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尘菩提/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的最重要作品!中国每年有几亿人读他的文章长大,南怀瑾、余秋雨、于丹热情赞誉!

《红尘菩提》——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

开启智慧,安抚当下人们身心的“文字瑜伽”!

多次被推荐为台湾新闻局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印刷60余版,发行数十万册,是台湾40年来最畅销的书!在全球华语课本和考卷中,其作品数量仅次于毛泽东!

内容推荐

“菩提十书”之《红尘菩提》: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要找到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是绝不可能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滚滚红尘。

《红尘菩提》是“菩提系列”第八部,林清玄以澄澈的观照,寻找生命困境的超越,使我们有美丽的心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让我们知道:红尘,是觉悟的开始!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目录

第一卷 波罗蜜

来自心海的消息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欢乐悲歌

太阳雨

宁静海

拒绝融化的冰

越来越亮的双眼

流金岁月

我与我自己的影子

风从哪里来?

时空寄情

半梦半醒之间

最真的梦

梦醒时分

跟着感觉走

人间山水

惜别的海岸

往事只能回味

第二卷 曼陀罗

一朝万古,风月长空

思想的天鹅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大音希声

春夏秋冬

出山与入山

法门无量

纯一无杂

末法时代

璎珞粥

关于颜色

一饷安乐

与鬼捉迷藏

天心月圆

弘一遗事

孔雀王朝无忧王

时间道场

数字菩提

试读章节

来自心海的消息

几天前,我路过一座市场,看到一位老人蹲在街边,他的膝前摆了六条红薯,那红薯铺在面粉袋上,由于是紫红色的,令人感到特别的美。

老人用沙哑的声音说:“这红薯又叫山药,在山顶掘的,炖排骨很补,煮汤也可清血。”

我小时候常吃红薯,就走过去和老人聊天,原来老人住在坪林的山上,每天到山林间去掘红薯,然后搭客运车到城市的市场叫卖。老人的红薯一斤卖四十元,我说:“很贵呀!”

老人说:“一点也不贵,现在红薯很少了,有时要到很深的山里才找得到。”

我想到从前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也常到山上去掘野生的红薯,以前在乡下,红薯是粗贱的食物,没想到现在竟是城市里的珍品了。

买了一个红薯,足足有五斤半重,老人笑着说:“这红薯长到这样大要三、四年时间呢!”老人哪里知道,我买红薯是在买一些失去的回忆。

提着红薯回家的路上,看到许多人排队在一个摊子前等候,好奇地走上前去,才知道他们是在排队买“番薯糕”。

番薯糕是把番薯煮熟了,捣烂成泥,拌一些盐巴,捏成一团,放在锅子上煎成两面金黄,内部松软,是我童年常吃的食物,没想到台北最热闹的市集,竞有人卖,还要排队购买。

我童年的时候非常贫困,几乎每天都要吃番薯,母亲怕我们吃腻,把普通的番薯变来变去,有几样番薯食品至今仍然令我印象深刻,一个就是”番薯糕”,看母亲把一块块热腾腾的、金黄色的番薯糕放在陶盘上端出来,至今仍然使我怀念不已。

另一种是番薯饼,母亲把番薯弄成签,裹上面粉与鸡蛋调成的泥,放在油锅中炸,也是炸到通体金黄时捞上来。我们常在午后吃这道点心,孩子们围着大灶等候,一捞上来,边吃边吹气,还常烫了舌头,母亲总是笑骂:“夭鬼!”

还有一种是在消夜时吃的,是把番薯切成丁,煮甜汤,有时放红豆,有时放凤梨,有时放点龙眼干,夏夜时,我们总在庭前晒谷场围着大人说故事,每人手里一碗番薯汤。

那样的时代,想起来虽然辛酸,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我父亲生前谈到那段时间的物质生活,常用一句话形容:“一粒田螺煮九碗公汤!”

今天随人排队买一块十元的番薯糕,特别使我感念为了让我们喜欢吃番薯,母亲用了多少苦心。

卖番薯糕的人是一位少妇,说她来自宜兰乡下,先生在台北谋生,为了贴补家用,想出来做点小生意,不知道要卖什么,突然想起小时候常吃的番薯糕,在糕里多调了鸡蛋和奶油,就在市场里卖起来了。她每天只卖两小时,天天供不应求。

我想,来买番薯糕的人当然有好奇的,大部分基于怀念,吃的时候,整个童年都会从乱哄哄的市场,寂静深刻地浮现出来吧!

“番薯糕”的隔壁是一位提着大水桶卖野姜花的老妇,她站的位置刚好,使野姜花的香正好与番薯糕的香交织成一张网,我则陷入那美好的网中,看到童年乡野中野姜花那纯净的秋天!

这使我想起不久前,朋友请我到福华饭店去吃台菜,饭后叫了两个甜点,一个是芋仔饼,一个是炸香蕉,都是我童年常吃的食物。当年吃这些东西是由于芋头或香蕉生产过剩,根本卖不出去,母亲想法子让我们多消耗一些,免得暴殄天物。

没想到这两样食物现在成为五星级大饭店里的招牌甜点,价钱还颇不便宜,吃炸香蕉的人大概不会想到,一盘炸香蕉的价钱在乡下可以买到半车香蕉吧!

