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镇海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蔡泉根、沈志远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镇海卷)》由宁波市区县的县卷本组成,其目的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卷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其中收录了当地劳动人民世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展示了当地民风民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本书是中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国家级收集和整理,是对日益流失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本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启迪性,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内容推荐

蔡泉根、沈志远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镇海卷)》是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卷》基础上的选编、补充和完善,是本区民间文学作品的荟萃,更是广泛流传于群众口头文学的珍品。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从中可以了解历史,了解家乡,了解祖先和当时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从而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奋勇前进。

目录

神话

 太阳追月亮

 拾月华

传说

 人物传说

纣王宠妲己

唐僧为啥去取经

项羽收宝马鞍山

项羽为啥自刎乌江

周仓为啥背大刀

朱元璋和沈万山

乾隆重建雨纱堂

亮眼先生遇贵人

甘罗出世

朱买臣做官

罗云秀才

时迁拜师

鲁班和儿子

鲁班巧造保国寺

鲁班偷造隔田桥

鲁班乱叠三板桥

鲁班巧名太平桥

王羲之与鹅字碑

戚继光和泥艋船

林则徐造炮车

裕谦抗英

吴大佬打法舰

严鹤林布带鱼阵

斩何三

除海盗

战定海

计赚洋人

刀劈傅筱庵

谢启对课

胡雪岩和庆余堂

胡雪岩创牌子

吴老泉救人

吴老泉起运

吴半仙

名医丧命

樊文虎医案故事

 荷花茶

 阳补阴

 治女妖

老外公

周百万的传说

浙江为啥匆出天师

 返老还童

 学艺成亲

 伤子失妻

关公出世

孟姜女出世

鬼谷谋害范喜良

秦始皇柯范喜良

逃难结良缘

孟姜女哭长城

粱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白蛇前传

葛洪除四怪的传说

“真龙出世”之谜

六夹岙庙菩萨与北雪老龙的传说

夏迪公菩萨

鬼谷仙师

菩萨面前开玩笑

水仙菩萨的来历

活佛脚的由来

老太求佛

人心不足蛇吞象

 风物传说

招宝山

招宝山为啥叫鳌柱山

招宝山和一剑池

潮音洞

戚家山

金鸡山的由来

泥螺山的传说

九龙山的传说

老鹰山的传说

石赶山的传说

蓑衣山

猪头山

高低岭

獬浦的来历

白洋湖

九龙山乳香泉的传说

宋高宗口封朝宗坊

曲塘村地形的传说

父子进士亭的由来

进士门头的传说

镇海渡驾桥的由来

老江桥的来历

镇海“蛟川桥”的由来

骆驼桥的传说

倭坑

坟头树

薛家坟的传说

除夕“守岁”的来历

过年好话讨口彩

正月初五接财神

清明上坟的由来

