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荷马/牛津通识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芭芭拉·格拉左西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传记。荷马的神话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广泛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部作品。然而,它们的作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仍然是一个谜。在公元前6世纪,荷马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今天仍存在争议他是否真实存在。在这本非常简短的介绍中,芭芭拉·格拉齐奥西考虑了荷马著名作品及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她展示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如何从跨越两千多年历史传统中获益,在公元前三、二世纪时期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古代学者撰写了一些关于荷马史诗注释的第一批评论。这些学者笔记摘要进入拜占庭手稿边缘;从拜占庭到意大利再到第一版荷马手稿出现之处,这些古老笔记最终影响我们今天对荷马作品进行解读。
作者简介
芭芭拉·格拉左西(Barbara Graziosi),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教授,致力于研究古希腊文学,撰写了大量关于荷马的文章,尤其聚焦于《伊利亚特》,在关于奥林波斯众神的形象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方面著述颇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寻找荷马:争议与美学的交织
第二章 文本线索:荷马程式
第三章 史料线索:英雄世界的真实性
第四章 诗中的诗人:谁是真正的创作者?
第五章 阿基琉斯的愤怒:跨越历史的比较
第六章 特洛伊之歌:丰富的口头诗学文化
第七章 赫克托尔之殇:直面最深的恐惧
第八章 足智多谋的人:主题的普遍意义
第九章 女人与妖魔:女性角色的存在感
第十章 地府之旅:欺骗死亡的尝试
致谢
插图来源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序言
1354年,彼特拉克收到
一份《伊利亚特》的手稿,
他在给拜占庭信使回信表示
感谢时写道:
荷马对我来说喑哑不能
言。更确切地说,我听不懂
他讲话。不过,看着他,我
就满心欢喜。拥抱
他时,我时常叹息:“伟
大的人啊,我多渴望聆听你
的声音!”
怀抱着对这位自己读不
懂的作家的复杂情感,彼特
拉克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
思想运动:重读古希腊文学
,由此塑造了文艺复兴,或
者说塑造了古代的“重生”。
他对荷马的表白成为文艺复
兴运动开始的象征之一。
彼特拉克并不满足于留
存那些读不懂的荷马手稿,
他要寻找一位能够翻译该史
诗,顺带教他希腊语的学者
。他帮忙说服了佛罗伦萨的
市政官员,在西欧设立了第
一个希腊语教席。不幸的是
,被选中的利昂提奥斯·彼
拉多并不适合这个职位。彼
特拉克在信件中透露了他对
此人的印象:顽固、虚荣、
易怒、衣冠不整。回顾历史
上灾难性的学术任命,委任
利昂提奥斯·彼拉多可以算
是最糟糕的事件之一。然而
,希腊语在西欧普及得如此
缓慢,不仅是因为彼拉多糟
糕的举止或着装。彼特拉克
和同时代的意大利人一样,
有种优越感,对拜占庭文化
持怀疑态度,这不利于语言
的学习。他感兴趣的是与荷
马直接建立联系,而不是学
习错综复杂的希腊语法。
如今,人们很容易读到
荷马的诗歌。2003年发布
的一份译著清单长达数百页
,覆盖了所有主要的现代语
言,以及世界语、几种方言
和土话。语法书、评注、词
典、百科全书、专著、文章
和数字资源更是数不胜数,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读懂希腊
原文版《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最后,同样重要的
是,我们还有许多优秀的教
师。然而,今天的人们往往
发现自己与彼特拉克的境地
如此相似:大家认为荷马是
一位伟大的诗人,却没有读
过他名下任何诗歌。在大多
数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其
他诗歌、小说、戏剧和艺术
作品对荷马史诗进行回响和
折射才接触荷马。我们对作
