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火辣的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欲望的城市,在夜生活和奢侈品之后到底有怎样的消费心理,让我们带你走进这座谜一样的不夜城——长沙!
如果你对长沙的印象还停留在“快男快女”或者口味虾,那你就错过长沙更多的精彩了。这里不光有臭豆腐、糖油粑粑,还有火辣的妹子、帅气的满哥。当夜色渐深,长沙城也开始躁动起来,人们抛开白天工作装的束缚,将全身的热情尽情地释放。
长沙,越夜越美丽……
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时尚前卫的夜店狂欢,悠闲浪漫的午后咖啡馆,潮流尖端的服饰品脾,一场与美食的亲密接触,一次与长沙的华丽邂逅!
王巍主编的《玩转长沙——长沙玩乐终极指南》以精美绝伦的华丽图片,还原一个时尚现代的星城!
由王巍主编的《玩转长沙——长沙玩乐终极指南》搜集了长沙40多家店铺,囊括了酒吧、咖啡馆、潮流品牌、特色饭店等,还介绍了长沙市内的旅游景点,并尽可能地附上最新最全的信息。
《玩转长沙——长沙玩乐终极指南》是以图片为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长沙最美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长沙人看到不一样的长沙,让外地人看到最真实的长沙。
白沙古井
白沙井位于长沙城南的回龙山下西侧,天心阁东南方约1000米处,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白沙古井始凿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出来。明代以前的长沙地方志俱已散佚,所剩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印的《长沙府志》记载:“白沙井,县(指善化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香甘美,通城官员汲之不绝,长沙第一泉”。可见此时白沙井已名声在外了。民谣称:“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自明清以来,长沙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前来取水者络驿不绝,即使西城区、北城区一带的居民也挑桶而来。更有不少穷苦人家汲水于此,担卖全城,赖以为生。清末以后,挑卖白沙井水者多居于井旁,白沙井一带生齿日繁,遂形成白沙街。白沙古井可说是长沙生命之泉。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词中说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沙水、长沙水指的都是白沙井之水。白沙泉水,水质纯清,泡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醇厚,煎药、熬汤皆极佳,而且无论冬夏、泉眼不溢,泉井里经常保持同样多的水量,随舀随涨,永不枯竭。
2000年,长沙市政府应市人大提出“保护白沙古井、建设古井公园”的议案要求,决定修建白沙古井公园,并且效仿古制,召民间捐建,消息一出,应者云集,捐款者有之,捐古树者有之,捐花卉者有之,更有三湘文人画士现场挥毫泼墨,义卖书画筹款。2001年10月1日古井公园正式向长沙市民开放。
公园大门是一四柱三洞的牌坊式建筑,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湘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横批为“白沙古井”,进门后是一片由条石铺就的广场,数棵参天古树零星植于广场各处,往前走10米左右即可看见白沙井。清晨的时候,很多附近的居民都带着水壶来此取水。
如今,白沙古井公园已成为人们健身休闲的去处之一,漫步其中,也许能找到当年毛泽东饮长沙水的心情。
杜甫江阁
杜甫江阁就位于湘江边,面对着橘子洲和岳麓山,给湘江风光带又添了美丽的一笔。杜甫江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而修建的,他晚年两度驻足长沙,曾寄居江阁,在长沙留下诗作五十余首。 据史料记载,唐大历三年秋,杜甫友韦之晋调潭州刺史,投之待至而韦卒,甫以贫病之身客居长沙。初,甫寄舟中,泊南湖港。近港之驿楼,迎别友人之所也。甫两别刘判官,诗云“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后移居湘边佃楼,或在长沙小西门一带,自称居所为“江阁”。有《江阁对雨有怀》诗云“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江阁卧病走笔》诗云“客人庖厨薄,江楼枕席清”。杜于江阁中-,曾晤苏涣,有《呈苏涣待御》诗云“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又晤李龟年,有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阁遗迹早不存矣,而今得于原址重建之。
杜甫江阁主楼是围绕杜甫与长沙、杜甫在湘所创作的诗歌以及杜甫对湖湘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设计的。二楼布置为纪念大厅,三楼以书画形式展现杜甫生平,四楼则是一个以文会友和精品展示的场所。
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很多老人都来到这里锻炼身体、散散步、下下棋、聊聊天、唱唱曲。如今的杜甫江阁,不光让我们在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感受博大的湖湘文化的同时,还提供给了我们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开福寺
