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性与饥渴,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这些本能的秘密?半个世纪前弗洛伊德用他的方法释梦,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对梦的理解则更加深入和全面;性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有何用处?它仅仅只带来快感吗?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人类可不可以没有性?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为什么不喝水却不行?松果体是啥,褪黑色素又有何用?为什么保健品总爱在这些东西上做文章?厌食症和暴食症是怎么回事?减肥的关键在哪里?
詹姆斯·卡拉特编写的《梦、性与饥渴:生物心理学的解读》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秘密。
弗洛伊德认为,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本我”,孔子也提出“食色性也”这一著名论断。人类的这些基本需求与动机到底来源于哪里、为什么会形成、有何规律,有何秘密?
《梦、性与饥渴——生物心理学的解读》改编自詹姆斯·卡拉特的名著《生物心理学》,其主要内容在于探讨睡眠、做梦、饥渴、体温、生殖与性等人类基本需求在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根源与意义。
詹姆斯·卡拉特擅长用浅显有趣的文字讲解科学道理,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心理学领域内的戴维·迈尔斯”《梦、性与饥渴》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性的秘密。
为什么像人类这样活跃的动物需要花上其生命中1/3的时间睡觉,这是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问题。
1 睡与醒
2 睡眠
3 睡眠与梦
生命体内每一个化学反应均发生于水溶液中,我们的各种行为都是为了使合适的化学物质处于适当的比例和适宜的温度。
4 体温
5.渴
6 饥饿
性有什么好处呢?我知道,人们会从中得到享受。但是为什么我们进化出依靠性来繁殖而不是通过个体繁殖呢?生物学家的解释是:有性繁殖可以增加基因的变异度,从而可以更快速地适应环境的改变。
7 性与激素
8 性行为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