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国富论(全方位图解美绘版)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英)斯密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以及劳动生产力上的发展最大突破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个别制造业的分工状况,来解释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一般人认为,不重要的制造业分工最细,这类制造业雇佣的劳动者人数不多,工人们可以集合在同一工厂内,使观察者能够一览无余。而相反,那些大制造业,雇佣的劳动者多。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并不是在一个一览无余的厂内。但是有一点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那就是相对于大制造业,小制造业的分工更为明显。

小制造业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扣针制造企业,它的分工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这一职业的从业者。如果对于这职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又不会使用机械。那么再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但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已经全部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个部门,各个工序都被严格分工。扣针的整个制造流程分为1 8个操作环节。有些工厂,这18个环节,分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当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道工序。在这样一个小工厂里,即便是机械设备很简陋,但如果勤勉努力,一天也能成针12磅。假设每磅中有4000枚针,这10个工人每天就可成针48000枚,即一人一天可成针4800枚。而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不论他们怎么努力,一天连20枚针也制造不出来,说不定一天连1枚针也制造不出来。虽然说并非所有的工艺及制造业分工都能这样细密,但总的来说,分工的效果是一样的。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旦采用分工制,便能够相应地提高劳动生产力。不同行业职业的划分,似乎也都是由于分工的这种好处带来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越高,分工也就越彻底。一项工作,在未开化社会中如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那么在进步社会里,这项工作通常会被几个人分工协作完成。

较之于未开化社会,进步社会中个人角色扮演更为单纯和突出。比如农民一般只扮演农民的角色,制造者也只是制造者。而且,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的过程中,往往由许多劳动者共同完成。这里以麻织业和毛织业为例,从亚麻及羊毛的生产,到麻布的漂白、烫平或呢绒的染色直至最后一道加工,各职能部门所使用的技艺种类繁多,另一方面农业限于其自身}生质,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分工细密,各种工作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并非像制造业那样有明显的分立点。例如,木匠和铁匠的职业,一般是截然分开的,但放牧人和种稻人的工作,就不像前者那样可以完全分开。纺工与织工几乎都是分别的两个人,但锄耕、耙掘、播种和收割却往往由一个人来兼任。而农业的种种劳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导致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基本不可能实现。所以,诸多因素造成的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这也是为什么农业总跟不上制造业。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最富裕的国家,一般而言其农业和制造业都优于邻国,但相对于农业而言,富裕国家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必然表现得更为突出。单就农业方面,富国土地耕耘质量、肥料投人以及其他日常维护,包括浇灌、杀虫、除草等都会较好。生产投入的优势一方面最终转化为劳动生产物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带来富国土地产品价格的相对昂贵。所以,品质同样优良的小麦富国的市场售价,通常要比贫国贵一些。举例来说,法国比波兰更为富裕和进步,但波兰小麦的市场售价较之于法国同等质量的小麦售价更为便宜。这种差异在农业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并不明显,依然用法国和邻国相比,法国的进步和富裕程度比不上英格兰,但二者小麦市场售价并不像法国和波兰之间那样。而是基本一样。也就是说,富裕国家在农业方面的优越性表现得并不绝对甚至都不明显。换言之,贫国耕种等不及富国,但其可以利用价格低廉等弥补这种劣势。而在工艺和制造业方面,法国丝绸比英国丝绸又好又便宜。这是因为法国气候更适于丝绸原料的形成,排除了气候等客观因素之外,英国的铁器和粗毛织物远胜法国。而且品质同等优良的前提下,在价格上比法国低廉得多。而波兰,除了少数家庭制造业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制造业。由此可见,富裕国家相对于贫穷国家,其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分工的出现,客观上来讲也提高了劳动者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分工不仅让劳动者的技巧在“术业有专攻”中得以提升;而且,分工的出现给劳动者节约了大量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时的过渡时间。另一方面,先进机械的发明使劳动更加简化,也更便利了。

通过这些考察和分析,即便是一件极其简单和朴素的日用品,我们也会觉得其从无到有沉淀了无数劳动者的合作、分工和努力,正是这些协作分工汇聚起来的劳动过程,最终才有我们衣食住行所需的每一件物品。举个例子,我们日常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就是许多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物。为完成这种朴素的产物,必须有牧羊者、剪羊毛者、梳羊毛者、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工,以及其他许多人联合起来工作。因此,劳动分工,让我们的生活高质和细致起来。

P4-8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自然顺序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的缘由

 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的状况受制于市场范围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论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资本利润论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导致的工资与利润的差距

