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烈传(无障碍阅读权威版注释本)/崇文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郭勋初编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却说从古到今,万千余年变更不一。三皇五帝而后,汉除秦暴,赤手开基,方得十代,有王莽自称皇帝,敢行篡逆,幸有光武中兴。迨及灵、献之朝,又有三分鼎足之事。五代之间,朝君暮仇,甫至唐高祖混一天下,历世二百八十余年,却有朱、李、石、刘、郭,国号梁、唐、晋、汉、周。皇天厌乱,于洛阳夹马营中,生出宋朝太祖来,姓赵名匡胤。那时赤光满室,异香袭人,人叫他做“香孩儿”。大来削平僭国,建都大梁。传至徽、钦二宗,俱被金人所虏。

徽宗第九子封为康王。金兵汹涌,直逼到扬子江边。一望长江天堑,无楫无舟。忽有二人牵马一匹,说道:“此马可以渡江。”康王见势急,就说:“你二人倘果渡得我时,重重赏你!”那二人竞将康王推上马鞍。那马竞往水中,若履平地。康王低着眼,但听得耳边风响,倏忽之间,便过长江。那二人说:“陛下此去,尚延宋祚有一百五十余年,但休忘我二人。”便请下马。康王开眼一看,人与马俱是泥做的。正在惊疑,远远望见一带旌旗,俱是来迎王驾的,便即位于应天府。这是叫做“泥马渡康王”故事。

话分两头,却说鞑靼国王曾孙名唤忽必烈,他的母亲梦见火光照腹而生,居于乌桓之地。后来伐乃蛮,蹙西夏,并了赤乌的部落,僭称王号。在斡难河边,破了白登,过了狐岭,直至居庸关,金人因而逃遁。忽必烈遂渡江淮,逼宋主于临安,宋祚以亡,他遂登了宝位,国号大元。传至十世,叫做顺帝。以脱脱为左丞相,撒敦为右丞相。

一日,早朝已毕,帝日:“朕自登基以来,五载于兹,因见朝事纷纷,昼夜不安,未得一乐。卿等可能致朕一乐乎?”撒敦奏日:“当今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士,莫非王臣。主上位居九五之尊,为万乘之主,身衣锦绣,口饫珍馐,耳听管弦之声,目睹燕齐之色,神仙游客,沉湎酣歌,惟陛下所为,有何不乐?徒自昼夜劳神!”正是:

春花秋月休辜负,绿鬓朱颜不再来。顺帝大喜日:“卿言最当!”左丞相脱脱进言日:“乞陛下传旨,速诛撒敦,以杜淫乱!”帝日:“撒敦何罪?”脱脱日:“昔费仲迷纣王,无忌惑平王,今撒敦诱君败国,罪在不赦!望陛下听臣讲个‘乐’字:昔周文王有灵台之乐,与民同乐,后来便有天下之二;商纣有鹿台之乐,恣酒荒淫,竞遭牧野之诛。陛下若能任贤修德,和气洽于两间,乐莫大焉。倘效近世之乐,必致人心怨离,国祚难保。愿陛下察此!”顺帝听了大喜日:“宰相之言极是!”令内侍取金十锭、蜀锦十匹赐之。脱脱辞谢:“臣受天禄,当尽心以报国,非图恩利也。”顺帝日:“昔日唐太宗赐臣,亦无不受,卿何辞焉?”脱脱再拜而受。

撒敦惶恐下殿,自思:“叵耐这厮与俺作对,须要驱除得他,方遂吾意!”正出朝门,恰遇知心好友,现做太尉,叫做哈麻,领着一班女乐,都穿着绝样簇锦团花百寿衣,都带着七星摇曳堕马妆角髻,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如芝如兰一阵异品的清香,如柳如花一样动人的袅娜;叮叮咚咚,悠悠扬扬,约有五十余人,进宫里来。两下作揖才罢,哈麻便问:“仁兄颜色不喜,却是为何?”撒敦将前情备细讲说一遍。哈麻劝说道:“且请息怒。后来乘个机会,如此如此。”撒敦说:“若得如教,自当铭刻!”撒敦别过,愤愤回家不题。

且说哈麻带了女乐,转过宫墙,撞见守宫内侍,问道:“爷爷、娘娘今在哪里?”内侍回说:“正在百花台上筵宴哩。”哈麻竞到台前,俯伏说:“臣受厚恩,无可孝顺,今演习一班女乐,进上服御,伏乞鉴臣犬马之报,留宫听用。”顺帝纳之。哈麻谢恩退出。且说顺帝凡朝散回宫,女乐则盛妆华饰,细乐娇歌,迎接人内,每日如此,不在话下。