时代真是变了,时代的改变,使我们检证出许多事物的珍贵或卑贱、美好或丑陋,只是心的觉受而已,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面目,心如果不流转,事物的流转并不会使我们失去生命价值的思考;而心如果浮动,时代一变,价值观就变了。

克勤圆悟禅师去拜见真觉禅师时,真觉禅师正在生大病,膀子上生疮,疮烂了,血水一直流下来,圆悟去见他,他指着膀上流下的脓血说:“此曹溪一滴法乳。”

圆悟大疑,因为在他的心中认定,得道的人应该是平安无事、欢喜自在,为什么这个师父不但没有平安,反而指说脓血是祖师的法乳呢?于是说:“师父,佛法是这样的吗?”真觉一句话也不说,圆悟只好离开。

后来,圆悟参访了许多当代的大修行者,虽然每个师父都说他是大根利器,他自己知道并没有开悟。最后拜在五祖法演的门下,把平生所学的都拿来请教五祖,五祖都不给他印可,他愤愤不平,背弃了五祖。

他要走的时候,五祖对他说:“待你着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

满怀不平的圆悟到了金山,染上伤寒大病,把生平所学的东西全拿出来抵抗病痛,没有一样有用的,因此在病榻上感慨地发誓:“我的病如果稍微好了,一定立刻回到五祖门下!”

P3-6

序言

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往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玻璃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位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墙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有我的石湾陶器的四倍大。

接着她熟练的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的说:

“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了。”

我的石湾陶器本来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成为一个庞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样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用空运,破的机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上飞机走没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惊魂甫定的坐在自己的机位上,把陶器拿出来检视,果然犀牛的右前脚断裂,头上的角则完全断了。

我心里非常非常的后悔,后悔没有信任包装的妇人的话,更后悔把纸箱丢弃。这时我心里浮起一个声音说:

“对一个珍贵的陶器,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相同珍贵的!”

确实,我们不能只想保有珍贵的陶器而忽视那些看来无用,却能保护陶器的东西。

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包着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从少年带到中年,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人生里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于成长了。对于一朵美丽的花,它脚下卑贱的泥土是一样珍贵的。

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一样有意义的。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

这样的生命态度,在佛经中叫做“火中生莲”,就是在烈火的燃烧中,开出一朵清净的莲花。因此,没有泥土就没有花、没有乌云就没有彩虹、没有黑暗就没有电影,没有在红尘中翻滚,就没有觉悟的人生。

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一个人在走向完美与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生命的许多困境,这些困境,在被红尘中所染者的眼中,是烦恼;在寻求超越者的观点,却是菩提!有很多事,放开一点、包容一点、转一个弯,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有一个关于禅者的笑话说:两个有烟瘾的人,一起去向一位素以严苛出名的禅师学习打坐。当他们打坐的时候,由于摄心,烟瘾就被抑制了,可是每坐完一炷香,问题就来了。

那一段休息时间被称为“静心”,可以在花园散步,并讨论打坐的心得。每到静心时间,甲乙两人便忍不住想抽烟,于是在花园互相交流抽烟的心得,愈谈愈想抽。

甲提议说:“抽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干脆直接去请示师父,看能不能抽!”

乙非常同意,问说:“由谁去问呢?”  “师父很强调个别教导,我们轮流去问好了。”说。

甲进去请教师父,不久之后,微笑的走出禅堂对乙说:“轮到你了。”

乙走进师父房里,接着传来师父怒斥和拳打脚踢的声音,乙鼻青脸肿的爬出来,却看见甲正在悠闲的抽烟。他无比惊讶的说:“你怎么敢在这里抽烟?我刚刚去问师父的时候,他非常生气,几乎把我打死了。”

甲说:“你怎么问的?”

乙说:“我问师父:‘静心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师父立刻就生气了。你是怎么说的,师父怎么准你抽烟?”

甲得意的说:“我问师父:‘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心?'师父听了很高兴,说:‘当然可以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说明了同样的一件事,如果转一个弯来看,烦恼就是菩提。

生活在红尘的我们,都具有凡夫的禀性,凡夫的禀性就是贪爱顺境,要来润泽自己,嗔恨逆境,恐怕损恼自己。凡夫的性质就是不完美、不理想、不圆满、不具足的性质,而不完美、不理想、不圆满、不具足是由于“有情”,情比慧重,才会使我们落到红尘。

红尘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转识成智,转情成慧,如此而已。因此,每一次情感挫伤的修补、每一次情感染着的清净、每一次情感波澜的歇息,都是红尘中的菩提。

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红尘是永远不可能澄澈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却能看到深海无波。如果想要找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幻梦。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几岁了还没有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已经找到这么老了,旅行过那么多地方,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完美的女人!”老人的眼里饱含悲伤,回忆着。

“那么,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痛苦地说:“可是,她在寻找的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红尘里就有菩提,只是人往往在外面寻找菩提,不知道菩提是使自己完美与提升的过程,就好像提着一只大箱子,里面放满稻草与纸屑,想去找一个珍贵的陶器来安放,没想到陶器早就在里面,只是没有拨开来显露出来罢了。

可是,显露出来又如何呢?