者本人的猜测也无处不在,
荷马的身份,甚至是否有荷
马其人,仍是未解之谜。
鉴于这种情况,撰写本
书有如下两个主要目的。首
先,给与荷马研究核心相关
的文学、历史、文化和考古
问题提供简洁的最新指南,
以促进人们对《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的理解。其次
,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荷
马的读者如何加入由其他读
者乃至非读者(如彼特拉克
)组成的庞大而多样的群体

人们对荷马史诗的研究
已超过2500年。例如,我
们知道,公元前5世纪,雅
典的男孩被要求学习这些诗
歌,并解释荷马史诗中的高
难词汇。公元前3世纪至公
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图书
馆内,学术大咖们收集了荷
马的早期文本,对其进行编
辑,并撰写了大量注释。他
们的笔记摘要(被称为评注
)出现在拜占庭手稿的页边
空白处。正如前文所述,这
些手稿从拜占庭传到意大利
,诗歌在那里首次印刷出版
。目前关于荷马的研究,包
括本书中的介绍,都从这一
漫长的学术历史中汲取了营
养,评注仍然是荷马研究中
的重要资料。然而,尽管这
一学术传统令人赞叹,它却
不能阐释几千年来荷马的重
要意义。
许多从未研究过,甚至
从未读过《伊利亚特》或《
奥德赛》的人,为这两部史
诗的成功传承与成名做出了
贡献。例如但丁,他虽没有
机会接触古希腊史诗,但描
述了与荷马在地府第一层的
会面,这激励彼特拉克自己
找寻、阅读《伊利亚特》的
抄本。德里克·沃尔科特称
自己从未读过《伊利亚特》
或《奥德赛》,他的史诗《
奥麦罗斯》却是与荷马有密
切关系的最重要的当代著作
之一。本书在最后一章会集
中讨论一个关键情节——奥
德修斯造访地府,并展示后
世的诗人(从但丁到沃尔科
特)如何将造访地府视为一
种回到过去的手段,一种与
荷马直接对话的手段,如同
与一位活着的诗人对话。
导语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激发了艺术家、作家、哲学家、音乐家、剧作家和电影制片人等人士灵感。探讨贯穿于荷马故事核心地位上主要文学、历史、文化和考古问题,格拉齐奥西分析了荷马及其标志性作品持久吸引力所在。
本书以独到的视角出发,展现了荷马独一无二的历史轨迹和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通过深入研究和详细描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行动和对时代的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完美的关于荷马的入门
读本。
——(《泰晤士报文学增
刊》
荷马史诗在几千年的文
化传播中蓬勃发展,并为人
接受,现如今(如尼采所言
)更像一种“美学判断”,而
非历史事实。这本书可读性
极强,芭芭拉·格拉左西用
简洁的文字清晰而全面地介
绍了荷马,特别是详细描述
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问世后的一些关键时刻。
我们不仅能读到对诗歌本身
既敏锐又新颖的概述,还可
了解诗歌的古代背景(包括
口头传诵的来源、它与
近东文学的关系,以及
特洛伊战争的证据)。她还
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这两部史
诗作为最早期的古希腊文学
对后世(从维吉尔到普里莫
.莱维)的影响。格拉左西
的书中有丰富的阅读资料,
以及让读者做进一步探索的
提示,这为大家欣赏这两部
与永恒相关的史诗提供了最
新、最可靠的指南。
——理查德·P.马丁,斯
坦福大学安东尼和伊莎贝尔
·劳比 契克古典学教授
权威、清晰、精彩,充
满现代气息。没人能比芭芭
拉·格拉左西更好地为公众
讲述荷马。
——伊迪丝·霍尔,伦敦
国王学院古典学教授
这本书向普通读者生动
地介绍了荷马诗歌,以及诗
歌诞生最初的艺术世界。作
者的表述十分有力,直截了
当地表达了对在现今这个时
代阅读荷马的持久价值的批
判性意见。
——格雷戈里·纳吉,哈
佛大学弗朗西斯·琼斯 古典
希腊文学教授、哈佛大学希
腊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页
第一章 寻找荷马:争议与美学的交织
最早提及荷马之名的现存史料,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我们从中得知,古希腊人将荷马视为一位杰出的古代诗人,但除此之外,关于其人,所知几无定论。甚至“荷马”一名尚存争议:作者们似乎大都直截了当地使用该名,但也有人坚持认为,“荷马”仅是绰号,意为“盲人”或“人质”,指代诗人的人生中某段痛苦的经历。(“荷马”的含义之争悬而未决:该名不是标准的希腊人名,但明显并非杜撰。)诗人故土在何地,古时亦是议论纷纷。古老传说提及伊奥尼亚(即土耳其西部及附近岛屿)的几处地点,称荷马生于希俄斯岛、士麦那或伊奥利亚的库梅。还有记载提到雅典、阿尔戈斯、罗得岛和萨拉米斯。关于荷马故土,除了这7个地点的传统说法,总有新说不断:这是一场试图高人一筹的游戏,甚至有古希腊学者称荷马乃埃及人,或早期罗马人,理由是他描述的英雄之举更像是外国人的行为。公元2世纪,琉善撰文嘲笑了这些学说,称他真正去过极乐岛,亲眼见过荷马,而且一锤定音地将其出生地确定为古巴比伦。