P1-2

书评(媒体评论)

此外讲史之属,为数尚多。明已有荒古虞夏、东西周、两汉、两晋、唐、宋诸史事平话,清以来亦不绝。

较显者有《皇明英烈传》,一名《云合奇踪》,武定侯郭勋家所传,记明开国武烈,而特扬其先祖郭英之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回 元顺帝荒淫失政

第二回 开浚河毁拆民居

第三回 专朝政群奸致乱

第四回 真明主应瑞濠梁

第五回 牧牛童成群聚会

第六回 伽蓝殿暗卜行藏

第七回 贩乌梅风留龙驾

第八回 郭光卿起义滁阳

第九回 访徐达礼贤下士

第十回 定滁州神武威扬

第十一回 兴隆会吴祯保驾

第十二回 孙德崖计败身亡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败

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第十五回 陈也先投降行刺

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颠指示

第十八回 刘伯温法遣猿还

第十九回 应征聘任人虚己

第二十回 栋梁材同佐贤良

第二十一回 王参军生擒士德

第二十二回 徐元帅被困牛塘

第二十三回 胡大海活捉吴将

第二十四回 赵打虎险受灾殃

第二十五回 张德胜宁国大战

第二十六回 释亮祖望风归降

第二十七回 取樊岭招贤纳士

第二十八回 诛寿辉友谅称王

第二十九回 太平城花云死节

第三十回 康茂才夜换桥梁

第三十一回 不惹庵太祖留句

第三十二回 张金箔法显街坊

第三十三回 胡大海被刺殒命

第三十四回 张虬飞锤取二将

第三十五回 朱文正南昌固守

第三十六回 韩成将义死鄱阳

第三十七回 丁普郎假投友谅

第三十八回 遣四将埋伏禁江

第三十九回 陈友谅鄱阳大战

第四十回 朱太祖误入庐山

第四十一回 熊天瑞受降复叛

第四十二回 罗喉星魂返天堂

第四十三回 损大将日现黑子

第四十四回 常遇春收伏荆襄

第四十五回 击登闻断明冤枉

第四十六回 幸濠州共沐恩光

第四十七回 薛将军收周擒将

第四十八回 杀巡哨假击锣梆

第四十九回 张士诚被围西脱

第五十回 弄妖法虎豹豺狼

第五十一回 朱亮祖连剿六叛

第五十一回 朱亮祖连剿六叛

第五十二回 潘原明献策来降

第五十三回 连环敌徐达用计

第五十四回 俞通海削平太仓

第五十五回 张豹排八门阵法

第五十六回 二城隍梦告行藏

第五十七回 耿炳文杀贼祭父

第五十八回 熊参政捷奏封章

第五十九回 破姑苏士诚命殒

第六十回 哑钟鸣疯僧颠狂

第六十一回 顺天心位登大宝

第六十二回 方国珍遁人西洋

第六十三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

第六十四回 元兵败直取汴梁

第六十五回 攻河北大梁纳款

第六十六回 克广西剑戟辉煌

第六十七回 元宫中狐狸自献

第六十八回 燕京破顺帝奔亡

第六十九回 豁鼻马里应外合

第七十回 追元兵直出咸阳

第七十一回 常遇春柳川弃世

第七十二回 高丽国进表称臣

第七十三回 获细作将计就计

第七十四回 现铜桥天赐奇祥

第七十五回 赐铁券功臣受爵

第七十六回 取西川剑阁兵降

第七十七回 练猢狲成都大战

第七十八回 帝王庙祭祀先皇

第七十九回 铁道士云中助阵

第八十回 定山河庆贺虞唐

序言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其作者有郭勋和徐渭两说。鲁迅以为明“武定侯郭勋家所传,记明开国武烈,而特扬其先祖郭英之功”(《中国小说史略》),赵景深以为郭勋和徐渭都是假托,为谨慎起见,还是署作无名氏较好(赵景深《英烈传.序》)。今所见明刊本有三种,分别为万历辛卯(1591年)书林杨明峰刊本,题《新锲龙兴名世录皇明开运英武传》,别题《皇明英武传》,八卷;三台馆刊本,题《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别题《官板皇明全像英烈志传》,六卷,有木记云“书林余君召梓行”,首无名氏序;玉茗堂批点本,书名《皇明英烈传》,六卷,每卷题“玉茗堂批点”,首崇祯戊辰(1628年)某氏序,未有万历甲寅(1614年)黄冠野叟跋。另有据旧本《皇明开运英武传》剪裁修订,易题《云合奇踪》(亦题《英烈传》),托名徐渭编,分两类,一类以四言联对为每则标题,有明刊二十卷本,八十则,首万历丙辰(1616年)徐如翰伯鷺序,题“徐渭文长甫编”,“玉茗堂批点”.坊刊五卷八十回本,载徐如翰序,题“稽山徐渭文长甫编”,“玉茗堂评点”。一类以七言只句为每回标题,而目录皆七言联对,皆载东山主人序,有清怀德堂刊本、英德堂刊本和道光丁酉(工837年)务本堂坊刊本,均十卷八十回。

