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红儒商(从窑洞到王府三十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嵩生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2013年,夏末。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世界久享盛名的汽车城。

底特律市区七十三层的文艺复兴中心大楼还耸立在那里,破产后再生的通用汽车公司总部还在那里。可是,事过境迁,当年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三十一年后,陈崧□旧地重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1985年,对陈家来说发生了两件大喜事。一是阔别两地三年多,陈崧□一家四口终于在底特律团聚了。二是他作为世界汽车界排行老大的通用汽车公司总部中国部总经理,在第十届汽车新闻世界大会上发表了《向着不可能的挑战精神,通向中国之路》的主题演讲。会场就设在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威斯汀酒店大剧场。在全球汽车界顶级知名演讲者中,陈崧□的级别可能最低,资历可能最浅,可名气却不小。就是他曾经协助美国汽车公司经过三年多坚持不懈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和北京汽车厂创建了中美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公司。众多听众慕名而来,大剧场座无虚席。当主持人请他登上演讲台时,大舞台的天幕顿时亮起陈崧□的英文名字。从座位上向着比他一米八的个子还高出许多的“CHEN”走去,陈崧□的心怦怦直跳。他与众不同的演说引起了听众的浓厚兴趣。当他讲到“我不能同意说‘中国的投资环境已经恶化’的观点。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中国的投资环境在向上发展”时,台下鸦雀无声,倾耳静听。最后他说:“商业巨大机会就在那些困难之中。问题不是您为什么应该去中国,而是您何时去中国。胜利者将是那些富有挑战精神的人。”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次应邀又来到底特律,他的夫人孟玉英也来了。去年是他们的金婚之年。不管去哪儿,在哪儿,他们永远相伴相随,形影不离。这次,他们是来参加文艺复兴会议中心为陈崧□的获奖作品《红圈》举办的读者见面会。陈崧茔身着黑色西服,蓝条白衬衫,没打领带。孟玉英身穿浅蓝色套装,稍施粉黛,衬出了她的雍容丽质。在外等候的会议主持人热情迎接崧□和玉英,一起走进波比安会议厅。主席台背后幕墙上挂着大幅彩绘:《红圈》荣获四项文学大奖的奖状。近百位与会者陆续入座。陈崧茔走上讲台,用英文开始了他的演说。

“《红圈》是我用七年时间写成的一部英文自传小说。我一直想把我们陈家的故事写成文字,留给后人。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万没想到竟得了四项文学大奖。我想大概是因为美国读者第一次通过真人真事了解了中国六十年的变迁。1918年,我父亲从河南山沟,徒步一千多公里,进京考取了北京大学,后来成了著名法文教授,又不情愿地弃文从商,成了京城大房地产富豪。后来,他虽遭受了不白之冤,却始终无怨无悔。我受到牵连,从牛棚和劳改农场出来后,于1981年来到了美国。继承父母艰苦奋斗精神,屡经磨难,我后来也是弃文从商,开拓了自己的事业,成了个红色资本家。弃文从商,是我父亲的终生遗憾,我不愿再遗憾终生。三十年漂泊海外的历程,让我深思,促我猛省。急流勇退,我毅然回归文学。以《红圈》为起点,我又在撰写历史小说《大红儒商》及其续篇。我觉得我一直在走父亲没走完的路,追随父亲没实现的梦。从小处说,这是“陈家梦”;从大处说,这就是习近平主席说的“中国梦”。我希望我的书能有助于促进各国、各民族间的了解。只有了解我们的过去,才会认知我们的现在,才会共同开创我们的未来。不只是为了中国和美国,更是为了全世界。”

在热烈的掌声中,听众们开始和作者直接交流。

“您的书,为什么叫《红圈》?”

“大家可能以为‘红’表示红色中国,其实不尽然。在中国,‘红’表示吉祥和喜庆,还有驱除邪恶的意思。我用‘圈’表示六十年的轮回,当然也有回归的意思。”

“您的书我读了三遍,很喜欢。”一位美国中年妇女说。“如书中所说,中国发生了大变迁、大动荡、大觉醒、大变革、大发展、大希望。像您这样的书,为什么这么少?”  -

“因为对文化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文化常常被金钱埋没,被低级趣味取代了。这是世界文化的悲哀。”

“您书中的父亲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把他的故事说给我的孩子们听。”

“谢谢您的鼓励。父亲的‘励志求学路,登峰追梦时’应该是青年人,特别是山沟里穷困孩子们的动力和楷模。”

“从您的书里第一次听说牛棚。对那段岁月,您仍然耿耿于怀吗?”

