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写给孩子的科普故事(飞翔的魔眼适合3年级学生阅读)/快乐阅读伴成长之科学馆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董淑亮//董瑶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童年是快乐的,阅读给了我们成长的营养。这套“快乐阅读伴成长”之科学馆系列丛书,希望能给大家插上腾飞的翅膀:进入21世纪,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早已梦想成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成了社会的新时尚。因此,希望这套精心设计和编写的丛书,能给小读者一把金钥匙,为大家打开一扇科学之门!
本书为系列之一,适合3年级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董淑亮,男,1963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童话王国》《中国校园文学》等40多家少儿报刊上发表诗歌、寓言、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在《农村孩子报》《少年时空》《少年素质教育报》等15家少儿报刊开辟专栏,担任特约撰稿人。出版《童话里的科学》《四季科学童话》《1001个科学童话》《99个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全10册)等62种专著,总计800多万字。先后获冰心儿童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十大科普人物提名奖等。
目录
科学观察员
田野里飞来“活农药”
河狸的“水利工程”
用脚面孵卵的帝企鹅
蜘蛛发出的“情报”
向大自然学科学
躲在“房子”里看世界
拍照遇到的尴尬事儿
破解“闪电战之谜”
天才的“建筑师”
飞翔的“魔眼”
科学发现
神农尝百草
数学史上的瑰宝
铁匠铺里传来的音乐声
自然界厌恶真空
发明故事
神奇的“东方魔稻”
让汉字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一把测量温度的标尺
旅游带来的“礼物”
科学新知
“超级”电视
商品的“身份证”
挂在星空的“植物园”
科学家传奇
当小狗听到了铃声……
——巴甫洛夫的故事
谁写出了“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哥白尼的故事
逆风最适宜起飞
——华罗庚的故事
揭开中国第四纪冰川之谜
——李四光的故事
序言
让孩子的明眸里,闪烁
着科学之光
童年是快乐的,阅读给
了我们成长的营养。这套“
快乐阅读伴成长”之科学馆
系列丛书,希望能给大家
插上腾飞的翅膀:进入21
世纪,人类文明和科学技
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上九天搅月,下五
洋捉鳖”早已梦想成真,“学
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成
了社会的新时尚。因此,
希望这套精心设计和编写
的丛书,能给小读者一把
金钥匙,为大家打开一扇
科学之门!
——在百鸟王国,鸵鸟
长得“人高马大”,可是,它
们虽有宽大的翅膀,却不
能飞翔。那么,它们要是
遇到了强敌该怎么办?有
没有什么特殊的“防身术”?
与动物相比,植物没有腿
,不能到处走,没有嘴巴
,不会说话。那么,植物
能像动物那样,会呼吸吗
?……细心的小读者可以在
这套丛书的“科学观察员”栏
目中找到答案。
——从吃的肉、菜、馒
头,到喝的饮料、牛奶、
咖啡,在几万年、几十万
年的时光里,人类的食物
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
可现在,美食竟能靠机器
打印出来!探索太空奥秘
的科学家们,很早就梦想
在星空中,建造一座属于
人类的太空植物园,在太
空植物园里种满能适应太
空环境的粮食、蔬菜等。
那么,科学家们的梦想能
够实现吗?……“科学新知”
栏目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从“
无”到“有”的可能性。
——古诗云“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人类的视
力毕竟有限,要想看得更
清楚、更远,就必须借助
望远镜。那么,是谁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呢
?在古代,人们通过狼烟
、快马来传送消息,那后
来又是谁发明了电报,彻
底结束了人工传送信息的
历史呢?……“发明故事”栏
目将为我们揭开许多谜团

——莱特兄弟是怎样为
人类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让人类从此“一步登天”的?
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居里夫
人为什么能够不屈服于困
难的磨砺和失败的打击,
在沥青渣里淘金般地寻找
镭的存在?……人类的科学
史首先是发明家的奋斗史
。“科学家传奇”栏目为我们
解读科学家们一步一步迈
向成功的奥秘,助我们领
略科学家们不一样的人格
力量和精神追求。
开卷有益。这套丛书里
还有许多新颖别致的栏目
、引人入胜的科学知识,
等待我们去欣赏与阅读。
愿这套丛书能够为孩子的
明眸点亮科学之光,照亮
他们漫长的人生之路!
