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刀进入竞赛场——热闹享受人生
檀一雄受伤住院依旧快乐吃喝,他不禁省思:文人是不是都这样豪爽不羁呢?对照邱永汉后来强调“热闹享受人生”,其生活哲学似乎与受此影响有关。
“邱饭店”第一次邀请的客人是当时日本文坛的重量级人物佐藤春夫、檀一雄,那是因为邱永汉从高校到在东京大学经济学部(经济系)就读期间,就一直以文学青年自居,一休假就用背包带着稿纸,到温泉旅馆写小说。但在高手辈出、竞争激烈的文学界,想要“单刀进入竞技场”并不容易,何况当时还有很深的“门户之见”,若无人引见很难出头天。还好他因缘际会受到两人赏识,加上佐藤春夫与檀一雄是师生关系,个性又相当豪爽、不拘小节,后来竟成为一起享受美食、谈天说地的好朋友。
邱永汉初识檀一雄缘于东大经济学部二年级时,台湾留学生郭德焜看他那么热心写小说,有一天提到:“年轻小说家若想成为芥川赏的候选人,最好认识一下我的好友檀一雄,他虽然刚成名,但相当具有影响力。”
“当时只听说可请人推荐进入东亚经济研究会任聘雇人员,而我是文艺青年,以后又不靠此吃饭,认识小说家也没有什么好处。”邱永汉当下并没有正面回答,也就一直未与檀一雄见面。直到终战后往返于香港和日本之间时,不管是船上的书报杂志或陈列在书店的《才一ル读物》,尤其是《小说新潮》中,都经常可以看到檀一雄的名字,有一次在神户书店翻阅《文艺春秋》时,还看到檀一雄随捕鲸船前往南极的报道,从此对这位人气作家印象深刻。
从台湾流浪到香港并落籍日本
不久邱永汉即带着家人,从香港迁居到日本东京。之所以千里迢迢落籍日本,原因之一当然是当时日本文坛为小说天下,而他日语流畅,又怀抱小说家之梦,希望能有所发展,不过真正的目的是治疗长女世嫔脖子的红疹。她出生于香港,不知何故罹患了会流脓的红疹,老是治不好,甚感苦恼,后来才想到干脆举家迁居医药比较发达的日本好好治疗。由于每星期都必须前往日本国立第二医院看一次门诊,连续一年才可能奏效,为了避免舟车劳顿,就到附近的不动产中介公司四处询问“有没有房屋出租?”中介公司带看车站旁一户有三个房间相连、如鳗鱼般狭长的房屋,每月租金一万六千圆。当时一般人的薪水大约每月一万圆,对于一个三口之家算是相当昂贵的了。
安顿好后,邱永汉打算开始实现小说家的梦想。首先请西川满带领,前去拜访新鹰会的长谷川伸。他是流浪世代小说与义理人情派的代表性人物,作品有《单刀进入竞赛场》等多篇。他对有志写小说的年轻人非常照顾,除了组织新鹰会之外,还经常举办小说与剧本研究会,会员不乏知名之士。邱永汉虽然被接纳为会员,但参加了几次研究会后,却对其功能感到怀疑。他认为能不能写出好小说主要靠才华与修养,若没有天赋又缺乏文学素养,即使有人指导、改正其缺点,恐怕也很难写出脍炙人口的小说。譬如他就发现在新鹰会成员中,有的已加入几十年,一样没有像样的作品发表。他认为“用一年时间拼命地写,如果写不出来就表示没有才华,最好断念并尽早离开,人生并不是只有写作,生活方式很多,不必过于执着。”
邱先生不仅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而且身体力行,一年以后虽然只入选直木赏候补,但继续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获得直木赏。那时他蜗居在租处最后面的房间,只有四叠半榻榻米大小,桌椅都是从大姐家借来的,他就在旧书桌上完成《浊水溪》三部曲小说,每部各约一百张稿纸。其中第一部是描写在战争中留学东京大学的台湾青年,因拒绝当志愿兵而逃亡的故事;第二部为战后怀抱着美梦回到台湾,不料卷入“二二八事件”,在万般无奈中只好再度出走、偷渡入日本。《密入国者手记》已在长谷川的《大众文艺》发表,邱先生希望这部小说也一样可在同一个地方刊登,因而去拜访曾任《新小说》杂志总编辑、热衷提携新人的岛源四郎(其夫人与长谷川太太为姐妹)。
