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太平洋地区学前教育学会(PECERA)中国大陆地区主席。曾编撰《幼儿园课程》等著作和教材数十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及政策 导读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 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 学前教育为了什么?——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一) 从一次国际对话引出的思考——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二) 一个早已提出却难以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三) 中国的学前教育理应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五) 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视角谈文化适宜性问题——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六) 幼儿园教育中的隐性文化逻辑——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七)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从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说起——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十)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应该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六)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七)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八) 第二部分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 导读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一)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二)——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三)——关于幼儿园园本教研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四)——关于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三维目标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五)——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六)——关于儿童需要以及满足儿童需要的幼儿园教育实践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七)——关于幼儿园活动区角的创设和区角活动的实施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八)——关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九)——关于幼儿园使用教材(或教师参考用书)的问题 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问题: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玩与教的两难(一) 游戏与教学,孰轻孰重——玩与教的两难(二) 解决玩与教两难问题的前提——玩与教的两难(三) 学前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玩与教的两难(四) 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玩与教的两难(五) 以“教”为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玩与教的两难(六) 主题其实并不重要——玩与教的两难(七) 游戏难在教师的指导——玩与教的两难(八) 从一个质疑谈起——玩与教的两难(九) 幼儿园课程中的关键经验与关键概念——玩与教的两难(十) 第三部分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导读一个全球性的和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一) 幼儿园教育的实践不可走极端——幼儿园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二) 幼儿园教师迷茫于应该做什么的原因——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一) 幼儿园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该把握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二) 观察、纪录旨在解读儿童,努力了解儿童——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三) 幼儿园教师也有最近发展区——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四) 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淡化行政性和控制性——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五) 教育悖论中的我国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六) 从选题、立题人手,提升做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四部分 学术会议报告 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家的一·些思考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对崛起中的中国学前教育的重新思考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我国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现代中国人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的STEAM教育:理念与实践(摘要) 新时代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摘要) 附录一:出版著作(续) 附录二:发表的文章(续) 附录三:获奖情况(续) 附录四:个人经历 内容推荐 本书是《黄绿相间的银杏叶--朱家雄学前教育文选(一)》《黄绿相间的银杏叶--朱家雄学前教育文选(二)》的续篇,其中包含朱家雄教授从2012年11月以后发表的多篇文章,并加上了在部分学术研讨会上所发表的报告(或报告摘要),反映了朱家雄教授对学前教育的立场、观点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