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叙文创新构思四十法/作文创新构思系列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作者 郁静超等编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希望自己能写出令人羡慕的美妙文章吗?希望在种种作文竞赛里力克群雄而夺魁吗?希望在次次语文考试中挥洒自如而取胜吗?希望付梓书报杂志而飞向远方吗?怎样使这幻想变为

现实呢?那么,读读这套《作文创新构思系列》吧,她也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目录

篇首明旨作题记……………………………………………l

开门见山主旨明……………………………………………6

睹物引入巧开篇……………………………………………11

纲举目张设标题……………………………………………15

画龙点睛布文眼……………………………………………21

曲径通幽境界新……………………………………………26

详略有致巧安排……………………………………………30

长句短句交错用……………………………………………34

巧设悬念起波澜……………………………………………38

展示心灵画眼睛……………………………………………43

刻画人物写行为……………………………………………48

描写景物寓人情……………………………………………52

描绘山河抒情怀……………………………………………56

人物语言显个性……………………………………………61

象征联想寄情思……………………………………………65

动静交织绘景物……………………………………………70

欲扬先抑有气势……………………………………………73

抒写梦境展心怀……………………………………………79

设问解答吸引人……………………………………………83

一举一动映内心……………………………………………87

警语点化神采飞……………………………………………93

突出画面用描写……………………………………………97

绘声绘色显生气……………………………………………10l

内心独白诉心声……………………………………………106

不同穿戴辨身份……………………………………………109

借用形象表情感……………………………………………114

妙用红线穿珍珠……………………………………………118

白描勾勒亦传神……………………………………………124

以小见大立意深……………………………………………128

描绘物象明言志……………………………………………132

巧使逆笔文增奇……………………………………………136

对比见意更鲜明……………………………………………14l

细节描写传神情……………………………………………146

倒叙写法增情趣……………………………………………15l

场面描写烘托人……………………………………………156

侧面烘托更娇艳……………………………………………16l

动人场景要组接……………………………………………165

起句爆竹结撞钟……………………………………………170

首尾呼应文圆合……………………………………………174

篇末点题有余音……………………………………………178

试读章节

 

 篇首明旨作题记

人们十分喜爱毛泽东的诗,有口皆碑。不仅因为毛泽东的诗气势磅礴,高瞻远瞩,而且因为他的诗都回肠荡气,构思新奇。明明是一首诗,还在正文前加一段精彩的话语,如《七律送瘟神》便是一例: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熙,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这段极为生动的语言,表达毛泽东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点明了写作的缘由。在作文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正文前常常引用名言警句和组织凝炼深刻的句子,作为对文章的重要的阐释,或交代写作原由,或揭示内容主旨。这些简短的句子成为题记。题记不但在诗文中利用,而且在记叙文写作中也是一种谋篇布局的创新构思。

记叙文使用题记,可以交待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可以提示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可以揭示主题。让读者用不多时间粗知文章内容,迅速把握住文章主旨。

利用题记,必须要有十分精练的语言,要有十分深刻的思想,要有十分广博的知识。为此,平时要多读一点书,多摘抄、熟记一些格言,多锤炼文字,在记叙文谋篇构思时,创造性地运用题记开篇,文章会令人耳目一新,光芒四射,夺得高分。【例文一】      心中的丰碑    

龚军陶

丰碑没有大小,有的只是内涵和境界。

——题记

它,车栽船运,来自巍巍的庐山。

它,重30公斤,米把高,30至40公分粗,呈深褐色。它屈曲凝重,苍老道劲,清晰的线条有力地勾勒出它的沧桑,几块山石深嵌其中,蕴藏着与大山浑然一体的永恒,显示出峥嵘岁月的馈赠一一呵,一截未经雕琢的杜鹃树根。

它靠墙角立着,稳稳当当,静静地,肃然庄重。据说,树根长成这般大,非二三百年不可。惊叹之余,我不由得轻轻抚摸它那强壮的身躯,分明是沉甸句的。在我跟前,这竟然是一个生命的归属,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似乎看到了杜鹃树曾经的辉煌的生命历程:它枝繁叶茂,红遍山野;它风姿绰约,尽显风流,这难道能离开根的默默滋养吗?它任凭风雨起,扎根石罅中,山洪冲不垮,雷电劈不倒,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番抗争,几番搏击,伴随着老树根的只有不变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

