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生存智慧的一种解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沈明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奉献是索取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真正掀开生活的盖头,人们可能大吃一惊:奉献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索取,放弃本来就是收获,利他原来也是利己!

究竟利己还是利他才是人的本性,曾经是人类思想史长期争执不休的话题,双方各执一端,都可以列举无穷无尽的例证。两千多年前发生在儒家内部的那场论战就是一个缩影。

孟子试图区别人的两重属性,首先,他肯定了人要吃、要喝、要生存等等要求的合理性,不过他将这一切解释为人的动物本能;话锋一转,孟子又将人性认定为“良心”,这是一种摆脱了人的动物性的新的属性,是构成人的必备要件,如“礼让之心”、“恻隐之心”等等。

换句话说,在孟子的眼中,不是“索取”,而应当是“奉献”才是人性的基本倾向。为证明“恻隐之心”是人性的一个基本属性和与生俱来的本能,他举例说,年幼的孩子在水井边上玩耍,眼看着他马上要掉到水井里去,你会袖手旁观吗?不会,你的第一反应是冲上去,把孩子拽住。你的这一“反应”是本能,绝无功利要求,不是为了讨好、巴结孩子的父母,不是想到领取见义勇为的奖赏。“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正是孟子思想的通俗化教育。人之“初”中的“初”,不是从年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人的“根本”意义上说的。

同样是儒家道统的传人,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则大相径庭。他认为,人本性在于“索取”。从娘肚子掉下来起,人就以衣食住行等为第一要务。人的一生中,尽管需要会发生某些量的意义上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需要的实现、欲望的满足是永恒的主题,是人生活的动力和目标。人们所谓的战天斗地、挥汗如雨、“制天命以用之”的各种感人肺腑的恢弘场景,在荀子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自私利己的生命为一己私利而忙碌奔波罢了!

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以利己主义为基本原则的“性恶论”,几乎毫无异议地占据上风,即便事实上存在着古代雅典哲学“性善论”的思想开端。伊壁鸠鲁、马基耶维里、霍布斯、叔本华、尼采等杰出人物,以无可战胜的姿态,携手牵起了这条思想主线。

在利己主义理论的视野里,即便是通常被人们看做具有奉献意味的“善举”,也不过是利己精神的一次巧妙伪装。

让我们也戴上这副眼镜看一看:一个青年人坐在公交车上,途中,上来了一位老人,他站了起来,给老人让座,旁边的人们投来赞许的眼光。然而,这位让座的青年真的做出了善举吗?分析一下看看,青年人的让座,对这位老人而言,是一个善举,但是,自己却失去了座位,不得已站着,于是对于他自己而言,则显然并不是善举。继续分析下去问题就更多了:这位老人坐上了本来属于青年人的座位,这位老人是否道德呢?再回过头来看,这位青年人此举就更糟糕了,居然将座位连同“不道德”的名誉一起让给了那位可怜的老人,这青年人的“善举”又从何谈起呢?

在经验生活中,利益分明,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奉献与索取,利己与利他,善与恶、得与失等等,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对对的悖论,没有终极一致的结论。

再回头来看看汉语的文字吧!

从量的角度看,利益有大有小,有缓有急,有远期有近期,有直接有间接。追逐利益只是个笼统的说法。

汉语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有意思的语言。

由于它的模糊性、歧义性和经验性,同样的话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应;而相反的话,也可以使人获得同样的感受。汉语内在所包含的意蕴要远远大于或异于它的语言表达本身。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如果人们仅停留于语言所传达的意思本身,那么,将有可能导致极大的误解。比如说,有人客气地对你说,“有空来我家玩,吃顿饭”;你可别当真,因为他压根不会去准备那顿饭的!“言不由衷”、“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字里行间”等等成语俗语都在提醒人们,要高度关注汉语的高度灵活性和艺术性。

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环境性,关注这一点是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一个关键。然而,对于汉语,则远不止于此,对话双方的观点、情感、阅历、经验等等看起来与表达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却往往是“听懂”意思的关键。“听懂”汉语,百分之三十以下靠语言本身;百分之七十以上要靠对语言之外的种种因素的理解或琢磨。就像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如果你只看清了上面只是画着几只鸟,而没有理会画的意境,不能说你“看懂了”这幅画。

在汉语里,对相同的“意思”经常可以采取多种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表达;反之亦然。老师“批评”学生,也可以通过“表扬”的语言;下级巴结上级,也可以使用“批评”的语言。让对方在稀里糊涂中接受自己精心包裹起来的“意思”,是说者的基本目的。

应当说,汉语中对“奉献”和“索取”的表达,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正是这一艺术语言的一个范例。不过,这与上述关于汉语的评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现代汉语的奉献与索取,放弃和收获也就是汉语所讲的“失”与“得”。其实,汉语除了它的艺术性之外,还有极为强烈的“辩证性”。在古代汉语里,“得”与“德”是意思相通并可以互换的通用字。老子所著《道德经》原名就是《道经》和《得经》。在历史长河中,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字由相通演变为相背,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令人深思的是,“得”与“德”之间的确存在着古人可能想到或没有想到的深刻辩证联系!

