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体裁,说古道今,评时论事,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深邃的哲理,严密的逻辑,讲一则故事,介绍一种智谋,点拨一点道理,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供读者研究古人丰富的谋略遗产,启迪智慧,增长才干,亦可供人们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智谋故事精编(双色图文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东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体裁,说古道今,评时论事,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深邃的哲理,严密的逻辑,讲一则故事,介绍一种智谋,点拨一点道理,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供读者研究古人丰富的谋略遗产,启迪智慧,增长才干,亦可供人们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长于思辨、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谋略是人类的智慧之花结出的果实,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品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智谋之光。 一条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番谋划,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计良策,可以成就一桩事业;一番心机,可以反败为胜,化险为夷。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用心、斗智、出奇、弄巧,去达到预定目的。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求生存,争发展,必须运用谋略;小到个人的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以及谋取成功之道,都离不开学习、研究和运用谋略。 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凡著名的古代智谋故事都尽量收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克敌制胜、赢得生存,如何不失机动灵活地施展手段,顾全大局。一则则饱含前人智慧谋略的故事,汇聚成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读之,不仅会对历史事件的横经纵纬有所了解,而且还能对其中的是非成败之由有所认识,进而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增强应变能力,切实地指导自己的人生。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为人篇 夏启严于律己收民心 网开三面笼络人心 臧武仲反对养盗 卫灵公纳谏行善 晏子宴上挫晋使 楚庄王大度得良将 齐桓公以德报怨 齐桓公散谷 晋文公攻原得卫 秦穆公代人受过 秦襄王弃仁绝义 勾践还米灭吴国 不听良言身死国灭 严明赏罚安奇效 孔子用人有道 商鞅立信于民 列子因粮察祸患 魏文侯用人不疑 魏文侯迎回任痤 燕昭王尊郭隗为师 冯谖助孟尝君买义 蔺相如不记私仇 孟尝君知人善用 张耳能忍小忿 乾隆帝赏罚分明 刘邦得天下之因 卫青诚心不斩苏健 丙吉不言己功 朱博以才服人 刘秀以俭治国 众妾设计杀冯女 曹操不计私怨 曹操虽胜责己 刘备忠义服徐庶 不纳忠言,惹祸上身 傅嘏不与小人为友 王述性急而能容 焚烧信件以拢人心 拓跋祯智平反贼 萧秀为官爱民如子 高欢散财结客 杨坚教子惟严 李渊带兵一视同仁 魏元忠以盗治盗 妙言辨分光 玩具救顽童 李世民不徇私情 唐太宗广求贤良 韦诜择婿 唐德宗厚赏将士 