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王立平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立平的这本《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书从农业领域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的申请量分布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所涉及的农业育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育种家等品种权主体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描述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分析。

内容推荐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自启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各级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践表明,该制度的实施为保护我国的植物遗传资源、激励育种创新、加快新品种产业化进程,促进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等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从研究层面来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仍不多见。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量在分布结构上是否合理?制度实施对品种权人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如何?品种权转让、自主实施和许可实施等不同实施方式效应如何?不同主体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认知程度如何,以及对制度实施影响因素应作出何种评判?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通过研究作出回答。《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书从农业领域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的申请量分布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所涉及的农业育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育种家等品种权主体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描述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值得研究分析的问题以及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以82家农业种子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应用回归分析的办法,对新品种保护制度和育种者研发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新品种未来的市场预期是影响育种者研发、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保护力度对研发创新也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是最大的。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转让、许可和自主实施三种实施方式的实施效应。结果显示:三种实施方式中,转让实施给品种权人带来的收益最大;品种权人的收益不但受实施方式的影响,同时还受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本身的影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品种权人的成本收益都有正向的影响,其利润变动方向取决于成本和收益对保护力度的敏感程度。

再次,通过对历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授权量以及有关品种权事务进行统计,发现2005年以来年申请总量逐年下降,且申请量在地区、属种、申请主体等方面的结构分布十分不均,在提交了申请和获得授权的新品种中,申请权撤回和品种权主动放弃的情况增多。

最后,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问卷的分析结果看: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和宣传渠道不畅,直接影响申请数量;目前制度设计还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影响实践操作;与品种权相关的资本市场、交易市场等还不完善;育种研究与种子市场未紧密相连,存在申请盲目性;品种权在保护期限前终止的数量增多,其主要原因是期限届满前的品种保护失去意义。

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1)加大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2)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机构和相关中介组织;(3)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的协调与配合;(4)简化申请程序,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政策支持。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王立平所著。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数据来源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6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制度及各国法规

2.1.1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

2.1.2 代表性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法规

2.1.3 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规及特点

 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

2.2.1 国外学者对植物品种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植物品种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三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及运行

 3.1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

3.1.1 激发并提高育种者的积极性

3.1.2 促进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3.1.3 加快种子产业市场化

3.1.4 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

3.1.5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状况及结构分析

3.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状况

3.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层面结构分析

3.2.3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结构分析

 3.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运行

3.3.1 申请和审批流程

3.3.2 组织结构

 3.4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3.4.1 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偏小且逐年下降

3.4.2 申请量的构成不合理

3.4.3 对制度缺乏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3.4.4 申请程序复杂、申请时间长

3.4.5 法律制度不健全、品种权人维权困难

第四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4.1 对品种权主体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

4.1.1 模型的建立和假设

4.1.2 数据来源、整理与指标

4.1.3 数据分析、结果及解释

 4.2 对品种权人育种成本及收益的分析

4.2.1 品种权人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4.2.2 品种权人收益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品种权不同方式行使的效应分析

 5.1 品种权转让

5.1.1 品种权转让的含义及特点

5.1.2 品种权转让的影响因素

5.1.3 品种权转让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5.2 自主实施

5.2.1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含义

5.2.2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影响因素

5.2.3 品种权自主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5.3 许可实施

5.3.1 品种权许可实施的含义

5.3.2 许可实施的影响因素

5.3.3 品种权许可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5.4 品种权三种实施方式的比较

第六章 影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

 6.1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

6.1.1 育种者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了解程度

6.1.2 育种者采取的申请方式

6.1.3 对申请和审查时间、费用的认知

6.1.4 品种权实施途径的选择和对保护力度的信心

6.1.5 申请权撤回和品种权终止情况

 6.2 我国与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情况比较

6.2.1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申请与授权情况比较

6.2.2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品种权终止情况比较

 6.3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评价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1.1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现状

7.1.2 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7.1.3 关于品种权实施方式的效应

7.1.4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影响因素

 7.2 政策建议

7.2.1 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7.2.2 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机构和相关中介组织

7.2.3 加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协调与配合

7.2.4 简化申请程序,缩短授权时间

7.2.5 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产权交易市场

7.2.6 加大育种创新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

 7.3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1

 附录2:品种权实施的相关规定

 附录3:调研问卷2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