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芜申运河所经古中江流域环境考古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朱诚//姚付龙//贺云翱//蒋小芳//刘万青等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长江下游古中江流域出土了大量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等,与安徽凌家滩遗址玉器、陶器和石器等新石器文化形式类型有密切传承关系,而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等器物,又与北方红山文化有密切传承关系,因此该流域是江淮地区与宁镇山地及太湖平原区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但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利用。作者通过对高淳薛城、朝墩头、下家宕村、溧阳神墩、宜兴西溪、骆驼墩等遗址地层进行环境考古研究,并对遗址地层器物与凌家滩遗址器物比较,结合遥感考古手段对古河道进行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论证了无文字记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沿古中江传播的人地关系;通过对遗址区博物馆规划建设和旅游景点开发利用的探讨,以及对新石器时代以来长三角地区海面变化特征的分析,阐明了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朱诚,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主任(2008~2016年)、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12~2015年)。多年从事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已发表过多篇环境考古研究论文,已出版《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和《环境考古概论》教材。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芜申运河所经古中江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和科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古中江位置的确定与流域内新石器文化概况
2.1 古代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三江”
2.1.1 古代学者对《尚书·禹贡》中“三江”的认识
2.1.2 古代学者对“三江”的认识
2.2 古中江的变迁
2.2.1 近现代学者对古中江的认识
2.2.2 研究区概况
2.2.3 对丹阳大泽、芜湖与胥溪河的研究
2.2.4 东坝镇地层岩性研究
2.3 古中江位置的确定
2.4 古中江流域新石器文化概况
2.4.1 马家浜文化
2.4.2 崧泽文化
2.4.3 良渚文化
2.4.4 凌家滩文化
2.4.5 北阴阳营文化
第三章 芜申运河流域环境代用指标指示的意义及实验方法
3.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1.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3.1.2 粒度分析的实验方法
3.2 孢粉一炭屑的环境指示意义及实验方法
3.2.1 孢粉一炭屑的环境指示意义
3.2.2 孢粉一炭屑实验方法
3.3 腐殖化度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3.1 腐殖化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3.3.2 腐殖化度实验方法
3.4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4.1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
3.4.2 烧失量的实验方法
3.5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3.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3.5.2 地球化学元素的实验方法
3.6 光释光测年前处理方法
第四章 全新世以来古中江流域气候演变过程研究
4.1 全新世以来古中江流域气候演变研究
4.1.1 古中江流域典型研究剖面的选择和采样
4.1.2 高淳剖面年代测试结果
4.1.3 高淳剖面孢粉一炭屑鉴定结果
4.1.4 高淳剖面腐殖化度、烧失量结果分析
4.1.5 高淳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1.6 高淳剖面粒度结果分析
4.1.7 磨盘山遗址孢粉一炭屑鉴定结果
4.1.8 磨盘山遗址烧失量结果分析
4.1.9 磨盘山遗址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1.10 全新世以来古中江流域气候演变过程研究
4.2 剖面多指标间的对比研究
4.2.1 高淳剖面多指标间的对比研究
4.2.2 磨盘山遗址多指标间的对比研究
4.3 古中江流域典型剖面间的对比
4.3.1 古中江流域典型自然剖面的对比
4.3 _2古中江流域典型遗址剖面的对比研究
4.4 与大尺度区域气候对比
4.5 全新世以来古中江流域气候突变事件的研究
第五章 古中江在新石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第六章 芜申运河西段概况和遥感图像处理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以来芜申运河西段水域范围重建——以环境考古方法为主
