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否幸福,固然与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有关,与个人家境的贫富、穷通荣辱的际遇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怎样走好你的人生之旅?
所谓“人生之旅”,既指跨越今古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又指我们每个人行走世间的短暂一生,并且,两者相映成趣。因此,这是一本为全人类而写的书,又是一本为关注它的每个人而写的书。走进这本书中来吧,如果您不想关心全人类,那么请您关心一下您自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追求幸福的人生之旅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毕应贵 |
出版社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人是否幸福,固然与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有关,与个人家境的贫富、穷通荣辱的际遇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怎样走好你的人生之旅? 所谓“人生之旅”,既指跨越今古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又指我们每个人行走世间的短暂一生,并且,两者相映成趣。因此,这是一本为全人类而写的书,又是一本为关注它的每个人而写的书。走进这本书中来吧,如果您不想关心全人类,那么请您关心一下您自己。 内容推荐 如果人生智慧贫乏,欲望满足到一定程度后,接着就是希望的破灭…… 在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背景下,现代人却承受着意想不到的迷茫、痛苦和惶恐…… 人类,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需要哲学;哲学,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受人冷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命运动的内在目的 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感知能力 2.生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3.生命的特殊性从何而来 4.生命意志多么神圣 5.关于生命起源的争论 第二章 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 6.只要一息尚存,渺小感就挥之不去 7.活着就有欲求,生命活动至死方休 8.大化洪流生机无限,离开系统无以为生 第三章 大自然中的生命智慧 9.生存,生物的本能 10.生殖,生存的继续和升华 11.成其种性和成其个性 12.生亦何欢,死又何忧 13.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四章 出发,开始人生之旅 14.众生有情,情为何物 15.人为什么有七情六欲 16.人为什么会思想 第五章 走入社会,感受生活 17.人从自然性存在变成社会性存在 18.生活对生存的超越 19.行走江湖,离不开生命智慧 第六章 大家都是“性情中人” 20.人生不能仅仅活着,要追求快乐幸福 21.在梦幻和现实之间 22.生活中不能没有希望 23.性情中人的“浮世绘” 第七章 人类心灵的流浪史 24.歌与哭都不再酣畅淋漓 25.从自我到自私 26.超级生物梦 27.各种情感欲望的合理性 28.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 第八章 人生智慧的核心层面 29.哲学开启人生智慧 30.宗教和科学中的哲学 31.哲学的根本任务:解读心灵深处的福音 32.求解之一:幸福是什么 33.求解之二: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第九章 人生智慧的日常表现 3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35.“有为”与“无为”,始终参不透的谜 36.与命运打交道的艺术 3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8.从快乐幸福到恬静幸福,从希望到信念 39.让生活艺术化 第十章 时代精神悄然变迁 40.哲学的时代性 41.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42.发展变化中的人性 43.发展变化中的人权 4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十一章 换种方式追求幸福 45.发自内心的呐喊——我想活得悠闲些 46.时代呼唤东方文化复兴 47.现代化,而不是复古 48.从科学民主到哲学民主 49.高度重视“无为”的价值 第十二章 热爱生活,赞美生活 50.从生产型的社会过渡到生活型的社会 51.爱情是什么 52.人间是否有真爱 53.生活需要真诚的友谊 54.生活需要回归大自然 第十三章 抬起头来做人 55.教育要着眼于促进人生幸福 56.重视身心健康 57.在生存活命之余,要找到一种有意义的事 58.从充满物欲的猥琐中直起腰来 59.做一个乐观的现代人 60.从现在做起 结束语 试读章节 14.众生有情,情为何物 俗话说,“各人肚子疼只有自己晓得”。在生存过程中,生物不但感知外界事物,而且感知自身状态。即一边感知发展、运动、变化着的外在事物,一边感知自身克服渺小感的情势。 我们把外界事物叫做第一感知对象,而把自身克服渺小感的情势叫做第二感知对象。即《礼记·乐记》所言“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渺小感首先来自第一感知对象。 第二感知对象,是实践作用于第一感知对象涌现的渺小感的产物,是主体对客体改造的产物。这种改造,当然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对对象采用动手术的方式改造,如愚公移山那种笨拙的改造——大山挡住我的路,我不用移山,也可以搬迁。当我登上高峰,“一览众山小”之际,我对众山已经改造了。当拿破仑站在阿尔卑斯山上,宣布此山终于在他脚下时,此山被他改造了。但是,第二感知对象不再是“众山”、“阿尔卑斯山”,而是我“凌绝顶”和“站在阿尔卑斯山山顶”这类行为事实。 这使我们联想到生物学家伯纳尔的外环境与内环境之说。