得,意味着得到、收获、索取;德,则意味着奉献、放弃、利他。如果真正掀开生活的盖头,人们可能大吃一惊:奉献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索取,放弃本来就是收获,利他原来也是利己!“得”是“德”;“德”也是“得”!“祸福相依”,“吃亏是福”,“丢钱消灾”,等等这些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话,原来是那样的值得玩味。

十八世纪,西方人开始进入机器时代,一场空前的工业革命以势如破竹的力量席卷欧洲。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对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等的需求成百倍、千倍地增加,与之相应,劳动生产率呈几何级数增加,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百多年后,沉浸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享受中的人们,开始陆续从睡梦中警醒:新的文明,在短暂的时间内,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倍支付了能源、环境等自然代价,甚至还得不偿失地引发了战争、瘟疫、疾病、非自然的死亡、人性异化等等社会危机。

比如,汽车的发明是工业文明最杰出的成果之一,然而,据统计,由汽车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新的文明,在短暂的时间内,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倍支付了能源、环境等自然代价,甚至还得不偿失地引发了战争、瘟疫、疾病、非自然的死亡、人性异化等等社会危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的这句俗话,似乎是一条原理,于己于人,于个人于社会,概莫能外。事实上,无论“远”、“近”,也无论“陇”、“虑”多少,围绕这一切的中心还是“利益”的问题。

索取也好,奉献也好,得也好,失也好,都因“利益”而起,针对“利益”而言。之所以有了得失等等的说法,是因为利益的大小、利益的认定以及对利益的评价。

分析起来,从量的角度看,利益有大有小,有缓有急,有远期有近期,有直接有间接。追逐利益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经验判断是正确的,利益大小能权衡得清楚。然而,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这种过于自信的判断往往导致的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于是有了“追悔莫及”的无限嗟叹!

黑格尔当年曾借喻警视人们:等到猫头鹰起飞,时间已经到黄昏了!

生活中,下面的情形经常与人们不期而遇:因为财富,有了纷争;因为享受,牺牲了健康;因为一时的贪欲,失去了自由;因为安逸,错过了事业发展的良机;因为当下理智的失控,陷于终身的精神折磨;……汉语或别的语言中的“如果不是……那么……”,“假设当初……那么……”等等句式的频繁使用,原因就在这里。

什么是“利益”?回答这个问题,明显涉及主体的需要、评价和选择。在一些情形下,它是因人而异的。不言而喻,贫穷需要金钱,病人需要健康,险境需要安全,孤独需要归属。一般来说,决定个人利益的评价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个人当时的现实需要:二是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信念;三是社会评价。这三者相互依赖也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个人的利益追求。

个人的现实需要,往往决定于他的生活态度。要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决定弃官归田时,他比我们更需要那“五斗米”,因为除了吃饭,他还嗜酒。对个人的利益选择,社会评价也只有辅助或催化的作用。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重复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因此,在上述三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的生活态度。促使人的素质养成的原因,有先天的,有后天的;而人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则基本是后天的。后天的教育、环境、经历等等客观因素对个人的影响是重要的。不过,就像同样的环境能造就不同的人格,个人的主观因素也不能低估。而个人的主观因素则主要取决于他摆脱动物生存方式的觉醒程度。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面临着三类基本相似的需要或利益:物质生活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超越个体有限性的需要。

物质生活的需要谁都不能回避,不过有贪廉之别;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有追求,不过有道盗之别;超越个体有限性的需要人人都有向往,不过有明暗之别。说穿了,物质的欲望与精神的自由总是背道而驰的,人类历史的过去和现在都在证明这个反比关系,未来还会继续证明。精神的富裕通常需要物质的付出;物质的贪婪必然牺牲精神的自由。

按照一分为二的方法,人可以区分为灵与肉、物质与精神两个基本元素,而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却是不能肢解的。于是,必须学会在灵与肉之间寻找到合情合理的结合点。显然,这是奉献和索取的悖论症结所在,也是破解这个疙瘩的关键。

造物主设计生命是巧妙的:为了肉体的生存,让你有饿的感觉;让你放弃过分的贪欲,又让你有饱的感觉。对于饥饱麻木的人,造物主则增加了一层保护措施,设计了自我觉悟的精神世界,让精神的饥饿感将人从对物欲的过分贪恋中唤醒,从而明晰一个基本法则:

善于放弃是真的收获;勇于奉献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索取!

