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野祐治帮你打破财富壁垒,拥有富人格局! 4类典型财务现状:①薪酬不低,却没配置资产,毫无抗风险能力;②总有侥幸心理,资产天花板越来越低;…… 7种财富思维:①与其追求更高的收益,不如花心思打通“金钱渠道”;②团队效能远大于个人效能,赶紧建立你的“团队品牌”;…… 5大财富通识:①经验别乱听,要从有钱人那里获取;②不要只存钱,配置资产才是关键;…… 4个财富行为:①越是有钱人,越注重身边的“小钱”;②“没太大风险也能赚大钱”的投资,就在你身边;…… 5类致富方法:①“时薪”才是你衡量工作价值的重要指标;②全民副业时代,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副业;…… 8个财富观念:①机会往往隐藏在你认为的“霉运”之中;②人生逆袭,在任何年纪都有可能发生;…… 能赚到钱的人,都这样思考! 作者简介 南勇,企业管理专家、经济学专家、励志成功学专家、职业作家。毕业于世界顶级学府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商学硕士学位。2006年学成回国后先后在河北天河汽车销售集团、丰田中国唐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管理与企业内训工作。 著有《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系列、《给你一个好团队》系列,《草民经济学》、《是谁在忽悠我们》系列、《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等经管类、励志成功类畅销书,作品热销韩国、中国台湾等市场,并为《商界评论》、《保险行销》及《读者》等国内知名杂志撰写经济与管理类文章,其以一针见血、生动活泼、通俗犀利的文风与扎实、接地气的内容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目录 开场白 序言 第一章 面对现实吧 财富现状1 你是否对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感到满意 ·年薪1200万日元,金融资产却为0的人们 财富现状2 我们乘坐的这艘船,真的绝无可能沉没吗? ·“只有自己不会倒霉,倒霉的永远是别人”的心理,你有没有? 财富现状3 “底层老人”“老后破产”的悲惨结局 ·知道了现实的残酷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财富现状4 “忍耐”与“妥协”的活法,现在必须放弃 ·在充满风险、完全未知的人生路上,靠惰性凑合着活,真的靠谱吗? 第二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常识是什么? 财富通识1 尊重他人的“建议”,但千万别听 ·“建议”这个东西,只能从真正实现了这个“建议”的人那里听取 财富通识2 千万别存钱 ·现在这个时代,即便你存了100万日元,10年后顶多能拿到1000日元的利息 财富通识3 如果你想买房,务必全款拿下,别借钱,也别贷款 ·日本住宅贷款的起源 ·“我想买房!……”别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财富通识4 现在这个时代,“上班族”这个词已经过时了 ·与其坐别人的船,不如自己造艘船出来 财富现状5 对于世界的变化,必须未卜先知,提前出手 ·今后的世界将如何变化 第三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工作方法是什么? 致富方法1 你现在的时薪是多少? ·这份工作即便没工资,你也能坚持下去吗? 致富方法2 空前的“跨界时代”:如今,人人有“副业” ·政府鼓励副业发展的四个理由 ·企业鼓励副业发展的两个理由 ·想靠自己的力量发点小财?你有那个技能和环境吗? 致富方法3 年收入3000万日元之前,必须锁定一个目标、一门生意,不能三心二意 ·先确定一座你想爬的山,然后去找一个靠谱的向导 致富方法4 决定人生的四种工作方式 ·E象限:Employee(工薪族) ·S象限:Self-Employed(自营业者) ·B象限:Business Owner(企业主) ·I象限:Investor(投资家) 致富方法5 为了赚到一个亿,请先将目光瞄准“企业主” ·从“企业主”起步的两个理由 第四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思维方式是什么? 财富思维1 你的努力,必须从疏通管道,建立渠道开始 ·和来来回回地搬水桶相比,会使用管子的人更有前途 财富思维2 “你能不能从消费金融平台借200万日元出来,给我们用用?”——一个被双亲提出这种要求的男人的故事 ·没钱交学费,连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遇到人生的贵人,实乃命运的安排 ·“说!