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涅瓦河畔的冥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新辉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徐新辉,1963年生,广东梅州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管理学院接受工商管理培训,曾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访学。从事高校英语教学30多年,主要研究英美诗歌、英语教学和中西文化等,先后出版论著8部。 后记 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我受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选派 ,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研 究工作。 我在圣彼得堡访学期间,除了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 还将我在圣彼得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撰写成纪实性散 文。回国后,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对这些散文进一步加 工润色,遂成《涅瓦河畔的冥想》。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谨以感恩之心,衷心感谢为我创 造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到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学访学机会 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衷心感谢那些促成此次访学之行的 同事和朋友。 我衷心感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同仁的 帮助、鼓励和支持。衷心感谢应用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徐 浩老师在两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为我成功到圣彼得堡国立 科技大学访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我们平日的交谈中 ,我从他的专业学识和丰富经历中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应 用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生曾强在我办理赴俄签证时提 供的帮助,以及他在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学留学期间对我 在生活上的关心和语言翻译上的支持。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我们在校园里、在公共汽车上、在地铁上常常用客家话 进行交流。乡音的无穷魅力和古老神韵,让我倍感亲切温 暖。 同时,感谢应用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生李竞成在 我赴俄之前为我提供的帮助。他以在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 学留学的亲身体验,为我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赠送给 我的圣彼得堡路书和地图,一直陪伴我徜徉于涅瓦河畔, 也一直陪伴我穿行于圣彼得堡的大街小巷。 我衷心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在国内 外出版业中享有良好声誉。2007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了我的第一部英文专著《暂时遏止混乱的锐利思想武器: 儒家思想观照下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周玉宏老 师在接受本书出版申请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 养,令人敬佩;出版社编校老师在审校书稿过程中严肃认 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感动。 最后,我还要衷心感谢家人对我的无私支持和帮助。 