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辑 月是故乡明 燕邻 雕翔 狼行 狐魅 有些树 蓝色的老宅 阅读一片枯叶 在“夫子岩”想念夫子 县衙、状元台及文化县 暗香 合掌如华 佛在民间 窗上的风景 图腾 静水流深说长岭 方言 绿洲 三则小故事 第二辑 此心如何住 蝉蛹之梦 我会成为一条河 雨夜里的等待 深夜私语 行者与野花(致芳儿) 有时忽发奇想…… 梅花蜜,诗意的风 你真美 茶客、茶桌、茶文化 秋天的色彩 无题 气眼酒 第三辑 在乎山水间 榆社印象(二则) 土豆花开了(外一章) 秘境苍儿会 苍天般的阿拉善 走读云梦 白洋淀掠影 乾坤湾与“和”文化 第四辑 飞鸿踏雪泥 绿檀的香气 文人的标签 对话鲁迅先生 妙哉文贼 戏说文学“异人” 瞬间觉醒 头发随想 喝酒 第五辑 灯火阑珊处 行不得也,哥哥! 两个老师 树的品质 男人的另一面 背靠高山,面朝大海 幸福的老冰棍 看电影 满天星 葡萄紫 笑涡涡旦 蟹殇 白猫 打狗记 精彩页 燕邻 几年前,我住在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里。一楼客厅二楼卧房,两层之间由露天楼梯连接,环境优雅。美中不足的是:太静了。“要是能有个邻居的话就更好了!”在抛书欲眠的蒙咙中,我心头不无遗憾地掠过这样的念头。 感谢上苍眷顾。没过几天我就发现,真有邻居了。 那天我正提着桶,小心地给一株茉莉浇水,耳边蓦地掠过一阵翅膀扑击空气的“扑噜”声。一抬头,一只黑羽剪尾的燕子已经停在二楼阳台的晾衣绳上了。它颇像一个高明的杂技演员,随着晾衣绳那点很小的弹性上下颠了几颠,接着就稳稳地站住了。人和燕这时不过就有两米多的距离,我有点不知所措地愣住了。虽说燕子在北方是除了麻雀和喜鹊之外最习见的鸟儿,但是这样近距离地与它对峙还是第一次。燕子那溜圆的黑眼晶光闪闪地盯着我,淡定、从容,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片刻之后,我只好悄悄地沿着台阶退下了。 等我循着楼梯下到院子里的时候,又一只燕子疾飞而至。这个家伙可不是空手来的。它嘴里分明衔着一点儿什么东西:一个草节或是一小片羽毛。它熟门熟路地径飞向它的伴侣,接着一对小东西就在晾衣绳上急速地移动。它们时分时合,挤挤挨挨,摩肩擦喙,细语呢喃,毫不掩饰那种亲密的情侣关系。然而它们只停了片刻,就投入了忘我的劳动。这两个天生的艺术家在小院的上空往来穿梭,它们用小小的喙儿不知疲倦地衔来草节、羽毛、树叶和泥土这类建筑材料,一个考究的燕窠正在成型。对于我的存在,它们不是出于信任就是出于不屑,总之是基本不理。它们那旁若无人的态度说明它们起码坚信着这个新址的安全,它们那高涨的劳动热情更使人觉出了一种非在此安家不可的不容置疑的决心。我索性搬了一把椅子,拿了一本书在院子里坐下,看着它们优美而又极其有效地工作。哦,那个春日的午问时光,实在是太美了。 阳台立面避雨用的檐板和阳台的平顶之间,形成了一个直角。燕子选中了这个遮风、避雨、蔽光的有利地形来筑它的爱巢。它们的新房落成之后,趁建筑师外出的当儿,我悄悄地踱到跟前去参观了一番。这是一个令人类叹为观止的精巧建筑。它的外形略似一个大肚细颈的瓶子,且在人口的瓶颈处作一曼妙的回旋,可防冷风直入。更有趣的是,燕子将衔来的那些建筑材料不知经过了怎样的加工,总之它们都失却了自己原先的性质和形状,变作了颜色相同、质地均匀的褐色黏质碎泥,并以一种优美均匀的小波纹形状凝固成圆形建筑的外墙。我踩了一只凳子,伸出手指在这个奇特的墙体上轻轻叩击,听到了介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笃、笃”钝响。咦!这速成的燕窠不仅精致、适用,而且还很坚固哩! 人说千金买房,万金买邻。我不花一分一厘得此佳邻,自然是十分高兴,独来独往的日子因此也不再孤寂。每天黄昏时分,我下班回家,燕亦倦飞归窠,我在院子里来来往往地做家务,燕亦会在晾衣绳上作稍许逗留。燕永远是形影不离、双出双返的。它们老是那么的兴高采烈,仿佛它们的爱情永远在蜜月之中。经过了一天的飞行和嬉戏,它们的情绪通常都有点亢奋,它们在晾衣绳上时而挥翅佯打,时而摩擦尖喙,不时发出叽叽的尖叫声,像是这对恩爱情侣在打情骂俏。及燕归窠,人亦回房。读书到深夜,耳边时常会传来燕子不同于白天的呢喃声,十分地曼妙和朦胧,于是不由得掩卷微笑,心想这是它们在温存。夜阑里加进了这种有形的声音,似乎窗外大自然的黑夜变得更加丰富、深邃和美好了。清晨,我通常是被燕子的晨曲唤醒。打开房门走出,双燕正停在一两尺之外的晾衣绳上婉转呢喃,雌燕许会侧过头来看我一眼,但并不中断它的歌唱。我也向它莞尔一笑并微微颔首,算是跟我的邻居打个招呼说:“早晨好!” 是的。有两个邻居在我窗前的这个事实让我如此安心,两只相爱的自然生物给我的生活增添的欢乐实在是一言难尽。我就这样和我的新邻居相伴着,度过了很多静谧的日子。 夏天的一个早晨,我刚刚打开卧室门走出,赫然看到门口不远处那块用来承接鸟粪的废纸板上,有几瓣从窠中掉下的碎裂了的空蛋壳。还没容我去想是怎么回事,雌燕已经冲过来,围着我激动地啁啾起来。它是那样地惊惶,那样地冲动,它绕着我的头不停地冲折飞旋,使我不得不以为它想要啄我的鼻子或者眼睛。我惊慌失措地顺着楼梯冲下院子里去,甚至还带翻了一盆花。 “你这是怎么了?不认识我了?!”我惊魂甫定地站在院子里,仰头向它愤怒地喝问。 “对不起,我刚才太激动了。因为我担心你惊扰了我的孩子们。”雌燕停在晾衣绳上,用那对水晶般的黑眼睛歉疚地告诉我。 哦。不知不觉间,这对燕子夫妻有了它们的小宝宝,燕子家庭添丁增口了哦。 P2-4 导语 孔瑞平的散文文本中,处处闪耀着哲理性的思想火花,与以往我们看到的许多散文的不同之处,是瑞平明显摒弃了学院派的散文作者所津津乐道的某些叙述元素——行文的冷静与节制、阐释事理的繁复与精致,而她大胆地通过对糅进文本中的借喻物的描述和解读,进而去思考生命、关注心灵,甚至以些许淡淡的调侃和无奈去探询、去揭示人类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亘古争论:生与死,是与非,美与丑,好与坏,高尚与卑下,深刻与肤浅。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散文。本书共分为“月是故乡明”“此心如何住”“在乎山水间”“飞鸿踏雪泥”“灯火阑珊处”五辑内容。其中既有作者个人的生活感怀,也有对世间万物的认知理解。书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年轻读者阅读,此外本书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