开福寺位于长沙城北新河与湘江交汇处,这座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是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16景。
千余年来,开福寺历经兴衰,多次改建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绪年间重建。1994年开福寺被定为尼僧修学道场以来,住持能净法师利生为怀,志存兴复,对开福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新修了僧堂、放生池、清泰桥、钟鼓楼等:维修了大雄宝殿、法堂、禅堂、念佛堂、摩尼所、斋堂、客堂、藏经楼。1997年,开福寺又从缅甸请回佛祖释迦牟尼玉像(5米高)和阿难迦叶二弟子玉像(4米高)。随后又从台湾等地迎请了5部大藏经供奉。整个修复扩建工程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重修后的开福寺不仅更加庄严肃穆,而且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高雅古朴,成为湖南佛教界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今开福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大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两厢堂舍等。山门为四柱三门三楼花岗石牌坊式建筑,高10米。门坊上分栏为浮雕彩绘,或为人物,或为树木花草,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山门两旁立有石狮、石象各一对。进入山门,即放生池,为原碧浪湖残部,上架单拱花岗石桥,走过石桥,便见一座汉白玉观世音菩萨圣像,面带微笑,手执杨柳净瓶,九龙拥立,庄重中透着祥和。伫立像前,肃穆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尘世的心便也多了几许平和与宁静。再往前行,便是开福寺的主体建筑三大殿。
前殿为弥勒殿,又称三圣殿,面阔三间,外檐方柱,内檐圆柱,均为花岗石整石凿成。殿内供奉西方三圣,现已无存,重塑弥勒佛、韦驮菩萨、四大天王。
中殿为正殿,又称大雄宝殿,高20米。中央供奉着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宝相庄严。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侍立两旁。紧靠着释迦牟尼佛背面,供奉着金色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殿两旁还有十六尊者的金像。
后殿为毗卢殿,内供毗卢遮那佛像。周围供五百罗汉像,高约0.4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民间流传数罗汉以测吉凶,即以任何一个罗汉为起点,按自己的年龄,数到最后一个罗汉,再按罗汉的编号抽取封签一张,以测吉凶。但现在的签辞已作修饰,大多数以劝谕守正行善为主。
三殿之间有庭院,植古树名花,并立有清代石碑数座,显得十分古朴典雅。三大殿东侧为客堂、斋堂、摩尼所、紫微堂,紫微堂上为藏经楼,是唐宋时的古建筑,西侧为禅堂、说法堂、念佛堂等。
寺内楹联甚多,大多蕴含佛门教义和为人处世之道。大雄宝殿中有一副很有意味: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清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联中折射出的佛教哲学耐人寻味。
开福寺自建寺以来,虽几经损毁,但香火一直绵延不绝,佛事兴盛。每当逢年过节,很多长沙人都会早早的来这里上香求签,尤其是菩萨生日的日子,开福寺一带一定是人潮汹涌,交通瘫痪,而那天的第一注香的很难求到的。
P159-164
长沙,这座被历史涤荡过的千年古城,在历经岁月的风霜之后,换上了时尚的新装。在这座星光熠熠的城市,人们认真地工作,并快乐地享受生活。
在这座城市里,白天你可能还在惊叹马王堆的奇观,晚上却可能流连在化龙池的小酒吧。近两年,长沙的酒吧从最初的解放西路,延伸到了化龙池和太平街,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酒吧丰富着长沙的酒吧文化。喜欢安静的去太平街或者化龙池,想要释放激情的去解放西路泡吧,这几乎已成为长沙人的夜生活习惯了。
长沙人也很讲究小情小调,往人民西路走一遭,全都是别具特色的西式咖啡馆,不光环境舒适,装修独特,咖啡的味道也是一流。这里已成为很多年轻男女首选的约会胜地。
也许长沙的商场不比北京、上海多,但这里的时尚气息却是与国际接轨的。各大潮流品牌开始进军长沙,各种时尚的派对在午夜上演,还有C—BLOCK唱着年轻人的姿态,古老的长沙城因此变得活力四射。正是这种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才让长沙时尚得以与众不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长沙也踏着时代的步伐在不断朝前迈进,我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沙、认识长沙,并且爱上长沙。本书搜集了长沙40多家店铺,囊括了酒吧、咖啡馆、潮流品牌、特色饭店等,还介绍了长沙市内的旅游景点,并尽可能地附上最新最全的信息。本书是以图片为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长沙最美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长沙人看到不一样的长沙,让外地人看到最真实的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