汾阳王夜不闭户 郭子仪胸怀坦荡 马燧以诚止干戈 唐宣宗擢拔李行言 高仁厚优待降敌 郭进不杀仇人 宋太祖克勤克俭 宋太宗的恢宏气度 吕端留母降子 王旦慧眼荐李及 王旦深谋远虑 鲁宗道巧不如拙 盛度冷批夏有章 富弼肚里能撑船 韩琦不怪写假信的人 范尧夫不辩非议 苏颂不欺幼主 苏东坡义助吴味道 程颢不近怪异 成吉思汗不计前仇 廉希宪礼贤下土 丰庆还银退烛 王晋溪守边智略 大度明智的王守仁 徐存斋勇于改过 皇太极重用汉官 乾隆帝赏罚分明 第二辑 处世篇 伊尹软禁天子 有威力的责备 智者答周武王 变换角色得尊敬 骊姬设计夺君位 孙武斩宠妃立威 程婴保孤存赵 宓子舍麦有道 苏秦感化张仪 秦王献宝灭蜀 李园计圆令尹梦 曹参治齐 曹参大智若愚 陈平独揽丞相之职 田叔妙劝鲁王 张敞利用小偷灭偷盗 任文公全家避难 陈定刚柔相济 石显得宠 申屠蟠预料将生变故 粗中有细的张飞 料事如神的曹操 诸葛亮平定南中 潘睿以小观大 顾雍识破公孙渊诡计 司马懿装病夺位 夏侯霸论钟会 王敬则用小偷抓小偷 陆俟借刀杀人 魏先生深知李密 李靖不救唐俭 裴光庭以和为贵 死姚崇算活张说 李德裕破圣水 李嗣源教子 吴瑾一语除石亨 赵匡胤关爱部将 杯酒释兵权\ 张咏智杀逃犯 明智果断的薛奎 吕端大事不糊涂 以墨吓退恶臣 借名字求显贵 王曾巧妙揭发丁谓 吕夷简办事得体 曹玮预知十年事 狄青巧妙教训刘易 文彦博治服司天官 吕夷简迫宦官自毙 韩琦弥合皇家恩怨 张易巧治嗜酒刺史 程颢治刁民 宗泽施计巧救友 岳飞施计除刘豫 秦桧设计害岳飞 赵鼎处置小人 韩侂胄执迷不悟 董抟霄巧运军粮 吴履巧解纠纷 刘大夏计亡鲁麟 王琼计捕江彬 阿丑讽谏除太监 不用权势的严讷 周忱的日记 借钱被诈 挖银不得反失银 老妇设骗局 崇祯皇帝除奸 雷武师惩治巫婆 不问尺寸的裁缝 第三辑 制胜篇 周武王伺机伐纣 郑武公智灭胡国 郑庄公打败共叔段 晋献公假道灭虢 陈乞夺权 管仲买鹿弱敌 曹刿论战 楚军痛击骄庸军 晏婴二桃杀三士 苟偃用计退敌军 晋文公退兵制敌 田单巧保即墨城 马分三辈胜齐王 田婴的专权术 宁越文武并用 西门豹计破河伯娶妇 赵奢出奇兵制胜 奇货可居 赵高谋害李斯 刘邦吊民伐罪 匈奴王智灭东胡 吕后保太子之计 周亚夫妙计平叛 司马相如卖酒 吴汉移兵扭战局 杨彪施计除奸邪 曹操巧援东武阳 曹操的诡计 贾诩两追曹军 夏侯渊一举克敌 陆逊火攻刘备 陆抗神算破敌 马隆出奇兵制胜 祖逖伪粮杀敌寇 刘裕奇计败谯纵 刘裕擒杀诸葛长民 臧质施激将法诱敌 张敬儿计斩叛将 萧衍攻齐建梁 宇文泰声东击西败高欢 宇文泰善用地利败高欢 韦孝宽计诛斛律光 贺若弼的用兵之智 杨坚果断诛叛将 窦建德诈降败敌 李世民一旗轻取白崖城 武则天杀鸡儆猴 李林甫的挤人绝招 李泌布局拖叛军 张巡设计伤敌将 李光弼计胜史思明 李光弼坐收二将 李想雪夜入蔡州 杨行密智取朱延寿 孟昶诛杀逆臣 柴荣以智破城 赵匡胤巧施离间计 愚侍者挫败智徐铉 种世衡除敌二将 曹玮示弱疲敌 狄青鸣钲破敌 巧借“神灵”鼓舞士气 金太祖激励士气 刘锜智斗强敌 毕再遇屡破金兵 朱元璋惑敌大败陈友谅 沐英计败达里麻 明成祖设套溃敌 朱棣一举克沧州 明宣宗一举平叛 先佯后真克天险 杨一清智除奸臣 沈希仪施计讨叛敌 张居正计除政敌 李白成诱敌破敌 康熙假借摔跤捆鳌拜 乾隆又拉又打定台湾 和珅计陷尹壮图 巧制妒妻的读书人 智赌象棋 娄门商人伺机杀盗 第四辑 应变篇 自导自演杀逆臣 韩桓惠王花钱消灾 吴起死后复仇 商鞅察微知著 屠户拒娶丑公主 陈胜借鬼举义旗 刘邦借机封韩信 刘邦伤胸摸脚 张良妙计稳军心 陆贾妙计诛吕后 直不疑不与人争 李广处乱不惊 火烧珍宝鼓士气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备失箸借闻雷 望梅止渴鼓、士气 张辽以静制扰 曹丕计赚杨修 郭淮迟到有理 真戏假唱赦徐戒 故布疑阵治悍匪 孝文帝托词迁都 刘坦活用空城计 高欢巧策兵变 韦孝宽坚守玉壁城 火上浇油拒敌兵 李世民先发制人 赐子姓武立太子 扼杀别人的前途 令狐楚一言降米价 裴度智除朱克融 裴度失印不惊 崔安潜以盗治盗 假造圣旨安民心 敬新磨的应变之智 赵匡胤不为利所动 缓击更鼓骗敌人 赵昌言巧防毁堤 兵器库失火 文彦博智存证据 文彦博一语消怒气 稳定货币市场的妙计 刘舜卿治偷锁者 曾巩智治群盗 赵从善不怕宦官刁难 秦桧设计调现钱 诏书掉包妙计 朱胜非不拒而绝 朱祁钰力挽狂澜 韩雍治贪官 张佳胤巧计擒大盗 王振塑佛像 张居正智救线人 梅国桢拒开铁禁 韩雍装聋取证 王世贞计服盗匪 何义门巧释老头子 于三胜善诙谐权变 林则徐设计筹款 自己回家的尸体 第五辑 拯危篇 弦高智退秦师 公孙仪不受鱼 神偷妙手退敌 孙叔敖的先见之明 老马识途 伍子胥白发闯关 勾践尝粪脱困 孙膑装疯得回齐 范雎机智脱险 慎子三招摆平祸患. 