介绍,深秋初冬之际,如吃两三次猫肉有助于壮旺气血。另一位通医道者说,吃猫肉后身体能较长时间保持温暖,可以用之于食疗。生育过多或人工流产过多的妇女,吃之可助复原。可是本草上却无此说。《本草纲目》虽说猫的肉、头、脑、眼、牙、舌、涎、肝、胎盘、皮毛、尿、屎皆可作药,其肉不过可治“劳疰、鼠瘘、蛊毒”而已。劳疰是可传染的消耗性慢性病,类似肺结核;鼠瘘是淋巴结核溃疡。清人黄宫绣的《本草求真》且谓:“总以取其猫善搜穴捕鼠,故凡病属鼠类,有在幽僻鬼怪之处,而药难以入者,无不藉此以为主治。”这就有点玄了。《中药大辞典》所归纳的主治为“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比较易于应用。江苏有个验方,猫肉煮熟随意吃,用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一试。 猫肉味甘酸,可以益阴;性温,可温阳、散寒。有人以为这个酸便是猫肉味道酸,其实烹制得法是不酸的。猫和狸耳内有一种分泌物,俗称耳油,在烫洗时如渗入水中,便会使其肉变酸。倘因此,机理如何?尚不明了。另外,猫肉倘治理不净会有臊气,须全去其骨(因臊气源于骨髓)。这一点倒是古已有之。《礼记·内则》曰:“食狸去正脊。”这里,狸与猫也是相通的。 据说,意大利的维琴察人古时是吃猫肉的,且甚嗜之,现在却成了忌讳的事。似乎于今只剩下广东人吃猫了。比方上海,便成立了一个爱猫者联谊会,将在市畜牧兽医学会养猫学组的指导下,向全市养猫爱好者提供服务,已有会员100多人。我却宣传吃猫。大干世界,可以并行不悖的吧。 P40-44 后记 这是一本谈论烹饪原料的文字集。内容限定在动物性原料中的家禽、家畜和野生的鸟、兽之间(兼及非水产的野生动物,如蛇等)。这些文字均发表在山西《烹调知识》上,使用的专栏题日《禽畜鸟兽篇》。 可是,这本谈论动物性烹饪原料的书,取名《蔬食斋随笔别集》,对此,稍许说几句。 话得从头说起,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正处在三年生活困难开始阶段,工作要求我介绍一些可供救饥的野菜之类野生植物的知识,于是一头扎了进去,写了一些东西。有无作用实在难说,却勾起了兴趣,觉得丰富多彩,大有可为。三年过去,野菜可以放下了,却已不能自拔,转向了蔬菜,用上全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居然越陷越深,又写了一批。那时,想到要使这些枯燥的事物让人爱看,便掺进了文学手法,取随笔形式,信笔写来。发表了一部分,有了好评,兴头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了。我本来不是干这个行当的,居然干出些模样来,有这几个原因:父亲是个厨师,我从小跟他学了几手,有些厨行知识;好吃,不追求山珍海味,只图舞刀弄铲,自作自受,自我欣赏;在卫生部门干了多年,耳濡目染,有些营养、医药的皮毛知识;当今知识体系中又缺乏这一方面内容(后来才明白该属“烹饪原料学”)。于是专心致志,有了些积累。1980年代初,《中国烹饪》杂志创刊,主编萧帆同志赏识我的那些文字,书函往返,邀我长期撰稿,开个专栏,并给起了个栏题为《蔬食斋随笔》,我以为很好,长期写下去,前些年已有70多篇。1982年萧老仆仆风尘,不远千里到青海看我,相约投身烹饪研究队伍,为弘扬中华烹饪文化干点事。志趣相投,应命而出,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做人的品德。他现已居80高龄,大病之后仍时时在为烹饪文化操心。近十余年,他为中国烹饪事业所作贡献非常巨大,我十分崇敬他,并将向他学习,为祖国烹饪事业作贡献。 《烹调知识》创刊后不久,又和主持编务的温作君公结识。斯时,我已全面展开对烹饪原料的研究,便又在该刊辟了个专栏,专门写一部分动物性原料。近十年来不觉写了数十篇,为一些从事烹饪教学和研究者提供了些资料,包括受到烹调师们的欢迎。不少读者、友好敦促我结集,就成为现在的这本书。另外还为上海《食品与生活》(原名《上海食品》)开了个《水鲜谱》的专栏,可惜只写了几篇便难以为继。原因是1980年代后期,精力大部分牵扯到参与编撰《中国烹饪辞典》和《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去了,三个专栏断断续续越写越少,近年更难分身,几已中断。 由于都是在“蔬食斋”中写就的关于烹饪原料的文字,想一以贯之,除写蔬菜的作为《蔬食斋随笔》正集外,其余非蔬菜原料集,悉以《蔬食斋随笔别集》、《蔬食斋随笔续集》为名,以示这些文字都是谈烹饪原料的,可以汇集一起,便于利用。 书中谬误肯定不少,恭请读者诸君不吝匡正,幸甚。 作 者 识于1994年5月7日南京半山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