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彊村年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沈文泉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词人疆村即词人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藿生、古微,号沤尹、疆村。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埭溪(今属湖州市吴兴区)人。父朱光第官河南邓州知州,因在著名的“王树汶冤案”中秉公执法,得罪巡抚李鹤年等人,遭免职,不久在贫病中客死异乡。孝臧从小即雅好诗文,弱冠即与中州地方文士诗歌酬唱,声名鹊起。

沈文泉编著的《朱彊村年谱》为晚清著名词人朱祖谋的年谱,按年编排朱氏一生行事。对于了解朱祖谋的词学创作和词籍校勘颇有助益。也有助于了解晚清词学界的相关状况。

内容推荐

朱彊村(1857~1931)原名祖谋,改名孝臧,字藿生、古微,又号沤尹,出生于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埭溪镇(今属湖州市吴兴区),光绪九年(1883)高中会元,官至侍讲学士,礼部、吏部侍郎,广东学政,民国后寓居苏州和上海,以作词和校词为业,与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并称“四大词人”,并雄踞词坛盟主之位长达40余年。著有《彊村语业》3卷、《彊村词剩》2卷、《彊村集外词》2卷和《彊村遗书》12卷等,另辑有《彊村丛书》260卷、《湖州词征》24卷、《国朝湖州词录》6卷等。

《朱彊村年谱》是湖州市社会科学院的立项课题,全书计338页,28.3万字,书前配有7幅彩色和黑白照片,全面、系统、完整、真实地展现了一代词宗亦官亦文的传奇一生,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高式熊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朱彊村年谱》是沈文泉出版的第十部专著。

目录

清咸丰七年,丁巳,公元1857年。1岁

清咸丰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2岁

清咸丰九年,己未,公元1859年。3岁

清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4岁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公元1861年。5岁

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6岁

清同治二年,癸亥,公元1863年。7岁

清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8岁

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9岁

清同治五年,丙寅,公元1866年。10岁

清同治六年,丁卯,公元1867年。11岁

清同治七年,戊辰,公元1868年。12岁

清同治八年,己巳,公元1869年。13岁

清同治九年,庚午,公元1870年。14岁

清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15岁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公元1872年。16岁

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公元1873年。17岁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18岁

清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19岁

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20岁

清光绪三年,丁丑,公元1877年。21岁

清光绪四年,戊寅,公元1878年。22岁

清光绪五年,己卯,公元1879年。23岁

清光绪六年,庚辰,公元1880年。24岁

清光绪七年,辛巳,公元1881年。25岁

清光绪八年,壬午,公元1882年。26岁

清光绪九年,癸未,公元1883年。27岁

清光绪十年,甲申,公元1884年。28岁

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1885年。29岁

清光绪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30岁

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31岁

清光绪十四年,戊子,公元1888年。32岁

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公元1889年。33岁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公元1890年。34岁

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35岁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公元1892年。36岁

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公元1893年。37岁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38岁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39岁

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公元1896年。40岁

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41岁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42岁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43岁

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公元1900年。44岁

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公元1901年。45岁

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公元1902年。46岁

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年。47岁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元1904年。48岁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公元1905年。49岁

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年。50岁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51岁

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公元1908年。52岁

清宣统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53岁

清宣统二年,庚戌,公元1910年。54岁

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55岁

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56岁

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57岁

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58岁

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59岁

民国五年,丙辰,公元1916年。60岁

民国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6l岁

民国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62岁

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63岁

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64岁

民国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65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66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67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68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69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70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71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72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73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年。74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75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逝世后1年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逝世后2年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逝世后3年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逝世后4年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逝世后8年

公元1955年,乙未。逝世后24年

公元1964年,甲辰。逝世后33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是年,汪精卫成为公门人。

