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10000年至4000年前的历史阶段。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遍及祖国大陆各个地方的考古学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不同类型的玉器。从这些玉器中,可以看出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概貌。
新石器时代玉的材质多为软玉,还兼用一些广义上的“玉石”,如绿松石、玛瑙、水晶、萤石等。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对玉和石曾经过千万次的对比、鉴别和选择,从而认识并选取质地优于石的各种玉。
真正意义上的玉器是从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理由如下:
1.人们为制作玉器而进行玉料的专门采挖。兴隆洼和查海玉器都是“真玉”琢制的,即证明了这点。
2.玉器制作,作为一个高级的、专门的工艺生产部门已经初现,并且已造就出一批人数多,相对集中且生产经验和工艺技能高超的专业制造者。
3.玉器不论在选材、工艺还是在造型、纹饰上,都已达到一定的成熟性,并形成不同考古学文化玉器的一些共性。说明玉器制作已形成初步的工艺体系和艺术体系。
4.玉器制作已具有较大规模。表现为数量大,品种繁多,工艺齐备的共同特点。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成果,即是杰出的代表。
5.上述情形只有在新石器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中方可出现。这是因为,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提高,出现了农耕、畜牧、制陶、编织等生产方式,这些是人们得以定居生活的物质条件。由于物质产品大大增加,促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作为反映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物化产品,玉器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被人们所崇尚与崇拜,玉器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品和礼仪器3大类,成为中国历代玉器品类的基本框范。
兴隆洼和查海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被称为初萌玉器。
1.兴隆洼文化玉器
兴隆洼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位于大凌河上游。1983一1993年经过6次科学发掘。该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200年至公元前5400年左右。其玉器的种类、造型与工艺如下:
(1)种类
生产工具有斧、锛、凿;装饰品有块、匕形饰、环。
(2)器物造型
生产工具体型较小,仞口分有使用痕迹与无使用痕迹两种。有使用痕迹者,说明此时玉石工具混用的现象仍存在。块为扁圆体,剖面近椭圆形,外缘厚于孔缘,缺口面不平齐,留有切割玉料痕迹。匕形饰为长条片形,一面为圆弧形,一面为凹弧形,上部穿孔,可以佩带。
(3)工艺
玉料为矿物学的软玉。色彩为淡绿色、黄绿色、乳白色、浅白色。淡绿色与黄绿色者颇似岫岩玉。玉器均为光素,以手工推拉琢磨而成,表面留有琢磨细纹痕迹。进行初步的抛光。穿孔为堆钻钻成,分单面钻昶两面钻两咱。
兴隆洼文化玉器具有中国玉器的开创性意义。它不仅把以往所知玉器的初萌期提前了约2000年,还为磨制工艺在玉器上的应用提供了最早的实例,它还是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基础,如从材质和造型上看,它们是红山文化玉器的直接源头。
2.查海遗址玉器
查海遗址地处辽宁阜新。1986年至1994年共经7次科学发掘。其年代约公元前6000年。查海遗址玉器的种类、造型及工艺如下:
(1)种类
生产工具有斧;装饰品有匕形饰、块、管。
(2)器物造型
斧有双面刃。匕形饰与兴隆洼者相同。块分二式,其一为扁圆柱形,孔缘厚于外缘;其二为立柱形。玉管两端不平齐。
(3)工艺
玉质与玉色基本和兴隆洼者相同。其它工艺方法也和兴隆洼玉器大同。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