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建构新时代荆楚刺绣创新发展的合理范式。 其一,采访荆楚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收集荆楚刺绣创作佳作,整理访谈录,辨析荆楚刺绣传承谱系。 其二,从技艺视角,梳理刺绣技艺的历史演变及传统审美逻辑,探寻荆楚刺绣技艺的审美法则,探讨荆楚刺绣传承的合理方案。 其三,从视觉艺术语言视角,探讨荆楚刺绣传承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围绕楚艺术精神和楚地经典图像符号两个层面展开。 其四,从当代审美理论和文化消费入手,讨论刺绣艺术表达、体验式文创设计、艺术体验中心建构等问题。 其五,联合荆楚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和高校师生,实践荆楚刺绣的创作与设计,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互动开展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研究,探索激活文化遗产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简介 韦秀玉,艺术史博士,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育研究》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美术教育、中国传统美术的创新性发展等。出版专著3部,合著教材1部,译著7部(包括合译),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古雅空间——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研究》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作品曾获国家级美术展览和论坛优秀奖、省级美术展览一等奖。 目录 导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前史 四、主要内容 五、主要观点 六、研究框架 七、研究方法 壹 荆楚刺绣的传承语境 一、湖北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湖北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三、湖北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 四、湖北工艺美术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五、湖北工艺美术发展的可持续方案 小结 贰 荆楚刺绣的文脉及技艺特色 一、精雅的楚国贵族刺绣 二、流传至今的楚地民间刺绣 三、作为区域性绣种的汉绣 四、荆楚刺绣传统造型 五、荆楚刺绣常用技艺 六、荆楚刺绣赋色 小结 叁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刺绣传承 一、艺术自觉与汉绣寻根 二、地域文化符号与汉绣技艺的融合 三、蕴含楚艺术品格的汉绣创作 小结 肆 楚艺术符号的现代性转换 一、楚器物的纹饰特征 二、楚艺术语言的审美特质 三、楚艺术符号的现代性转换:以十二相属的刺绣创作为例 小结 伍 荆楚刺绣艺术创作的图像构成及诗性表达 一、楚艺术的审美逻辑 二、图像与符号的提取 三、诗性艺术语言的表达 小结 陆 荆楚刺绣的体验式文创产品设计 一、刺绣的体验价值 二、体验式刺绣文创产品是民众参与的基石 三、多样化体验式荆楚刺绣文创产品设计 小结 柒 荆楚刺绣的艺术疗愈设计 、刺绣艺术疗愈的可行性分析 二、美好生活导向的刺绣图像设计 三、疗愈刺绣产品的色彩设计 四、画绣创作的模式设计 五、曼陀罗刺绣疗愈产品设计 六、刺绣的团体疗愈 小结 捌 荆楚刺绣体验中心建设 一、建设路径 二、体验中心的建构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传承人访谈录 附录B 传承人论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