我的心灵在震颤,感悟到经历坎坷,不折不挠,呕心沥血,始终不渝,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使我油然想起,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扎根在神州沃土,扎根与人民心中的英雄豪杰。他们铮铮铁骨,纷纷忠肝义胆,岂能不令人崇敬?铁马冰河,精忠报国;抗击倭寇,镇守边关;横眉冷对,俯首为牛……古往今来,人们崇拜他们,瞻仰他们,热爱他们,纪念他们。历史发展到21世纪,世界的东方又矗立起一座座巍巍丰碑。百年恩来,鞠躬尽瘁,青史伟业,黎民铭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屡经劫难,忠志不移,忧国忧民,励精图治。 “我是人民的儿子”,这朴实的话语,这是他扎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的真实写照。一个年近九句的老人,脚踏特区热土,汗洒浦江的大桥,为了让人民快点富起来,他操尽了心啊!只要人民幸福,他愿意付出一切,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除了他们,还有壮士余纯顺、传奇的女子陈小邛,震惊美国的曲小雪,普普通通的水电工徐虎……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不屈不挠,顽强进取,不求闻达,唯求信念的光辉。

想想他们,再看看它,仍静静地,默默地,宛如一尊雕像。尽管它对昔日辉煌无所夸耀,但是那支豪迈、激越的生命交响曲始终在我胸中激荡。它们从不张扬。在它看来,在广亵的宇宙的中,即使是千百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作为个体生命是何等短暂,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挑战自我,奉献自我,才能达到精神的升华,生命的延续。

我感谢你,古朴无华的老树根。你刻记着悠悠历史的沧桑,你积贮着撼人心魄的力量,你饱含着热爱生命的激情,你凝聚着丰富深广的内涵。是你,告诉我生命的真谛。

序言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幻想最活跃的阶段,在许多幻想中,有一个是最宝贵、最实际的,它就是幻想自己能写出令人羡慕的美妙文章,希望在种种作文竞赛里力克群雄而夺魁,希望在次次语文考试中挥洒自如而取胜,希望付梓书报杂志而飞向远方。怎样使这幻想变为现实呢?那么,读读这套《作文创新构思系列》吧,她也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一篇美文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构思精巧必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谓构思,就是根据文章的主题处理、安排、组织材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谋篇布局,它包括文章的段落层次、线索脉络、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言表达等。比如一个人,没有强健的骨骼,灵魂就无所寄托,血肉就无所依附;同样,一篇文章没有像样的谋篇构思,就谈不上有好的立意,也搭不起文章的架子了。

作文的谋篇构思,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达意。主旨是文章的统帅,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服从于主旨。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的谋篇构思,自然也不例外。主旨是构思的内在轴心,谋篇布局必须紧紧围绕主旨,为完美地表达主旨服务。

二是适体。文章体裁不同,写作目的和反映对象不同,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同。谋篇构思要因“体”制宜:记叙性文章,一般按照时空的顺序、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来构思布局,做到前后联贯,情节完整;议论性文章,则偏重于议事论理,通常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人们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结构,做到纲举目张,论证严密;而说明性文章,主要是介绍事物,解释事理,则应按照事物的性质、特征、功能或事理的含义、特点进行布局,做到解说清楚、条理分明。总之,只有按照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去安排结构,谋篇构思,才有利于写出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好文章来。

三是完整。文章要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全篇联贯一气,各部分要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没有上下脱节、顾此失彼的现象;各层次、段落要顺次展开,井井有条,自然相连,没有杂乱无章,堵塞不通的毛病。

以上三点是行文构思的基本要求。当然,要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还得在“新”字上下些工夫。优秀的作文是一种创作,而创作是需要创新精神的。这套《作文创新构思系列》便是根据中学作文教学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材料话题作文四类不同文体的要求编成四册,每册四十法,每法都对某种创新构思的方法作简要介绍,并有针对性地精选两篇学生美文,配以简要的评析,以资借鉴,相信中学生朋友阅读后,一定会深切地感受到:美文来自于创新构思!

当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构思虽然是文章重要的形式因素,但构思又不单纯是一个形式问题。因为它既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又必须与作者的主观意图相一致。谋篇构思其实也是作者思维逻辑的反映,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提高作文创新构思能力的前提。

而且,诚如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作文方法、技巧的掌握,关键在练,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勤练。否则,再好的方法,再妙的技巧,没有付出艰苦的劳动,还是不能到达成功彼岸,也实现不了“写出美文”的幻想——这可是阅读这套丛书的要旨所在!

汪诚一  郁静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