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健康传播研究(2009-2010从媒体舆论到医患沟通)/清研舆论实证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赵曙光//李鼐//倪燕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首次采用实证的方式对健康传播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量化分析。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从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传播渠道、健康信息与风险传播、健康信息与危机传播、健康自我管理与健康促进的角度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既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谱系的参考;第二部分,从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医患沟通、政府健康传播、社区健康传播、媒体健康传播、健康风险信息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等角度进行了定量调查,并构建了中国公众健康自我管理指数,为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为“清研舆论实证研究丛书”之一,系统梳理了健康传播的研究脉络,并首次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全面、准确地勾勒了中国健康传播的认知、实践与效用,为读者提供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情况的清晰图景。

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价值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报告摘要

上篇 研究谱系与前沿:从公众视角构建健康传播研究格局

一、健康信息获取研究/28

 1.健康信息需求:信息行为的最初动机/28

 2.健康信息接触行为:获取与回避的并存/30

2.1 健康信息主动搜寻行为/30

2.2 健康信息被动接触行为/35

2.3 健康信息回避行为/36

 3.健康信息效用:四位一体,综合影响/37

二、健康信息传播渠道研究/41

 1.医生—患者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41

1.1 医生—患者沟通影响因素/42

1.2 医生—患者沟通行为/43

1.3 医生—患者沟通效用/45

 2.政府健康传播:健康促进行动的风向标/48

2.1 政府健康促进与公众健康/49

2.2 政府健康促进与社会营销/50

 3.社区健康传播:微观与宏观社会资本的互动/54

3.1 社区参与与公众健康/54

3.2 社会资本与社区健康促进/55

 4.媒体健康传播:传媒影响力与公众健康/59

4.1 媒体对健康问题的社会建构/60

4.2 媒体健康传播对公众的影响/61

三、健康信息与风险传播研究/65

 1.健康风险传播与公众角色:公众与专家的认知鸿沟/65

 2.健康风险因素与健康促进:风险行为的理性诠释/67

四、健康信息与危机传播研究/71

 1.公众应对与危机传播:基于公众的策略制定/71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危机传播:认知情绪行为的多重引导/72

五、健康自我管理与健康促进研究/76

下篇 中国健康传播的认知、实践与效用

六、公众健康信息获取行为/80

 1.公众健康信息需求情况: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信息的需求度最高/80

 2.公众健康信息接触策略/82

2.1 公众健康信息主动搜寻行为:约九成公众主动搜寻健康生活方式信息/82

2.2 公众健康信息被动接触行为:约九成公众被动接触健康信息/86

2.3 公众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约七成公众会有回避健康信息的想法/89

 3.健康信息的公众效用:健康信息的认知效用最高/92

 4.结论/96

七、医生—患者沟通与公众角色/98

 1.医生—患者沟通预期/98

1.1 医生形象的公众评价:约五成的公众认为医生形象一般或较差/98

1.2 医生—患者关系的公众认知:47.7%的公众认为医生应主导医患沟通/98

1.3 医生—患者沟通内容的公众预期:79.7%的公众希望获得全部信息/99

1.4 医生—患者沟通的公众在意程度:近八成公众在意医生传递的信息内容/100

 2.医生—患者沟通行为/101

2.1 医生—患者沟通的患者提问行为:41.3%的公众经常主动向医生提问/101

2.2 医生—患者沟通的医生提问行为:七成公众希望医生增加开放式问题数量/102

2.3 医生—患者沟通中的治疗方案确定:17.1%的公众经常参与其中/104

 3.医生—患者沟通的公众效用/105

3.1 医生—患者沟通的公众满意度:多数公众持“一般”态度/105

3.2 医生—患者沟通的公众行为效用:32.6%的公众完全服从医生安排/108

3.3 医生—患者沟通的公众情感效用:五成公众焦虑程度会缓解/109

 4.结论/110

八、政府健康传播与公众认知/112

 1.政府健康促进政策传播效果/112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5.3%的公众清楚其内容/112

1.2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7.2%的公众清楚其内容/115

 2.政府健康促进活动传播效果:31.2%的公众知道“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118

 3.结论/120

九、社区健康传播与社区参与/122

 1.社区健康环境建设:公众对社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评价最低/122

 2.公众社区参与现状/123

2.1 公众社区参与信念:为社区健康环境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较弱/123

2.2 公众社区参与能力:公众对社区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较低/124

2.3 公众社区参与行为:借助社区健康资源实施的行为参与率较低/125

2.4 社区医疗服务信任度:50.7%的公众持“一般”或“不信任”态度/126

 3.公众社区参与意愿:公众遵守社区健康规范的意愿最高/127

 4.社区健康促进的公众期望/128

4.1 社区健康环境的公众期望:62.5%的公众希望完善社区医疗卫生设施/128

4.2 社区医疗服务的公众期望:69.8%的公众希望社区提供“常见病及多发病初级诊疗”服务/128

 5.结论/129

十、媒体健康传播与社会建构/131

 1.健康传播媒体公众选择:68.3%的公众看重“实用性”/131

 2.媒体疾病建构效果/132

2.1 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公众对慢性疾病的认知有待提升/132

2.2 公众对疾病及患者的态度:约三成公众认为糖尿病、高血压离自己很远/较远/135

 3.公众与媒体医药广告信息:54.5%的公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医药广告/138

 4.结论/140

十一、健康风险信息传播与公众应对/142

 1.公众健康风险行为信息应对/142

1.1 不安全性行为信息应对:54.1%的公众在性交时会更加注意安全套的使用/142

1.2 吸烟行为信息应对:35.8%的公众会考虑戒烟/劝他人戒烟/144

 2.公众生活方式风险信息应对:81.0%的公众减少食用烧、烤、煎、炸、熏等食物/147

 3.公众慢性疾病风险信息应对:69.9%的公众会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149

 4.结论/150

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信息传播/152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认知应对:7 2.8%的公众对疫情表示担心/152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获取与传播行为:79.9%的公众需要相关信息/153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行为应对:44.2%的公众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156

 4.政府应对的公众满意度:公众对政府信息发布的真实性评价最高/157

 5.结论/159

十三、中国公众健康自我管理指数研究/160

 1.健康自我管理指数构建/160

1.1 健康自我管理指标体系/160

1.2 健康自我管理指标权重/162

1.3 健康自我管理指数特征/165

 2.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现状/166

2.1 健康促进行为/166

2.1.1 生理健康促进行为:约一成公众符合全部健康饮食起居行为/166

2.1.2 心理健康促进行为:46.1%的公众积极应对压力/168

2.1.3 社会交往健康促进行为:约七成公众可以快速适应新环境/169

2.2 疾病发现行为/170

2.2.1 医疗资源利用行为:仅7.2%的公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170

2.2.2 常见疾病症状自我发现与应对:18.9%的公众知道正常血压的范围/171

2.3 健康相关行为/172

2.3.1 健康计划与目标制定:26.8%的公众会制定健康目标/172

2.3.2 健康信息获取与利用:85.1%的公众健康信息利用率在50%以下/172

2.4 结论/173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