王翦求赏避嫌 子婴借机杀赵高 纪信诈降救刘邦 陈平裸身脱险 汉高祖献图退敌 陈平深谋远虑 萧何的自污与自防 袁盎的防身术 董偃的保身之策 刘秀兄死犹含笑 王霸沉着退敌 虞诩添灶退羌兵 贾诩冒名得救 曹操难中巧脱身 满宠施”苦肉计”救杨彪 吕布金蝉脱壳 曹冲智救库吏 卫瓘机智斩二将 温峤佯醉脱虎口 司马绍弃鞭逃命 萧道成大智表忠心 李穆鞭主得脱险 祖埏空城退陈兵 韦孝宽巧计逃命 李世民智退突厥 狄仁杰服软保命 秦桧装傻献糟鱼 辛弃疾与陈同甫 朱元璋拯救滁州 郭德成脱靴露金 徐达磕头 周玄素机智免祸 花匠装聋捡命 燕王装病施计谋 唐伯虎佯狂保命 王守仁诈死留残生 杨秀清自称天父 第六辑 敏悟篇 田婴固权 东方朔揭谜底 不死神酒 庞太守智解哑谜 孙权巧持平衡 杨修之智 曹植打猎解难题 戴仲若妙改佛像 贞字谜 司马楚之泼水筑城 妙试水浅处 陈子昂的自我行销术 巧计辨人 丁谓靠书信解困 穿石见泉 雷简夫顺水推石妙计 老仆役教育范讽 水中锯木 河中浮铁牛 西厢谜诗 万二听诗知势 明成祖立功德碑 杨佐巧换井壁木 住持巧谋运建材 高士奇手眼通天 第七辑 胆识篇 晏子无畏镇崔杼 孔夫子桀骜不屈 齐貌辨舍己救主 蔺相如完璧归赵 侯赢窃符救赵 破釜沉舟败章邯 背水一战胜赵兵 寇恂果断斩敌使 耿纯智杀真定王 班超智勇服鄯善 寒朗秉公察冤狱 曹操以弱击强 程昱拒增兵 刘裕大言对秦使 王镇恶奇袭江陵 韦放脱盔鼓士气 快刀斩乱麻 李光弼制奸邪 郭子仪感化回纥 段秀实治郭唏 马燧施威镇回纥 温造计斩叛军 顾少连不畏权臣 何县令亲自拉船 柴克宏建奇功 阎文应固宠之术 文彦博抗命斩奸臣 张咏大火烧黑店 张咏威制悍吏 韩世宗绝境平叛 陶鲁善用精兵 杨暄斥责门达 况钟严处小吏 刘玺不怕丢官 海瑞买棺上书 陈星卿大义扶弱 丁宝桢除安德海 李知县犯忌 第八辑 剖疑篇 南文子善察机谋 汉昭帝慧眼识骗局 争儿测母心 诸葛亮明眼识刺客 庞统察虚巧断案 张举借猪断案 孙亮测鼠屎辨奸 苻融机智辨盗 陆云妙计捕元凶 柳庆巧断盗金贼 李惠杖责羊皮 于仲文断丢牛案 御史察奸 谁杀了店主 苏无名智擒盗贼 崔思竞将计就计救兄长 张楚金靠阳光破案 裴子云巧判财物纠纷案 王维智擒偷瓜贼 变成土块的金元宝 李德裕审作弊和尚 赵和断疑案 向敏中智断命案 张齐贤快刀斩乱麻 欧阳哗巧破左手杀人案 李若谷智断争家产案 包公智断牛舌案 不敢摸钟的小偷 冒牌父亲 边郎中智辨真伪 元绛识 吕陶善于敦促和睦 最后证人出真相 谁偷吃的石榴 胡乞买尝锹破案 刘宰智断窃钗案 马皇后谏察错案 县令的智慧 钱藻审京军 县令智断争妻案 殷云霁不被假象蒙蔽 冒充医生的盗贼 辨真伪巧破盗案 韩绍宗明察秋毫 聂县令断钞 用凶刀缉捕凶手 施世纶审银子 明晟妙断杀人案 邵大业审理分家案 保成审皇孙 滑稽断案的知州 姚柬之破无头案 丁宝桢巧破鸡案 糊涂知县断纠纷 明窃布匹 第九辑 商智篇 国氏富因偷天地 范蠡的致富之道 可大可小 卓氏远迁铸铁致富 任氏靠远见致富 刘晏不因小失大 窦公的生财之道 艰苦经营的窦义 染了色的猫 孙春阳选店址 乾隆制钱 何心安绝路求生 第十辑 慧童篇 年少聪明的楚贾 鲁连妙语驳田巴 孟尝君巧辩难父 甘罗十二为丞相 小孩谏说项羽 魏勃扫门见曹参 孔融妙言对嘲笑 诸葛亮解题妙招 曹冲称象 诸葛恪添字得驴 王戎谈李 司马通论政事 王羲之装睡保小命 王慈含蓄斥无礼 何妥反嘲顾教官 李世民智救父亲 徐敬业火中保命 贾嘉隐巧对大臣 李德裕戏嘲宰相 赵葵一言定军心 安童巧谏忽必烈 一看就会的洪钟 袁崇焕智胜尚书 罗思举智驱猴群 第十一辑 智女篇 善解人意的邓曼 伯宗妻谏夫全子 赵威后的卓见 赵括母论任将 郑袖的奸计 独具慧眼的老妇 乐羊子妻大义劝夫 能言善辩的马伦 有远见的李文姬 甘夫人妙谏刘备 徐氏报夫仇 许允妇的先见之明 多思善断的辛宪英 刘娥劝君纳忠言 有见识的张氏 刘氏代夫守城 智勇双全的冼夫人 红拂女善于识人 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 有主见的董氏 移花接木妙计 窦氏女灭叛贼 李新声的见解 深明大义的郑氏 刘太妃的智谋 邹仆妻临危不乱 知子莫如母 识大体的练夫人 勇敢的晏氏 沈襄妾助夫脱险 王翠翘计灭倭寇 出人意料的女子 第十二辑 能言篇 晏子论踊贵屦贱 晏子智斗楚王 管仲临终嘱桓公 不得用魏丑夫殉葬 优孟谏贵马贱人 孔子智答鲁哀公 谨于言而慎于行 庄子喻谏楚庄王 庄子以剑喻文王 春居谏齐宣王 孟子谏齐宣王治国 