徐新辉 2018年11月于深圳西丽湖 目录 自序 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上的桥梁 伊凡诺夫斯基桥 天鹅运河上的桥梁 上天鹅桥 下天鹅桥 冬天运河上的桥梁 隐庐桥 第一奇姆尼桥 第二奇姆尼桥 莫伊卡河上的桥梁 第一工程师桥 花园桥 小马厩桥 大马厩桥 歌手桥 绿桥 红桥 蓝桥 邮政桥 吻桥 红色舰队桥 格里博耶多夫运河上的桥梁 剧院桥 新马厩桥 意大利桥 喀山桥 银行桥 白桥 石桥 干草市场桥 科库士金桥 基督升天桥 狮子桥 新尼古拉斯桥 红色卫队桥 皮卡洛夫桥 莫吉廖夫斯基桥 阿拉金桥 小卡林金桥 丰坦卡运河上的桥梁 洗衣桥 潘特莱蒙诺夫斯基桥 别林斯基桥 阿尼奇科夫桥 罗蒙诺索夫桥 莱希图科夫桥 西蒙诺夫斯基桥 奥布霍夫斯基桥 伊兹麦伊洛夫斯基桥 红军桥 埃及桥 英国桥 老卡林金桥 克留科夫运河上的桥 马特维耶夫桥 十二月党人桥 贸易桥 老尼古拉斯桥 邻居桥 涅瓦河上的桥梁 大奥布霍夫斯基桥 沃洛达尔斯基桥 芬兰铁路桥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桥 彼得大帝桥 铸造桥 圣三一桥 宫廷桥 报喜桥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圣彼得堡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道路和建筑,它的蓝天和白云,更在于它的河流和桥梁。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桥梁,是一座城市的关节。 桥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远古,人类以天然石料架起踏步的桥,或以倒塌树木架起涉水的桥,留下了最原始、最美丽的印记。它延伸了生活道路,拓展了生存空间,使天堑变通途;它联结东西,贯通南北,融汇东西文化;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桥梁和河流的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每一座桥梁都守护着一条河流的美丽,每一条河流都仰赖桥梁的守护而变得神圣。 我来到圣彼得堡的第一天,就惊奇地发现,我的身影与河流如影随形,我的足迹便与桥梁紧密相连。 素有“波罗的海明珠”之称的圣彼得堡,河流星罗棋布,桥梁纵横飞渡,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在这里,一个人如果不是走在桥上,就是走在通往桥梁的路上。据统计,城区内共有342座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桥梁。圣彼得堡的河流、桥梁和岛屿数量在俄罗斯城市中均居首位。若把圣彼得堡城郊的桥梁计算在内,其数量超过1000座。桥梁成了圣彼得堡的象征。 但是,要精确统计圣彼得堡及其城郊的桥梁数量是很困难的,原因有二:一是桥梁属于“活的建筑”,城市桥梁数目是动态的,总有新建、重建和拆毁的桥梁;二是种类繁多,地处位置复杂,有河道桥、道路桥、铁路桥和管道桥等,也有公园、住宅区、海港码头、企业机关、城里城外的桥等。 圣彼得堡的桥梁千姿百态,但相映成趣。 桥梁材质迥然不同,有石桥、木桥、铁桥、砖桥、铝合金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桥的外观美轮美奂,有梁桥、拱桥、柱桥、斜拉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和高架桥。桥的颜色异彩纷呈,有蓝桥、绿桥、白桥、黑桥、红桥、黄桥。桥的名称韵致超绝,有的以国家名称命名,如英国桥、意大利桥、埃及桥、美国桥、德国桥等;有的以桥所在地机构名称命名,如银行桥、剧院桥、宫殿桥、邮政桥等;有的以世界城市命名,如华沙桥、莫斯科桥等;有的以动物命名,如驷马桥、天鹅桥、狮子桥等;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如施密特中尉桥、罗蒙诺索夫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桥、别林斯基桥、科库什金桥、杰米多夫桥、鲍里索夫桥、波德沃伊斯基桥等。 圣彼得堡最有特色的桥梁风景是“开桥”,景致宏阔,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圣彼得堡的主要运河上共有22座开桥。在每年4—9月,每天凌晨2:00—5:00(过往车辆和行人最少的时段),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操作庞大、复杂、精致的机械装置,把位于航道上的桥梁部分凌空架起,方便往来于波罗的海和伏尔加一波罗的海水系的船只通行。 在“开桥”时间段内,过往行人和车辆需耐心等待。每一座桥的“开启”和“闭合”时间都十分精确,并且,在保证船只顺利通行的情况下,始终有一座桥处于“闭合”或“可通行”状态,为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预留一条应急通道。 述说圣彼得堡的桥梁,就让我们从圣彼得堡桥梁建筑史上第一座桥,即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的伊凡诺夫斯基桥说起吧。 伊凡诺夫斯基桥 兔子岛(zayachy Island)位于涅瓦河最开阔的河段,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原点。1703年5月16日,圣彼得堡的第一座建筑物——彼得保罗要塞在此奠基。同年,圣彼得堡历史上第一座桥,即伊凡诺夫斯基桥开建,横跨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 克龙维尔克斯基河道(Kronversky Channel)旧时称“克龙维尔克斯基海峡”(Kronversky Straits),呈弯月形,东西走向,长约1 000米,宽约50米,深约4米,与涅瓦河相通,水流方向相同。河之南为兔子岛,河之北为彼得罗夫岛。 