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斯凯恩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银行:货币流通的中转站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并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近代银行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1171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当时这些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因而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在我国,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它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银行在商业活动中,是如何担当起货币流通的中转站的角色的呢?假如银行有100元存款,银行借给别人,才有利息,才有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老百姓存了100元钱,银行全都放贷了,那么当有人取钱时,银行便没钱给人,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份额的存款准备金,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别人来取钱时没有钱的状况。中央银行时刻要求保留一定份额的存款准备金,即银行就会把储户存款的一部分拿来放贷,即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5元钱的存款,他就只能放贷80元。银行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地吸纳存款,不停地发放贷款来完成货币的流通,并在货币的流通中赚取利润。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银行纷纷建立,并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随着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早期的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黄金买卖、中长期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

生活中的黄金搭档:帕累托最优

春秋时期,鲁国非常弱小,有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为了振兴国力,鲁国国君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沦为奴隶的同胞,可以先把这个奴隶赎回来,回国后国家给予报销赎金。

孔子有一位学生子贡,家里比较富裕,他曾多次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而且事后并不去找国君报销。子贡觉得自己是在施行老师的“仁”,他为此还非常得意。

后来,孔子知道了此事,他却批评了子贡:“我知道你追求高尚,也不缺钱花,可是这个补偿你一定要去领。现在你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是从今以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赎人呢?如果赎了人,回国后还去不去找国君要钱呢?不去找国君,自己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去找国君,别人又会拿你来讥笑他。这样一来,他们再看到身为奴隶的鲁国人就会装作没有看见,你的行为正好是阻碍解救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根源!”子贡听完老师的话,顿感羞愧。

还有一次,孑L子的另一位学生看到有人掉进河里,于是他把遇难者救上岸来。被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孔子的这位学生一头牛,学生收下了。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因为这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的行为暗合了经济学原理,这两件事体现的正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准则。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针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出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

P42-44

目录

第1章 读懂经济学十大原理,就本科毕业了

 ——哈佛教授曼昆的入门课

 选择:鱼和熊掌之间的权衡取舍

 机会成本:两堆稻草间饿死的驴子

 边际: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

 激励: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比较优势:贸易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政府干预: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生产率: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的能力

 通货膨胀: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第2章 不懂经济学,就读不懂这个时代

 ——经济世界的10个关键术语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商品: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

 货币:狗牙也可以买东西

 成本:有收获就有放弃

 稀缺性:两只桃子也杀人

 价值和价格:天价理发费

 效用:朝三暮四的妙用

 信用:商业活动运行的基础

 银行:货币流通的中转站

 生活中的黄金搭档:帕累托最优

第3章 现代社会是一个市场社会

 ——供给、需求与经济周期

 市场:无所不在的经济秩序

 供给与需求:经济学的心脏

 均衡价格:“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蛛网理论:地瓜农夫的智慧

 边际效用:第一块三明治和第三块不同

 经济周期:“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第4章 人们的消费总是理性的吗

 ——你要懂一点消费经济学

 消费者选择理论:人们如何选择商品

 预算约束:购买力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非理性因素:人们的消费总是理性的吗

 价格歧视:同物不同价的原因

 替代效应:猪肉涨价了就多吃牛肉

 经济学教你做出理性选择

 优惠券,“受惠”的是商家

 信息不对称,买的没有卖的精

 引导消费,别让商家赚了你便宜

 差别定价,上品折扣的实惠典礼

 免费午餐,酒吧里的花生米

 了解团购.网聚人的力量

 “一次性”交易,肥了商家

 买房是大事,不要丧失理性

第5章 工资水平是怎么决定的

 ——你一定要知道的生产要素经济学

 生产要素市场:决定工作报酬的市场

 劳动的需求:企业怎样决定雇佣人数

 需求变化:为何企业会突然增员

 工资差异: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厂商理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

 生产费用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

 不可替代性,帮你拿到高工资

 不轻易辞职,不轻易换行业

 树立个人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内卷化效应,警惕职场原地踏步

 有效需求,工作不一定专业对口

 分解成功因素,快速把握职场

 增加投人,缩小工资差异

 播种快乐,获取职场幸福

第6章 为什么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办企业

 ——你一定要懂的厂商经济学

 生产成本:为何有的生产不划算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投入和产量的关系

 成本曲线:企业成本的控制程度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企业“翻身”时间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

