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熊/蜂鸟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福克纳的中短篇小说亦不乏佳品,如《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熊》《烧马棚》《干旱的九月》等名篇。这些作品以虚构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感人至深的主题、深刻的道德寓意,以及叙述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给读者留下难忘印象。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编译的《熊/蜂鸟文丛》是美国文学界公认的一部佳作,被誉为“解读福克纳全部小说乃至美国南方文学的钥匙”。

内容推荐

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编译的《熊/蜂鸟文丛》讲述了:一个叫艾萨克的美国男孩从10岁起每年跟随狩猎队来到密西西比未开发的大森林时去打一只被人称作“老班”的大熊。大熊是人类高贵的对手,他们必须用崇高的原则、公正的行为与之周旋。艾萨克在“由于苦难而养成谦逊、由地忍耐而养成自尊”的老黑人山姆和一只不可征服的生野的老熊身上学到了谦逊与自尊。他16岁的时候,猎人们在山姆驯服的一只猎狗帮助下杀死了老班,然而山姆也几乎就在同一个时刻撒手人寰——伟大的敌人死了,自然的英雄也无意留恋人间。艾萨克从悲痛中又一次领略着人生的真义……

目录

一次猎熊 

大黑傻子

三角洲之秋

试读章节

“不是的,小子们,”我说,“是豹子抓的。”

“你想把豹子怎么样啊,拉特利夫?”一个小子说。

“小子们,”我说,“我要是知道那我就是小狗。”

我说的是实话。是大伙儿把卢克①·霍根贝克从我身边拉开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我才发现的。因为我和卢克一样,根本不知道阿许老头是何许人。我只知道他是少校家的黑佣人,是在营地干杂活的。我只知道事情一开始时,我想我的意图无非是——帮卢克解决困难,或者也许是置身局外跟他开个小玩笑却又不至于伤害到他,甚至说不定可以帮少校一个小忙,替他把卢克支到营地外面去一阵子。后来快到半夜了,那该死的家伙竟像只受惊的鹿似的从树林里狂奔过来,跑到他们玩纸牌的那个地方,我就说了:“行了,你也该满意了。你总算是平平安安地从他们那里脱身了。”他突然站住,万分惊讶地朝我恶狠狠地看了一眼;他甚至都不知道打牌的人都停下来了;接着他整个人扑到我身上来,就像谷仓在我头顶上坍塌下来似的。

牌局自然就给搅了。足足得上去三四个人才能把他从我身上拖开,这当儿,坐在椅子里的少校扭过身来,手里捏着配得齐齐的四张“小三”,使劲往桌面上捶,嘴里喷出了一系列的脏话。只不过上前来拉架的人真是帮了倒忙,因为他们的靴子全都踩在我的脸上、手上和脚上了。这就跟着火时一样——做出最大损害的正是手里把着水龙头的那些老兄。

“这他妈的算是怎么一回事啊?”少校吼道,这时有三四个人正按着卢克,而他呢,却号啕大哭,跟个小娃娃似的。

“是他让他们来整我的!”卢克说,“唆使我上那儿去的就是他,我得把他杀了!”

“让谁们来整你呀?”少校说。

“那些印第安佬呗!”卢克边哭边说。接着他又往我这边扑过来,把抓住他胳膊的那几个人统统甩开,就跟他们是布娃娃似的,一直到少校用一点也不掺水的咒骂将他喝住。他说别以为这商贩没有力气。别听他自己说身子骨不行干不了体力活。没准正因为拎着个小黑箱子到处兜售粉红色的吊带和剃须肥皂,他才贮积着自己的真阳实力呢。接下去少校又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告诉他我无非就是想帮帮卢克,免得他老打嗝难受罢了。

要说我没真的替他觉得难过那我就是小狗。我正好经过此处,我寻思我何不进来看看大伙儿打猎的运气好不好呢,我约摸是太阳下山时分赶车来到这儿的,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正是卢克。我没觉得奇怪,因为这儿本来就是全县大老爷们聚集的最大去处,更何况吃食、威士忌全不收费呢,因此我就说了,“哟,真是少见呀。”而他说的却是:

“呃一呃!呃一吓!呃一哦!呃一哦,天哪!”  P8-10

序言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于一九五〇年获得一九四九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生平与著作情况,大家比较熟悉,我过去也多次写过介绍文章。其中较新与长短适中的大约要算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出版的拙著《威廉·福克纳》书前专文《美国的潘神》,有兴趣者可以翻翻,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福克纳以长篇小说著称,但一生中也写有不少中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些更是堪称佳品,值得认真阅读,细细把玩。他自己也曾说过:“写长篇小说时可以马虎,但在写短篇小说时就不可以……它要求几乎绝对的精确,……几乎每一个字都必须完全正确恰当。”(见《福克纳在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7年。207页)美国批评家阿瑟·伏斯在其专著《美国短篇小说》(俄克拉何马大学出版社,1973年)中强调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福克纳创作过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如同他出色的长篇作品一样,这些短篇小说以虚构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感人至深的主题、深刻的道德寓意以及小说文体与叙述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来,我们不妨说美国短篇小说作家中,除了亨利·詹姆斯以外,至今还没有人像福克纳那样在这一形式的创作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重要著作《西方正典》的“附录:经典书目”中,被他列入的福克纳作品竟多达八本,其中之一即是《短篇小说集》。