河上有两座桥连接兔子岛和彼得罗夫岛:东边是伊凡诺夫斯基桥,西边是克龙维尔克斯基桥(Kronversky Br4dge)。 伊凡诺夫斯基桥长约74.7米,宽10.5米。它原名叫“彼得罗夫斯基桥”(Petrovsky Bridge),直到1887年改为现名。 伊凡诺夫斯基桥名字取自彼得保罗要塞的第一个大门“伊凡诺夫门”,同源自伊凡五世(1666一1696)。伊凡五世是彼得大帝(1672—1725)的同父异母哥哥、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693一1740)的父亲。P3-5 导语 《第一工程师桥》《花园桥》《小马厩桥》《大马厩桥》《歌手桥》《绿桥》《红桥》《蓝桥》《邮政桥》《吻桥》《红色舰队桥》《剧院桥》《新马厩桥》《意大利桥》《喀山桥》《银行桥》《白桥》……本书是作者在圣彼得堡访学期间边走边看、边走边想、静雅思听、独思勤记而撰写成的纪实性散文集。 序言 在我成长和受教育的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人们的思想保守,生活十分简单。我生长于粤 东北的农村,能接触到的外界事物很有限,如此,加深了 我对探索外面世界的渴望。 那时,我能接触到的外国文化,也就是苏联的几部电 影、十几首歌曲和几位文学家的作品。 那时候,看电影是很奢侈的娱乐活动。在我看过的为 数不多的外国电影中,最熟悉的莫过于苏联电影《列宁在 十月》和《列宁在1918》了。 我和伙伴们都十分崇拜影片里的革命领袖和人民英雄 ,对他们的领袖风范和英勇气概佩服得五体投地,竞相模 仿他们的经典台词。我们背诵台词,模仿动作,甚至模拟 剧情,还总喜欢在大人面前表演一番。虽然动作生硬,发 音不准,表现幼稚,但还是乐此不疲,因为这是我们在那 时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了。大人们笑了,我们也乐了。 电影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时隔三十多年,电 影里的场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观看苏联经典电影的 乐趣始于对其长久的渴望,回味延伸至观看电影后很长一 段时间,影响延伸至成年之后的为人处事之中。 俄罗斯歌曲也伴随我成长和求学的整个过程。《喀秋 莎》的明快节奏和流畅旋律曾让我精神振奋,《莫斯科郊 外的晚上》的无限深情和依依惜别曾让我潸然泪下,《山 楂树》的绵绵思绪和丝丝柔情曾让我彻夜难眠,《灯光》 的清新淳朴和亲切温暖曾让我茶饭不思,《小路》的真挚 浪漫和忠贞不渝曾让我心驰神往,《伏尔加船夫曲》的深 沉忧郁和铿锵有力曾让我唏嘘不已,《三套车》的缓缓申 诉和诗意情绪曾让我思绪万千,《海港之夜》的恬静深情 和含蓄亲切也曾令我遐想无边……最忆是《红莓花儿开》 ,这首歌曲简直就是我挥之不去的“耳虫”,有着令人无 法抗拒的魔力。它优美的旋律总在不经意间闪现在我的脑 海里,余音绕梁。 这些经典歌曲,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辽阔而神秘国度 的小窗,如同一颗颗流星,在我封闭的世界中缓缓划过, 留下永不消逝的亮光。 我的灵魂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追逐着那丝亮光,在思 想的荒原上砥砺前行。我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游人,不在乎 未知的终点,只在乎沿途的风景。 我对俄罗斯音乐(歌曲)的渴望,谈不上系统的审美追 求,只凭感官点点滴滴地去感受一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只凭直觉零零碎碎地领悟歌词的意境和情怀。我在点点滴 滴中开阔视野,在零零碎碎中丰富思想。 在缓缓前行中,我也认识了一批俄罗斯词曲作家和歌 唱家:米哈伊尔·伊萨克夫斯基、马特维·勃兰切尔、丽 姬娅·鲁斯兰诺娃、米·马杜索夫斯基、瓦·索·谢多伊 、谢·鲍捷尔科夫、尼·伊凡诺夫等,他们的生平与作品 ,以及养育他们的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的点点滴滴,慢 慢积淀成我对这个国家的憧憬与想象,在我思想的原野上 竖立起永久的坐标。 至今,那一篇篇抒情的歌词,一曲曲动人的旋律,一 段段美丽的回忆,总能穿越漫漫的时光隧道,跨过茫茫的 思想原野,让我重返那段朴实而充满色彩的岁月,追忆那 懵懂却不失追求的似水年华。 文学作品是我了解俄罗斯的另一扇窗口。我接触到的 第一位俄罗斯文学家是高尔基,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 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对我影响深远 。 小时候,我很羡慕一个小伙伴,他的家里有许多连环 画。其中,外国题材的连环画是同伴问的抢手货,为了借 阅小伙伴们都想方设法地“取悦”他,争着帮他做家务或 抄作业。我也不例外,卖了力气,流了汗水,终于如愿以 偿。第一次,我借到了《童年》;第二次,我借到了《在 人间》;第三次,我借到了《我的大学》。从此,我认识 了高尔基,他的作品,教会了我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童年》告诉我,世界上竟然还有人的童年比我的童 年更悲惨,至少我有家可归,而高尔基却无家可归。《在 人间》告诉我,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读书比我更来之不易, 至少我能够上学,还可以通过帮小伙伴做家务借到连环画 来读,而高尔基则不得不终日做苦力才能勉强糊口。