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字典适合于广大中小学生、师范院校师生识字教学的需要。本字典有能帮助学生读者在阅读古今书籍方面起到一点辅助的作用。
编写这部小字典的缘起是在上世纪1 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们的几位同事参加了1978年高考语文评卷工作。事后他们谈及许多地、县的语文教师反映字典奇缺,希望我们编写一部以中学语文课本为语言材料的,用"六书"解说字形结构、古今例句兼收的工具书。当时《汉语大字典》编写工作方兴未艾,无暇顾及。由于时间不能保证,此事一搁就是好多年,最后只得在八小时以外进行,用了好多年时间,才算完稿。
"六书"一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汉书·艺文志》对其作了诠释:"古者八岁人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代把文字学称为"小学",古代儿童入学就要学习这些造字之本。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阐明"六书"的专著,所以本字典所选字头,只要《说文》有收录,则依据"六书"有关造字法的名称,在字头下按字形标明,并对字条字形、本义、引申义作释文,反映字义发展的演变规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市某小学的语文教师运用形声字的规律,加快了学生识字的速度。儿童入学后两年内就可掌握2300-2500个汉字,相当小学高年级的识字水平。这一事实给我们很大启迪,加强了我们运用"六书"编纂小字典的信心,作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部小字典在成书过程中,曾得到领导上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贾采珠同志审读校勘,补苴罅漏,谨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如果这部字典能帮助学生读者在阅读古今书籍方面起到一点辅助的作用,就算完成了我们编写这部小型工具书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