 规模经济:企业做强的理论支持

第7章 为什么要反对垄断、鼓励竞争

 ——你一定要懂的市场结构经济学

 完全竞争: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

 垄断:没有选择的可能性

 市场类型: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

 寡头:从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说起

 经济自由主义:提倡市场机制

 垄断优势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第8章 经济局势与政府行为知多少

 ——你一定要懂的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背后

 本位币和辅币:何谓真正的钱

 货币发行:印得太多必然会贬值

 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贬值的程度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杠杆

 凯恩斯乘数:一家公司的玻璃打破后

 不良需求: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

 经济刺激政策: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经济刺激组合拳:财政货币政策

 市场监管:法律不能成为摆设

 财政赤字:事关纳税人的权益

 产权保护:威廉一世与磨坊

第9章 货币贬值和升值意味着什么

 ——你一定要懂的国际贸易经济学

 汇率:两国货币兑换的比率

 人民币升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外贸易:全球化向我们走来

 出口与进口的关系:贸易顺差与逆差

 贸易补贴:进出口贸易的津贴

 商品倾销:以低价格占领市场

 WTO:世界贸易的协调者

 热钱:投机性短期资本

第10章 为什么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一定要懂的实用金融学

 金融市场:合法的赌局

 金融里的博弈:谁是冤大头

 彩票,赌博与投资:挑美女的心理

 对冲基金:索罗斯的智慧

 虚拟经济:摸不着但看得见

 金融泡沫: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财务杠杆:什么能让你一夕暴富

 金融中介:资金盈余和短缺者的红娘

 投资: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

 股票:不能不懂的资产增值手段

 基金:让专家打理你的财富

 黄金:保值增值的好选择

 储蓄:把钱存人银行

 期货:今天做明天的交易

 债券:比存款划算的投资方式

 套利:捕捉低风险赚钱机会

 复利:最神奇的财富升值工具

序言

前言 经济学,一门让人幸福的学问

“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69~399年的古希腊,用希腊文表示为“oikonomia”,是“家计管理”的意思,后用英文翻译为“economics”,我国学者严复曾把它译为“生计学”,翻译成汉语“经济学”的第一人是日本学者神田孝平。

经济学的英文是“economic’,指的是家政管理。一般的经济史专家都认为,西方经济分析的鼻祖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这两位伟大哲人所说的经济学,从一开始,就贯注了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使经济学成为“讲道德”和“讲良心”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真正始祖是英国的威廉·配第爵士(1623—1687),一个给人看病的医生。威廉·配第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调查社会经济现象与问题,就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英国的决策者经常提些经济政策建议。而且他还认为应该尽快就此建立一门新学术,他称之为“政治算术”。其实,从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经济学往大了说是“经世济民之学”,往小了说是“经济实惠之学”,人人都能从经济学中淘到自己需要的宝贝。对个人来说,经济学是一门高明的成功学与幸福学。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说过一句名言:“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那么研究人类的幸福也应该是经济学的必由之路和归宿点。

这种幸福感在经济学大家身上可见一斑。美国著名非主流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幸福地生活了97年,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幸福地度过了94年的光阴。“从这两位大师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经济学精神对于我们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经济学家卢周来这样评价两位大师。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也是94岁高寿,薛暮桥在经济学王国生活了101年。我们会发现:经济学思想巨匠竟然会普遍长寿。回头看萧伯纳的那句名言,我们可以认识到献身经济学研究的人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来源于经济学家用经济学这个工具认清了纷繁复杂的人生与世界。因为拥有“心如明镜”的境界,才使他们心情愉悦,得享高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未必比运动员实战水平高,但他能够给运动员以理论、经验和方法,使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更高。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未必是一个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但他能给一个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非常重要的指导。这就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

经济学能解决生活中的疑惑,不仅能告诉人们“是什么”,还能告诉人们“为什么”以及“怎么办”。所以,使人幸福的经济学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停留在经济学家的长篇巨著、经济评论家的艰深高论和难辨真假的媒体评论上,它是平常人触手可及的学问。

内容推荐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幻莫测,各类经济现象扑朔迷离,经济学术语晦涩艰深,经济学理论不知所云?面对“经济学”这个庞大的科学概念体系,你还在感到茫然和迷惑吗?看着一系列经济学图表、公式、数据分析,你是否很头疼?

其实,了解经济学并不难。经济学也可以变得妙趣横生。

斯凯恩编著的《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其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实用金融学、经济形势等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编辑推荐

斯凯恩编著的《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而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其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分为九章节,从校园中的经济学一直谈到家庭经济学、职场经济学等方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