【按】《龙榆生先生年谱》云:“汪精卫系朱祖谋任广东学政时的门人。”公逝世后,汪精卫曾就葬事和遗书出版事宜,与主持其事的龙榆生多有通信。1932年7月22日,汪氏致信龙氏云:“疆村师葬事未竣,至用挂怀。弟与右任先生谈及,尚无定议。如疆村师在日曾营生圹,则诚宜遵其遗志,未可擅作纷更。世变方殷,妥灵宜早。诚如遵论。如窀穸有期,尚祈示知,俾得稍尽绵力。”次年4月5日,汪氏再致龙氏函云:“疆师葬事,铭以远道未克参加,至为歉疚。付印遗书,窃愿随先生及诸先生之后,稍尽绵力,兹敬捐肆百元。”

在广东学政任上。上禁围姓充饷疏,因科举将废而未纳。

【按】夏孙桐《清故光禄大夫前礼部右侍郎朱公行状》云:“广东才薮,亦弊薮,公衡鉴精而关防严,士论翕服。而围姓充饷,除弊不能尽绝。乃疏陈其害,请申厉禁曰:‘臣维赌非政体,赌而害于选举,则尤非政体。粤东赌局林立,弊不胜穷,然未有亵名器,坏人才,伤风败俗,如围姓充饷之甚者也。光绪初年,御史邓承修、巡抚张兆栋先后奏请裁革,奉旨严禁,不准藉辞开设,煌煌彝训,薄海同钦。嗣后地方筹饷,权请弛禁,积廿余年,有司视为正供,而若辈之作奸日甚。综其大旨,不越两端,即粤人所谓扛鸡禁蟹者是也。所买之姓,则扛之。于是为之通贿赂,倩枪替,使白丁皆可幸进。不买之姓,则禁之。于是散讹言,施毒手,使真才多遭沮抑。幸进则防贤路,沮抑尤伤士心。以国家抡才之典,士子进身之阶,而奸商猾侩,竟能窃其柄而颠倒之,不亦轻朝廷而羞当世之士耶?夫前之所以弛禁者,以粤省赌风甲天下,围姓盛行,骤不可遏。我若禁之于内地,外人开之于租界,为丛驱爵,所损实多。任封疆者又因比年多故,库叹空虚,藉此挹注,不无小补;因循不禁。职此之由。然证诸今日情形,则又不然。昔止围姓一端,故其赌盛,今则有山票,有铺票,有番摊,有各省签捐彩票,势分而财散,彼长则此消,现以获利甚微,无人承充,暂由官督商办。无论官自开赌,大碍观瞻,且收数寥寥,不及曩时十分之一。中国自开如此,外人岂复生心?是利权既不虞外溢,饷项又所得无多。方当百度维新,兴利革弊之时,何必徒留此不正之名,防士类,坏人心,伤政体,不一湔除,而廓清之耶?今年署督臣岑春煊,禁止白鸽票赌,一时舆论翕然。白鸽票认饷逾百万,只以废时失业,为害间阎,故毅然禁之。围姓之害,正与此同。而关涉试事,弊窦尤多,承饷较少。以彼例此,当禁明矣。或谓围姓与科举为盛衰,科举将停,则围姓不禁而自绝,无论名额分科,递减停办,固尚需时,不宜作姑待来年之计。即令科举悉罢,而学堂一律开办之后,学生卒业,仍需派员考试。若围姓不禁,此辈必将踵行故事,以充饷为名,而阴行其扛禁之术。则是兴学育才者,终为赌徒舞弊丛奸之薮,根株不拔,流毒无穷,学校何由得兴?人才何由得出?且此项闻督抚臣已奏请改拨,其势成弩末可知。与其力疲局散,使停办之议出自下,孰若涤瑕荡秽,整顿之权操之上?应请特颁严谕,将此项围姓,永远禁绝,以肃国纪而清士风。于大局实有关系。所有围姓,贻害太深,请旨重申厉禁缘由,伏乞圣鉴,允准施行。’时因科举将停,当事仍暂以充饷为便,终搁置之。”

“围姓”是古代一种利用科举考生姓氏而进行的赌博,源于清中叶的广东,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参与者可成千上万乃至无限。