你小子的爹妈跑哪里去了?” ·突破年收入一个亿的“小目标” 财富思维3 打小抄、模仿、“山寨” ·这个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大多起家于模仿与“山寨” ·确定一个贵人即可,宁缺毋滥。之所以这么说的两个理由 财富思维4 不要只挑“好的”拿,要拿就一锅端 ·如果比尔·盖茨邀请你和他一起卖草帽,你会怎么做? 财富思维5 “成功”这件事的85%,是由什么决定的? ·Have-Do-Be(确定Have) ·Do-Have-Be(确定Do) ·Be-Do-Have(确定Be) 财富思维6 团队就是一切!以自己为起点,组织一个社群 ·不要召集人过来,而要让人们因你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围过来 财富思维7 向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社群——华侨取经 ·生意伙伴的生意,就是你自己的生意!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吝惜金钱 第五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金钱观是什么? 财富行为1 为什么越是富人,越会俯身捡拾路边的小钱? ·再小的钱,也能积少成多 财富行为2 这个世界上绝对存在“没有风险也能赚大钱”的投资 ·每个月向自己投资15万日元 财富行为3 只读一本书,你的月薪就能增加1万日元 ·信不信由你,你只要读书,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财富行为4 亿万富翁有亿万富翁做事的优先顺序 ·为了优先事务,即便天塌下来,也要调整日程表 第六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人生观是什么? 财富观念1 “机会”这个东西,往往以“霉运”的方式来袭 ·“成功”从来没有逃离你,是你自己不断地逃离“成功” 财富观念2 除了尽孝之外,尽量不待在父母家 ·下载安装成功者的“常识软件”,把它刻在脑子里 财富观念3 能赚一个亿的人,面对“好处”“利益”,更注重义理人情 ·不能对贵人索取并深度依赖这种状态 财富观念4 人生就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这场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财富观念5 支持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 ·支持别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用行动表现出来 财富观念6 那些能赚一个亿的人,大多“把谁都能做的事做到谁都不做的程度之后,还能坚持做下去” ·别灰心,人生逆袭这种事,在任何年纪都有可能发生 财富观念7 忠于对别人的承诺不管用,忠于对自己的承诺才好使 ·只有真正信赖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忠于对自己的承诺 序言 冷不丁在你面前提这档 子事,实在是过意不去! 但因为这件事是我本人 的亲身经历,姑且容我把话 说完! 话说自从接了我姐打来 的那个电话,我的脑子里是 一片空白。有那么一个瞬间 ,我觉得自己精神恍惚,都 快崩溃了。 “爸妈连夜逃走了!他们 去追阿公阿婆,也就是咱们 家的亲戚。估计他们跑到东 京去了。所以你那里闹不好 也会有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干万要小心啊!”我姐说。 在我的人生中,还是头 一次经历这种事。事情的性 质和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的 想象,一时间令我不知所以 ,惊慌失措。 我好不容易定了定神, 仔细打听一番,才弄明白了 事情的原委。原来,善良的 爸妈为亲戚借钱做了担保, 亲戚还不起钱,连夜逃走了 。无奈之下,爸妈也只好连 夜跑掉,去追那两个亲戚。 果然,可怕的讨债鬼找 上门来了!而且是两个人… … 我确实不知道双亲所踪 ,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对那 两个凶神恶煞的壮汉说:“ 我真的不知道他俩去哪里了 !你们与其在这里缠着我, 不如去找警察!我愿意陪你 们一起去!” 正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 ,被我们的争吵声惊到的邻 居推门而入,似乎想一探究 竟。一时间场面有几分尴尬 。 也许是认为我确实不知 情,再缠着我也没用,总之 ,那两个人最后还是无奈地 离开了。 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觉得浑身软绵绵的,脑子一 片空白,对刚才发生了什么 完全没有实感。 稍稍缓过神之后,我草 草地做了一点准备,便拎着 包去公司上班。不过,那一 整天的工作到底是怎么敷衍 下来的,我完全不清楚。 