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方夜谭(插图本)/影响孩子们一生的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描述了中世纪阿拉伯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蕴藏着深厚的阿拉伯文化内涵,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它爱憎分明,充满哲理,许多故事都贯穿着光明和正义最终将战胜黑暗和邪恶的主题,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它的情节曲折离奇,叙述语言诙谐幽默,采用的是东方文学中常见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读来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古代阿拉伯某国王因妻子行为不端对女人怀恨在心,他每日要宰相给他找一名少女,娶其为妻,第二天便杀之。百姓诚惶诚恐,都害怕自己的女儿嫁给国王,纷纷带着女儿逃往外省。宰相女儿山鲁佐德知书达理,见多识广。为了解救天下少女,请求父亲把自己嫁给国王。

嫁给国王的山鲁佐德知道国王最喜欢听故事,于是,从嫁过去的第一天夜里起,她就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里又有新故事,当天快亮的时候,故事正好到紧要处打住。国王为了听故事,一再推迟杀死她的时间。

据说山鲁佐德的故事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国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打动,改变了杀戮少女的恶习。山鲁佐德讲述的故事就在本书里……

目录

引子

商人与魔鬼

渔夫与魔鬼

巴格达姑娘

三个苹果

努尔丁和沙姆士丁

哈希卜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卡希穆和阿里巴巴

 在森林里

 芝麻开门

 泄密

 卡希穆逼迫阿里巴巴

 在强盗的宝库里

 卡希穆之死

 卡希穆的尸首

 埋葬卡希穆

 巴巴·穆斯塔发和强盗

 麦尔佳娜的智慧

 麦尔佳娜和强盗

 强盗头领之死

 故事的结束

卡麦尔·宰曼

艾卜·吉尔和艾卜·绥尔

修鞋匠马尔鲁夫

乌木马的故事

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第一次航行

 第二次航行

 第三次航行

 第四次航行

 第五次航行

 第六次航行

 第七次航行

 结束语

阿拉丁与神灯

 非洲魔法师

 奇怪的灯

 白德尔·布杜尔

 公主的婚姻

 非洲魔法师卷土重来

 阿拉丁复仇

 非洲魔法师的弟弟

 结尾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商人与魔鬼

传说从前有个巨商,资本雄厚,货源广泛,经商范围涉及世界各地。一天,他骑马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去做买卖。正午时分,他感到又热又累,便坐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休息,并随手从马背上的鞍袋里掏出一把椰枣充饥。吃后,他把枣核随便向前扔去。突然,地面上冒出一个高大的魔鬼,手持明晃晃的利剑,眼中喷射着愤怒的火焰。商人惊恐万状。魔鬼上下打量他一番,大声吼道:

“你应该立即被处死,因为你杀死了我的儿子!”

“我一生中从来没有杀过人,”商人连忙说,“而且我认为,杀人是最残酷的暴行。刚才我只是吃了一把枣,怎么能说我杀了你儿子呢?”

“你扔枣核时,正好我儿子从这里经过,枣核打在他的胸上,他就死了。人间流传着一句公道话,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既然把我的儿子打死了,我就该处置你。”

“可是我并没有看见他,更不是有意杀害他。”

“但是你该知道你周围有你看不见他们,而他们能看见你的生命,你完全可以将枣核放在你的身边,为什么要用力扔出去?”

商人沉思好久,说:“魔王,刚才你谈到了公道,我希望你对我也公道些。

“我是一个商人,家中有财产,还有妻子儿女,我希望你先放我回家,让我写个遗嘱,把各项事务处理妥当,交代清楚,待到明年这个时候,我再来此地任你处置。”

魔鬼果真相信了商人的话,放他走了。

商人回到家中,忧心如焚。他向亲人讲述了他的遭遇。一家人哭哭啼啼,幸福安宁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他们想到商人与魔鬼订的约言就悲痛欲绝,因为他们就要失去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最敬爱的人了。

到了约定的那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哭作一团,他们把商人送了一程又一程,始终不肯离去。商人骑着骡子,背着殓衣,一步一回头地来到那棵大树下,悲哀地坐下来,静等魔鬼的出现。

过了一会儿,一个手牵羚羊的老人来到他面前,向他问候一声,然后说:“先生,你在乘凉吗?”

“谁有心思乘凉?天底下哪个人没有一点事做?”商人没好气地说。

“那你坐在这里干什么?”