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齐人妙谏田婴 邹忌以美论得失 田文论功服吴起 白马非马说 纵横家苏代 陈轸巧舌平战 陈轸巧辩胜谗言 甘茂妙喻谏武王 公孙弘妙对秦昭王 触龙巧说赵太后 毛遂自荐 庄辛智劝楚襄王 陈平巧辩反升官 小卒巧言救赵王 宋昌论势识忠臣 东方朔巧应对得升迁 诸葛亮巧言占荆州 秦宓巧答张温 赵咨巧舌对魏帝 范缜驳斥因果报应 李安世维护尊严 天下第一木匠 李泌谏主易帅 李忠臣劝动君心 李晟托词保军需 郑涉巧辩冤 敬新磨一语救人命 王朴谈笑之间定天下 姚坦谏说皇子 富弼不辱君命 喻樗巧析张浚继赵 朱升三句值干金 杨善巧辨护国威 梁文康明以利害 张嘉言平息哗变 试读章节 夏启严于律己收民心 禹死后,按照禅让的制度,帝位本该传于伯益,但禹的儿子启没有这样做,而是依靠武力将帝位夺了过来,建立了夏朝,这引起了天下人的震怒。一个叫做有扈氏的部落首领,首先站出来指责启,并要求启立即把王位还给伯益。 启不肯,有扈氏一怒之下领兵征伐启,甘泽一仗,启的部队被有扈氏打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 这时,启的臣子们都劝启赶快补充人员,重整军队,准备再次与有扈氏决战。但启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因为他知道。不少人还不赞成父死子继的规矩,所以才不肯拥护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民来参加他的军队,打败对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想要得到胜利,首先必须把人心拉向自己这一边来,让人们知道启是一个贤能的人,由他来继承王位是最恰当不过的。 于是启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他吃饭只吃一碗清淡的蔬菜,睡觉只铺一张很薄且又粗糙的旧褥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以外,他从不演奏音乐来作为娱乐。他爱护小孩子,尊敬老人。谁有本领就请来加以重用,谁懂得武艺,就请来带兵打仗。 就这样,启坚持了很久,他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了。人们都说:“启是禹的好儿子,他对自己要求那么严格,对待别人又那么热情,那么有礼貌,天下就应该由他这样的人来治理,以后要是有谁再来和他争王位,我们应当全力保护他才对。” 人们互相传着启的贤能,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他是禹的唯一继承人,对于父死子继的制度,再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了。 启看到人心已经倒向他这一边。终于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这一次,由于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启把有扈氏打得大败,并且俘虏了有扈氏本人,将他放逐到了草原地区。 智谋点评: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要得到人心,就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做起,严格地要求自已。 网开三面笼络人心 成汤在做部落酋长的时期。一日奉召觐见夏桀。他乘车路过杞邑,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鸟兽,一面下网一面祷祝着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鸟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看见此种情形,慨叹着说:“上有残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残酷不仁的百姓,无怪国事目非,生灵涂炭。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再这样赶尽杀绝,非但人类难以存在,鸟兽亦将绝种了。” 