终于结束了格外漫长的 一天,我草草地收拾了一下 东西,下班回家。我不知道 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只记 得一进家门,便瘫在地上大 哭了一场…… 说实话,我现在想起来 也觉得怪丢人的,脸上臊得 慌。 对了,我忘了做自我介 绍。 我的名字叫中野祐治。 实话说,人生离了钱, 还真的是玩不转 对我个人来讲,认识到 这一点的契机是这出父母的 深夜逃亡剧;但是对其他人 来说,公司破产或者“炒鱿 鱼”时,人们对金钱的感触 恐怕会格外深,甚至用“刻 骨铭心”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然,这种糟心事一次 也没有碰到过的人肯定也不 少。但是对这些人来说,未 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很有 可能错失了真正理解金钱对 人生无比重要的机会。 不过,在当下,无论是 谁,都会被各种环境裹挟, 从而不得不对日本这个国家 的现状、自身的经济状况以 及未来人生的发展轨迹关心 起来。 所以,无论你目前的处 境如何,是顺风还是逆风“ 行进”,都请你对这样一个 问题做出回答:对自身的经 济状态,对未来的人生,乃 至国家的未来,你的关心程 度到底有多大?你是否曾经 真正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 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的 答案是确凿无疑的:如果没 有双亲夜逃而引发的催债事 件,对金钱和人生,现在的 我可能依然没有任何概念, 依然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未知的人 生危机…… 感谢命运让我在“对”的 时间遇到了“对”的磨难。 那次遭遇让我彻底对“金 钱”和“人生”这些概念大彻 大悟。那件事过后不久,我 便毅然决然地从公司辞职, 勇敢地与自己的“打工仔”人 生划清了界限。 后来,我成为生意人、 投资家、不动产老板、演讲 家……现在的我已真正实现 了人生的“小目标”,结结实 实地为自己赚了亿万财富。 顺便提一下,是每年一 亿日元。① 现在的我已经实现了所 谓的财务自由,再也不用为 钱而工作。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我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 点的呢? …… 举个例子。如果你讨厌 某个人,天天躲避着人家, 那个人也一定会讨厌你,天 天躲着你。 人如此,钱也如此。你 躲着钱,钱自然也会躲着你 。 如果有人天天对你示好 ,天天试图接近你、亲近你 ,你至少不会反感吧? 人如此,钱也如此。你 对钱好,钱也会高兴,自然 也愿意亲近你。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对 啊!我怎么不谈钱?怎么不 想钱?我恨不得一天24小时 谈,一天24小时想!问题是 ,一个人光想光谈有什么用 ?光纸上谈兵,到头来还不 是穷光蛋一个?!” 别急,我特别能理解你 。 你明明想认真地对待金 钱,却得不到金钱的认真对 待。就像你死缠烂打苦追一 个女孩,对方却连不屑地拿 眼角扫一下你的举动都没有 。 这确实矛盾,却也极为 普遍。 坦白说,曾经的我也是 这样的。估计你也一样。 这个矛盾的直接结果就 是,一个人不知如何面对自 身的现状、未来的人生,甚 至这个国家的现状与未来, 整个人处于一种晕头晕脑的 状态。 无论个人还是家庭,抑 或整个国家,其问题所在往 往与金钱有关。重点是,金 钱往往还是最本质、最关键 、最严重、最迫切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为了自由 和自立,我们需要钱。钱真 的很重要。 本 导语 有钱人很想告诉你:你的思维方式弥足珍贵!中野祐治帮你打破财富壁垒,拥有富人格局!趁早学会!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进阶思维!有钱人究竟哪些想的和你不一样?工作:穷人为钱工作,奔走半生;有钱人让钱为他工作,轻松躺赚;副业:穷人注重短期收益;有钱人打造财富“护城河”;理财:穷人怕这怕那,想错还做错;有钱人注重积累,勇于试错。教你如何轻松赚回那些被你错过的钱!谈到赚钱,本书作者想要告诉你:在你努力成为有钱人时,这是能够带给你莫大启发的一本书! 后记 拿到这本书,我并不是 在通读一遍之后才开始翻译 的,而是边译边读,所以, 我逮着了一个大悬念,着实 被吊了几个月的胃口。 什么悬念呢? 按照我们中国出版业的“ 惯例”,像这类以教人致富 为目的的书里面一定会有不 少“秘籍”,也就是具体的操 作方法。 人到底做哪行;到底怎 么做;第一步怎么走,第二 步怎么走;遇到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才是 此类书籍的精华所在,也是 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一般来说,“傻 瓜式操作术”是这类书最大 的卖点。 