福克纳最初是喜欢写诗的。但是他只能在青年时期将彩纸制作精致带自绘插图的手抄诗稿本用于追求邻家女孩子,或是在地方小刊物上发表不付或略致象征性薄酬的小诗过过诗人瘾。只有在福克纳的朋友斯东律师为他代交了四百美元(当时也不是个小数目)的“出版补贴”之后,才能使一家小出版社答应出版他的《大理石牧神》。因此,他总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诗人”。此时,福克纳已是大龄青年,不好意思再赖在父母家里白吃白住。况且紧接着他又娶了结过一次婚带来两个孩子的前女友为妻,有了较重的家庭负担,木工、修理工,但凡能找到什么活儿他都愿意干。有一个时期甚至还当了他读过一年的密西西比大学的暖气锅炉工。(后来上好莱坞去写电影剧本也还是为了养家糊口。)此时他想想还是写小说更切实际,何况他打小就有讲故事的特殊本领,能让小朋友听得云山雾罩,分不清到底是在说真事还是在胡沁。他还逐渐“发现”,稿子若蒙《星期六晚邮报》《柯里尔》《体育画报》《小姐》等全国性商业性刊物录用,一个短篇的稿费会比从小出版社出一整部长篇所得的还要多,所以他经常把从此处退回的稿件投到别处去。他自嘲地戏称这是在文学“卖淫”。其实那是“以丰补歉”,好让自己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从事更能发挥才能的艺术创作。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有一张硬板纸,上面写有四十多个短篇小说的标题,有的因已发表而划去,有的一投不中又用箭头划向另一家刊物的名称。这也真能算是用心良苦了。他还“发明”了一种自认为很高明的做法:有时,在有了一个文学构思或灵感后,他会先写成短篇投给刊物发表,然后再加以改写与发挥,使之成为长篇小说的组成部分。也有时候是倒过来,先写成长篇里的一章,加以压缩,作为短篇投出去。但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两者都同样精彩,可称各有特色,像《花斑马》(1931)、《沃许》(1934)、《熊》(1942)等等,便是这样的例子。起先的短篇后来都在《村子》(1940)、《押沙龙,押沙龙!》(1936)与《去吧,摩西》(1942)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总的来说,短篇小说代表了福克纳作品中民间色彩更浓的一面,因此也比较好懂。美国有位评论家说,要了解福克纳,不妨先读马尔科姆·考利编的《便携本福克纳文集》与《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集》。一直要到得到诺贝尔奖后,他才底气硬了些,大致能按自己的意思办事了。福克纳一生大约共写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说。最早的一本集子是《这十三篇》(1931),《马丁诺医生及其它》出版于一九三四年。一九五〇年,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集》出版,其中有十七篇过去未曾收入集子。这时,他“创造自己的一个天地”的意识更加自觉了,于是便把它们分成了这样几个大板块,如“乡野”、“村庄”、“蛮荒”、“荒原”、“中土”、“远方”,显示他的短篇与长篇一样,是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天地”里的一个“独立、完整、自成体系、不可或缺的经典组成部分”。

关于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那便是所谓“系列小说”的问题。他把《没有被征服的》(1938)、《去吧,摩西》(1942)与《让马》(1949)都称为长篇小说。其实三本书中的各章虽然大抵都有相同的背景,人物也是大致相同与有血缘关系,但故事并不紧紧相扣与相互有关,分开来读即是一个个中短篇。即以本选集中的《熊》来说,前后一共有三种版本。最短的那篇发表于《星期六晚邮报》(1942年5月9日),即周珏良先生所译的本子。最长的见之于《去吧,摩西》,居中的则收入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大森林》。本藏本所收的是最长的一种。读者可以看到,内中有一大段两兄弟在账本上轮流所加的批语,这些都是对当时南方的庄园制度与黑人受压迫景况所作的深刻反思与质问。后来两兄弟便搬出庄园大宅,让黑人居住。自己去住小屋。后代更是放弃了祖产,自己像耶稣那样,去当一名木匠。

对于一位大作家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这样的“环状立体式逼视”能使我们对一位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与艺术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倘若通过这本集子能引起读者们对福克纳作品的兴趣与进一步阅读的欲望,那么,对于一个多年从事福克纳译介工作的老人来说,这便是莫大的安慰了。

李文俊

二〇一三年初春写于北京左安门东架松

书评(媒体评论)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 一九四九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