如同荷马莫衷一是的生平,哪些诗歌确为其所著也无定论。《伊利亚特》从未受过质疑,但《奥德赛》则有辩疑。还有一系列史诗,现存的仅有一些片段和情节概要,有时会被认为是其所著,比如几首献给众神的《荷马颂诗》。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荷马作品的认定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公元前6世纪及公元前5世纪早期,古希腊作家认为荷马撰写了整套史诗长篇,而不仅仅是那两首诗歌。比如,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一公元前456年左右)称自己写的悲剧是“荷马盛宴中的小菜”,他心中一定认定荷马写下了整部特洛伊战争的诗集,以及有关俄狄浦斯、他的孩子们及争夺底比斯的诗集。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年一公元前425年左右)也认为荷马写过一些关于特洛伊和底比斯战争的诗歌,但他开始怀疑其中部分诗歌的真正作者是否为荷马:比如,他注意到《伊利亚特》和《库普里亚》(又译《塞浦路斯之歌》,一首关于特洛伊战争初期的系统叙事诗)有矛盾之处,并提出,这两者当中只有《伊利亚特》为荷马所著。至公元前4世纪时,只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出自荷马之手已成公论:比如,柏拉图引用“荷马”之言时,只取自这两首诗。比他晚一辈的亚里士多德从美学角度将这两首诗歌与系统叙事诗做了区分,他指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比其他早期史诗行文更紧凑。荷马诗歌,“不论是技巧还是天赋”,都围绕一个单一行动展开,而不像其他史诗那样,呈现多个仅有松散联系的情节。
简而言之,关于荷马的著作,人们的所知所解不只有流传的事实,还存在一些争论——古早时代便已如此。诗歌品位几经翻新,对“荷马”的定义也随之变化。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注重戏剧效果:他把荷马史诗视为一种广泛的史诗传统,许多戏剧均可从中有所借鉴。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则更关注事实的准确性:他反复考证了通常被认为是荷马史诗的各种诗歌,发现《库普里亚》与《伊利亚特》有矛盾之处,因而质疑两者为一人所著。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情节、写作技巧和才华进行了理论分析:他发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样的不朽诗篇均构思精巧、结构严密,于是认定两者出自同一位杰出诗人之手。
然而,即使在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之后,关于荷马究竟创作了什么仍然众说纷纭。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学者们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以辨别荷马史诗的真伪。他们细致分析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措辞和语法,在真实性可疑的诗行或段落旁边做上特殊的标记——画一条长线,名为“存疑符号”。他们还广泛地争论荷马可能创作了什么,没有创作什么,猜测他的性格及人格。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对荷马性格的兴趣颇浓,试图根据人们对他的描述,用自然的写实主义描绘荷马的面孔(见图1)。当然,他们的努力未能揭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真正作者,但证明了对荷马的身份和外表的持久兴趣——这种兴趣延续至今(见图2)。正如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所言:“人们因强烈的愿望凭空塑造一张张失传的面孔,荷马的肖像便是如此。”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2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