“在做人人都将要做的事。”

“你好像有些不高兴,可以告诉我吗?或许我能对你有点帮助。”

商人向老人讲述了一切,老人听了非常惊奇,说道:“我不离开你,我要亲眼看一看事态的发展,并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

正当两人谈话的时候,一个手牵两条黑狗的老人向他们走来,问候一声,和他们并排坐下,然后说:“你们为什么坐在这里,这是鬼神经常出没的地方。”

两人把商人的遭遇向他讲述一番,老人深感奇怪,说:“我不走了,我要看看魔鬼把这个可怜的商人到底怎么样?”

过了片刻,又一个老人向他们走来,他手里牵着一匹壮实的骡子。他向他们打过招呼后,问他们_为什么坐在这里,众人又把商人的遭遇讲述一遍,于是他也陪他们坐下,等候魔鬼的到来。

周围一片寂静,四人沉思不语。突然,旷野里卷起一阵狂风,裹着漫天的尘沙向他们袭来。瞬息间,尘沙散去,一个手持利剑、身躯高大的魔鬼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一把抓住商人说:

“我是怎样地等待着这一天啊!起来!我要用这把宝剑把你的头砍掉,为我的儿子报仇!”  三个老人一齐站起来阻拦,其中手牵羚羊的老人走上前,吻了魔鬼的手说:

“伟大的魔王,倘若我给你讲个离奇古怪的故事,你能够将他的罪过免去三分之一吗?”

这个魔鬼生性酷爱打探奇闻轶事,这时他听说老人要给他讲一个离奇古怪的故事,即刻坐下来催促快讲,并答应,如果故事确实离奇,将免去商人罪过的三分之一。

“你见到的这只羚羊,”老人讲道,“本是我叔叔的女儿,也是我的妻子。我们曾真诚相爱。当她还是少女的时候,我便娶她做了妻子,婚后我们一起生活了三十年,但没有子女。后来我在外乡遇到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使女,便把她买回家,收为小妾。一年后,她生下一个漂亮的男孩,我们认真地教育、抚养,使他成长为一个聪明健壮的少年。我把孩子看成是未来的希望和我生命的继续,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有用的人。到了他十五岁时,我才决定到外地去经商。我带着货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

“可是,我叔叔的女儿——她通晓占卜和魔法,却乘我不在,将我的儿子变成了一头小牛,将他的母亲变成了一头母牛,并把他们交给牧人去放牧。牧人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真情。当我过了一段时间返回家中时,迟迟不见儿子和小妾前来问候,便向妻子打听他们的下落。她说:‘你的小妾死了,你的儿子经受不住与他母亲的诀别,在悲痛之中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我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去向。’我没有怀疑这一消息,只是感到生活无比残酷。现在家庭对我来说已经失去温暖,留下的只是冷漠和孤寂。

“宰牲节到来,我命牧人去牧场给我挑选一头母牛,我要亲手把它杀掉,一是为了祭天,二是准备把它的肉分给贫苦无告的穷人。牧人给我拉来一头肥胖的母牛,原来它就是我那中了魔法的小妾。当我走近它,举刀要宰时,它却发出我从未听过的悲切哞叫声,我不忍下手,便命牧人代我执刀。但是,剥开它的皮之后,我却发现,除了骨头,里面什么都没有。我很后悔,当即又命拉来一头肥壮的小牛,它就是我那中了魔法的儿子。它一见我,便泪如泉涌,趴在我面前,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我动了恻隐之心,命牧人把它放回牧场。可是我的妻子却在一旁说:‘这是最好的一头牛了,你还是杀了它奉献给真主吧!’她的话没有引起我丝毫怀疑,但小牛哀怜的目光和凄切的哞叫声却使我彻夜未眠。P7-10

序言

2006年,本社曾汇集世界儿童文学创作之精华,以“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之名分两辑推出凡80种,受到广泛好评。应广大读者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新编推出了这套名为“影响孩子们一生的经典”的插图本50种。所谓“经典”是指她的历久弥坚,经受了时间流逝、空间变迁的考验;所谓“影响孩子们一生”是说这些作品中所传递出的丰富知识以及爱、善、真、和、美……等作为健康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优秀品德。如此精美的精神大餐并配之以形象逼真、动感传神的彩色及黑白插图,足以伴随孩子们度过一段韵味无穷的美好时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10年6月

后记

《天方夜谭》是中古时期阿拉伯地区一部杰出的大型民间故事集。它以卷帙浩繁的规模,绚丽多姿的画面,离奇突兀的情节,奇特诡异的幻想代表了古代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东西方读者。它包罗宏富,不拘一格,童话、神话、寓言、笑话、历史故事、冒险故事、恋爱故事、奇闻轶事,应有尽有;天南地北,陆地海洋,无所不至;从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角度反映了中世纪中近东国家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是一部颇有价值的研究阿拉伯古代社会史的参考文献。