董淑亮
导语
本书隶属于“快乐阅读伴成长”丛书中的科学馆系列,是面向小学3年级学生的科普故事读物,内容包括科学观察员、向大自然学科学、科学发现、发明故事、科学新知、科学家传奇六大模块,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选取读者感兴趣的知识点,带领读者去体会大千世界中的科学知识。本书内容活泼生动,知识包罗万象,故事妙趣横生,形式图文并茂,力求做到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文学性的统一,从而引领孩子走进科学天地,启发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精彩页
田野里飞来“活农药”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们种植农作物都离不开农药,因为需要靠喷洒农药来防病治虫,维持农作物的茁壮成长。农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农业增产增收确实发挥了作用。可是,瓢虫是一种昆虫,怎么也和农药扯上了关系?难道瓢虫能灭虫吗?
在昆虫家族中,瓢虫是十分常见的。瓢虫有很多种类,但是个头都不算太大,一般只有黄豆粒大小,样子像盛水的瓢,所以人们叫它们“瓢虫”。
瓢虫的翅膀颜色虽然鲜艳,但是又短又硬,如果不展开,根本看不出翅膀的样子来,有的地区因此叫它们“花大姐”,这算是瓢虫的一个俗名吧。
那么,瓢虫爱吃什么呢?嘿,在瓢虫的食谱中,蚜虫可是它们的最爱!据专家研究统计,一只瓢虫平均每天能吃掉100多只蚜虫。即使是刚生出来的小瓢虫,也爱吃蚜虫,每天要吃十几只呢!瓢虫就是蚜虫的克星,蚜虫遇上了瓢虫,就成了倒霉蛋!
当然,我们还想知道,蚜虫究竟是什么样的昆虫、生活在哪里等小问题。蚜虫又叫腻虫、蜜虫,也是昆虫家族的一员,个头最大的不超过10毫米,有4000多个种类。蚜虫一般都在萝卜、青菜、棉花、果树、烟草和花卉上繁殖生长,靠吮吸植物的汁液和养分为生,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让这些植物苦不堪言。可以说,蚜虫十分常见,尤其是夏天,生活在农村的小朋友逛菜园时稍不留神儿,就会与它们撞个对面儿,只是叫不名字来。岈虫嗡嗡地飞来飞去,密密麻麻,让人好烦。好在瓢虫天生就是一个吃货,而且刚好吃的就是蚜虫!在蚜虫密集的地方,瓢虫能把蚜虫一只一只地消灭掉,这是不是比喷洒农药来得更快、更环保?因此,人们送给瓢虫一个雅号叫“活农药”,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活农药”瓢虫不仅擅长消灭蚜虫,对付其他害虫也不在话下。18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柑橘园里突然遭到了一种介壳虫的侵袭。农艺师想了许多防治方法都没有成效。最后生物学家提出放养瓢虫,结果竟成功将这些害虫全部灭杀,比当时最高级的农药都有效。瓢虫一战成名,成了名垂史册的灭虫能手。
瓢虫大部分是益虫,常见的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等,其中只有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对人类有害。
瓢虫虽然身体很小,可是它们遇到强敌时,三对细脚的关节都能分泌一种气味难闻的黄色液体,敌手一旦闻到这种气味,便会立即逃之夭夭。同时,它们还能够将三对细脚收缩到肚子底下,从树叶或花茎上飘落下来——原来,“装死”,也是它们自卫的一招儿。
河狸的“水利工程”
在森林里的小河湾,常常会有一条堤坝,将河水拦截在河湾内,形成一个波光粼粼的小湖。即使到了枯水季节,小湖里还是蓄满了水。修建堤坝的可不是人类,而是大名鼎鼎的“水利工程师”——河狸。那么,河狸是怎样完成它们的“水利工程”的?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河狸虽然弱小,却是一种大名鼎鼎的动物。它们主要在欧洲安家,我国的小朋友能够在电视的《动物世界》里看到它们的“尊容”。遗憾的是,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却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啦!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