P63-65

序言

词人疆村即词人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藿生、古微,号沤尹、疆村。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埭溪(今属湖州市吴兴区)人。父朱光第官河南邓州知州,因在著名的“王树汶冤案”中秉公执法,得罪巡抚李鹤年等人,遭免职,不久在贫病中客死异乡。孝臧从小即雅好诗文,弱冠即与中州地方文士诗歌酬唱,声名鹊起。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高中会元,授翰林院编修,选庶吉士。后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光绪十四年(1888)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会试同考官,升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迁侍读庶子、侍讲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因为反对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攻打外国驻华使馆,冒死上疏“义和团不可用,外衅不可开,董军(义和团董福祥部)不足恃”,忤慈禧太后,几获死罪。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他被视为“忠心谋国”,升内阁学士,擢礼部侍郎;秋季出任广东学政,因与总督意见不合,两年后引病退职,卜居苏州。后受聘任江苏法政学堂首任监督。光绪三十二年(1906)退出官场后寄寓苏州耦园、鹤园,与郑文焯同为吴中词坛盟主,常组织谭献、俞樾等人诗词雅集。宣统元年(1909),他被任命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因病未到任。次年曾入住同乡吴云在苏州的听枫园。辛亥革命后寄迹上海,以遗老自居。

朱孝臧生活中多有不幸之事。27岁时,父亲就在贫病中郁郁而逝。他的妻子很强悍,且不通情理,不仅不能接纳他的小妾,也不能接纳他的嗣子(也是侄子),夫妻不和。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卧病在家一月有余,妻子甚至不允许好友探访。对此,与他最亲近的词坛晚辈龙榆生深有体会并深表同情。他在《朱疆村先生永诀记》中写道:“二十八日午后二时,袖二诗,往上海牯岭路南阳西里先生寓庐。告其家人,坚求一面。旋传先生命登楼,先生方偃卧病榻,以一人抵腰背,相见凄然。先生忽张目,握予手曰:‘数日极相念,子来何迟也。昨词(《鹧鸪天》)殊可笑,笔亦软弱。然一吐,心胸稍快。’……予又以先生诗稿(自题《疆村弃稿》)及未刻词(自题《疆村语业卷三》)为请,先生言:‘诗不足存,词待精神稍佳,自行删定,再行奉托。’良久,复曰:‘子俱携去,为吾整理。’……予待病榻半小时,先生屡张目欲有所语,又以手拽之令坐,意甚恋恋。”1932年10月5日,夏敬观在致友人汪兆镛的信中也提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他说:“疆村殁后,吾辈方为积资补刊未刻之词及未了之书,不料丛书板片,遽为其家人卖于书估,今仅能作补刊之事,欲合前刻为全书,则不可得矣。”这再次证明了朱孝臧妻子的不贤不淑,实在也是他的不幸和悲哀。

1931年12月30日,朱孝臧在上海家中抑郁而逝。后来,龙榆生等人将他安葬在湖州城南道场山麓。

朱孝臧的政治观点是拥护变法维新,因此,与同样主张变法维新的王鹏运交往密切,后又与康有为、麦孟华等深交,对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深表敬意。进入民国后,他与陈三立、沈曾植等组织“超社”、“逸社”,唱和不断,多怀恋清室之作。他虽然怀恋清室,对逊帝溥仪也持君臣之礼,但并不主张复辟,也不主张革命,所以他既不接受溥仪和袁世凯的拉拢任命,也不参加郑孝胥等人的立宪和复辟活动。

朱孝臧与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并为晚清和民国年问“四大词人”。朱孝臧在词坛上的地位和成就仅次于王氏,高于郑、况二氏,雄踞词坛盟主之位近40年,被誉为“结一千年词史之局”者。其词风近吴文英,兼取浙西派、常州派长处,形成怨悱绵邈、不可端倪的含蓄风格,富于比兴寄托之意,集晚清词学之大成,创疆村词派。其书法宗颜、柳,以中锋作倚侧之势,结字左高右低,风骨整严,标格苍劲,别具一格,为时所重。著有《疆村语业》3卷、《疆村词剩》2卷、《疆村集外词》2卷和《疆村遗书》等。辑有《疆村丛书》260卷、《湖州词征》24卷、《国朝湖州词录》6卷等。