显露出内在菩提的人,提再大的箱子、放再多的草屑、走再远的路,也能不厌其烦、无所畏惧了!

诸神中的智者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伊皮米修斯是个)中动的神,他在制造人类之前先制造动物,而把他所有最好的礼物像气力、迅速、勇敢、伶俐、狡猾、毛皮、羽毛、翅膀、甲壳等好东西都给了动物,等他要造人的时候才发现既没有保护的外壳、本能又输给动物的人类将难以和兽类匹敌。

他很后悔,只好求助于有智慧的哥哥。普罗米修斯于是接办了创造人类的工作,想出了一个使人类优越的方法。他先把人类的外形铸造得和诸神一样,看起来远较兽类高尚与正直,然后他拿着一枝火炬飞向太阳,向太阳借火,将远比皮毛、羽毛、气力,或迅速更佳的,能保护人类的东西“火种”送给人类。

人类虽然比其他的动物衰弱而短命,因为有了火种,他却凌驾了一切动物,甚至使人的文明和神差不多了,这一点,使诸神之王宙斯大为愤怒。

“要怎么来惩罚这一对兄弟呢?”宙斯自问,并想到了一些恶毒的方法,他先把普罗米修斯捆绑在高加索的山巅,然后制造一件看上去既甜蜜又可爱,既好奇又貌似含羞,既邪恶又看起来纯洁的东西做礼物送给伊皮米修斯。

这件“东西”被宙斯铸造完成,当诸神看见她时都惊奇得呆了,纷纷赐给她礼物,有银白的衣服、绣花的面纱、一顶金冠,和用盛开的花朵造成的灿烂花饰,宙斯把这件挂满诸神礼物的“礼物”命名为“潘多拉”,意即“全体的礼物”。

潘多拉是地上第一个女人,她有两大特质,一是好奇心,二是邪恶的性格。

诸神知道她的特质,因此当要把她送给伊皮米修斯的时候送给她一个盒子,里面放了各种有害的东西,并且警告她不得开启,然后把她送给伊皮米修斯。虽然普罗米修斯曾告诉他不可接受宙斯送的礼物,可是当他看到潘多拉时就立刻被迷住了,不但接受了潘多拉,还娶她为妻。

潘多拉对盒子的好奇心愈来愈强,有一天趁丈夫不在,就打开盒子来看,盒中冒出一阵怪烟,为害人类的瘟疫、忧患、痛苦、烦恼和灾害都跑了出来,恐惧的潘多拉急忙盖住盒子,但已经太迟了,盒子里只留下唯一的一件好东西,就是“希望”。

把盒子打开的潘多拉,使得人类的后裔无法过像诸神一样幸福的生活,幸好留下了“希望”,使得人在面对瘟疫、忧患、痛苦、烦恼和灾害时,还能得到安慰,在不幸中还能向前走,发展文明并繁衍子孙。

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我很喜欢,每次遇到人生的痛苦与烦恼,我就会想起潘多拉的盒子和在盒中的“希望”。

红尘的扰攘是那些冒着怪烟的不幸与不安,而自心的菩提是永远怀着希望,使人的身体虽然受到捆绑,精神仍然自由而奔放。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潘多拉盒中的“希望”,就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有了这火种,使火种不灭,那么在苦难的折磨中就可以无畏了。

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被捆绑在高加索山巅,但是他永远不屈服,他也不后悔盗火给人类,甚至誓言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不会屈服于暴力、痛苦和恐吓。由于他的悲悯、智慧、勇敢,普罗米修斯成为人类的象征,使他所铸造的人类在许多品质上犹胜于诸神。

我喜欢他的一首诗,长夜中读起来热血为之沸腾:

没有力量能强迫我求饶,

让宙斯放出他燃炽的电光吧!

用白的雪瓣,

雷和地震,

使这动摇的世界混乱吧!

这一切的痛苦。

均不能改变我的意志!

宙斯的权力虽然高过诸神权力的总和,是雨、乌云、可怕雷电的召集者,然而,我们如果怀抱着永不熄灭的希望的火种,雨、乌云、雷电也不能动摇我们的意志呀!

《红尘菩提》所要表现的就是“希望”,是在动摇混乱的世界中不失去自我的一种心情。

以观音菩萨来说,红尘是“观世音”的道场,在各种世间音声里寻求救苦;菩提是“观自在”的历程,走向十方圆明的心灵世界。以此作为我们苦难生命的典型,是我们通向智慧与悲怀唯一的道路,红尘虽暗,让我们擎着菩提的火炬前进吧!

这本书有许多篇章是通俗歌曲的歌名,我给予它新的意义,即在表明,纵是最浅俗如梦幻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得到觉悟的启发。

谨以此书献给在苦恼中浮沉的一切众生,祈愿:

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

现眷成安乐,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林清玄

一九九〇年五月于台北永吉路客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