P1-7

后记

本书的初衷来自于半年前的一次酒后冲动。

我居住的这座城市正名叫做九江,我又称它为“酒江”,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熟悉这个地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庐山,或者因为“九八”抗洪,或者因为“11·26”地震,甚至是因为流行于网上的游戏“九江斗地主”,却不知道它与酒有什么瓜葛。然而,翻开历史一看,历代著名文人墨客,一登上九江(江州)码头,似乎便没有不醉酒的,李白、白居易、周敦颐、苏东坡、宋江(虽然他算不上古今文人,可也是因为“文字”问题才惹出了大事)。

尽管大师们已经仙逝,可遗风不逊当年。不知何时何因,我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往往酒后,奇思妙想,豁然开通,借用酒后开车司机的话说,“酒后开车,道路明显宽了许多”,同理同感!某次酒中,“名士”荟萃,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妙语连珠,身体虽然发软,精神却十分亢奋,回家后,方然想起明天要交差的任务,每一位“优秀教师”,都要写一份五百字左右的教师心得,顿时酒醒,提笔疾书……翌日一看,直言快语,真情实感,自己祝贺自己,算得上一个比较合格的教师心理总结!

在随后半年业余的支离破碎的时间里,那几百个字,便变成了这本书的目录。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许多朋友、同事、同行和同学的多方面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关心是本书得以面世不可多得的精神动力。九江学院的陈绵水教授、熊才水教授、曾国俊教授、’詹建志教授等除了精神鼓励外,还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方面的支持。我儿子沈澄同学,也多次催促我,“老爸,快快写,下学期我也要学哲学了,到时我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你的书。”这一鞭策,自然也是我写作的一种动力。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同学汪中求先生,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和事业的成功,他已经是中国的名人。在本书的构思、写作乃至出版等多重环节上,他持续给予了诸多的关心支持。

谢谢!祝好人一生平安!

如果还要说些什么的话,可能是一些发自内J心的有些愧疚的话。因为本书在体裁上,目录级数太少,每一篇阅读起来显得过于冗长,在内容上,跳跃过大,一些地方缺少必要的过渡,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读者阅读的顺畅。至于书中的观点或“思想”,多属一己的心理感悟,自然受人生观、世界观和精神境界的局限,真诚期待读者的批评指正。

沈明明

2007年7月11日于九江学院

目录

1.奉献是索取的另一种说法

2.善于妥协,是进攻的有效方式

3.虚伪,是换了个角度的真实

4.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明亮的

5.战胜对手的捷径是首先战胜自己

6.弯腰的次数多,抬头的机会也多

7.最大的成功源于多次的失败

8.人,是自己的作品

9.人生的绊脚石不是别人设置的,而是自己

10.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不言命运

11.砸碎自己的精神枷锁

12.箭能成功地击发,是因为弓给了它必要的张力

13.一切都处在流变之中

14.我们无法避免偏见,但可以避免将偏见当成最后的真理

15.酒和艺术。人类精神新生的助产士

16.对面走来个你认识的胖子,你打招呼应该说,哟,你瘦了不少

17.了解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知识

18.名利,是不平等社会的一面精神旗帜

19.说“我爱你”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性的冲动

20.心灵给生活什么色彩,生活就成为什么色彩

21.生活的美来自于简单

后记

序言

古往今来,人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然而,在关于文化和文明的理解和取舍上,不同时代的人们,同样存在着某种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倾向。比如说,今天大学的哲学课堂里,沉闷、消极甚至于反感的气氛,已经让一些老师们感到了教室里立锥的艰辛,课表上,理论课时一压再压,校园里,理论课程教师的个头越来越矮;面对转型社会的种种急速变化,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如期而至,一些人端起了身板又操起了古董先生的那套老话,“世风日下”哟,“人心不古”哟,云云;许多大学哲学系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只得纷纷改换门庭,标上模棱两可迎合时众的招牌,什么“公共管理”呀,“社会工作”呀,“行政领导学”呀,等等,令人眩目。其实,过分地指责人们的功利性的选择,是没有足够根据的,因为,文化和文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历史发展的机制,古董先生们可以品头论足,但却不能阻止选择的发生和继续发生,就像不能强制计算机时代的财会人员继续选择使用算盘。包括哲学等等在内的理论之所以遭到了冷落,多半的原因并不在受众,而在“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教条化、庸俗化i政治化、“科学”化等等倾向不仅没有达到“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可悲的是,却顺便葬送了哲学等等理论的价值和魅力。

