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梨子挂满山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江滨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刘江滨,1964年生,河北平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河北省首批“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著有散文随笔集《书窗书影》等,参撰《中国当代散文大系》《张中行名作欣赏》等,曾获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第二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等,其作品被国内几十部文集选入。 目录 第一辑 世事纷披 树的事 草的事 谁在仰望星空 桃之天天 数的事 书的事 头发的事 胡子的事 五色炫乾坤 兄弟 折一枝柳,送君远行 时间之笔 春天的风 夏天的雨 秋天的月 冬天的雪 第二辑 文岸徜徉 不死的柯灵先生 张中行与“请勿改动” 陈忠实与“剑魂琴韵” 韩羽素描 柯灵和张爱玲 转在弘一法师围墙外面 竹下君子——我所知道的彭程 愧对楼肇明先生 顾炎武的商才 如好风来自天外 狂傲背面是卑微 每一页都写着乐观 春花秋月何时了 第三辑 血脉乡愁 那乡音里的乡愁 乡野上的花朵 乡野上的生命之歌 那一湾清凌凌的水 大地的果实 农家院里的瓮 乡间天籁 父亲的晚景 亲情绵绵无绝期 怀亡父 白月亮 家住石家庄 一只奇特的驴 第四辑 心语低回 灵魂的甘霖 让“我”消失一会儿 人这一辈子 当梨子挂满山崖 我是我 坐飞机 坐火车 坐船记 深夜绽放的花 那一簇温暖的烟火 第五辑 纸边谈屑 我鄙视你对女人的鄙视 人商 情到深处父亦慈 你能认识多少字 沧海一声笑 “凤雏”的暗疾 “康圣人”之伪 偶然与命运 不要把别人的泪当盐 月亮挂在北面的天空 凡·高的向日葵 精彩页 树的事 我的老家宅院里有一棵老枣树。树龄多少年了?小的时候我问过父亲,父亲说他小的时候院子里头就有,估计总得有上百年了吧。而今,父亲已不在人世了,这棵老枣树依然蓬勃蓊郁,每年秋季都结出香甜的红枣。 老枣树长在窗前,树身不高,也不很粗,.中间裂开一条深深的树洞,树干六十度倾斜着,像一个佝偻身躯的老人。我小时候它就这样,过了五十年,它还是这样,似乎岁月在它身上停止了。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鸡到了晚上,往往不回鸡窝睡觉,而是习惯飞到枣树上栖息。我也喜欢登着树洞爬上枣树玩耍。童年的喜好竟然与动物相同,实在有趣。这让我想起人类的童年时期,我们的远祖最早也是筑巢而居,把家安在树上的。唐尧时代有位隐士名巢父,即如此。 树老了,就成了“神”,许多百姓给老树蒙上红布,供之香火,叩头膜拜。《中山狼传》载,东郭先生救了狼,狼却要吃他.东郭先生和狼商议要找“三老”评评理。“三老”即老牛、老翁和老树。在人们看来,老了就有了通神的能力。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道家却认为活得久远是因为修炼得道而来。高寿被称为人瑞,天折或中道崩殂则被视为不祥。人如此,树亦如此。 去过山西的晋祠,那里有春秋时期留下的柏树,距今快三千年了,树身皲裂得七沟八壑,形状怪异,部分还补着水泥,树根也隆出地面,像老人的手青筋暴露,但树冠如伞,葱茏沃若,新叶碧绿,如新鲜的娇娘。这是我见到的树龄最长久的古树了,也是我见到的最长久的生命体。春秋,是老子、孔子生活的年代,从生命本身来说,即便如老子孔子等圣贤也早已做古,而与他们同龄的树,“春秋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经无数次雷击、风摧、洪淹、地震、兵燹等无妄之灾,仍好好活着,老而弥坚。 万物的寿命都有长有短,树也一样,树种不同,生命的长度也迥异。凡是易成活、长得快的树都短命。有一种树叫泡桐,几年工夫发面似的巨大粗壮,树身多汁,小时候淘气,拿小刀戳一下,汁液就流出来,像人的眼泪。这种“速成”的泡桐寿命很短,没多少年就枯死了,而且质地粗疏、弱脆,不堪大用。但城市拿它做行道树倒也合适,树大叶阔,今天栽种,翌年就可享受绿荫了。