一、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二、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论

一、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二、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三、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四、本章小结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蓄积与使用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一部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蓄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各种资本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进步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国外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来自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各种货物的进口所加的特别限制

一、论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看这些限制的不合理

二、论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别限制的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八章 论重农主义即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的政治经济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支出

一、论国防费

二、论司法经费

三、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四、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论一般收人或公共收人的源泉

一、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二、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序言

轻松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圣经《国富论》

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便利品和生活必需品。而该国国民每年的劳动就是这些消耗品的来源。这些便利品和必需品中,一部分直接来自国民劳动,另一部分则是用国民劳动产物购买进来的外国物品。

通过以上两种途径所获得的便利品和生活必需品,在消费者人数中占据着不同的比例,这一比例或大或小,衡量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便利品和必需品供给情况的好坏,要视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这一比例的大小,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而言,一般都要受制于以下两种情况。也就是说,在两种要素的支配下,这一比例值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一是这一国国民运用劳动时的熟练水平、技巧高低以及判断力的有无和准确程度;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究竟成什么比例。对于国民每年供给的好坏,一定取决于这两种情况。而并不受制于该国气候、国土面积、土壤等其他自然和非自然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两种影响上述比例值大小的因素,国民运用劳动时的熟练水平、技巧高低以及判断力的有无和准确程度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点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大不相同的民族间表现得更为突出:生产力水平高、文明程度更为繁荣的民族中,虽然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占据很大比例,甚至许多人全然不从事劳动。而且他们消耗的劳动生产物,较之于从事有用劳动的人群数量更为巨大。但是在这些民族中,国民熟练操作劳动、其技巧和科学技术支持也更为先进。因此,整个社会生产的劳动生产物数量足以供给所有人,即便是下层贫穷劳动者,只要不过于懒散或者铺张浪费,其获得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也能够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求;相反,在未开化的渔猎、游猎民族中,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事着有用劳动,但局限于生产力低下、对劳动技巧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所获得的劳动产品就显得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对族群所有人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供应。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族群整体生存发展,有意无意间就会出现杀害族群中的老弱病残或任其饿死以及为野兽吞噬的行为。

那么,既然生产力的改良和水平提高可以改变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造成的消极后果,人们就不禁要问:劳动生产力究竟因何才能得以改良?而劳动的生产物,按照怎样的顺序分配给社会上各个阶级才算合理?这些疑问,就是本书第一篇所要解答的。

同样是在劳动上有相当程度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国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劳动的一般管理或指导,曾采取的计划并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这些计划,通常情况下,都对本国生产物产量增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实现途径、侧重领域并不同等:有些国家的政策侧重鼓励农村的产业;另一些国家的政策中城市产业的发展却是其鼓励的重点。而真正做到均衡发展各产业最终实现劳动生产物显著增加的国家,怕是还没有。比如在欧洲,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各国政策都比较不利于农村的产业,即农业。而对于工艺、制造业和商业这些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本书将在第三篇进行说明。

政策的出台和施行,往往伴随这样一个疑问:什么情况使人们采用和规定这种政策?这些计划的实行,最初也许是起因于特殊阶级的利益与偏见,对于这些计划将如何影响社会全体的福利,他们不曾具有远见,亦不曾加以考虑。但是,无意间,这些计划却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引起了各种经济学说,这些经济学说观点不尽相同甚至针锋相对,有的人认为城市产业相对于农村产业更为重要,有的人却恰恰持相反观点。正是应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为深远的是,这些经济学说及其所代表的观点不仅对学者的意见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国家、君王所制定的政策也常常为其左右。本书针对这一点,将在第四篇详尽描述和解释这些形态各异、观点相左的学说,并介绍和探讨其在不同时代对不同国家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两点:一是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二是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重点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在这一篇里,我要努力说明以下各点:第一,什么是君主或国家的必要费用,其中,哪些部分应该出自由全社会负担的赋税,哪些部分应该出自社会某特殊阶级或成员负担的特殊赋税。第二,来自全社会所有纳税人的经费是怎样募集的。而各种募集方法大抵有什么利弊。第三,什么使几乎所有近代各国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担保来举债。而这种债务,对于真实财富,换言之,对于社会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有什么影响。

内容推荐

《图解国富论(全方位图解美绘版)》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书,是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深邃见解的人所撰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能力,能对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的,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深处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迄今为止,《图解国富论(全方位图解美绘版)》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

编辑推荐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书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

《图解国富论(全方位图解美绘版)》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