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发所著的《刑事诉讼监督权研究》紧扣当前刑事司法领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理性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科学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建构刑事诉讼监督权以及如何完善刑事诉讼监督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书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权力与权利的视角全面阐释了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本质内涵,在梳理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界定了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定义,系统解构了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科学设定了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制度和配套规则,提出了完善刑事诉讼监督权的立法建议。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学说,深刻阐释了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权力制衡理论的一致性、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权利保障理论的契合性,高度概括了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价值基础,较好地回答和解决了有关刑事诉讼监督权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刘润发所著的《刑事诉讼监督权研究》以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为导向,紧扣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以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合理配置为切入点,深刻诠释检察机关行使刑事诉讼监督权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对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优化配置、职能运行、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性研判和制度构想,旨在为我国完善刑事诉讼监督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内涵界定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观点述评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概念界定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基本特征
四、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基础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权力制衡理论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权利保障理论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法律监督理论
四、刑事诉讼监督权与司法民主理论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价值构造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的人权保障价值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的错案预防价值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的程序公正价值
四、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治权威价值
第四节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时代背景
一、契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司法要求
二、彰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三、体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任务
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合理配置
第一节 刑事立案监督权的配置
一、刑事立案监督权的立法比较
二、刑事立案监督权的运行困境
三、刑事立案监督权配置的价值基础
四、刑事立案监督权配置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刑事侦查监督权的配置
一、刑事侦查监督权的立法比较
二、刑事侦查监督权的司法困境
三、刑事侦查监督权配置的法理基础
四、刑事侦查监督权配置的基本思路
五、重构我国侦检关系的理想模式:检察引导侦查
第三节 刑事审判监督权的配置
一、刑事审判监督权的立法比较
二、刑事审判监督权的运行困境
三、刑事审判监督权配置的价值基础
四、刑事审判监督权配置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刑事执行监督权的配置
一、刑事执行监督权的立法规定
二、刑事执行监督权运行的实践难题
三、刑事执行监督权配置的法理基础
四、刑事执行监督权配置的基本原则
五、刑事执行监督权配置的基本思路
第四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职能运行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原则
一、权力法定原则
二、客观公正原则
三、监督效率原则
四、权力适度原则
五、依法独立行使原则
六、监督支持原则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要素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的主体必须是检察机关及其检察人员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的客体必须是法律事实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的内容必须是纠正违法或渎职行为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程序
一、刑事立案监督程序
二、刑事侦查监督程序
三、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四、刑事执行监督程序
第四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方式
一、检察建议权
二、抗诉权
三、纠正违法权
四、检察机关调查权
第五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运行保障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保障的实践考量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的机构设置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运行的人员配备
第五章 刑事诉讼监督权的监督制约
第一节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完善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新规定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实现面临的难题及原因
三、落实刑事诉讼监督权新规定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加强刑事诉讼监督权监督制约的法理基础
一、刑事诉讼监督权滥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类型
二、规制刑事诉讼监督权滥用的法理基础
三、规制刑事诉讼监督权滥用的立法构想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与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一、检察机关执法理念问题的实证调研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与强化外部监督
三、刑事诉讼监督权与强化自身监督
第四节 刑事诉讼监督权与检务公开的有效对接
一、检务公开的本体机制
二、检务公开的运行机制
三、检务公开的保障机制
四、检务公开的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