九子廿三孙独自上孤坟

吵闹洞房到四更

浙江女子尽封王

姑娘为啥穿耳环

庆生做九勿做十

凤凰呈祥十七房

理发店为啥挂吕洞宾像

稻花会

蜈蚣旗

鲤鱼放生的由来

金塘和金塘李

化食丹的传说

盐的传说

冯了胜蛇药酒

清蒸鲥鱼

立夏螺笋拄脚骨

庄市长面的传说

丫头羹

倭豆的由来

皇帝不尊孔

灵隐寺

五都神

横溪韩公殿的传说

李将军庙

氽来菩萨呵呵笑

天封塔上定风蛛

狮子山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哭爹鸟

此木鸟

狗急为啥要跳墙

狗为啥咬羊

猫为啥要抲老鼠

老鼠为啥比牛大

大樟树为啥是空的

故事

 幻想故事

聚宝盆

顾阿文种田

王老孩做阎王

菩萨赌妻

神仙难医筲箕肚

石皮箱

缘鸟

猴王庙

小金鸡的故事

金毛蟹

胀死金麻雀

泽山头

安知县除妖

活田鸡饿煞蛇

沙蟹龙除孽

壁蜥龙吸杨梅

江门老龙斗蛤蜊

龙头画的由来

镇海老龙与海螺精

武澜浦除白龙

龙王堂

虎蹲

蛇剑

黄鳝太公

庄状元火烧灵峰

聊天八只脚

蚯蚓的头颈

望娘十八弯

田螺姑娘

俩兄弟摘柴果

龚呆长懂鸟语

妹妹周玖哥哥放放

茶价好

 生活故事

徐裁缝粗制太后衣

乱话三千

阿三做官

橄榄案

警察局长捉骗子

雾海红光

娘填房

砻糠搓绳起头难

文玉和尼姑

草篮吊私情

父子同拜堂

吃鸡代聘

失节庵和害妻寺

对课成婚

泼妇遇天神

考良心

还谷

老乱话

劝夫戒赌

炒菜劝夫

戒酒三年也呒钱

不讲九字

谁来当家

瞌虫金和瞌虫银

老黄历

才佳伯的传说

盛本学书法

张榜纳贤聘阿大

巧联寿幛显才华

笋姑娘与砍柴郎

老杀才

太公勿做做外公

五郎太公

注脚诗

针锋相对

绝对四百年

代杀头

行了春风有夏雨

颜忠清的故事

要老婆

拐脚娶妻

吹牛皮

劈木桶的传说

财主吃肉

 机智人物故事

假娘舅巧判真案

对课

买老酒

皮匠招亲

清和桥

眼勿见为净

范利虎智打族长

儿子和石子

八十岁老头娶十六岁姑娘

笑话

 呆大学生意

 柯田蛀

 见丈人

 借布机

 煮小菜

 学话

 过端午

 过年前

 劝酒诗

 酒令

 打油诗

 先生牛

 题诗解冤

 三个才子夸家乡

 寿头先生

 猪耳朵

 二叔公陪客

 谁的心

 近视眼

 呆大女婿

 四个女婿

 三婿夸马

 学唱

 笨老婆

 喝墨水

试读章节

鲁班巧造保国寺

讲述:王惠夫

记录:沈志远

1987年5月采录于骆驼镇

保国寺原叫灵山寺,寺很小,不出名。相传,那年朝廷下令要拆掉旧寺造大寺,限期完工。

当时,鲁班带着外甥阿敏正好在灵山寺的北边造一座定林寺,还没动工,官府就派人找他去造保国寺。鲁班为难啦!这一走,定林寺谁来造?外甥走过来说:“娘舅,你放心去吧,这儿我包了。”鲁班想:其跟我三五年,从没单独造过大寺,吃得落吗?阿敏晓得娘舅心思,讲:“娘舅,一定不坍你的台,你一百个放心好了!”鲁班说:“这是大活,你千万得仔细点,有啥难处就来找我。”说完就走了。

阿敏可不服气,娘舅介看不起,我要和你比比看,省得你小看我!再一想勿对,娘舅的手艺名扬天下,说不定会出个啥好点子,造得又快又好,那我这世就甭出头了。就这样,阿敏一面催动工匠日夜赶造;一面暗暗地买通造保国寺的办料人,让其把造大雄宝殿的那根正梁,拖一个月办到。阿敏想:“嘿,看你咋能造得快!”

再说鲁班来造保国寺,照老规矩,寺庙要造在门前宽阔、四周广大又向阳的地方,才能显出气派来。可灵山没这块平整的大地方!有人说:“给皇上写个奏童,换个地方吧。”也有人说:“把山劈掉些可造嘛!”鲁班听了笑笑,没点头,没摇头,没讲话,顾自拿把木尺山上山下到处跑。他猫着腰,眯着眼,东张张,西瞄瞄,又挑来担石灰,只半天工夫,在一个小山坳里圈了寺址,画上各种屋样,问大家:“这样可好?”众人围上来一看,嗬,真妙!寺面狭、进深长,坐北朝南,通风向阳,楼、亭、殿、堂、池、桥、路、台画得相当好看,不用劈山移土,大家佩服极了,一齐破土动工。打基、砌墙、立柱、上瓦,半年时间,保国寺就粗有样子了,独独缺大雄宝殿上的那根大梁没上好。

鲁班急了,问办料人:“这粱哪?”