《英烈传》始于元顺帝荒淫失政,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结束。其主旨是演述朱元璋及其结义兄弟开国事迹,虽时有荒诞之说,但与历史事实的关联度依然较高。具体说来,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是历史人物。《英烈传》中的重要角色如朱元璋、刘基、周颠、铁冠道人、徐达、常遇春、朱亮祖、陈友谅、张士诚、陈友定、何真、李善长等,在正史中均有案可稽。其二,部分情节近于历史事实的移录,例如陶安与朱元璋初次见面时两人的对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太祖起兵》这样记载:

丙辰,克太平路。……耆儒李习、陶安等帅父老出迎。安见太祖,谓李习曰:“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太祖召安语时事,安因献言曰:“方今四方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安民,救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曰:“吾欲取金陵,如何?”安对曰:“金陵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太祖大悦,礼安甚厚,由是凡机密辄与议焉。《英烈传》第十五回《陈也先投降行刺》是这样写的:

却说李习荐了陶安,太祖便叫同孙炎去请。二人叫探子探得陶安

在村中开馆,便径到馆中来访。三人叙礼毕,备说太祖礼贤下士的虚  怀。陶安便整衣襟,同二人来帐中参见。太祖见陶安儒雅,大是欢喜。

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便说:“方今豪杰并争,屠城攻邑,

然只志在子女玉帛,曾无救民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威不杀,此应天

顺人之师,天下不足平也。”太祖因问:“欲取金陵,何如?”陶安说:“金

陵,古帝王之都,虎踞龙蟠,限以长江天堑,据此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

克。此天所以助明公也。”遂拜陶安为参谋都事。所叙陶安与朱元璋的对话,与《明史纪事本末》出入不大。其他如《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平定两广》记何真经历,与<<英烈传》第六十六回《克广西剑戟辉煌》的描叙等,也都相近,这里不再一一排比。其三,有些情节系据史实敷衍,虽然篇幅大增,但基本的线索并未改变。比如《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叙徐达被困牛塘,约四十字,《英烈传》第二十二回《徐元帅被困牛塘》则是整整一回,近三千字。其四,若干史实在小说中张冠李戴。譬如释朱亮祖事,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平定东南》,本为朱元璋,在《英烈传》中,被移到了常遇春头上(见第二十五、二十六回)。

对于明太祖朱元璋,《英烈传》一方面写了他的帝王气度,另一方面也写了他的豪侠风度,而后一方面往往更为引人注目。例如第七回《贩霜梅风留龙驾》着意渲染朱元璋的膂力:

正吃间,忽有人来说:“滁州陈也先在此戏台上比试。”太祖说:“我们也去看看。”只见陈也先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在戏台上说:“我年年在此演武,天下英雄不敢有比试的。倘贏得我的,输银一千两。”太祖大怒,便涌身跳上台来,说:“我便与你比比何如?”两人交手,各使了几路有名的拳法。也先欺着太祖身材小巧,趁着太祖将身一低,便一跳,将两脚立在太祖肩膀上,喝采道:“这个唤作‘金鸡独立形’。”众人也喝采。太祖趁势却把肩膀一竦,把两手扭紧了也先的脚,在台上旋了百十遭,喝了声“咤”,把也先从台上空中丢下来,叫说:“这个唤作‘大鹏搅海势’。”众人喊笑如雷。朱元璋如此轻率地上台打擂,以勇力自豪,几近于鲁智深一流人物了。推论起来,大约在一帮市井小民心中,开国皇帝除了智谋过人外,膂力亦必不凡。这是市井小民所构想的朱元璋,而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朱元璋。当然,《英烈传》也有一些回目颇得历史人物的神韵,比如第七十八回《皇帝庙祭祀先皇》,写朱元璋当着刘基的面痛骂汉朝开国功臣张良,鞭死尸给活人看,活脱脱地露出了将要大杀功臣的意图和企图委过于人的用心,刘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要害,当即想到了退隐。此事虽属虚构,倒也生动地刻画出了刘基的处乱世而意气昂扬、气概不凡,一旦天下太平,归于一统,反而忧危哀感,一扫飞扬之气的个性,也人木三分地写出了朱元璋的阴险毒辣。可惜这种笔墨不是太多。

