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史慧莉//付志宏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翻开一页页书卷,古今中外的故事扑面而来,温婉又细致,疏狂并豪放。鲜活的历史历历如新,徜徉其中,仿佛聆听了先贤的教海,仿佛和无数高雅而聪慧的灵魂一路同行。在为学与为人的路上,东方与西方并举,传统和现代共生。从此,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因为知者不惑,因为仁者无敌,因为勇者无惧!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宽厚仁爱,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低渊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竞争的社会中谋求立足之地,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目录

上篇 左手国学院

修身为先

 一入骄奢陷阱,如入宫墙侯门

 从容淡定源于襟怀坦荡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家国天下,一片丹心照汗青

 富贵不能屈志

仁者爱人

 施人以善,自有祥和的圆融天地

 唯仁爱能融化心中的坚冰

 悯人悯国,为他人谋福祉

 仁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善举是获得回报的源泉

为人不孝,不如禽兽

 人生最大的悲哀: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

 孝,要体现在态度上

 对父母的孝要尽心尽力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一样可敬可畏

 学而不厌,虚心求教也是一种气魄

 谦虚则附之者众,倨傲则离之者多

 谦虚求教,莫因成见蒙蔽慧眼

 谦虚谨慎,可免受无知之耻

人无信不立

 成大事者以信义广布天下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人无忠信,不能立于世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逝者如斯,惜时努力

 学无止境,宝剑锋从磨砺出

 贾岛推敲,坚持“炼”就真理

 亡羊补牢未为晚,执迷不悟取灭亡

 博览群书,积累点滴学识

 贫贱不移读书之宏志

以中庸而为天下事

 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可与不可的人生原则

 极高明而道中庸

 云卷云舒,随缘自在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庸并不等于圆滑世故

低调隐忍,克制圆通

 “无为者”无不能为

 得失不动摇

 不学崂山道士,须知春种才有秋收

 胸有惊涛骇浪,面如一池静水

 小不忍则乱大谋

苦读书而后甘来

 凿壁偷光,为学贵在坚持

 勤奋是好运之母,坚持是成功之匙

 破釜沉舟,潜能才能再次凸显

 心无旁骛才能有功而返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之在于“坚持”

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读死书可耻,带着疑问做学问

 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智慧的源泉

 躬行实践,才能发现前人未到之处

 学问即人生

合作与交友之道

 多一颗棋子多条路,多一个朋友多助力

 王与马,共天下,合作而双赢

 三人行,必有我师

 慎择良友:近朱近墨得不同人生

 祸福同当,患难见真情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谨言慎行,为人处世的艺术

 避重就轻,跳出语言的逻辑陷阱

 据理力争,该出手时就出手

 话说三分,足矣

 逆耳忠言固然为良药,不若包裹糖衣顺耳听

兼容并包和为贵

 宽容的实质不是宽容别人,而是宽恕自己

 见招不拆方显涵养

 仇恨如心灵的包袱,放下即能拥有幸福

 器量恢弘,从容大度乃大德之人

 和为贵,别意气用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投死为国,以义而灭身

 孔子的责任观:先之、劳之

 忧国忘家,不畏强权明忠臣之志

 负帝殉国,托起帝国最后的气节

人生至境逍遥游

 淡泊一切,步入品德修养的上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需一颗平常心

 弃智绝俗,隐藏智慧可全身而退

 大智若愚才是真聪明

下篇 右手哈佛园

生命无价,自由万岁

 延长生命的最好办法是珍惜时间

 远离懒惰部落

 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人生不是用来享乐的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心灵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自由

超越自己,释放激情

 享受不断超越的过程

 阳光心态造就阳光人生

 热情创造奇迹

 记住,你是一个巨人

 自我反思中寻求进步

 穷人最缺野心

想像力是创造之源

 化繁为简是最强大的想像

 勇气加上想像力会是什么?