实际上,任何人,可能经由不同的方式,终归明了,生活需要两种“知识”:一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科学”知识,这类知识可以由学习或从经验中总结而来,它满足的是人们生活的直接需要,现行的学校教育主要是这类知识意义上的“传道授业”;另一种“知识”是人关于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其焦点是人“为什么活着”和“活着为什么”等等无法经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没有科学意义上的验证或证明。事实上,这种“知识”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和“教育”的成果,它依靠人们由内而外的觉醒或觉悟,它的“玄妙”在于,它无声无息却又纠缠不清,它似乎是生活里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汉语里,将这类的心灵开悟称作“智慧”,从字面上看,它比“知识”多了太阳光辉的照射,多了心灵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古人相信,个人的智力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冥思苦想还远远不够,要真正自我认识,需要上苍的力量帮忙,尤其是普照大地的太阳光辉的指引,因为,就个人而言,自己无法真正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奔赴何方。社会生活中,人们有贫贱高低的区别,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提供了这一“区别”的标准,可是,在现实的生活感受中,这一区别标准并不是幸福和痛苦的分水岭,并不决定一个人生存意义的大小或价值的高低。

一个失眠的人晚上躺在床上,可能要想许多的事情,上半夜想的问题焦点是,明天如何去挣钱,而到了后半夜可能又想,一旦挣了很多的钱,真的会很幸福吗?上半夜的问题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后半夜的呢,则类似“哲学”问题了。

中西方“哲学”流派纷呈,浩瀚如海。尽管由于多种原因各具特色,但是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却似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块去了,特别是对人自身生活的思考方面,都主张人应当自由自觉地生活。而这种理想中的“自由”和“自觉”生活,来源于精神方面的自我“训练”,一个主要“训练”内容便是学会做到从容不迫,张弛适度,曲伸自如,自然而然,就像箭的击发,弓既要努力地拉开,又不能用力过度,否则弦会绷断,生活的“训练”,在于学会把握和保持必要的“张力”。因为,在纷繁复杂的众多生命形式中,人是唯一可以自我塑造自己的生命,人,是自己的作品。这本看起来头绪不清的“书”,围绕的大致就是这一主旨或中心。

显然,这本“书”,明显地缺少许多书应当拥有的要素,从形式上说,它缺少严密的结构和体系,从内容上看,它缺少明确的结论和鲜明的论点;它更多地类似于杂感,或者随想,或者说,它就是它们。  尽管如此,我依然期待,借助这么一本“书”的中介,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分享智慧,一起努力地把哲学变成生活的语言,把生活变成自由自觉的艺术。尤其在喧闹浮躁、充满诱惑、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拥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灵尽管困难,但是,却更显得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多数人是以时间单位来计算一生的长短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体生命只是纯粹的偶然现象,时间可以用来“计算”,但与生命的实质没有内在的联系。作为个体的“我”,如何在风高浪险的种种激流里,拥有一弘清泉,一方净土,一丝甜蜜,一份幸福,一颗感恩的心,才是“我”的生存依托。我由衷地期待,后面的文字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某些帮助。

沈明明

2007年7月11日于九江学院

内容推荐

本书从人生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如生死、荣辱、得失、成败、是非、善恶、美丑等等入手,展开了深刻而又生动的探讨。全书融汇古今哲学精华,连贯中西人生智慧,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二十一个重要话题,彼此关联,相互印证,哲理鲜活,意蕴悠长。如,“人,是自己的作品”,“箭能成功地击发,是因为弓给了它必要的张力”,“善于妥协,是进攻的有效方式”,“战胜对手的捷径是首先战胜自己”,“我们无法避免偏见,但可以避免将偏见当成最后的真理”,“生活的美来自于简单”等等。

编辑推荐

本书从人生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如生死、荣辱、得失、成败、是非、善恶、美丑等等入手,展开了深刻而又生动的探讨。全书融汇古今哲学精华,连贯中西人生智慧,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二十一个重要话题,彼此关联,相互印证,哲理鲜活,意蕴悠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少有空泛议论,散文诗般的语言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干净幽默,韵味深远。一些重要难解的哲学话题,变得轻松谐趣,回味无穷。

该书既是青年人理解生命价值、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指导性教材,也是领会哲学魅力、学习用智慧思考生活的难得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