“难办呀!”办料人说。

“没梁,这殿就甭造了!”

“别急,别急,我想想办法。”办料人说着就走了。过了几天,他找到鲁班说:“粱已办到,一个月后保准运到。”鲁班没法,只好等着。

六天后,定林寺上梁了。照当地风俗,为讨吉利,要抛“上梁馒头”。阿敏坐在挂着红布的正粱上,真正得意煞,心里说:“嘿,娘舅,这下你输定了吧,下次可莫小看我这个外甥!”他顺手抓起个大馒头,呼地向保国寺丢过去,嘴里喊着:“娘舅,你慢慢地等吧,先请你吃我的大馒头。”

说也奇怪,那只馒头飞呀,飞呀,越过山,飞过岭,“扑”的一声,正抛在保国寺大雄宝殿的西壁上,粘住啦!  鲁班看见了,这才明白阿敏和自己在比试呢,我若比他造得慢就坍了台了呀!其随手拿起一把斧子,扬手就回丢过去,嘴里说:“阿敏,你才上梁呀!我这儿连斧子都用不着了!”

这斧子翻着跟头,在空中转呀转呀,转过溪,转过林,转到定林寺,“嚓”的一声斩在屋梁上,咬住啦!

阿敏勿相信:“呀!他咋造得介怏?不是还缺根粱吗?”他转身跑到山顶,往那儿一望,唷!那保国寺的确造得好气势;左拥象鼻峰,右抱狮子岩,门前千年古樟,寺后幽幽松径,样子蛮雄伟。再看,大雄宝殿,果然没上大粱。阿敏一阵欢喜,奔到鲁班面前说:“娘舅,你……你还没上粱呀!”

鲁班说:“正等着你哩。伙计们,上梁!”鲁班叫一声就上了脚手架。

阿敏奇怪了,四周空荡荡的,除了一堆乱七八糟、弯弯曲曲的碎木头外,哪儿有粱?

这时,十几个工匠由上到下列成一行,将碎木头刷刷地递给屋上的鲁班。鲁班眼不眨,手不乱,将碎木头全拼放在柱子上,造成一个个斗拱。伙计们说:“师傅,碎木头没了。”

鲁班说:“将佛座下的那块荷花石抬上来吧。”荷茶石放进那个缺口,竟然丝毫不差,屋架全部合拢了。

接着上檐子、铺薄砖、盖洞瓦、做屋顶,太阳没下山,就盖成了偌大的一座大雄宝殿。

阿敏看杲了,晓得自己的手艺还远不如娘舅,向娘舅道歉,请求宽恕。鲁班说:“学艺无止境,你明白就好。”

至今,保国寺西壁上那个大馒头还留着,鲁班那把斧头也一直咬在定林寺的大粱上。只是后来定林寺毁废了,而保国寺却至今还在。

P21-23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后记

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统一部署,今年镇海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区文联的领导下,着手编纂这部《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镇海卷》,这是镇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镇海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今年工作的一件头等大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今天终于付梓。

镇海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留下了众多民间传说和故事。25年前,镇海区曾出过一本《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卷》,限于当时的条件和后来对各类故事的不断挖掘,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整理。在编选现在这本《镇海卷》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国家和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展开民间故事的普查和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已经出版和编印的各类民间故事读本和资料,走访了一批民间故事的传承人。按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从民间故事的流传性和可叙性出发,从大量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收集整理了250余篇富有代表性,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经典民间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既有反映地方风土人情、民间文化传统的生产生活故事,也有反映军民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外侮,充满正能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还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神话传说等。这些故事,我们力求保持原有的讲述风格,在保证不同地域读者能看懂的前提下,保留了部分反映地方文化和语言特色的习惯用语和方言句式。

在本卷的编选过程中,得到镇海区委宣传部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镇海区文联给予了具体指导。同时,也得到了区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基层文化单位的积极帮助。区民间文艺家沈志远同志不顾年老和身体状况,积极参与各类故事的选编和完善,对本卷的编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区一批会讲故事的民间艺人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周期,本卷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

——罗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