在情节设计上,《英烈传》大量模仿《三国演义》,对《三国演义》隆中模式、黄忠魏延相争模式、义释严颜模式、诸葛亮设伏模式的模仿尤为明显。例如,刘基、宋濂、陶安、徐达……这些与诸葛亮有些相似的人物,必须礼聘才出山,也还说得过去;有趣的是,他们通常都住在乡下或山中,去请他们的人,一般都会见到隆中一般的景色。且看《英烈传》如何描写徐达的出山。

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太祖起兵》:

(至正)十三年(癸巳,工353年)春,元将贾鲁死,围解,濠军师亦多

折伤。太祖虽在甥馆,每有大志,乃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人,濠人徐达、

汤和等皆往归焉。并未费多少周折。其时朱元璋隶于郭子兴麾下,大展雄图的时机尚未成熟。《英烈传>>则写得洋洋洒洒,先是在第八回由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徐达,用了约五百字(仿徐庶荐诸葛亮笔墨),然后第九回《访徐达礼贤下士》正面展开访贤的情节:

却说太祖同李善长辞了滁阳王,前至永丰县。太祖遂屯了军,传令

不许扰动居民。两人竟下马,步入村中,探到徐达门首。忽听得门内将

剑琴弹了几下,作歌曰:

万丈英雄气,怀抱凌云志。

田野埋祥麟,盐车困良骥。

何年龙虎逢,甚日风云际?

文种枉奇才,卞和屈真器。

挥戈定太平,仗剑施忠义。

蛟龙滞浅池,虎豹居闲地。

伤哉时不遇,未遇真明帝。

善长便向太祖说:“此歌便是徐达声音。”太祖喜曰:“未见其面,先听其声,只这歌中的意思,便知是个贤才。”善长pP门良久,只见徐达自来开门。太祖看了,果然仪表非常:又温良,又轩朗,又谨密,又奇伟。三人共入革堂,讲礼分宾主坐了。茶罢一巡,徐达问说:“二公何人,恁事下顾?”善长叙出原因。徐达俯谢说:“既蒙光召,焉敢不往?但未卜欲某何用?”太祖说:“群雄竞起,四海流离,特请公共救生灵。”徐达便说……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一眼便可看出这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摹本,连诸葛亮的弹琴作歌的具体行为方式也模仿了下来,只是才气不足,模仿也显得局促。其他如第十八回礼请宋濂、第十九回礼聘刘基等,也是隆中模式的套用。

《三国演义》的其他情节模式,如赵云保驾(《英烈传》第十一回《兴隆会吴祯保驾》仿之)、火攻、劫寨等,《英烈传》亦不厌其烦地加以模仿(同时也模仿其他小说)。看来,其作者对《三国演义》非常熟悉,往往写着写着,便不由自主地仿效起来。第五十四回《俞通海削平太仓》叙张士诚部将吕珍投降一事泄露了这一秘密:

常遇春因对吕、张两人说:“二位何不揣度时势?我主公英明仁武,

统一有机,二位何执迷如此?”吕珍应声说:“元帅所言亦是,但降服者降

服其心。昔日吕布辕门射戟,心服纪灵,如元帅也有射戟的手段,吾辈

即当纳降。”遇春笑道:“这事何难。”便令人三百步外立一戟,连发三矢,

三中其眼。吕珍、张虬大惊,下马拜说:“真天神也!吾辈敢竭驽骀之用,情愿率兵六万投纳。”

这当然是有意识地套用吕布辕门射戟的情节。但吕布射戟解围合情合理,而常遇春身当鏖战之际,竟也去射戟服敌,不近乎儿戏笑谈吗?而这正显示出《英烈传》的作者对《三国演义》中那些热闹有趣的故事太迷恋了,临摹《三国演义》成了他的一大乐趣。

内容推荐

郭勋初编的《英烈传(无障碍阅读权威版注释本)/崇文馆》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章回体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该书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并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的故事。其中一些情节至今仍广为流传,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

编辑推荐

郭勋初编的《英烈传(无障碍阅读权威版注释本)/崇文馆》所记为元末明初史事,前后历时约四十余年。小说自元顺帝荒淫失政、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写起,历叙明太祖朱元彰从为人牧牛、寄居寺庙直至参加义军、征伐豪强、最终灭元建明的传奇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元明交替之际群雄逐鹿的史实。书中描绘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不啻就是一部明朝开国的创业史,一曲可赞可叹的英雄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