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陕北味故乡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厚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春种禾苗秋收谷,咱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
陕北的黄土地孕育了信天游,更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孕育了大山褶皱间那些顽强不息的生命。作家厚夫以酣畅淋漓、真挚动人的笔墨,记叙了故乡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名人逸事、山川风物,以及自己的童年趣事、生活经历、故园之思等。既有简练生动的描写,又有深沉大气的叙述,行文洒脱,充满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为读者了解陕北文化和乡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
作者简介
厚夫,本名梁向阳,1965年生,陕西延川人。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路遥传》《当代散文流变研究》《心灵的边际》《边缘的批评》《行走的风景》等多部著作,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荣誉。散文《漫步秦直道》、评论《高原生命的火烈颂歌,民族风情的诗性礼赞》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目录
第一辑 陕北,我热恋的故乡
徜徉在陕北文化的河流中
路遥:用心写人民
史铁生的“清平湾”
与陈忠实老师交往的二三事
怀念刘茵老师
为路遥立传是我生命的自觉
永远的延安
群山之中
醉黄陵
蟒头山记
石宫寺记
塞上名山数青云
冬季无雪
静夜听雨
三月的风
第二辑 乡村记忆
童年拾趣
听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
祖父、父亲和我
燕燕于归
家乡的味道
酸菜
延川“雁门关”
延川红枣记
故乡的河
河畔行
到黄河漂流去
永远的萝卜花
乡村,我的乡村
关于城市与乡村的问答
在南方城市的感觉
后记
序言
穿越高原
1
穿越高原的行动是酝酿
很久的梦想。
当一浪高似一浪的黄褐
色群山涌过之后,我便意
识到我的确开始把理想付
诸行动。长途车急速地行
驶,喘着气,号叫着,像
是在山里犁地的犍牛。它
尽管全力挣扎,仍走不出
大山苍凉的额头。
极目四望,艳阳当头,
山顶光秃秃的,几乎没有
什么可以遮阳的树木,随
风摇曳的是瘦弱的庄稼。
这是一种单调的须用意
志来较量的旅行……
2
陕北,我的家乡。
陕北,我心灵的图腾。
我心中燃烧着的每一片
希望都是关于陕北的。作
为一个弱小的个体生命来
说,从我降临人间的那一
瞬起,我的头颅便刻上这
一步斋块土地的印记。我
注定是陕北人的后代,我
的身体里注定流淌着由五
谷杂粮哺育所生成的血液

曾有几时,奶奶的歌谣
里唱,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地上就有多少个孩子。
于是,在宁静的夏夜,我
蹴在硷畔那只大碾盘上,
默数着天上的星星,寻找
着自己的位置。那一双黑
骨碌碌的眼睛,望着灿烂
的群星,总读不尽那无限
的困惑。
曾有几时,我爬到门前
的呐喊山上,远望波涛汹
涌的黄土大海,鼓起喉咙
,咿咿呀呀地喊“啊——呀
呀”,渴望山的那头也有“啊
——呀呀”的回响。
曾有几时,我想沿着家
乡那条灰白土路一直走下
去,到山外去看那精彩的
世界……
3
站在都市浩瀚的人海中
,我眼睛里跳动的却是深
黄色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们。
望一望陕北,那是我的
故乡。
望一望陕北,我有种莫
名的乡愁。
我的心在怀念中成长—

那二牛抬杠式的农业节
奏,生长成我刻骨铭心的
情绪。家乡啊,你为何走
不出信天游千年的忧悒?