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网罗扯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祝着说:“蜘蛛织网以杀昆虫,本来就已觉得残忍,而人类仿效更觉不仁。今天我成汤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鸟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飞,愿意向下的快跑;仅留这一面,捕杀那些糊涂不怕死的。”他一边说。一边不住虔诚地磕头祈祷。 汉南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四十多个诸侯国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面之网,却能使四十余国归顺,可谓极具大智慧。 智谋点评:成汤仁慈,泽于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重任。 臧武仲反对养盗 春秋时期。邾国庶其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而投降了鲁国,并将漆和、阊丘两座城邑献给了鲁国。鲁国国君季武子将曾襄公的姑母嫁给了庶其以示表彰,同时奖赏了随他一同叛逃过来的人。 鲁国的司寇臧武仲觉得国君不应该这么做,就想让季武子改正过来。当时鲁国境内盗贼众多,而臧武仲正是负责国家狱讼之事。因为这件事,臧武仲就将盗贼之事延缓不治。 这事被季武子知道了,就召来臧武仲问他:“盗贼闹得这么厉害,你不知道吗?为什么不治一下呢?” 臧武仲回答说:“盗贼是禁止不了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治理。” 季武子觉得很奇怪,就说:“我国边境线上有大队人马守卫,不都是为了禁止强盗吗?如果不能禁治盗贼,我们还要那些军队做什么,不如将他们解散了。我这个国君也不用当了,不如给我点田回去做农夫。” 臧武仲拜了一下,说道:“空有军队是没有用的,您如果以德治国,国家就必然会昌盛。” 季武子说道:“你说我没有德行?你身为司寇,职责就是维护治安,惩治盗贼,现在你竞说自己没这个能力,还说什么以德治国,今日若不说明白,就杀了你。” 臧武仲故意显得很惊慌,说道:“您请别动怒,我的职责是消灭盗贼,但有的人却将外面的盗贼引了进来,还给予优待。这样,我又怎么治得了国内的盗贼呢?” 季武子忙问是谁胆敢把外面的盗贼引进来。臧武仲才不慌不忙地说道:“就是大王您啊!” 至此,季武子才知道臧武仲说的是自己接纳邾国盗贼庶其的事,于是把庶其给车裂了。 智谋点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政者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却希望百姓们行为端正,这是不可能的,季武子知过能改,也算是圣明之君。 卫灵公纳谏行善 有一年冬天,卫灵公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严寒,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谏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 “我不觉得天很冷呀。”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 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捉襟见肘,破旧不堪,鞋子坏了都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 卫灵公称赞地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好,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 宛春告退后,侍从们都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您不利吧!” 卫灵公对此不以为然,淡然一笑地说:“你们太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 智谋点评:一个人要想取得很多人拥护的话,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没有仁德的人必然会众叛亲离。