第八章 胥溪河下坝段12.7 ka B.P.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研究
下篇
第九章 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第十章 新石器时代区域环境演变节律研究
第十一章 芜申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研究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淳剖面部分孢粉类型照片
附录2 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海侵、海退模拟图
附录3 芜申运河沿线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及遗址统计表
后记
序言
古中江流域环境考古的
一部佳作
环境考古是近些年受到
地学、古环境学和考古学界
共同重视的学术领域,相关
成果丰富。南京大学地理与
海洋科学学院的朱诚教授是
我国环境考古方面的著名领
军人物,近日,他和他的科
研团队又一部新著《芜申运
河所经古中江流域环境考古
研究》即将面世,我蒙朱诚
教授之邀,也参加了芜申运
河沿线的一些田野调查及古
中江流域环境考古部分问题
的讨论,得以先期读到书稿
,在此,为朱诚教授主持的
这部新著谈点读后感。
第一,这部著作重点研
究了古中江的有无问题,揭
示了古中江流域空间及史前
文化体系。古中江在历史上
是否存在过,地学界和史学
界讨论过多年,说法不一。
朱诚教授等研究这一问题已
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田野
资料和科学成果。他们通过
在芜湖、固城湖、太湖等地
收集的大量钻孔资料、网纹
红土分布资料及考古资料,
选择在安徽当涂县黄池镇、
芜湖市内大砻坊铁路桥、南
京高淳区花奔大桥等地点进
行钻探取样分析,均发现地
下埋藏有河流相沉积的卵砾
石层及下粗上细呈二元结构
的河流相沉积地层,这一沉
积层深埋于现地表以下8米
多深处,堆积厚度超过4米
,卵石层顶部年代在距今
8000年左右。根据《汉书·
地理志》“中江出西南,东
至阳羡人海”及《水经注》
中“中江在丹阳芜湖县西南
,东至会稽阳羡入于海”等
记载,古中江的人海处在阳
羡(今宜兴市)境内。其时
,太湖还是一片海域,而这
一景观存在的时间当在
8000年之前,因为在距今
8000~4000年间,太湖周
边已经先后成为创造跨湖桥
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
化、良渚文化等史前文化的
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朱
诚教授等的研究成果对我们
今天认识新石器时代中、晚
期太湖流域史前人类及文化
开发的地理环境背景有着重
要意义。
本书成果表明,古中江
流域曾经包括上游的青弋江
、水阳江、古丹阳大泽水系
及下游的古震泽(今太湖)
水系。但是,古中江至少在
大约8000年前已经断流,
断流的主要地点是在茅山山
脉一线,即胥河的东坝到下
坝一线。此后,古中江西侧
一段多成为湖泊状态,历史
文献中记载的古丹阳大泽(
古丹阳湖)正与此有关,它
也是今天所见到的石臼湖、
固城湖等湖泊的前身;古中
江东侧一段应当逐渐形成太
湖和太湖东部平原、湖泊、
湿地交织的景观,大约在距
今7000年前,终于先后有
马家浜文化先民来到古中江
下游这片土地上,由此也开
启了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
历史新篇。
根据朱诚教授等的研究
,古中江的走向基本沿古胥
河及现在的芜申运河一线而
行。胥河,又称胥溪河,史
载与春秋晚期吴国重臣伍子
胥有关,是我国最早开挖的
人工运河之一,也是吴国水
军从太湖地区驶入长江的重
要水上交通,同时还是“复
兴”古中江水系即连通青弋
江、水阳江水系和太湖水系
的重要河流。当年伍子胥开
凿的地段主要是在茅山山脉
一线的东坝到下坝一段,全
长大约6公里。这条运河在
春秋时代以后应该处于时通
时断的状态,史载南唐和明
代以南京为都城时,胥河都
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沿线
建有多处堰坝,尤其是明代
洪武年间在东坝设人工控制
的石坝和石闸,完全截断了
胥河,对古中江及胥河水系
影响极大。今天的芜申运河
应是古中江继胥河之后的第
二三代河流,也是一条在古
代运河基础上进一步开挖和
完善的运输河道。我们可以
预测,芜申运河将是古中江
流域的第三次复兴。
通过朱诚教授等的详细
研究,我们深入了解到从远
古时代的古中江一直到当代
芜申运河的演化过程,也能
看到在这个万年演化的过程
中人类不断与河流共生、共
存、共荣的复杂原因与景观
互构,从而为今天合理利用
这一水系空间廊道提供了科
学依据。
第二,这部著作揭示了
古中江流域史前文化与环境
的深刻关系。河流及河谷地
带构成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
、交通孑L道和文化走廊,
以特定河流流域开展以人地
关系为中心的环境考古研究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古
中江一线也不例外。在这本
专著中,朱诚教授等收集了
古中江一线重要的史前遗址
如宜兴骆驼墩遗址、西溪遗
址,溧阳神墩遗址,高淳薛
城遗址等考古资料,同时收
集了宁镇山脉地区和太湖地
区的主要新石器时代遗址及
考古学文化研究资料,对它
们的时空演变与全新世以来
的古中江流域气候、河流演
变过程进行比较性和关联性
研究,发现存在着新石器时
代文化从早期到晚期顺古中
江一线进行扩展和交流的趋
势,如在古中江上游两岸的
宣城孙埠遗址、繁昌月堰遗
址、马鞍山市烟墩遗址等都
发现了来自太湖流域的崧泽
文化遗迹,江北区域的凌家
滩文化玉器也跨江出现在古
中江地区。书中对古中江下
游区即今太湖流域的不同时
期史前文化进行了“直接遗
传率”和“直接继承率”的研
究,发现马家浜文化聚落有
近一半得到延续,崧泽文化
新增聚落占70%以上;崧泽
文化聚落延续到良渚文化时
期的仅占25.9%,约74%的
崧泽文化聚落在良渚文化时
被放弃。马家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