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线慰问志愿军/共和国的历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方士华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方士华编写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线慰问志愿军》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线慰问志愿军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抗美援朝期间,为转达祖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关怀和敬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朝鲜停战后,组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方士华编写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线慰问志愿军》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前线慰问志愿军的故事。

目录

一、组团赴朝慰问

 组织中国人民慰问团

 慰问团跨过鸭绿江

 金日成迎接慰问团

 向朝鲜人民军献旗献礼

 廖承志在欢迎会上致辞

 谒见金日成

二、慰问前线军民

 朝鲜军民热烈欢迎慰问团

 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

 廖承志向彭德怀献礼

 慰问战斗中的朝鲜军民

 慰问信鼓舞中朝官兵

 深入各部队慰问演出

 常宝坤与程树棠在前线牺牲

三、完成慰问回国

 廖承志说抗美战争必获最后胜利

 吊祭常宝坤和程树棠烈士

 首都各界欢迎慰问团归来

 欢迎慰问团大会在京举行

 首都各界举行追悼大会

四、掀起支前高潮

 廖承志呼吁再接再厉支援前线

 工商界通过积极支援前线议案

 首都各界响应慰问团号召

 方纪在京报告美军侵朝暴行

 慰问团出席上海各界集会

 廖承志发表《必须胜利,必能胜利》

 慰问团各分团分赴各地作报告

试读章节

金日成迎接慰问团

1951年2月,有一批志愿军伤病员慰问团在慰问结束后,回到北京,他们紧接着就筹备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志愿军代表团”电影放映队。

这批慰问人员是在中国第一届慰问团出发之前被派去慰问的,当时,中方已经先后向战场后方派出过多次慰问人员。

那是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开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由于仓促应战,准备不足,很多部队刚从南方调到东北,还没有换棉装,穿着单衣就进朝作战,很多战士被冻伤,东北各地野战医院里集中了大量的志愿军伤病员。

1951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志愿军伤病员慰问团,赴东北各地慰问伤病员。随团要带一个放映组,总政就派宋冠英、宿增国等人参加。

出发前,周恩来在总政小礼堂接见全体成员。周恩来指示慰问团慰问伤病员应注意的事项,要了解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

慰问团从北京出发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经过了沈阳、梅河口、磐石、吉林、蛟河、敦化、延吉、图们、汪清、牡丹江、滴道、鸡西、密山、勃利、哈尔滨等近20个县市。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伤病员放电影,带的片子是彩色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钢铁战士》等,受到了伤病员和当地群众的欢迎。

为了使不能到放映场所看电影的重伤员也能感受到中央的关怀,慰问团把扩音设备拿到病房,给伤员放几张唱片表示慰问。李德全团长走到哪里,就把放映组带到哪里。

有一次,为了给当地群众放一场《中国人民的胜利》,又要按时赶到下一个放映点,当地政府甚至联系了铁路火车在当地多停了半个多小时,一直等慰问团放完电影,把机器装上火车才开车。

每到一地,慰问团的成员看到听到志愿军伤病员们的英雄事迹,都十分感动。当时,有百分之九十的伤员是冻伤,很多被截肢。

回到北京后,这批慰问团又接到任务,那就是跟随廖承志率领的中国第一届慰问团去朝鲜。他们二话不说,立即再次背上了行囊。

当时,慰问团共组织了3个放映组,所有代表成员公布于《人民日报》。

慰问团在北成立之后,首先集中于沈阳,东北人民政府主席设宴招待全体慰问团成员,他说:

我作为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也是志愿军后勤人员,欢迎大家。

接着,慰问团成员参观志愿军空军王海大队飞行表演,还在机场放了一场电影,是《新儿女英雄传》。  慰问团在沈阳住了两三天之后来到安东,对面就是朝鲜的新义州,大家都感觉到了战争的味道,时有防空警报拉响,还有美国飞机的轰炸。

接着,慰问团到了平壤附近的三登一志愿军的一个后勤部门。这个后勤部坐落在半山腰的一个大山洞内,原来朝鲜北部多山,矿产丰富,矿洞多,所以志愿军多数机关都在矿洞内。

当时,慰问团住在一位朝鲜老大妈家里,这位朝鲜大妈是被志愿军从敌人的枪口下救出来的。虽然大家的语言不通,但是从她的神情,可以看出她对志愿军的无比关怀与热爱。

第二天,慰问团来到一个距平壤不远的小山村,走进一个洁净的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小院。在屋门口,一位身材魁伟的人民军将领迎接他们,跟每一个人握手,他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汉语说:“欢迎同志们!”

原来,他就是金日成首相。

P11-13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