我以为,这应该是出版 业的常识。 没想到,带着这个巨大 的悬念翻译了大半本书,我 也没见到这方面的内容。随 着所剩篇幅越来越少,离终 点越来越近,我知道,这件 事已经很渺茫了。最后的事 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我心中的不解依 然存在。 这是为何? 作者没有素材吗?不可 能。最起码,他写一个自传 式的东西总不会太难吧?他 把自己创业过程的细节记录 、解释抑或分析一番,便是 一篇极佳的指南啊!毕竟作 者本人就是成功地从工薪族 变身为身家亿万的富豪,成 功地实现了人生的小目标, 达到了财务自由境界的亲历 者,写出来应该得心应手啊 !而且既然是亲身经历,他 写出来也必然会极具说服力 和吸引力,会让这本书更有 魅力,更具卖点,不是吗? 作者为什么不写呢? 真是奇怪,难以理解! 我后来好好想了想,又 豁然开朗了,甚至开始为作 者的用心良苦深表敬佩。 很显然,对指南或者傻 瓜式操作手册之类的东西心 有期待,这件事本身就是成 功路上最大的障碍。 这就叫心术不正。而心 术不正之人,无论得到多么 详细的指南或操作手册,他 也成功不了,甚至有可能根 本不会照着书上的内容做。 理由很简单,太容易得到的 东西,一来不容易有真正深 刻、透彻的理解,二来也不 会被真正重视乃至珍惜。 一旦得到了这本指南或 操作手册,大多数人恐怕会 这么做: 其一,扔到一边,一切 照常。因为他们会这么想: “反正这本书写得这么清楚 ,什么时候照做都行,不着 急!”然后,那本被弃于角 落里的书一万年也不会再有 出头之日。 其二,依葫芦画瓢,立 马照做,遇到挫折,立马放 弃。其行为的逻辑是:既然 是指南或操作手册,必须一 试就灵。它一旦不灵,必是 骗人的! 可见,你给读者指南或 操作手册,其实是害了他们 。你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与 诈骗无异,其本质是用迷药 灌晕读者,然后通过某种东 西掏他们腰包里的钱——明 知这个东西对他们一无是处 。换言之,你的目的是赚钱 。 总之,至少在发家致富 、改变人生这件事上,指南 、操作手册之类的货色是完 全不靠谱的。同一个项目, 同一套方法,在同样的条件 下,两个人去做,结果也可 能会有天壤之别。 为何如此? 心也,脑也,思维也。 你的心态、你的态度、 你的思考,决定了你的行为 以及行为的结果。这才是根 源所在,才是真正重要的地 方。 难怪作者会舍弃如此重 要的写书卖点,全程专注于 思想解放的主题——正因为 是过来人,是亲历者,他才 会深刻地理解哪些东西有用 ,哪些东西没用。 因此,他宁可违背市场 规律,也不愿迎合市场,违 背初心。这就意味着此书的 潜在读者可能未必会有那么 多。 当然,作为一个成功人 士,他必然不差钱,不指望 着写书发财,所以这一点也 肯定给他提供了不少底气。 其实话又说回来,即便 有那么一本真正管用的指南 或操作手册,最重要的依然 是如何改变思想。指南或操 作手册与本书的最大区别, 可能在于对重塑思维结构的 具体操作方法会有一些更为 细致、具体的描写。 即便如此,该操作方法 的核心也必然离不开两个关 键词:理论和实践。 读者一方面要看书,一 方面还要试一试。他试对了 ,继续;试错了,再来;一 错再错,就多去看几本书, 多找几个高人指点。 除此之外,他别无他途 。 创业难,守业更难;创 业精,守业更精。 所有这些关于创业和守 业的精髓与艰难,均可从本 书中窥见一斑。此是为经典 。 南勇 于河北石家庄 精彩页 财富现状1 你是否对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感到满意 问一个问题。 你是否对自己现在的工资感到满意? 这份工资与你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是否真的匹配呢? 现在,你不妨好好审视一番每月的工资单。 “啊?!居然交了这么多税?” “这么拼死拼活地干,就这个数?” “就凭这个工作强度和工作质量,我绝对应该挣得更多!” …… 估计看着工资单,你的心情肯定不会平静,一定会泛起层层涟漪,它让你浮想联翩、牢骚满腹。 是啊,与你的付出真正匹配的工资,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或者换一种问法:工资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所谓工资,简单说,就是“让你明天也能做相同工作的钱”;往复杂里说,就是“你的劳动力再生成本”。 为了让你明天也能像昨天和今天这样工作,并保证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一致性(即长期的、不间断的、可持续的工作状态),你将产生如下需要: ·吃饭的需要=平均水平的伙食费 ·休息、睡眠的需要=平均水平的房租 ·换洗衣服的需要=平均水平的服装费 ·适度休闲、自我提升的需要=平均水平的休闲、学习的费用 总之,上述需求的合计金额就是你应该得到的基本工资。