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 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三 民族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教育的结合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阵地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教育的现实结合
第二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
第三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系构建
第五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
第六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平台建设
第七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方式
第八章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机制建设
第九章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模式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民族高校具有一般高校的特点,但在教育对象、办学宗旨、办学条件等方面又具有特殊性。在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对各族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任务,又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需要。于是阎占定、陈静便专著的《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层面,对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对象、必要性、内容体系、队伍建设、实践方式、工作平台、制度机制、典型案例等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分析,初步构建了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当前,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如火如荼,研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章、研究报告也很多,教育部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专项课题,教育部社科研究中心每年组编出版一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报告》,但专门、系统地研究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著作还不是很多。阎占定、陈静专著的《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则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分析了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对象、必要性、内容体系、队伍建设、实践方式、工作平台、制度机制、典型案例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形成了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这部著作有许多地方还不够成熟,其中有的观点也未必能够得到大家的完全认同,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但无论如何本书的编写对我们研究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