那千百年来撼天动地、
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又
一次击起的可是黄土地腾
飞的鼓点?……
于是.我在搜寻——
那弯弯曲曲伸进大山腹
地的铁藏,
那如林木般崛起吐着豪
烈火焰的井架,
那燃烧着千百年来信念
的黑色太阳……
每一种期待都是那么炽
烈。
走过城市的大街小巷,
走过城市的熙熙攘攘,打
起铺盖,我回到陕北。
我懂得一个朴素至极的
道理:用笔写下的叫文字
,文字是可以负载故事的
,关于陕北。
4
眼前晃动的总是那片美
丽的桃树林,桃花织起的
是绚烂的朝霞。
传说有位叫夸父的汉子
,追赶远方的太阳。后来
他猝然倒下,身体下长出
一片桃林,每年的春天,
都会燃起火一样的希望。
穿越高原是艰难的历程
,走过历史,走过现实,
走向未来,岁月遥远而漫
长,穿越高原,我终生无
憾的事业……
导语
该书是陕西作家厚夫近年来围绕陕北地域文化、故乡风土人情等撰写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陕北,我热恋的故乡”,记述了陕北的民间文化、名人逸事、山川风物等;第二辑“乡村记忆”,讲述了作者的童年趣事、故园之思,以及故乡的物产民俗、遗闻轶事和时代变迁等。
后记
我是陕北人,我的生命
里镌刻着陕北人的文化基
因。
这本取名《陕北味故乡
情》的散文随笔集,就是
试图在陕北地域文化、民
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多重
交叠中,寻找属于我自身
不断行进与蜕变的生命身
影。因此,这本散文集的
基调是热烈的,既有我对
家乡味道的品味,也有对
陕北文化的礼赞,还有对
延安红色文化的热爱。
真诚希望读者朋友能跟
随我的记述,了解陕北的
丰富性与独特性,了解陕
北人的生存方式。
厚夫
于延安大学
精彩页
徜徉在陕北文化的河流中①
陕北民歌陕北人爱唱歌,尤其爱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祖祖辈辈以来,人们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劳作时唱歌,行道赶脚时唱歌,疗疾医病时唱歌,结婚联姻时唱歌,家宅祈福时唱歌,乞雨乞风时唱歌,安葬逝者时唱歌,求女唱歌……整个陕北,就是一个陕北民歌的海洋。歌声弥漫山川田野,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陕北有旬俗语:“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正如古人所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陕北,不论表现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陕北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易于流传。
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最精华的部分。情歌的数量在陕北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艺术质量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陕北人俊美,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情歌中对爱情的歌唱,是以叙事体取胜的,脍炙人口的《帮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迎春揽工》等,叙事邦有头有尾,就连爱情中曾出现的波折,也交代得很详细。
从体裁上来说,陕北民歌种类很多,有山歌、劳动歌曲、小调、秧歌、风俗歌等形式。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体裁。由于“信天游”声名远播的原因,人们一提到陕北民歌,自然会想起“信天游”。“信天游”,也叫“山曲儿”“顺天游”。顾名思义,顺天而游,自然是民歌手们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唱出来的。唱给大自然听,让它随风游走。信天游在创作方法上,多用比喻的手法,基本格式多是两句结构七字句,也有长短不齐的八字、九字、十字。它节奏自由,音域宽广,高亢奔放,成为陕北民歌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李季创作的著名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就是用信天游的格式写成的;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也是模仿信天游的典范。
“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民歌以其博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语言,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深受陕北人民的喜爱。
陕北说书最适宜在田问地头、庭院、炕头上演出,听众多少均奇。说书艺人一般为一个人,怀抱三弦或琵琶,脚绑耍板,手腕上绑有被称之为“蚂蚱蚱”的竹板,手弹三弦脚打板,既可边说边唱,也可边唱边说。
陕北说书的源头,据考证与宋元话本和流传民间的“莲花落”有关。陕北农村,把说书称作“说古朝”或“说《西游》”。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陕北说书借用了宋元话5本以及其他演义小说的故事,采用了莲花落的形式,再加上三弦或琵琶的弹奏,发展成为今天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
陕北说书书词的曲调很多。除了有艺人们特有的开场白或特定的唱词外,几乎不加任何限制,可以由说书艺人自由发挥。好的民间艺人在唱词中大量引用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秧歌剧,甚至秦腔、眉户、晋剧、蒲剧等曲调,说得上是集各种唱腔于一炉,加以冶炼,然后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唱词。
陕北传统的说书艺人,基本上是盲人或半盲人,为了养家糊口,身背三弦或琵琶,手持木棍,走村串户招揽生意。他们说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农民起义、男情女爱等。他们的社会身份极低,往往被人们瞧不起。
陕北说书真正获得新生,是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陕北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文艺工作者宣传和介绍的对象。如陕北说书大师韩起祥就是这个时代涌现出的佼佼者,他是“解放区民间说唱艺人的一面旗帜”。韩起祥不仅说新书,而且大胆改革说书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说唱风格。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