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理解成判断自己的工资与自身的付出是否匹配的一个标准。 显然,这份清单,或者说这个定义里,你在日常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做出的成绩并没有被考虑进去。 也许你不服气,会大声地反驳我:“你说得不对!现如今有很多公司都把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与薪酬制度结合起来了,这种情况遍地都是,屡见不鲜啊!” 可我要说:“没错,确实有不少公司在这么做。但它们归根结底还是小打小闹,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薪酬或财务状况。” 因此,对日本的企业和工薪族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工资就是你的劳动力再生成本”。 由此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正因为每个人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吃着普通的东西),租的房子都差不多(住着普通的房子),穿的衣服都差不多(穿着普通的衣服),休闲和提升自我的方式都差不多(普通的休闲、学习),所以,钱完全剩不下来。 于是,每到月底或发薪日前,大家都成了“月光族”。 结论一目了然:“挣工资”与“赚钱”是两码事。也就是说,“赚钱”的说法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成立的。因为仅凭工资,你根本就赚不了,甚至有时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 换句话说,靠工资,绝大多数人都富不了,成不了有钱人,顶多就是比糊口强一点罢了。 归根结底,公司不是让员工成为有钱人的地方,而是让老板成为有钱人的地方。这一点许多人看似明白,实则糊涂。 “一个人只要在公司里、在职场中持续奋斗、努力拼搏,迟早有一天会出人头地,变成有钱人。”这句深入大多数职场人士心中的人生格言,其本质就是骗人的,完全站不住脚。 所谓“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生活在日本,如果你是一位耄耋老人,曾亲身经历过几十年前的“高度增长期”,即日本经济发展史上举世闻名的黄金期、巅峰期,你也许会认为,在那个时候的日本,仅凭上班、打工就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至少这个事情是可能的。可即便如此,那也仅仅是过去的好时光,而那段好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想起来,那段好日子只不过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闪电、一颗流星而已。它回不来了。 所以,该醒醒了。不摆脱上班族、打工人的身份,你大概率富不了,除非你的职业目标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 坦白说,打工人的身份不破除,你甚至有可能很难幸福,即便你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很多时候,残酷的现实会让你身不由己。 我在真正悟到这个残酷的现实之前,我的人生观、职业观也和大多数人完全一样: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只要考上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进个好公司;只要找个好工作,进个好公司,就能过上富裕且幸福的生活。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悲。 事实上,我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社会人之后,进公司没两年的工夫,便隐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 看着公司里那些有十几年、几十年工龄的前辈忙碌、疲倦乃至麻木的身影,听着他们不经意的叹息和抱怨,我意识到自己的职场观乃至人生观也许出了问题,有哪里不大对劲。 正在彷徨、迷惘之时,我与一本书相遇了。我受到极大的震撼,仿佛灵魂遭到了重击。这本书是《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著),这是一本席卷世界的畅销书。 《富爸爸穷爸爸》里明确地写着这样的文字:工薪族每个月挣工资、花工资……是不可能从残酷的“Rat Race”①中脱身的。 工薪族一辈子过着胆战心惊、颤颤巍巍的日子。他们就像城市角落里觅食的老鼠,永远是黑压压一片,为了有限的食物争个你死我活。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