 逆向思维能力的崛起

 睁开创意的眼睛

 怎么能活得这么没有想像力

张扬自信,做最个性的你

 每个人都是“金子”

 缺陷也许是你的福音

 生活是自己的

 丧失信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世界会因你的与众不同而精彩

独立自主实现自我

 你要自己拿定主意

 演绎好自我角色

 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消灭

 保持自我本色

冒险与信念

 勇敢地面对一切

 成功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由破茧而出的魄力

 信念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放弃也是一种勇气

爱是终生受用的财富

 爱心可以丰富人生

 爱可以创造奇迹

 爱,生命的源泉

 爱就是给别人一点希望

 爱是同心圆

放飞你的梦想

 梦想是成功的翅膀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走出别人给你画的圆

 快乐建立在梦想之上

 贫穷时,不要让梦想贬值

要做一个宽容而理性的人

 懂得放弃是大智慧

 宽容,富有魅力的德行

 懂得尊重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做一个通达的人

要成功就要保持良好的声誉

 奉献会让生命没有遗憾

 最重要的是拥有美好的声誉

 拥有名利不等于成功

 注重细节的习惯助你成大事

 分享可以让声望最大化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学历不是“通行证”

 创新来自思考

 真正要学习的是学习方法

 学会艺术地思考

 给思路转个弯

关注事物的本质

 向未知的事物“进军”

 善于发现问题

 与真理为友

 好的方法总是直达问题的本质

沟通达成合作,合作成就梦想

 用真诚赢得信任

 善于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再优秀,也要懂得与人沟通

 沟通的精华就是换位思考

 让你的朋友帮助你成功

真诚地赞美你认识的人

 不要看低任何人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信任是一双希望的手

 敬重比什么都贵重

 对别人的承认只需腾出一只手

捍卫你的原则

 哈佛之所以是哈佛

 不要为权贵放弃原则

 做人要有底线

 要敢于说“不”

 原则和信念,改变人生格局

后记

试读章节

修身为先

一入骄奢陷阱,如入宫墙侯门

节俭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它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态度。它与贫或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它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志状态、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拥有了这种品德与风貌,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成由勤俭败由奢”,以节俭的方式和态度对待人生是追求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皇帝是一国之主,金银财宝可以任意享用,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皇帝的女儿是公主,打扮得像天仙一般。可是,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却不一样,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有一次,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饰的华丽短袄去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他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也再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魏国长公主很不理解,撅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了一点点。有什么要紧?”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仿效。翠羽珍贵,这样一来,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按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够优越了,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美丽的翠羽短袄,但心里仍然有点想不通。她想,你既然是皇上,又是我父亲,对我要求那么严格,看你对自己要求怎么样?于是,她向宋太祖试探性地问:“父皇,您做皇帝时间也不短了,进进出出老是坐那一顶旧轿子,也应该用黄金装饰装饰了!”

宋太祖却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我是一国之主,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要把整个皇宫装饰起来也能办到,何况只是一顶轿子!古人说得好:‘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我应该这样做。倘若我自己带头奢侈,必然有更多的人学我的样子。到那时,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怨恨我、反对我。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公主一边听着,一边琢磨着每一句话,再看看皇宫里的装饰也很朴素,许多窗帘都是用青布制作的。公主觉得父亲的话确实有道理,于是就诚心诚意地向父亲叩头谢恩。

不仅宋太祖是如此,一切有卓越成就的人,都不是骄奢之人。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绝不能爱慕虚荣,而应该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人生追求。骄奢是一条绳索,一旦被它束缚,人们就难以迈步向前;骄奢还是一个深渊,一旦掉了进去,就如入了官墙、进了侯门,不但会丧失生活的动力,让人再难施展宏愿。我们应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学习节俭精神,从他们的事例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从容淡定源于襟怀坦荡

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在会反映在一个人的外貌上。老实的人,通常看上去憨态可掬,而狡诈的人,双眼则会透露出一种灵动狡猾的光芒。阅历丰富的人,在三秒钟之内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实力,这种本领全凭观察人的面部和举止。自卑的人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一个人的自信会在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