P10-13
序 横跨财经、文艺与美食的一代奇人1
[坚持以美食会友三十年如一日|舌头会留住美味的记忆|邱永汉最后的美食地图|
推展“美食、快乐人生”理念作为纪念]
第一篇邱永汉的美食与人生哲学
一、 利用“邱饭店”以美食会友3
[到“邱饭店”聚餐有规矩|菜单等于邱家历史与日本文化外史]
二、 单刀进入竞赛场——热闹享受人生10
[从台湾流浪到香港并落籍日本|单刀进入竞赛场确实不容易]
三、 “邱饭店”开张15
[《浊水溪》、《刺竹》均以生活经验为背景|从《秋刀鱼之歌》谈起
|佐藤的情史波澜壮阔|第一次请的都是文坛大家]
四、 健啖才是长寿秘诀22
[长寿又健康者通常食欲很好|请佐藤吃“野鸡卷”与“腐竹白果汤”]
五、 人们很难拒绝美食的诱惑——想到钱就想到朋友邱永汉27
[巧妙安排会见关键人物|“借饮食登上文坛”之说]
六、 邱家料理为何让人惊艳?35
[结识战后第三代作家]
七、 偶尔奢侈一下才有人生乐趣——偶然变成美食畅销作家44
[从两本美食指南引发灵感|得力于名家教诲]
人生不要无聊就好∧
目录∨
八、 梅崎春生醉把“美”字当母羊49
[中菜特色为三分材料七分技术|“美”为母羊张开大腿]
九、 大编辑池岛信平命名“邱饭店”53
[千里马也要有伯乐|也曾写过论语、庄子与韩非子]
十、 偏爱韭黄怕羊羹——《食在广州》完稿59
[《甜?咸》不给稿费但捧红《食在广州》]
十一、 日本料理即将灭亡?62
[文章要符合人情义理才受欢迎|女婿正好是日本料理店少东]
十二、 爱喝酒也要懂下酒菜68
十三、 不懂中文写不出中华料理精髓69
十四、 与理光牌社长同桌的名人秘史73
[超级独裁者适合做类似贩卖机生意|山口淑子、原一骑究竟是何许人]
十五、 个性的致命缺陷果真要命76
[为何股票独钟栗田工业|个性很可能成为成败关键]
十六、 企业家的身段——素描明治后的“双三”81
[小林一三:想到就立刻动手做|大屋晋三:政商情场三得意]
十七、 幻觉性杂志与炒鸽松87
[“幻想性”而非幻想|错把莴苣当高丽菜]
十八、 未出现在菜单上的私房美食92
[注重饮食均衡]
十九、 住宅合不合意都坚持招待朋友97
[邱夫人投资不动产眼光独到|以“有没有经济观念”分别招待]
二十、 聘西洋料理师招待新锐企业家101
[每个人都可有一两样奢侈兴趣|《就业杂志》专责招募员工]
二十一、 政情描绘出台湾料理地图106
[动用多名高官劝说回台|当时的美食地图今何在]
二十二、 重雇厨师“气身鲁命”111
[“请个厨师”为邱夫人唯一心愿|厨师难以伺候自古皆然]
二十三、 饮食不油腻秘诀116
[少加点肉或善用麻油|先处理好食材并注意上菜顺序]
二十四、 大宴小酌菜单有别122
[保留菜单可记住重要客人口味|美食要兼顾视觉、嗅觉与味觉]
二十五、 佐藤荣作首相夫人“快人快语”128
[从台湾速食面之王谈起|佐藤夫人“话多、嘴快、爱插嘴”]
二十六、 “食通”一词不可滥用134
[与苏东坡、檀一雄及吉田健一相提并论|最好料理要请懂欣赏、品味者享受]
二十七、 红烧大网鲍和砂锅大排翅140
[红烧大网鲍|砂锅大排翅]
二十八、 《邱家料理》出版内幕144
[上电视表演或教人做料理都不习惯|连妹妹与女儿都一起帮忙]
二十九、 食量大者多开朗乐观150