寿命最长的树种应该是松树柏树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祝福寿星常说“寿比南山不老松”。它们多栽种在陵同墓地、祠堂寺庙、皇家园林,象征万古长青、永垂不朽。黄帝陵、避暑山庄、武侯祠、清东陵西陵等故地所在多有,古意森然,平添了一份岁月感、历史感和肃穆的气息。松柏不仅常被人们赋予精神的象征意义,生活中也堪称栋梁之材,质地密实坚韧,不折不弯,盖房子、做家具、做寿材都是上好的木料。 最文艺的树应该是柳树了。柔媚,浪漫,伤感,多喻离别。柳树特别容易成活,插个枝不久就冒芽了。树的形状不够高大雄壮,有一种垂柳更是枝条柔软细长,婀娜婆娑,随风飘拂,颇像柔顺乖巧的女子,河边、田畴、井旁、房前屋后到处可见。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树就跟诗人结下不解之缘,关于柳树的名句车载斗量。诸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同情”(李白),“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这里的“杨柳”就是柳树,跟杨树没丁点儿关系,譬如“杨柳细腰”是说女人婀娜的腰肢,像摇摆的柳树,如果像杨树那样直挺挺,岂不大煞风景? 我们生活的北方平原,最家常的树是杨树、槐树、榆树、柳树、枣树、桑树、椿树,还有桃李杏梨等果树。农村长大的孩子,童年记忆的底色就是爬树攀高,抓知了,偷果子,找鸟蛋。用树权做弹弓,用树棍做皮牛,用树枝做伪装帽。在食不果腹的饥馑年代,槐花、榆钱、树皮、树叶等都是救命的食材。树木是人类的密友,甚至是生命的孵化器,人类是从丛林中走出来的。没有树,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就是荒漠。那年去澳大利亚,第一次走进热带原始森林,那真是树的世界呀,密密匝匝,遮天蔽日,盘根错节,枝柯交错,仿佛走进了洪荒远古。有树的地方,就有人烟;有树的地方,就有文明。中华文明唐之前北方是中心,后来就移到南方了。为什么?据说跟树有关。唐之前,北方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森林繁茂,不仅有母亲河黄河,河边林地还有大象出没,要不河南为什么叫“豫”呢?“豫”字里有“象”,黄河边上还出土过大象的化石。北方翠竹成林,所以才能就地取材,竹简作纸,书写青史,竹子绝对不会是千里迢迢从南方运来的。后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王朝更迭,大兴土木,战乱频仍,森林被毁,气候变得寒冷,北方不再适宜竹子生长,大象更是南迁。文明也如候鸟找寻温暖。比如宋代,大文人苏东坡、王安石、陆游、欧阳修等多是南方人。即使如今,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文明程度就高,反之就低,树木稀疏,精神也荒凉了。(P3-5) 导语 刘江滨的作品语言优美严谨,内容雅致精到,感情充沛丰饶,内涵厚重深刻,常常托物言志,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具体物象为载体,比如借《桃之夭夭》中的桃、《树的事》中的树、《草的事》中的草,等等,引出中国文化的多条脉络,在梳理不同脉络所呈现的不同景观、不同意味之时,引发个体的情思,抒写个人的胸墨,可以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 内容推荐 本书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江滨精心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分为“世事纷披”“文岸徜徉”“血脉乡愁”“心语低回”“纸边谈屑”五辑,其中的多篇文章曾发表在《读者》《作家文摘》《散文选刊》等报刊,《男人孟轲》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九年级语文教材。书稿文化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语言精雅,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