王羲之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他家去选女婿。他的弟兄们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后来,“东床”就成了一个典故,专门来指佳婿。  郗鉴之所以一下就相中王羲之作为女婿,固然有魏晋时期的名士情结,但同时也有“科学”依据。因为只有心中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如此淡定从容,王羲之之所以能够以一种随意的姿态,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为女婿,这与他旷达的个性有关,也是他内在的自信。自信的人通常给人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准确的把握,能够知道事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的走向,所以这类人遇事通常非常冷静,思维敏捷,胸有成竹。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一年后,皇帝为了试探他是否有意谋反,是否有悔改之意,特意派一个太监装成犯人和苏东坡同在一个监牢。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试探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白天,苏轼吃得香,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根本没有反应,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只要苏轼晚上有不能安睡的异样举动,太监就有权照谕旨当下处死他!

苏东坡是君子,他能在那种情况下泰然处之,也的确够坦荡,够自信。试问世人之中,有几个能够无愧于天地良心。我们也要做一个自信坦荡的君子,让自己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踏踏实实地睡觉,堂堂正正地做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中国传统的思想,对个人的发展有这样的描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合理而且宏大的夙愿,通常一个人要完全做到这四层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知识分子们常常是做第一层,努力做第二层,尽量做第三层。这种渐近式的自我实现,随着目标崇高度的上升而更进一步泛化,这样所需要的道德标准就越来越高。基于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就折射出了其心怀天下的悲悯魅力。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滕子京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钜卿者不成著”,滕王阁等著名楼观之所以历经修缮,就是因为有著名的记。

滕子京称颂范仲淹“文章器业,凛凛然为天下之时望,又雅意在山水之好,每观送行还远之什,未尝不神游物外,而心与景接”,希望范仲淹“戎务鲜退,经略暇日,少吐金石之论,发挥此景之美”,以能传之久远。滕子京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本来就没有要求范仲淹亲自去岳州跑一趟。所以,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因此范仲淹没有去岳州而在邓州写下了《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这不仅是范仲淹精神追求的自我表白,也成为后人的道德追求。

范仲淹在仁宗庆历六年写《岳阳楼记》时五十八岁,已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因此,《岳阳楼记》的倾吐抱负,不是范仲淹对未来人生的展望,而是对过去人生的回顾,是对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实践的精妙总结。传输给后人的是一种博大情怀和高远的境界。“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也要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家国天下,一片丹心照汗青移

历史在曲折前进,每一个转折点上,都会有若干的人,为推进发展进程或付出,或牺牲。后人的幸福生活来源于前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人们常常缅怀过去,怀念那些曾经为社会进步做出奋斗和贡献的人。当然历史往往是残酷的,是流着血的。每一代都有仁人志士为国家的成长而付出代价,有的人因此让人民难以忘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绝响。一边是屠刀,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生离死别,妻女为奴,一边是亲人团聚,富贵荣华。二者选其一,你选谁?

文天祥,宋朝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被派遣守卫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但因宋廷的部署失策,文天祥兵败。后来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并被张弘范押往压山,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也受到感动。

后来,文天祥被押往大都。在狱中,他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文天祥心如刀割,但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元世祖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走向了刑场,用他的生命,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文天祥把生命献给了心中的国家,其事可歌可泣,其人悲壮无比,其情让人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会将这一切记住。今天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也许不用这么悲壮,但是有一条还是值得学习的,那就是文天祥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豪迈气概。只有这种“不利己,而利人”的精神才能为我们在人生的战场上赢得真正的名誉和尊重。