[依食量大小分为红蓝鬼两种|女性性格与食量大小有关]
三十、 以客为尊、太座万岁——本田宗一郎154
[通常以公司最欠缺者作为社训|以客为尊、太座万岁为成功秘诀]
三十一、 生活中也有“盛田式商法”的影子159
[放弃家族事业加入索尼公司|认为放松易自满或自甘堕落]
三十二、 曾打算开真的“邱饭店”165
[妈妈当指导爸爸只能负责添饭|旧菜单串起美好回忆]
|料理要以“舌头”记住|邱永汉]
第二篇邱永汉的经营哲学
[人生不要无聊就好|第一个投资是偷运物资赚价差
|只要努力做功课处处有商机|外行主义且不依经验才可在股市幸存
|“我都是在最坏时机进场”|一辈子投资生产事业没有房地产赚得多
|独特的“十败求一胜”经营哲学|不但要创造财富还要守得住]
邱永汉大事纪199
邱永汉名言与金句201
“邱饭店”菜单(邱永汉亲笔)204
食的一代奇人横跨财经、文艺与美食
很多人都知道旅居日本的邱永汉很会赚钱,事业遍布海内外,且横跨多个领域,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有名的一杯五百圆的日式咖啡、与东京同步的“寿乐”日本料理、标榜“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的永汉书局都是他引进的,尤其永汉书局开架式服务提供各类日本书籍、杂志免费阅读,更是老一辈“日本遗民”及年轻哈日族共同的美好回忆。晚年则带领投资团到上海、北京、天津、成都、合肥等地建大楼、开展新事业,他是第一位进军成都的台商,春熙路能有今日之繁荣全是拜其投资,招来日系百货公司之赐,因此一听到他过世的消息,成都报纸还赶印号外呢!诚如他的女儿世嫔所说:“家父在米寿之龄,仍满怀少年的好奇心与冒险心,走遍全世界。”
其实国人多数不知道,邱先生最早的兴趣是写小说,投身财经工商领域之后,开始教人买卖股票与房地产赚钱,但他最感兴趣、一生乐此不疲的却是美食;他不仅经常不远千里到世界各地的顶级餐厅享受美食,还经常在自己家里请客,邀请文艺、工商甚至政治界的顶尖人物,品尝邱家的私房中国料理,实现他“以美食会友”、“在美食中捕捉文学”的理想。今年过世时,其夫人亦秉承他喜欢以美食招待亲友、喜欢热闹与快乐的作风,告别式后一样商请一流名厨烹调高级料理食客,而非世俗的哭哭啼啼。
今年七月二日在丸之内东京皇宫饭店召开的邱永汉追思会,是由当今日本首富优衣库Uniqlo社长柳井正主持,柳井正是邱先生的忘年好友,连续十一年都参加邱先生的寿宴,他说他一生受邱先生很大的启发,当年优衣库正要起飞时,邱还特地到他企业总部送他一幅字“成功每在苦穷日,失败多因得意时”,他在会中推崇邱先生是如神仙般的一代伟人。
他长年在报章杂志上写美食专栏,往往连载经年,出版单行本后更是洛阳纸贵,一卖就是上万本,但国人在这方面知道的反而不多。因此本书尝试以享受美食的角度出发,从他用心拟定邀请名单、设计菜色,以及所描绘的名人言行、互动情况,来一窥其精彩的人生。
坚持以美食会友三十年如一日
邱永汉先生是我大舅,也是我最敬佩的美食家,他每年出版的实务手帖都附有年度推荐的东京、台北、香港、北京、上海美食餐厅,二十年来我都按图索骥,从来没有一次失望;他在一九五七年所写的《食在广州》一书,被誉为日本战后三大饮食名著之一。
今年三月,邱先生在东京最贵的“银座福临门”餐厅宴请一百位亲友,庆祝其八八大寿,菜单是上汤排翅、二十八头吉品鲍、当红炸子鸡、荷叶饭等,每人份三万日圆。他说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家都舍不得花钱,所以连续两年请最贵的餐厅来娱悦众亲友。当天邱先生的兴致颇高,餐前演讲三十分钟,食量也很好,宾客无不认为他老当益壮,明年一定能再吃他一顿,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过生日。
