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风染绿红山下/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艾平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脱贫攻坚战。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作为内蒙古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几年来,赤峰市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组织统筹和推进落实力度,集中资源、精准发力、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富有赤峰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作者对赤峰大地充满好奇,深入帮扶实践,以一个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办的干部以及乡村致富带头人为叙事中心,见证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艾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呼伦贝尔市文联主席。出版散文集《长调》《在五星级饭店流浪》等。《父亲的老猎枪》获冰心散文奖、《长调》获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呼伦贝尔往事》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会说汉话的森德玛》获中国西部散文奖。
目录

既然披上了第一书记的战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党桂梅的幸福不是一朵花
你的故事正年轻
他在给我讲述一棵树
西沟村的郝彦波
走进林保森的某一天
富兴社区,乡愁在楼门陪你
给丰收村的新故事起个头
春风染绿红山下 在老书记留下足迹的沙地上
咬钢嚼铁的女支书
赵光明主任的这三年
赛拜诺书记
在乌兰布统草原上
铁打的女人魏淑利
我知道你这是为谁
序言
报告文学对于我来说
,不算完全陌生,也不能
说是驾轻就熟。如果让我
选择,我还是喜欢写散文
,我喜欢在那诗一般的境
界中,让心灵畅游,像鱼
儿一样跟着海水起伏,而
每一次抵达,都收获一次
夺目的蜕变。我也喜欢写
小说,你可以出场或者隐
身,操持各种语调,让你
的人物成为高飞的丹顶鹤
,幻化千姿百态,直至扑
朔迷离,用一个个意料之
外,展示一种种情理之中
。我觉得写报告文学对作
家几近苛求,从生活到艺
术,从事实到叙述,没有
给你任何文过饰非或者闭
门造车的缝隙。不论面对
多么宏大的土地,你都必
须深深地躬下身子,细细
地鉴别每一株草木,而你
以往的人生经验,只能用
于对题材的思考和理解。
若移花接木,必然失血脱
骨;而闲笔恣肆,则会离
题万里。真实是报告文学
的生命和根基,在这个前
提下,要做到声情并茂、
温暖感人,必须用有力量
的细节说话。好细节都在
生活的深处,我能找到它
们吗?因此,每一次写报
告文学,我都感觉有一道
道难题压在心头。
二〇一九年十月到十
二月间,我两次到内蒙古
自治区赤峰市体验生活,
收集创作脱贫攻坚主题报
告文学的素材。赤峰对我
来说,和当初写中篇小说
《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
》时的科右中旗一样,既
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
我也是一个内蒙古人,陌
生是因为内蒙古和八个省
市自治区接壤,每一个盟
市的人文地理都是有差别
的。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
治区东部,西辽河上游,
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
山北麓之间的山地草原,
面积九万余平方公里,是
半农半牧区,与我常住的
呼伦贝尔草原大不相同。
赤峰在蒙古语中为“乌兰
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
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九个地
级市之一,有八千年的悠
久文化,有众多北方少数
民族的文明遗迹,有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处,
在考古学上以其境内地名
命名的文化有八种。赤峰
原本高山大野、水草葳蕤
,后来这里的生态在历史
进程中退化了下来。到一
九九四年,赤峰市产生了
八个国家级贫困县(旗)
,两个自治区级贫困县(
旗),时至二〇二〇年三
月,才得以全部摘帽脱贫
。穷则思变,赤峰人从未
失去过梦想,从未停止过
奋斗,大到全面实施精准
扶贫和乡村振兴,小到贫
困户家庭捆制的一把笤帚
、致富带头人蒸出的一锅
粘豆包,无不体现出他们
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现
在举国进行的这场脱贫攻
坚大决战,解决了这里的
绝对贫困问题,使这片土
地旧貌变新颜,让这里的
老百姓踏上了小康之路。
二〇一九年五月,国务院
批准赤峰市为扶贫改革试
验区,赤峰市开启了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扶贫
架构新模式、建立确保贫
困人口脱贫后不返贫、振
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征
程。
我需要认识赤峰市的
一切,从人文地理到历史
沿革,从民俗风情到乡村
民生,从诸多的扶贫政策
到种种产业扶贫方式。我
需要结识众多的朋友,从
各级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队队员、村“两委”
成员,从一个个企业的管
理者到不同层面的创业者
,从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到
日夜拼搏的贫困户……
对于各类资料,我也
无比贪婪,赤峰市扶贫办
的领导和同志们一直在为
我指路导航,帮我迅速地
沉入基层,找到一个个“
目标”。每到一个旗县,
他们都会为我提供地方史
志以及各种相关资料。采
访结束后,我去开了两个
会,回到家中便看到沉甸
甸的三大箱子资料。我知
道,这些资料最终很少会
被我直接使用,但我依然
如饥似渴,大约有两个星
期,我回忆着那些亲切的
气息、景象、音容笑貌,
沉浸在进一步发现赤峰的
阅读中。
我在村庄里穿行,看
到了一个个年轻的驻村第
一书记,他们身上有泥土
,手上有羊毛,心里有一
腔真情,说起贫困户的情
况他们了如指掌。我看到
了九十多岁、五十年党龄
、不忘初心的老志愿军。
我看到了七十年前从香港
嫁到敖汉的老奶奶,发现
她虽然有精神疾病,却保
留着一丝岁月抹不去的记
忆。我看到了一位为保护
村庄跳到冰河里砌沙袋的