《天方夜谭》阿拉伯原文为《一千零一夜》,中译本习惯译成《天方夜谭》。“天方”来源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的“克尔白天房”的谐音,“夜谭”是指阿拉伯人喜欢夜间讲故事。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所以后来把《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意思是“天方国的故事”。

《天方夜谭》的最初编者已不可考。从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它的高度艺术水平来看,最初出现的时间当不会早于阿拉伯帝国形成之时的八世纪。近代文学评论家大多认为它的故事和手抄本在中近东各国开始流传的年代约在八世纪中叶,即中国史书上称“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的前期(750—850),大约是哈伦·拉希德哈里发和麦蒙哈里发执政的时代。这是阿拉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阿拉伯帝国在这时已经形成,它的统治机构和各项制度日臻完备。它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业已编成,并已成为统治阶级驾驭万民的有力工具。九世纪前后,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大规模的向外扩张战争已经停止,人民生活稳定,贸易兴旺,市场繁荣,到处一派升平景象。经济得到了发展,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活跃起来。与此同时,阿拉伯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征服民族,如: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文化的影响,并在吸收希腊、罗马、印度文化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产生了灿烂的阿拉伯新文化。新文化的出现,推动了民间文学的繁荣,特别是阿拉伯民族的民间文艺“说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再者,阿拉伯人自古以来就以勇敢和富于想象著称于世,中古时期的升平世界使他们这一特长得以发挥。他们从陆上和海上到世界各地去周游,去经商,生活充满新奇和冒险,但也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乐趣。于是,在这些生活基础上,他们鼓起想象的双翼,在神奇的王国中邀游,加上他们生就一副能说会道的“铁舌头”(阿拉伯人自古以爱说话和会说话著称于世,故有此称号——译者注),于是那些神奇美妙的、绚丽多彩的、趣味无穷的故事就油然而生了。讲故事的人不仅受到群众的欢迎,而且被召进王宫为哈里发说唱。为博得群众的称赞和哈里发的欢心,他们就不断到民间去搜集或自编一些新奇古怪、精彩生动的故事。《天方夜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的。

《天方夜谭》的故事来源,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古波斯文的《一千个故事》译成阿拉伯文的,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它提供了《天方夜谭》的基本情节和脉络,以及主要的男女角色(包括《引子》中的山鲁亚尔国王和山鲁佐德王后)。第二部分是阿拉伯帝国最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故事,大多是哈伦·拉希德哈里发和麦蒙哈里发执政时期发生在巴格达的故事。第三部分是关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也称奴隶王朝)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从1440—1550一百多年间埃及的风土人情。

关于《天方夜谭》成书过程的下限,人们根据书中提供的有关资料探讨,认为在十六世纪中叶。此时阿拉伯帝国灭亡已有四个世纪。

《天方夜谭》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成为人们喜爱的读物,主要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训诫意义。

整部故事集系民间流传之作,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编订者在收集整理它们的时候聪明地用一个《引子》,便把几百个主题不同且又互不关联的故事巧妙地组成了一部完整的故事集。《引子》是一个很有训诫意义的故事,讲的是某国王因妻子行为不端而憎恨天下所有女人,他每天娶一处女,过一夜便杀之。才貌双全的宰相之女山鲁佐德自愿进宫,用讲故事的办法劝诫国王改变了杀戮妇女的恶习,从而引出了一千零一个夜晚的故事。而这一千零一个夜晚的故事,也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套更小的故事。如《商人与魔鬼》《渔夫与魔鬼》《巴格达姑娘》等都是大故事中穿插着好几个小故事。这就是《天方夜谭》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框架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将许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流传的故事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节外生枝,既可以算一个故事,也可以独立成篇。这种艺术结构对后来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都产生了影响,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

《天方夜谭》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浪漫的充满幻想的表现手法。《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发挥了丰富的文学想象和大胆的艺术夸张,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能够产生一切奇迹的神话世界:一叫即开的岩洞,有求必应的戒指,会飞的乌木马,要什么给什么的神灯,可驱使神魔的手杖,能呼风唤雨的神王……这些不可思议的事物与故事中的人情世态奇妙地融合起来,相互辉映,大放异彩,使读者不但了解了古代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也知道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我们中国人提起一些难以想象的事物时,都喜欢用“天方夜谭”来比喻,可见这种艺术特色的深远影响。