所谓内环境,指生物体各部分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处所,是检测生命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因此可以说,内环境就是第二感知对象。如果我们把外环境称作“环境”的话,那么内环境就是“心境”。环境决定心境,感知能力不但要感知环境,还要感知心境。这是我们要记住的一点。 对于元初生命现象而言,所谓“环境”,只是简单的物质环境。一方面,环境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生命活动的环境是十分具体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随着物种种性发展变化,环境范围拓宽,感知对象也在拓展。比如说在南半球发生了某种也许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环境事件,北半球内的一般生物是无从感知的,但对人类可能造成恐慌。 随着种性的发展,环境范围的拓宽,第一感知对象使生命体涌现的渺小感纷至沓来。那么,在某一瞬间涌现的渺小感在实践中被克服的情势,必然被后来的某一瞬间涌现出来的渺小感所影响。我们把在前一瞬间涌现出来的渺小感称为原始渺小感,把后一瞬间涌现的渺小感称为运动渺小感,或者分别称为原始欲望和后起欲望。就是说,心境不但是环境的内化,而且必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是必须记住的又一点。 一切都在时间流程中。当我们把原始渺小感上溯到时间源头,在这之前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也就是本质——即没有时空性的高度有机的纯能量。因此,最后的原始渺小感就只能是,生命能量体现出对高度有机的纯能量的否定性;最后的原始欲望,就是要成为高度有机的纯能量。结论仍然是,生命的历史是宇宙的逆历史。 一方面,生命体既要感知外在世界,又要感知自身。另一方面,自身经受着外在世界运动变化的影响。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情”,即:“情形”的情和“情感”的情。 “情形”的情,是指感知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包括外界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和自身内部的性质和状态。比如,我说一块巨石是花岗岩质地的,坚硬、致密、庞大,说一座山是静穆高大的,说一个人长得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等等。我对自身也在作这样的把握。比如说我现在内心平静,我不饿,等等。任何生物都具有自我检测和反馈的机制,也就是在把握自身的“情形”。 那么,“情感”又是怎么回事呢? 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环境中,每一种涌现出来的外界对象的“情形”,对我当下的实践都意味着什么,都必然影响和左右我对自己的“现在”情形的把握。比如说那块巨石,当我孤立地观察它的时候,说它是花岗岩质地的,坚硬、致密、庞大,与我作为碳水化合物的质地不同。但我处于生存活动的实践中,如果现在这块石头正从高处冲我滚落下来呢? 正是运动,也就是时间这一重要因素,使得第一感知对象不断涌现出来的渺小感,对正在进行的实践形成影响。 如我从甲地走到乙地,途中碰上一个人,这个人给我带来的原始渺小感是:我不是他,他有许多本领我没有,他此时的内心世界与我不同,他身强体壮让我羡慕,他的家乡不是我的……他经历过的人生旅程我没有,等等。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拦路抢劫我呢,还是能作我的向导和同伴?他能否帮我扛扛包袱?假如我在途中碰到一只虎,情形也一样。原始渺小感是:我不是虎,老虎凶悍、迅跑,这些特点我没有。但此时我显然不会在意这些,老虎会吃人,我被它吃掉就完蛋了——这才是此时的运动渺小感。 在生存实践中,生命体随时要将对各种对象的感知纳入实践进程。如果这种被纳入的感知足以动摇正在进行中的实践,就是动情,即“情动于中”。这种“动情”,才是后起义的“情”,即“情感”。感知能力对于自身内部扩张实践固有的“情”的把握受到动摇,因而实践也受到动摇。如,我遇到老虎时产生的动情,是恐惧这种渺小感,迅速地转变为回避(逃跑)的扩张欲,使我放弃或终止行程,或者绕道行驶。我看见那个讨厌的人,远远地避开他;看见那个心爱的人,则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过去。 一般生物的个体扩张实践就是基础性个体扩张,即求生存。因此,运动渺小感动摇正在进行的实践,就是对生存的利害关系,使生物对外界事物产生好恶,这是初级的情感。 P38-40 序言 幸福不幸福的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的生物,生生不息地参与到生命系统运动的大化洪流中,无所谓幸福不幸福。人类从大自然中脱颖而出,产生了以情感和理性为内容的自我意识,在追逐各种情感欲望的过程中开始了追求幸福的人生之旅。这分三个时段—— 蒙昧时期的人,还保留着充分的自然属性,无所谓幸福不幸福。 告别蒙昧后,人成为性情中人,张扬个性,燃烧激情,享用财富,追逐各种情感欲望,体验快乐幸福;物质匮乏及残酷的生存斗争,则导致痛苦。 性情中人老于世故后,欲壑难填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空虚,追求物质财富和情感欲望导致迷茫、痛苦和惶恐。这说明——富有使人幸福,只是因为开启了快乐的大门;快乐使人幸福,则是在更高程度上昭示着恬静。所以,恬静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追求恬静幸福是人类的正义。 每个人的一生,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时段,形成人生三部曲:少年懵懂无忧无虑,青壮年时期风风火火,然后变得沉稳淡定。 一个人是否幸福,固然与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有关,与个人家境的贫富、穷通荣辱的际遇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怎样走好你的人生之旅? 总之,所谓“人生之旅”,既指跨越今古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又指我们每个人行走世间的短暂一生,并且,两者相映成趣。因此,这是一本为全人类而写的书,又是一本为关注它的每个人而写的书。走进这本书中来吧,如果您不想关心全人类,那么请您关心一下您自己。 祝愿我们大家都福星高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