目前,对于王鹏运的研究,有《王鹏运词笺注》、《王鹏运及其词》、《王鹏运研究资料》等专著,对于郑、况二氏的研究,也有《郑叔问先生年谱》、《郑文焯清空词学思想研究》、《况周颐年谱》、《况周颐佚诗辑考》等著作。而对于朱孝臧,除蔡莹(1895~1952)的《读疆村语业》和《朱疆村望江南题清词笺注》、龙榆生(1902~1966)在其词学论集中的若干研究、成都大学教授白敦仁(1918~2004)的《疆村语业笺注》、傅宇斌的《论朱祖谋的清词观》外,尚无年谱、传记等其他形式的研究专著问世。这是不应该的。

龙榆生先生曾有为朱孝臧编写年谱之计,但无果而终。他在《疆村本事词》一文中说:“既而先生下世,予拟为撰年谱,而先生居汴梁及奉使岭南时行事,采访未周,加以人事牵率,因循未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词学》主编马兴荣发表在《词学》季刊上的《朱孝臧年谱》不仅简单,而且颇遭质疑和批评。另外就是钱伟强(倦莽)发表在网上的《朱孝臧早年行迹考》一文。由于研究、介绍、宣传较少,一代词宗朱孝臧正在离我们远去,连他的家乡湖州乃至埭溪,知道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难怪有人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时至今日,这个名字已经日渐远离历史的视线,开始不为人所知,这和他对词学的卓越贡献实在是极不相称的。”

写作本书,不仅是为了研究乡贤、宣传乡贤,更是为了抛砖引玉,希冀这位词坛大师能够为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并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后人的深入研究打一个基础,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

后记

湖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地方名人如灿烂的繁星,照耀在历史的天空,其中的许多人物早已突破地域的疆界,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代表,令人景仰、崇拜。

自2003年以来,我致力于湖州地方名人的研究,参与了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的建设,出版了《湖州名人志》和《海上奇人王一亭》等人物研究专著,赢得了积极的社会评价。也获得了“2005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年度大奖和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随着对湖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这虽然是地方性的研究课题,却有着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价值和意义,是一方可以任研究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湖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这个领域,我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那些被历史的烟尘遮蔽了光芒,于今人渐行渐远的伟大人物如王一亭、朱疆村们身上,拂去蒙在他们身上的烟尘,还他们以历史的本来面目,让今天乃至今后的人们认识他们的非凡人生和辉煌成就,以起到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和缅怀先贤、激励后人的作用。

对词人朱疆村的研究和年谱的撰著始于2010年5月13日,经两年多的努力,得以完成。

本谱原名《词人疆村年谱》,这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谱主晚年亲为自己书写墓碑“词人疆村之墓”,说明在探花、礼部侍郎、广东学政、文学士、诗人、词人、书法家等多重身份中,他自己最看重“词人”这个身份,在祖谋、孝臧、古微、沤尹、藿生、疆村等众多名号中,他最终选择了“疆村”这个号;二、谱主一生最大、最重要的成就便是词的创作、研究;三、谱主的著作也以疆村冠名,如《疆村语业》、《疆村遗书》等。但是,最后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议,将书名改为《朱疆村年谱》,以符合年谱类著作的命名通例。

本谱在撰著过程中得到过湖州市社会科学院前院长朱翔,现任院长俞立安,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龚景兴、研究馆员王增清、副研究馆员吕元康,浙江图书馆朱小燕,湖州图书馆馆长胡荻,湖州博物馆副馆长刘荣华,湖州三联书店经理高炬,南浔青年学者陆剑,西泠印社出版社副总编辑江兴祐,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杨林海、副总编辑钱之江和责任编辑李林等先生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掌握的资料有限,本谱定有不少错漏之处,望读者诸君海涵并加以批评指正。希望本谱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朱疆村这位词坛大家能够为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宣传,为今后的深人研究打一个基础,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

2012年9月28日

于湖州市社会科学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