如果我们对《天方夜谭》进行一次扫描,可将那些奇思妙想的故事大致分成这样几类。

一、体现“善恶报应”的故事。这类故事在《天方夜谭》中占有很大比例,大多用写实和浪漫的幻想互相交织的表现手法,歌颂了人们在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时所表现的勇敢和智慧,刻画了他们淳朴善良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渔夫与魔鬼》中的渔夫在面对“高大无比,顶天立地,眼似灯笼,嘴似山洞,腿似桅杆,手似铁叉”而又杀气腾腾的魔鬼时,开动我们人类聪明的大脑,终于用计谋和智慧,战胜了魔鬼的凶恶和邪气。还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和《阿拉丁与神灯》中的主人公,都是靠着正直善良、足智多谋、勇敢刚毅,战胜了各自的对手。阿里巴巴战胜了贼心不死的强盗头子,阿拉丁战胜了奸诈狡猾的魔法师。这类故事的主题就是对正义力量的赞美,对邪恶势力的鞭挞,具有警世意味。

二、斥责社会风气腐败和同情百姓疾苦的故事。《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和凶狠残暴。如在《引子》中,使人目睹国王在杀了与人私通的王后以后,竟然残酷到每夜要宰相捉一个少女来供他寻欢作乐,翌日清晨再把她处死的地步。还有不少故事描写了宫廷和朝臣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如在《巴格达姑娘》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场面。统治阶级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百姓呢?在《辛伯达航海历险记》里,我们看到那个穷苦的脚夫辛伯达“每天出外给行人背东西扛行李,以此挣钱养家糊口”。《渔夫与魔鬼》中那个渔夫“一家五口,全靠他打鱼为生,勉强度日”。这种鲜明的对照是阿拉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真实记录。

三、描述爱情的故事。《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歌颂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如在《乌木马的故事》和《阿拉丁与神灯》中都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纯真爱情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和磨难,但凭着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他们最终还是战胜了种种困难,赢得了幸福。《天方夜谭》中还有不少人与神恋爱的故事,描写了青年人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情节曲折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四、描绘经商和航海冒险的故事。《天方夜谭》中有不少反映航海经商的作品,《辛伯达航海历险记》是最具代表性的名篇。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离奇古怪的冒险经历,神奇大胆的夸张描写,使这篇故事在艺术上达到了《天方夜谭》的顶峰。从这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阿拉伯地区商业贸易繁荣昌盛的景象,了解到阿拉伯国家在很早以前就与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进行贸易交往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关于当时社会风尚、生活习俗、民族性格、世态人情、道德精神、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国家的文学研究者指出,《辛伯达航海历险记》完全可以脱离《天方夜谭》,独立成书。

应该指出,《天方夜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分不开的。在中世纪,伊斯兰教是阿拉伯社会的精神和政治支柱,它以绝对权威主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书中许多故事都充满说教气。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些贬低妇女、歌颂金钱万能、宣扬享乐思想和宿命论的故事或情节。这些不能不说是《天方夜谭》的糟粕。

《天方夜谭》早在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就被传往欧洲,对欧洲的文学、绘画、音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我们前面提到的几部著名作家的作品外,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莫里哀的《乔治·唐丹》,莱辛的《智者纳旦》,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辛白林》以及威尔第、莫扎特、瓦格纳、圣一桑、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等均可见其影响。

《天方夜谭》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传入我国,多是从英、俄、日文译出,纳训先生是第一个从阿拉伯原文翻译《天方夜谭》的译者。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译本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是坏现象,因为《天方夜谭》与其他世界名著不同,它的版本奇多,其中没有任何两个版本是一样的。不是篇幅不一样,就是故事内容不一样。本书向读者介绍的十四篇故事,是《天方夜谭》中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作品,其中十二篇出自开罗知识出版社上一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权威版本,其余两篇,即《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和《阿拉丁与神灯》出自另一个版本。在许多阿拉伯原文的《天方夜谭》中,这两篇故事都未被收入其内,学者对这一现象众说纷纭,大都认为这两篇作品最初是长期生活在阿拉伯国家的欧洲人写成的。这个话题不是本文的重点,只能在别处另论了。

总之,《天方夜谭》是一部极具魅力的民间文学鸿著,尽管许多故事都存在着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神奇色彩,但每个故事都留有当时阿拉伯社会的烙印。青少年读者不仅可以从这些美妙的故事中领略旖旎绮丽的异国风光,还能了解中近东各国的。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