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智囊全集》,又名《智囊补》,作者冯梦龙,是其在“三言”之外,从明代以往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搜集的有关智慧故事的结集。全书共分十部二十八类,近两千则,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类分别,按以评语。《智囊全集》是属于市民阶层的笔记文学,是对市民阶层及其知识分子渴求从古代的文化中汲取适合于自己需要的知识的回应,代表了市民化的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倾向。 《智囊》一书,冯梦龙编成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5年)。刊行之后,冯梦龙又做了一些“补遗”,重印时附于原书各卷之后,仍名《智囊》。再后来,冯梦龙应读者要求,在原书基础上又补充了若干篇目,对原书的部类,以及各部类中的篇目重新做了调整,同时对旧有的个别篇目在内容上做了补充、修正,对按语也做了些修改,重刻发行于世,即此《智囊全集》。 目录 上册 前言 智囊补自序 智囊自叙 上智部总叙 上智部见大卷一 上智部远犹卷二 上智部通简卷三 上智部迎刃卷四 明智部总叙 明智部知微卷五 明智部亿中卷六 明智部剖疑卷七 中册 明智部经务卷八 察智部总序 察智部得情卷九 察智部诘奸卷十 胆智部总叙 胆智部威克卷十一 胆智部识断卷十二 术智部总叙 术智部委蛇卷十三 术智部谬数卷十四 术智部权奇卷十五 捷智部总叙 捷智部灵变卷十六 捷智部应卒卷十七 下册 捷智部敏悟卷十八 语智部总叙 语智部辩才卷十九 语智部善言卷二十 兵智部总叙 兵智部不战卷二十一 兵智部制胜卷二十二 兵智部诡道卷二十三 兵智部武案卷二十四 闺智部总叙 闺智部贤哲卷二十五 闺智部雄略卷二十六 杂智部总叙 杂智部狡黠卷二十七 杂智部小慧卷二十八 序言 《智囊全集》,是明人 冯梦龙编纂的子史经传与笔 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 集,是一部反映了我国古代 社会生活各方面“智慧”的“ 集锦”,代表了当时人们对“ 智慧”的全面认知。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 自号龙子犹、茂苑外史、墨 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平平 阁主人等,别署姑苏词奴、 绿天馆主人、可一居士、无 碍居士、茂苑野史氏、香月 居主人、詹詹外史。其号、 署之多,可见他对自身身份 的多重认定。冯梦龙进学之 后,久困场屋,曾与文震孟 、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为 友,也曾流连诗酒,狂放不 羁,然科考失意,落拓穷困 ,遂以坐馆及为书坊编书为 生。1630年,冯梦龙五十 七岁时始成贡生,次年授丹 徒县学训导。1634年任寿 宁知县,兴利除弊,颇有政 绩。1638年辞官归里。 1644年历“甲申之变”,刊行 《中兴伟略》,冀寓中兴。 1646年春于兵火中自浙江 台州还苏州,途中感愤而逝 ,一说被清兵所杀。冯梦龙 思想上受王阳明、李贽影响 ,强调真情,主张以“情教” 取代“宗教”。在仕途上,冯 梦龙鲜少值得称道的功业, 但冯梦龙家多藏书,其毕生 搜集、整理、编写、改订、 出版的小说、戏曲和民歌有 数十种。比较重要的,如改 订《列国志传》为《新列国 志》一百八回,增删长篇小 说《三遂平妖传》为《新平 妖传》,编刊民歌时调集《 挂枝儿》《山歌》和散曲选 集《太霞新奏》,还有取古 今传奇删改更定的《双雄记 》《新灌园》等传奇十四种 ,通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而其中以拟话本“三言”, 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最为当时 及后世所知。《智囊全集》 是其“三言”之外,又一部深 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作品。 《智囊全集》,顾名思 义,其核心是“智”,也就是 人的智慧。关于“智”,冯梦 龙有自己的解释。首先,“ 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则 懵”(《闺智部总叙》)。“ 智”是对人的体察、对物的 常识和对事的经验,是一种 使人清醒的才能。其次,“ 智者,知也。知者,知仁、 知信、知勇、知严也”(《 兵智部总叙》)。所谓“智” ,就是统领仁、信、勇、严 这些品质的品质,是这些品 质的总纲。再次,“智”还是 一种面对事物的态度。冯梦 龙在《智囊自叙》中说:“ 屑石出泉,润及万家……愚 人见石,智者见泉。”在《 上智部见大》引言中说:“ 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寻常 所惊,豪杰所了。”对于同 一种现象,不同的人看到的 侧面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 同,只有能看透其最有利或 最不利的一面,采取相应对 策而获得最大利益,才可以 称为“智”。最后,“智”也是 一种洞穿本质的眼光。《智 囊自叙》中说:“睹一人之 溺,而废舟楫之用,夫亦愈 不智。”《明智部总叙》说 :“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 者之已事;暗者之梦景,皆 明者之醒心;暗者之歧途, 皆明者之定局。”通过现象 参透本质,通过目前预推未 来,通过假象查知真相,才 能达到“智”的境界。 关于“智”与人的关系, 《智囊自叙》中说:“人有 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 ,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 ,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 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 将人和智的关系比喻成地和 水的关系,水能滋养土地, 就像智慧能够滋养人。但是 ,就像土地有低凹处以盛水 一样,人必须要有一种虚心 的姿态去接纳智慧。那么人 如何获得智慧呢?《智囊自 叙》中说:“智犹水,然藏 于地中者,性;凿而出之者 ,学。”智慧犹如藏于土地 中的水,这是人所具有的天 性,要想智慧像水一样从地 表喷薄而出,则需要学习。 即学习是人抉发人本性中所 具有的智慧的途径。这与孔 子在《论语》开篇便强调的 “学”是有思想渊源的。 一直以来,学者对《智 囊全集》是一本什么性质的 书,有不同的认识。明人黄 虞稷《千顷堂书目》将其列 入小说类,王圻《续文献通 考》将其列入杂家杂纂类; 清人嵇璜、刘墉等《续通志 》将其列入杂纂类,纪昀等 《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列入 杂家类;今人侯忠义《中国 文言小说书目》将其列入小 说类,宁稼雨《中国文言小 说总目提要》将其列入小说 杂俎类。概而言之,对其性 质的认知主要是杂家类和小 说类两种。《汉书·艺文志 》说杂家“出于议官,兼儒 、墨,合名、法”,小说家“ 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 途说者之所造”。以此书为 杂家者,是因为它“取古人 智术计谋之事”(《四库全 书总目》语);以其为小说 家者,因为它截出故事,确 有街谈巷议的面貌。书目为 分类之便,需将其归于某一 类,但以今天的眼光看,这 部书的取材是较为复杂的, 兼具杂家和小说家的特色。 …… 当然,冯梦龙在编纂《 智囊全集》时,也存在一些 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对一些材料的编修 ,或错漏信息,或改变原意 ,造成了史实错误。如《灵 变卷十六》“吴汉”则说:“ 吴汉亡命渔阳,闻光武长者 ,欲归。”吴汉于王莽末年 为亭长,以其宾客犯法而亡 命,到更始帝即位,派使者 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