老村支书。我和农村母亲
冯丽华相拥而泣,她告诉
我说,她曾在荒芜的小村
里节衣缩食地供儿子读书
,儿子考上同济大学,她
手里的钱不够孩子的路费
,是学校和镇里帮助了她
的孩子。儿子即将出发的
那些日子,她心里百感交
集,当火车一开动,她就
晕倒了,至今她见到绿皮
火车还会流泪……所以,
她第一个响应政府号召,
易地搬迁,住进了新村。
说不完的赤峰人,道
不尽的赤峰事。或许我无
法用有限的一本书把你们
都写出来,我却想与你们
一一促膝长谈,我不仅想
知道你们有了多少平方米
的新房子,有了多少元的
年收入,参加了什么合作
社,有了怎样的幸福感;
我还想了解你们在这场脱
贫攻坚的历史会战中有怎
样的心路历程,尤其是那
些年轻干部,你们是如何
在农村的风吹雨打中懂得
了农民、懂得了时代、懂
得了中国,你们是不是做
好了承担未来的准备?赤
峰市让我心存感动,让我
流连忘返,我充满好奇,
渴望发现诗意的细节。
我是一
导语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得到解决,也必将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最宏伟的史诗。为了更好地记录、书写和讴歌新时代,2019年9月中旬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二十五位优秀作家深入脱贫第一线,创作一批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精品,力求全面、精准、生动地反映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与成就。百花社从中精选出六位著名作家所创作的六部精品,并以丛书的形式出版,向祖国和人民报告全国各地的脱贫攻坚成果,反映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奇迹与人类壮举。
《春风染绿红山下/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讲述了内蒙古的故事。
精彩页
既然披上了第一书记的战袍
下雨了!雨点像一颗颗小石子,重重地砸在土地上,土地上出现密密麻麻的小水坑,转瞬之间,这些小水坑的水就弥漫起来,变成一片无边的水泊。
二〇一七年,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孤山村杨家杖子自然村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雨。
山洪倾泻而来,道路消失了,排水沟被注满了,水流到一家家院里或门槛跟前。村里的人们害怕了,男女老少相携着来到村口的河边,提心吊胆地关注着水势。他们默默地祈求老天,千万不要再下了,那样的话,一场洪灾将不可避免。
这时候,只见远处的公路上一辆汽车疾驰而来。
车上下来五个人,急匆匆地来到了河边,看样子要过河到村里来。河水咆哮着流过,快要把浮桥两侧的凭栏没过了。浮桥在水中左右晃动着,人若是从浮桥上走到对岸,要蹚过没腰半尺的河水,还有可能摔倒,被大水卷走。
对岸的大爷大娘焦急地喊:“孩子们,可不敢过啊,太危险了!”
几个叼着烟卷的年轻村民却在说风凉话:“哥们儿别玩命了,你们不就是来镀个金吗?开开会就得了呗……”
这五个人,停了一下。只见带头的那个人揩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振臂一呼——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病重的乡亲们盼着咱们呢,医生们等着咱们呢,咱们就是倒在冲锋的路上,也是重于泰山,也是无上光荣!同志们,不要怕,咱们互相把手拉紧,只要我们不松手,一直往前走,冲过去没问题!
其余四个人的声音随之而起——不怕,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老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
在这气壮山河的呐喊声中,杨家杖子自然村的数百位老乡见证了一次和平年代的英勇冲锋。
扶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冲在最前头,他的身边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他们赤裸着胸膛,把随身带的文件资料系在脖子上,手挽着手,在大水激荡的桥面上,稳如磐石、动如铁甲,坚毅前行。桥在水中晃着,水在桥上荡着,却没有让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倒下去,凶为他们紧握着彼此的手,仿佛一节节铁链不可断裂,那是同志的手、战友的手、兄弟的手!
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就是黄旭坤。他们今天过河,是因为有一件关乎杨家杖子自然村民生的大事。
杨家杖子自然村有五名大病患者,南于多方面原因,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救治,现在有的瘫痪在床,有的危在旦夕。黄旭坤为这件事忧心忡忡,寝食不安,虽然去过多家机构联系,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被婉拒了。最后是黄旭坤的老领导——新洲中医院的院长承诺到杨家杖子自然村义诊。由于医院每天都要开门接诊,他们多次调整时间,安排最好的医生,才确定下来将在明天,南院长带领三位优秀医生到杨家杖子自然村给这五名重病患者义诊。他们临时通知黄旭坤,需要事先到杨家杖子自然村,把五名患者以往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用手机传给医生,并连线接受医生的询问,以便他们准备好要携带的诊治器械,并为患者备置一些药品。
黄旭坤一行人颤颤巍巍走过二十多米的浮桥,岸边的乡亲无不啧啧赞叹,说风凉话的小青年也肃然起来,大家一拥而上,帮他们打伞,擦身子,拿东西,从家里取来热茶……几名患者的家人,拉着黄旭坤的手,一把雨水一把热泪地说着真心的感谢话,老村f部任广握着黄旭坤的手,激动地说:“我当村干部二十多年,从来没服过人,今天我服气了。谁不知道生命可贵,你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这回让我看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境界了!”
黄旭坤心头不由得一暖,眼泪也流了出来。谢过众人,他们来到五名重病患者家中,按照医生的要求,为第二天的义诊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雨过天晴,新洲中医院的医务人员有备而来,很快给出了最佳治疗方案,还带了价值一万二千元的对症药物,他们决定长期关注这五名病人,今后人院治疗予以免费,并且派车接送。五名患者的病况都有明显好转,黄旭坤心里日夜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下。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