P2-6

序言

回首国学院,在中国人的心中,悠远、苍凉,和着古文化的晨钟暮鼓,停泊在历史深处的池塘。旧日风霜过眼,弥漫了无数的尘烟,在历史的栈道上,一辆辆古车推着汗牛充栋的故事向今天徐徐走来。眺望哈佛园,在中国人的眼中,遥遥海岸藏着留学的梦想,也注满了一船船对现代科学和文明的期盼。关于现代化的梦想就这样缓缓地袭来,透过鲜花、绿地,从光彩丛生的校园中飘出,融化在此岸学子的内心。

我们的国学院,藏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智慧。它们像沙滩上的金子一样,曾经被人忽略,却极易被晚风吹散,露出无限的光辉和神韵。仁爱、恭顺、孝亲、中庸……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质和理想重被推回历史的前台。那些曾经遗落的古训被再次拾起,仿佛一枚枚流光溢彩的琥珀。我们“古为今用”,从古老的文化中咀英嚼华,修身养性,以期重塑今人。

他国的哈佛园,世界现代文明中最璀璨的宝石。三百年的校园孕育出六位总统和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世界贡献了高超的学术和杰出的人才。哈佛,用自己的原则、独立、自由、追求,构造出一座现代思想的殿堂。他们实践着自己至高的理想“大学的荣誉,不在于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优秀的人”。我们“洋为中用”,从现代文明的碎片中搜寻锐意进取的激情和冲动。

当古车和泊船终于尘埃落定有了停靠的港湾,心中止不住地涌起深深的憧憬。有人说“20世纪是西方文化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一百年太长,包容了“西学东渐”的艰难历程;一百年又太短,华夏民族的文化复兴让整个世界猝不及防。一百年前,中国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总是难以追赶上西方先进的脚步;一百年后,西方却开始渐渐研习中华文明,希望从中找到解救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于是,我们期待,期待中西文明的碰撞,撞出思想的朵朵火花;我们也希望,希望中西文明的交融,融会出一片崭新的天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被网络网罗成一个“村落”。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里,各国经济往来的密切促进了文化沟通的繁荣;每个国家都希望本国文化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开幕式,深深地凝聚着中国的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随着全世界人民的阵阵惊呼,一朵朵地绽放在古都的夜色中。中国以自己开放博大的胸怀,温文尔雅的气度征服了世界;再次印证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我们不仅有大国的雄风,同样拥有大国宽容的姿态、谦逊的情怀。我们愿意秉持传统文化的烛火毅然前行,也愿意借用西方现代理念的火种,让篝火燃烧得更旺。

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忍辱恬淡,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低调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越振奋,在现代文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前者,涵纳了百川归海、无为而治的人世优雅;后者,展现了雄浑激荡,自由开放的处事方略。

左手是传统的国学院,右手是现代的哈佛园。一方面我们承续着古典文化的精华,领略着先哲们的智慧,也在清新典雅的墨香中品读着国学的灿烂文化;一方面我们吸收西方近现代的文明,用最为先进的理念改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体会朝气蓬勃的思想变迁,令生活激昂而又舒旷。

翻开一页页书卷,古今中外的故事扑面而来,温婉又细致,疏狂并豪放。鲜活的历史历历如新,徜徉其中,仿佛聆听了先贤的教诲,仿佛和无数高雅而聪慧的灵魂一路同行。在为学与为人的路上,东方与西方并举,传统和现代共生。从此,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因为知者不惑,因为仁者无敌,因为勇者无惧!

后记

一本书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一、赵红瑾、齐红霞、赵广娜、王非庶、张保文、杜莉萍、王巧、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宋桂花、姚晓维、金望久、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何瑞欣、叶光森、王艳坤、徐娜、付欣欣、王艳、黄亚男、曹博、陈小婵、黄文平、李伟、史慧莉、余学军、陈润、李文静、李佳、罗语、蔡亚兰、杜慧、朱夏楠、朱辉、屈金峰、欧俊、王光波、彭丽丽、陈赐贵、孟宁、吴迪、肖冬梅、常娟、杨秉慧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著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编著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因此,在此书面世之际,我们要对为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著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