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人生的关键时刻,每个人都会扪心自问以上这些有关生命的问题。许多时候,自己都没有找不到答案!在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的《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精)》一书中,稻盛和夫用促膝长谈的方式,将自己在工作中尝到的苦头以及在人生路上面临到的苦难,用心面对、积极挑战战胜之后,所得到的人生智慧精华。虽然每个篇章都只有短短的篇幅,却是承载了稻盛和夫人生阅历与智慧结晶。稻盛和夫以过来人的身份,在《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中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向尚未遇到或正遇到类似经历的读者,提出中肯且合理的思考方向。不论您是职场菜鸟,还是企业高层或者老板,相信咀嚼本书中的每一句话,您都收获颇丰。
在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的《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精)》一书中,稻盛和夫写出了自己在近半个世纪的管理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综合阐述了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这一哲学的威力不仅限于京瓷的企业经营,更有普及大众的深远意义,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步入社会,取得工作成效,有很强的指导性。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稻盛和夫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以保证企业的持续运营。如何找到工作乐趣?如何克服苦难?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改进工作?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追求人生的目的
迷失了人生的目的、只知追求霎时享乐的年轻人正在增加。许多人进到公司,拿工资,获取生活的食粮,然后就在兴趣和娱乐中追求人生的意义。
因为这是时代潮流,或许无可厚非。然而,一味如此,难免心生空虚。玩乐和趣味一时或许会让人觉得蛮有意思,但从结果来说,人们还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目的。
我自己就是这样。“全力投入工作,对社会做出贡献,自己就会感到幸福。”这种人生态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最终都会追求。这是因为,无论社会如何演变,人心求善的本质不会改变。 或许有人反对这种观点。但我依然会一如既往,不断提倡这种人生观。
35岁以上的人,应该积累了相当多的人生经验,但他们往往丧失了自信,他们以为世道变了,过去的说法讲不通了。因而不再谈论人生,这是不对的。我相信,只要充满自信:只要真心诚意,谈论自己的人生观照样能够引起许多年轻人的共鸣。认认真真度人生
我从不参与赛马、自行车赛等一切赌博活动。在人生这一漫长的舞台上,人生的每一天,不!每一个瞬间,都在真刀真枪中见胜负,所以,我对赌博活动中的输赢毫无兴趣。
我把赌注押在我期望的理想人生上,这里会分出大胜大负。因此,在工作中我感到快乐无穷。如果是被迫做事,每天都觉得疲惫不堪,那就需要到其他方面去寻找刺激或乐趣.
我并不主张大家去当道貌岸然的圣人君子,我的心胸也没有那么狭隘,以致把喜欢玩乐的人当作没有出息的人。
娱乐未必不好,对自己的人生有益的娱乐活动更是好事。但是,在现实中,靠娱乐获得幸福却很困难。另外,从道理上讲,娱乐和工作两者似乎可以兼顾。但是,脚踏两只船,一边醉心于娱乐,一边又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这是不现实的。人生也好,工作也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惬意。
如果自己找不出工作的乐趣,就会沉迷于娱乐,迷失人生本来的目标。这一点值得警惕,不容忽视。给自己一个思考人生的机会
在我的印象中,美国的孩子在进高中以前自由豁达,接受人格培养方面的教育。在这期间,他们会酝酿自己这辈子“想干什么”的意向,就是说,这个时期是他们酝酿和形成自己人生目标的阶段。
然后,一进大学,他们就会拼命学习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际上,美国的学生抱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学习与目标密切相关的知识学问。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学校却不然,老师不对孩子讲解如何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在老师中间,有些人也是在应付考试这种虚拟目标中一路过来的,稀里糊涂地当上了老师。所以,这种现象不足为怪。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才好?”在人生的人口处,给予学生们思考这类问题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们有了这种经验,就自然会去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具备人生目标的人和缺乏这种目标的人之间,在他们人生的后半段,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P23-26
年轻的时候,父母、老师或职场上司总会告诫我们,批评教育我们,我们往往不服气,想要辩驳。我也不例外。父母说:“少年苦,出钱也该买。”我随即反驳说:“少年苦,你们可别卖啊!”
青年时代,人原本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不要紧。但是,父母以及人生前辈的教诲,应该存放在脑海的一角,这一点绝对不可忽略。
自己开始踏上人生道路时,犹如船舶驶向没有航标的大海。这时候,我们就要唤起记忆,把人生前辈的教诲当作指南针,做好远航的准备。
年轻人中,或许有人抵触我在这本书里写的东西,或者有人毫无兴趣。但是,当大家在工作中、在人生中遭遇障碍的时候,希望你们务必想起我在这里所说的话。
因为这些都是我在工作和人生的痛苦烦恼中,经过认真思索领悟的道理。这些道理与你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创立于1959年、从28名员工起步的京瓷公司,现在已经成长为举世瞩目的优秀企业。它的建立和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的戏剧。
但是,如果一味地把眼光放在它惊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而不去挖掘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我们就会犯下一个很大的错误。
创业者稻盛和夫(现任京瓷名誉会长)所领导的京瓷公司,给我国当今的企业文化吹进了一股新风。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奇迹般的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中,我们逐渐淡忘了最为重要的东西,就是稻盛会长指明的、作为人、作为日本人应该具备的心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京瓷经营之本的经营理念,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它还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紧密相关,可以说,它是既古老又新颖的哲学。
1989年,京瓷公司计划将这种哲学归纳整理成公司內部书刊,用于员工教育。应企业內部和外部的邀请,稻盛曾做过许多讲话和讲演,参考当时的速记稿,稻盛会长又亲手修改而成的这份原稿,阐述了作者从人生和工作的痛苦烦恼中所领悟的宝贵思想,记录了作者与年轻经营者促膝谈心时的谆谆教诲。PHP有幸受邀参与这一內部书刊的策划。在阅读原稿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这种哲学不仅应该在京瓷公司内部,而且应该扩展到一般读者。我们认为,普及这种哲学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除了经营京瓷公司之外,稻盛先生还在创办第二电电(现KDDl)的同时,参与诸多的社会活动。因为超级忙碌,而且稻盛先生认为通过企业活动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经营者的本分。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出版这本书。但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之心,希望自己的哲学能够引起社会的某种共鸣,稻盛先生最终答应了我们的恳求。而且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反复推敲,反复补充修改。这股认真努力的劲头,不由得让我们心中升起敬佩之情。在此再次表达由衷的感谢。
简洁的语言中包含着稻盛先生的满腔热情.祈望年轻人以及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各级领导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并从中得到启示。
稻盛先生是我一直以来十分尊敬的优秀的企业家。最近他写了一本书,总结了他的人生观和经营观,内容都是从他丰富的实践体验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相信上天赋予我们的无限能力,并充分地发挥这种能力,就能品赏到美好人生的美妙。稻盛先生的热情和信念打动了我的心。我希望,特别是年轻人应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
——松下幸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