生活 再艰苦,也要自食其力;条件再恶劣,也要立志读书。《 我的大学》告诉我,世界上的孩子除了像我们一样要上小 学、初中和高中,还要上大学。大学是什么?那时我完全不 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苦苦追寻上大学之梦,对此我懵懵懂 懂。但他让我明白:小孩子长大后,要努力上大学。 通往外界的窗口一旦敞开,无边的风景就会款款而来 ,层层涌现。透过文学这扇窗,我遇见了高尔基的《海燕 》,爱上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青 铜骑士》,迷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我和同时代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一样,都曾在笔记本上 整整齐齐地摘抄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那段震撼人心的独自: 入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 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 力,都已经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 而斗争。” 这段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曾反复朗读、背诵。 说来十分有趣,多年以后,借连环画给我的那位小伙 伴,成了一名商人,生意做到了俄罗斯的莫斯科;而我, 则成了一名学者,访学到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我无法知道那套高尔基三部曲的连环画对我那位儿时 伙伴到俄罗斯做生意有无直接的影响,但我十分清楚,我 到俄罗斯访学和这三本连环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 心灵的深处,那套连环画动人的故事情节、黑白两色的画 面、简明扼要的文字,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因 我生活经验的累积、人生阅历的丰富和知识视野的开阔而 日益清晰。 唯一在印象中变得越来越朦胧,甚至越来越凌乱的, 是那个辽阔而神秘的国度。我对俄罗斯的电影、歌曲和文 学总是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我对俄罗斯民族和文化总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的感觉。对它的认知,未必真实;对它的感受,未必真切 ;对它的态度,未必正确。似乎多敞开一扇窗,我的视线 就变得更模糊;多揭开一层纱,它的色彩就更添一分斑驳 。原来,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对俄罗斯民族的所 见所闻难免道听途说,对俄罗斯文化的所思所想也难免隔 靴搔痒。 多年来,我一直等待着机缘。与其雾里看花,重云赏 月,不如身临其境,把俄罗斯看个真真切切。 人在成长期的记忆,往往会在长成期转化为动力。 2014年9月,我来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进行为期 半年的访学。万事俱备,只欠一双与心灵交融、发现大美 的慧眼。 我终于有机会边走边看这座曾作为俄罗斯首都、被认 为是俄罗斯“通往西方世界一扇窗”的城市,边看边思这 座被誉为“世界博物馆之城”的城市,边思边写这座被誉 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在圣彼得堡: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桥梁是城市的关节; 道路是城市的骨骼,宫殿是城市的符号; 公园是城市的标志,教堂是城市的灵魂;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脉,图书馆是城市的精神; 音乐厅是城市的律动,植物园是城市的标本。 圣彼得堡是一座可以用双脚步丈量的城市,是一座可 以用眼睛凝视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心智忖度的城市,是 一座可以用心灵感触的城市,是一座可以用诗意书写的城 市。 诗意书写,是对年少渴望和执着的追忆,是对青春激 情和梦想的致敬,是对一段异国他乡如歌过往的美好纪念 ,是对一个游子丈量城市足迹的深情回望,是对未来千里 之志和万里雄心的遥远祝福。 2018年10月于深圳西丽湖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圣彼得堡访学期间边走边看、边走边想、静雅思听、独思勤记而撰写成的纪实性散文集。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圣彼得堡的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桥梁,从圣彼得堡的河流与桥梁的亲密关系中,揭示出人与河流、人与桥梁、河流与桥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理想、宗教情怀、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