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桂梅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张桂梅为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舍生忘死,促进了教育性别平等、推动了社会发展。
本书共分为3个篇章,以29个故事全景式还原了张桂梅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时刻和场景,于细节之处刻画了张桂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以温暖笔触忠实叙写了张桂梅的伟大与崇高,向社会展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高尚品格以及共产党员扎根基层、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目录
未壹 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01 走,到云南去
02 在实干中成长
03 人生“得意”
04 生命的战书
05 学生在等我
06 住进男生宿舍
07 慈祥“老妈”
08 幸运的“小萝卜头”
09 难忘的月饼
贰 用生命做灯芯
10 读着读着就不来了
11 我有一个梦想
12 戴眼镜的“骗子”
13 穿破洞牛仔裤开会
14 梦想照进现实
15 党员的力量
16 十二年家访路
17 不能落下一个人
18 工资卡属于孩子
19 挡在最危险的地方
20 校园里的小喇叭
21 500杯奶茶
叁 人一定要有精神
22 张桂梅的“专车”
23 以江姐为榜样
24 红领巾飘起来
25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26 党员要冲在第一线
27 特殊的礼物
28 你好,张桂梅
29 是的,她值得
附录
张桂梅写给广大青年的一封信
导语
11万公里心血足迹,29段人生励志传奇。
与病魔抗争,与坎坷较量!
一本书带你了解张桂梅为何感动中国!
当你迷茫、彷徨、挣扎时,一定要来读读这本书!不服输的你,需要这本书持续地给你力量!
希望每个人读完这本书后,都有独自行走、披荆斩棘的勇气。
书评(媒体评论)
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
心里不愧。
——张桂梅
精彩页
01 走,到云南去
在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座被称为“雪城”的城市,它就是牡丹江市。牡丹江市距中朝、中俄边境线不远,山势连绵起伏,一条河流将这片沃土一分为二。这“九分山水一分田”的“塞外鱼米之乡”,养育了豪爽热情、勤劳勇敢的人民。
1957年6月,正是牡丹江市景色最美的时候,铁岭公社一座寻常的满族农家小院里,迎来了全家最小的成员。父母给这个女儿取名“玫瑰”,可是在上报户口的时候,因为管户籍的同志不会写“玫瑰”,只会写“桂梅”,从此这个女孩就跟她的名字一样,由一朵热烈玫瑰变成了一枝傲雪的蜡梅。
张桂梅的父母对这个女儿非常宠爱。张桂梅出门经常是哥哥背着、姐姐护着,大家有好吃的也都留给她。她的童年温馨美好,充满了欢笑。
而一群人的到来,让年幼的张桂梅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关爱和温暖。
一天,家里突然多了几位朝气蓬勃的哥哥、姐姐。原来,父亲出于对支边知青的爱护,将自家的西屋无偿提供给了这群年轻人居住。
每到闲暇的时候,这些哥哥、姐姐都会拿出图书来学习。这时候,小小的张桂梅就会被吸引过去。他们教她识字,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给小桂梅上了人生最初的文化课。每当她把新学的课文念给大家听时,知青们都会夸奖她讲得好,将来一定是个好老师。知青们还耐心地手把手教她写字,并把《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等书籍拿给她看。
在耳濡目染中,张桂梅的视野被知青拓宽,她的世界被这群有着革命理想的青年人照亮。
当时的张桂梅年纪还小,对很多书本的内容都看不太懂,唯一能够勉强看懂的就是《红岩》。年幼的她有一段时间不明白,为什么江姐在被敌人“插竹签”那么痛苦的时候还宁死不屈?为此,小桂梅找来竹签,模仿着书中情节,扎了一下自己的手。
“啊,疼!”
经过这样的试验,她感受到了江姐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原来,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不屈不挠,甚至牺牲自己。
她对江姐印象特别深刻。革命烈士江姐穿着蓝旗袍、红毛衣,围上雪白的长巾,面对凶残的刽子手,凛然地大喊: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震撼的画面和铮铮誓言,播进小桂梅的心坎里,落地、生根、发芽。
而小学时的一次课外活动,让这种精神得以生长,逐渐蔓延至她的每一寸血肉,融入骨髓。
有一年清明节,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了八女投江的乌斯浑河畔。站在柞木岗子山下,老师向他们讲述了一段悲壮感人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官兵为保全部队主力,与目伪军血战到底,在打光子弹的情况下,高唱《国际歌》,英勇沉江殉国。烈士们誓死不屈、战斗到底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小学生。
张桂梅的脑海里浮现了当时的画面。八个阿姨把手榴弹投向敌人的机关枪,面对日本鬼子凶残的围追堵截,毁掉枪支,挽臂走入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用自己的生命将那江水染成了鲜红的颜色。张桂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高中毕业的时候,张桂梅的母亲去世了。在命运的战场上,这是生活向年少的张桂梅扔下的第一道战书。从此,她失去了那个给她庇护的温暖怀抱。可是她并没有被打倒,江姐的故事、八女投江的故事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不久,街道上醒目地张贴着大标语,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她的三姐报名参加了“三线建设”。
张桂梅跟随姐姐的脚步,去云南参加“三线建设”,支援边疆建设。那年她十七岁,正是最美的年纪。张桂梅梳着两个小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眉眼弯弯,姣好的面容还有些婴儿肥。她乘坐火车,从中国的大东北,一路到了大西南,跨越了大半个中国,选择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