陈崧□喝了口水,“信不信由您,我在北京的住家就在关我的牛棚的旧址。”

“我夫人,”陈崧□向孟玉英投去挚爱的目光,“劝我买下那套房。站在阳台上,隔着一条河,远处就是我父母的墓地。”

“换个话题。您来美国三十多年,看来是一帆风顺。有什么诀窍?”

“其实是坎坎坷坷。枪顶着我的脑门儿遭抢劫,没有医保得了病不敢去医院,险些得了败血症。来美国不是淘金,是受罪,是磨炼。”

“一定会有您独到的心得?”

“我觉得自尊、自律、自信、自强很重要。”

片刻沉默。不少人在做笔记。

“您夫妇真不像七十多岁的人,有什么秘方?”

“去年是我们金婚之年。我们相濡以沫,艰难中不放弃,日子好了仍然依旧。低调为人,看淡钱财,继续追随我们心中的梦。”

“就文化和文学,能不能给中美两国领导人提点建议?”

“我给奥巴马总统写过信,还把《红圈》送给他,希望他更好地了解中国。不仅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还要通过文化途径。我在接受许多电视台采访时也说过。”

“对习近平主席呢?”

“他提到的‘中国梦’很是鼓舞人心。实干兴邦,不仅是经济兴邦,还要文化兴邦。”P1-3

后记

写完续篇最后一个字,心里沉甸甸、空荡荡的,觉得心里还有许多话要说。踌躇之中,我和毓英去了故宫,再访景仁宫捐献馆。在刻有慈父陈聘之名字的功德榜前,我们默默驻足,沉思良久。自1939年至2005年,慈父只是682位捐献者中的一位,但我觉得有他这样传奇经历的人不多。我拍下照片。在景仁宫牌匾前抄录下“景仁宫1420年建成。宫名取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以希求仁和寿”。“知者乐”,我一时还乐不起来,但的确有了一丝安慰。历尽沧桑,慈父享年八十八岁。“仁者寿”确实完全应验了。

好在我还要写这部书的下部《大红儒商的后人——追梦到圆梦三十年》(暂定名)。我会告诉慈父慈母,陈家由衰到兴,后继有人了。我和毓英在河南济源老家安了家,正在筹备成立“陈教授奖助学基金”,把对家乡的回报送给济源山沟里的孩子们。

非常感谢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本书的两位责任编辑既尊重我的写作风格,又有独到见解,给了我很多帮助。还要提到的是我的发小老同学白适彬先生,不仅通读了全书,还逐章加以点评。我的外甥巩凡为本书收集了很多素材和照片。当然还有我的老伴儿孟毓英,日日夜夜陪伴我,照顾我,让我能集中精力写成此书。

让我万分激动的是这本书生逢其时。全国正在掀起“全民阅读”高潮。我要把这本书,还有以后写的所有书,捐给图书馆,还有河南和济源的学校,特别是济源山村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言犹未尽,得小诗一首,送给本书的读者。

大智若愚学志恒,

红心励志勇攀登。

儒道无为悟真谛,

商弃回归奔大成。

陈嵩生

2013年9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大红儒商(从窑洞到王府三十年)》内容介绍:19世纪60年代,长工陈挺洪夫妇从山西逃荒到河南下雁门村,巧遇陈家族长,便在村里的土窑安顿下来。1918年,陈家子孙陈怀臻立志发奋读书,成才报国,步行千里进京赶考。陈怀臻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著名教授,后不得已弃文从商。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国,成了掩护北平地下党和太行山游击队的大红儒商。小说通过对大儒商陈怀臻近半个世纪追寻“中国梦”的描写刻画,意在表现“家族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有国才有家”这一历史真理。小说刻画了大批典型人物,如清宫大太监、绿林好汉、古玩商人、京剧名角等,再现了一段沉钩往事和恢宏历史。

《大红儒商(从窑洞到王府三十年)》的作者是陈嵩生。

编辑推荐

家国命运的鸿篇史诗!

弃文从商的传奇经历!

红圈文化的真情解读!

中国梦的全身心写照!

《大红儒商(从窑洞到王府三十年)》(作者陈嵩生)讲述了这么个故事:19世纪60年代,长工陈挺洪夫妇从山西逃荒到河南下雁门村,巧遇陈家族长,便在村里的土窑安顿下来。1918年,陈家子孙陈怀臻立志发奋读书,成才报国,步行千里进京赶考。陈怀臻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著名教授,后不得已弃文从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