P2-4 序言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长于思辨、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谋略是人类的智慧之花结出的果实,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开拓、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升华、丰富起来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品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智谋之光。 谋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条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番谋划,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则良策,可以成就一桩事业;一番心机,可以反败为胜,化险为夷。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论领袖人物,亦或芸芸众生,无不倚重智谋,用心、斗智、出奇、弄巧,去达到预定目的。 当今世界,伴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机制已被引进各行各业,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求生存,争发展,必须运用谋略;小到个人的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以及谋取成功之道,都离不开学习、研究和运用谋略。 中国的智谋学深邃广袤,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本书中的故事大多取材于经史典籍,也有一部分采自稗官野史,集中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经营产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高度智慧,许多历史事件中都锲刻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 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凡著名的古代智谋故事都尽量收进,战场、商场、官场、情场——世事如棋,均有所披露;奇事、奇情、奇计、奇谋——纵横捭阖,无不包容其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克敌制胜、赢得生存,如何不失灵活机变地施展手段,顾全大局。一则则饱含前人智慧谋略的故事,汇聚成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读之,不仅会对历史事件的横经纵纬有所了解,而且还能对其中的是非成败之由有所认识,进而启迪思考,增长才干,增强应变能力,切实地指导自己的人生。 书中人物虽然不乏油奸巨滑的小人,但更多的是德才兼备的贤者,这些人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通达事理,且能出以公心,所以才能扭危局,胜险恶,处事严谨得体。正所谓大聪明者往往是大老实人,大智来源于大度大勇。 本书中的故事很少空发议论,而是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体裁,说古道今,评时论事,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深邃的哲理,严密的逻辑,讲一则故事,介绍一种智谋,点拨一点道理,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供读者研究前人丰富的谋略遗产,启迪智慧,增长才干,亦可供人们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