其实邱先生的食欲一直很好,他曾有一篇文章提到,食量大的人多半心胸开阔、个性爽朗,也容易交朋友。《财讯》谢金河董事长就说,邱先生过世前几个月(2012年5月过世),他们曾在台北的“寿乐”日本料理店吃饭,他亲眼看见这位八十八岁的老先生吃下一整块炸猪排,显然当时身体还十分硬朗。其实邱永汉虽然十分富有,却非常节俭、惜福,绝不会故意浪费食物。例如有一次他请我吃法国菜,主菜为松阪牛排,他的份吃不下,叫我打包回去;第二天不必加热,可以直接当早餐吃。我半信半疑,一试才知顶级松阪牛排果然不同凡响,即便隔夜冷吃也不影响风味。那是三十年前的往事,地点为其好友、名服装设计师森英惠经营的法国餐厅。餐毕还特别央请经理打开电动屋顶,让我观看满天的星斗,美食与景观俱佳,至今难忘。
……
《人生不要无聊就好(邱永汉以美食打通世界)》简介:邱永汉先生最早的“投资”是战时卖“野味”,即偷运物资赚价差;年轻时梦想当小说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努力,成为第一位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直木赏”的外国人;后来在杂志撰写投资理财与股票专栏,介绍的三四线股票往往涨停板。在一年时间内,他还创造了从“200万到5000万”的炒股神话。经过太太耳提面命,他开始投资房地产,建立“邱永汉工业区”等多处产业。
邱永汉的事业经营非常成功,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还是美食,他尝遍世界各地佳肴,对中式料理尤有心得。他的《食在广州》一书被视为日本三大美食巨著之一。他平均每月在家里宴客三次,三十年如一日,邱家还因此被称为“邱饭店”,日本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几乎都在这里吃过饭。
杨怡祥先生是邱永汉的外甥。《人生不要无聊就好(邱永汉以美食打通世界)》主要内容是他对这些知名之士的观察、介绍。读者细细品味即可体会成功人士如何经营事业与人生,这是花钱上课也学不到的窍门。
邱永汉一生留下许多醒世金句,最脍炙人口的一句是:“人生不要无聊就好。”
当美食遇上了人生哲学!
邱永汉建构人际关系网络、开创各行业都成功的根本秘诀。
邱永汉在日本和台湾地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他是赚钱之神,以美食会友,每月宴客三次,持续近三十年,政商人士以进入他的家宴名单为荣,他以“邱饭店”与各界精英结下美味关系揭秘邱永汉的美味人生传播以美食会友的乐活理念。
他尝遍世界各地佳肴,对中式料理尤有心得。
夫人为爱掌勺“邱饭店”,日本各界的顶尖人物皆是邱家的座上客!
他用美食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积累丰沛人脉,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读懂杨怡祥所著的《人生不要无聊就好(邱永汉以美食打通世界)》,就可望像邱永汉一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