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动物疫病概述
第一节 陆生动物疫病及病原微生物名录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和流行特征
一、流行过程
二、疫源地与自然疫源地
三、流行过程的特征
第二章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
第一节 动物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一、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
第二节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一类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措施
二、二类动物疫病控制措施
三、三类动物疫病控制措施
四、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控制、扑灭措施
五、人畜共患病控制、扑灭措施
第三节 消毒
一、消毒种类
二、消毒方法
三、畜禽养殖场消毒方案
第四节 疫苗和免疫
一、疫苗
二、免疫接种
第五节 兽药
一、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二、兽药使用注意事项
三、食品动物禁用、限用的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
第三章 动物检疫
第一节 活体动物检疫
一、产地检疫程序
二、运输检疫
三、活体动物检疫后的处理
第二节 动物产品检疫
一、宰前检疫
二、宰后检疫
第四章 动物疫病净化和区域化管理
第一节 动物疫病净化
一、种畜禽场主要疫病净化现场审查标准
二、种畜禽场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
第二节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一、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的评估
第三节 重大动物疫病特定无疫标准
第五章 重要动物疫病防制与净化要点
第一节 一类动物疫病
一、口蹄疫
二、猪水疱病
三、猪瘟
四、非洲猪瘟
五、非洲马瘟
六、牛瘟
七、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八、牛海绵状脑病
九、痒病
十、蓝舌病
十一、小反刍兽疫
十二、绵羊痘和山羊痘
十三、高致病性禽流感
十四、新城疫
十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第二节 二类动物疫病
一、伪狂犬病
二、狂犬病
三、炭疽
四、魏氏梭菌病
五、副结核病
六、布鲁氏菌病
七、弓形虫病
八、棘球蚴病
九、钩端螺旋体病
十、猪乙型脑炎
十一、猪细小病毒病
十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
十三、猪丹毒
十四、猪肺疫
十五、猪链球菌病
十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十七、猪支原体肺炎
十八、旋毛虫病
十九、猪囊尾蚴病
二十、猪圆环病毒病
二十一、副猪嗜血杆菌病
二十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二十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二十四、传染性法氏囊病
二十五、马立克氏病
二十六、产蛋下降综合征
二十七、禽白血病
二十八、禽痘
二十九、鸭瘟
三十、鸭病毒性肝炎
三十一、鸭浆膜炎
三十二、小鹅瘟
三十三、禽霍乱
三十四、鸡白痢
三十五、禽伤寒
三十六、鸡败血支原体感染
三十七、鸡球虫病
三十八、低致病性禽流感
三十九、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四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四十一、牛恶性卡他热
四十二、牛白血病
四十三、牛出血性败血病
四十四、牛结核病
四十五、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
四十六、牛锥虫病
四十七、日本血吸虫病
四十八、山羊关节 炎脑炎
四十九、梅迪一维斯纳病
五十、马传染性贫血
五十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五十二、马鼻疽
五十三、马巴贝斯虫病
五十四、伊氏锥虫病
五十五、兔病毒性出血病
五十六、兔黏液瘤病
五十七、野兔热
五十八、兔球虫病
第三节 三类动物疫病
一、大肠杆菌病
二、李斯特氏菌病
三、类鼻疽
四、放线菌病
五、肝片吸虫病
六、丝虫病
七、附红细胞体病
八、Q热
九、猪传染性胃肠炎
十、猪密螺旋体痢疾
十一、猪流行性感冒
十二、猪副伤寒
十三、鸡病毒性关节炎
十四、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十五、传染性鼻炎
十六、禽结核病
十七、牛流行热
十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十九、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
二十、毛滴虫病
二十一、牛皮蝇蛆病
二十二、绵羊肺腺瘤病
二十三、传染性脓疱
二十四、羊肠毒血症
二十五、干酪性淋巴结炎
二十六、绵羊疥癣
二十七、绵羊地方性流产
二十八、马流行性感冒
二十九、马腺疫
三十、马鼻腔肺炎
三十一、溃疡性淋巴管炎
三十二、马媾疫
三十三、犬瘟热
三十四、水貂阿留申病
三十五、水貂病毒性肠炎
三十六、犬细小病毒病
三十七、犬传染性肝炎
三十八、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三十九、利什曼病
第四节 其他动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