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运真编写的《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战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共和国的历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台运真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台运真编写的《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战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台运真编写的《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主要讲述志愿军以打促谈,发起返夏秋季攻势作战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6月10日,前五次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已经歼灭了敌军23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这使美方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7月10日,双方在战线西部我方一侧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场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交织进行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目录 一、战役部署 毛泽东指示要准备大举反攻 彭德怀制定具体战略战术 朝鲜人民军反击美军夏季攻势 邓华提议取消第六次战役 战史上最艰难的谈判 二、粉碎夏季攻势 毛泽东指示暂停谈判会议 粉碎美军实施的绞杀战 毛泽东同意在开城复会 志愿军积极进行战术反击 三、秋季防御 反击美军发动的秋季攻势 毛泽东指示恢复开城谈判 取得夜月山防御战胜利 再获朔宁东南防御战胜利 打赢马良山地区反击战 成功组织金城以南防御战 志愿军鏖战东线文登里 毛泽东指导谈判战略 试读章节 毛泽东指示要准备大举反攻 1951年夏季,经过五次战役的反复较量,美国已经看到,依靠战场上的现有兵力,无论如何也难以再打到鸭绿江边。并且,美军自1951年初退至“三八线”以后,每向北推进一步都会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被迫调整朝鲜战争政策,不得不放弃以军事手段占领全朝鲜的企图,作出愿沿“三八线”一带停战谈判的表示。这时,“联合国军”的行动方针是:在谈判期间,不实施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而力求通过强有力的巡逻和局部进攻来保持主动,以消耗中朝军队,破坏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可能的进攻,或借以对志愿军施加压力;同时,视停战谈判的进展情况,如有需要,随时准备恢复全面攻势作战,并预先制订向平壤、元山线推进的“行动计划”。 为此,“联合国军”一面加固阵地,防备志愿军的进攻,一面积极地进行向志愿军发动局部进攻的准备。 8月中旬,“联合国军”先后建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即与志愿军的接触线,称为“耳明线; 第二道防线,西起铁原西南的263。4高地,东经读书堂下、地境洞、大成山到北汉江西岸之小高飞云伊,全长60公里,为中间阵地,名为“怀俄明线”; 第三道防线,西起临津江口之鳌头山,沿江而上,经积城、道城岘、华川湖南岸、杨日、兜率山、山头谷山至东海岸杆城以北之马达里一线,全长220公里,名为“堪萨斯线”。 各道防线均构筑了坚固工事,并设有大量的地雷和铁丝网。 此外,“联合国军”还积极扩建金浦、水原原有机场,新建瓦草里、东豆川等18处前沿机场,增辟了原州、济州岛等14处海、空军运输补给基地。 在此期间,美军有6个师、南朝鲜军有4个师先后撤至二线,进行了一至两个月的休整。 “联合国军”补充、轮换了近19万人。同时,还扩编了3个南朝鲜军师,并将空降第一八八团和两个轰炸机联队由美国调到日本,增强其机动力量。 为了统一指挥,7月28日,英第二十九旅和加拿大第二十五旅等英联邦国家军队合编为英联邦第一师。 8月1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李奇微的要求,决定向朝鲜增派5个高射炮兵营和4个野战炮兵营。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对于停战谈判开始后可能出现的形势和对方的行动企图,在同“联合国军”谈判时就作了充分估计。 志愿军深知“联合国军”虽然在战争中遇到了严重困难,被迫求和,但绝不会改变其侵略本性。 在谈判期间,“联合国军”玩弄种种阴谋伎俩的可能性很大,很可能出现乘机对志愿军进行突然袭击的情况。 因此,停战谈判将是非常困难和曲折的,唯有经过坚决、激烈的斗争和持久作战准备,才能取得胜利。 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志愿军: 必须极力提高警惕,积极注意作战;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及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志愿军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以期迫志愿军订立城下之盟。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志愿军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 彭德怀制定具体战略战术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发出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停战谈判开始以后,志愿军主要在两方面加强了行动。 一方面积极打击“联合国军”的窜扰活动,掩护防御阵地的构筑,准备随时粉碎“联合国军”的任何进攻。 一方面则积极地进行对“联合国军”实施战役反击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待其进攻时举行战役反击,以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 P2-5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