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针对的读者群
0-1 本书针对的读者群
0-2 本书的阅读方法
第1章 成本管理的陷阱
(成本管理的失败案例集)
1-1 交给税务师的成本管理
1-2 刚性的成本管理
1-3 “偷工减料”的成本计算
1-4 制作公司内部公布用的资料是“头等大事”
1-5 未被使用的成本数据
1-6 分配计算是根本
1-7 仅凭经营分析赚不到钱
1-8 即使设计出好东西也赚不到钱的研发部门
1-9 交货期管理最优先的采购部门
1-10 如果增加销售额,利润会随之而来
1-11 企划部门的青鸟症候群
1-12 改善工艺后剩余下来的人该如何安排
1-13 无法回收的设备
1-14 适应生产方法的成本计算
1-15 说不过供货商的采购部门
第2章 确认所在公司的类型
(接单生产和预测生产)
2-1 接单生产型企业
2-2 预测生产型企业
第3章 检查所在公司的成本管理标准
3-1 行动表
3-2 标准1的现状 “大幅度降低成本”接单生产的情况
3-3 标准1的现状 “大幅度降低成本”预测生产的情况
3-4 标准2的现状 成本合计并没有用于降低成本
3-5 标准3的现状 虽然也在降低成本,但由于是在投产之后,所以效果不佳
第4章 首先从产品别成本合计开始
(将成本管理标准从1提高到2的要点)
4-1 应有的成本合计方法检查表
4-2 类型A 以组装费为中心的成本合计
4-3 类型B 以设备折旧费为中心的成本合计
4-4 类型C 以物料费为中心的成本合计
4-5 类型D 以零件费为中心的成本合计
4-6 类型E 以研发费为中心的成本合计
第5章 从成本合计到成本管理
(将成本管理标准从2提高到3以上的要点)
5-1 停滞在成本合计(标准2)上的原因检查表
5-2 把成本合计误解为成本管理
5-3 把成本合计推给会计部门不管
5-4 只把合计和分析当成目的
5-5 没有实行成本管理的成员
5-6 没有进行成本教育
5-7 领导层没有进行成本管理的意向
第6章 目的别成本管理方法
(确认使用成本管理的目的,理解达到此目的的方法)
6-1 成本管理的目的和方法的关系
6-2 降低成本管理(确保目标成本)
6-3 产品别利润管理(消灭亏损产品)
6-4 成本报价(用正确的报价来消灭亏损接单)
6-5 成本企划(从研发阶段开始降低成本)
6-6 整体(总)利润管理(在短期内提高利润)
6-7 投资回收管理(消除徒劳的设备投资)
第7章 不同类型的企业引进成本管理的要点和过程
7-1 接单型的中小型组装企业
7-2 接单型的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
7-3 预测生产型的大型组装企业
7-4 预测生产型的大型机械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