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文化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本书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点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同样,这些生命经验也是大部分现代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痛与快乐。 目录 霍克希尔德:社会学的“局外人” Part 1 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写作 Part 2 未完成的革命:情感社会学、女性主义与政治极化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Part 1 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与#MeToo遗留问题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Part 3 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戴锦华:仍然在路上 Part 1 学思历程:危机与应对 Part 2 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Part 3 性别议题:女性主义与文化困境 尾声:对生命的敬畏 邓小南:选择宋史,选择以教师为天职 Part 1 学思历程:做学问与当老师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研究与代际传承 陆晔:“可见”,是社会身份建构的第一步 Part 1 新闻学:理论与反思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境况与未来期许 贺桂梅:重启人文学的思想力 Part 1 性别身份、性别研究与理论失忆 Part 2 新启蒙、现代化理论与人文学的想象力 Part 3 女性榜样、治学生活与学术抱负 黄盈盈: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 2 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梁鸿:写作是一种“自我搏斗” Part 1 学术之路:从女性文学到梁庄书写 Part 2 非虚构写作:布满叙述“陷阱”的历险 Part 3 故乡:难以摆脱的情感结构 Part 4 “打工文学”与“小镇做题家”:警惕公共话语对群体的特殊化 毛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App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 2 影视剧研究 Part 3 专栏写作、性别身份与社会议题 张莉:回到女性写作的发生现场 Part 1 学术历程、现代女性文学与历史现场 Part 2 性别观调查与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分野 Part 3 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包慧怡:生活在中世纪的缮写室 Part 1 学术与制度 Part 2 语言与写作 Part 3 文学与公共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她们走过的路 文/青青子 2021年3月的一次选题会 上,我和主编提出想做女性 学者访谈系列。它起始于一 个简单的问题:无论哪个学 科领域,我们所知晓的女性 学者实在太少了。知晓,说 的是不仅要知道她的名字, 还要了解她的研究、她的经 历、她的看法。如果说有谁 有义务去那么知晓一位学者 ,学术圈之外,那一定就是 文化记者了。 大学的时候,我就读的 是一个古怪的专业,人文科 学,humanities,关于人的 学科,说白了就是文史哲通 读。通常来说,这样的学科 被认为适合女生,一个班里 的男女比例总是失衡,学生 会还经常搞和理科院系联谊 的荒诞活动。尽管我们班的 男女比例迫近1:1——或许 因为也要学历史的缘故,隔 壁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只有三 个男生。 老师的性别比例却是反 过来的。如果我没记错,从 大一到大四,无论是文学、 历史、哲学,教过我们的女 老师不超过五个。当然,在 那几年,我并不了解这意味 着什么。像大多数学生一样 ,我们浮光掠影地走完了文 学史、哲学史、东西方历史 ,记住了正典中大多数男性 的名字,和屈指可数的女性 的名字。至于女性主义理论 ,与其说是老师教的,不如 说是自己撞上的。 进入媒体工作后,因为 工作原因,会跑一些活动, 见一些学者,和他们交谈。 这些交谈通常都和选题有关 ,因为关注性别议题,碰到 女性学者的机会很多。在一 场活动开始前,偶然和其中 一位学者聊起她的研究最近 因为一篇报道“出圈”了。我 下意识地问她,生活有因此 发生改变吗?她讲起最近参 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在一次 和她的研究高度相关的学术 会议上,她的发言仍然被要 求排在那些并不研究该领域 的男性学者之后。最后由于 时间原因,她的发言还被取 消了。看到我一脸震惊之后 ,她补充说,这样的事情算 是平常。 回到家后,我在备忘录 里记下了这个选题。 那次选题会,女性学者 访谈系列很快通过了。后来 的几轮讨论,我也曾犹豫过 用“性别”来划分学者的问题 ,比如是否存在将女性学者 特殊化,差异化,甚至本质 化的风险。但老实说,我当 时的执念更多是呈现她们的 历程,我想知道,无论是那 些走进大众视野的名学者, 还是那些仍旧在聚光灯之外 的“青椒”学者,她们如何走 到今天,背后有哪些曲折, 在男性中心的学术体制内, 她们如何涉水前行,她们如 何找到参照。同时,她们做 学问的视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代际的女性学者,都会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拒绝性别 标签,甚至与性别身份相关 的研究主题…… 回头来看,在最初的构 想里,我的确出于直觉,或 许也有这份工作的惯性,想 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她们所 受到的“限制”,以及带来不 公的结构性原因。事实上, 作为社科线记者,又关注性 别议题,很难对于各类权力 结构在学者个体身上的实践 ,说一句peace & love,我 们只谈谈你的研究——毕竟 ,研究不是一个人关上门, 坐在书桌前就可以完成的。 第一位受访学者是北京 大学文学院教授贺桂梅。我 们在她的办公室见面。我大 概表达了这个系列的想法, 并强调不是给各位学者贴上 女性的标签。我们聊了将近 五个小时,一起吃了没有饭 的鳗鱼饭。我鲜有真正走近 一位学者的感受,那是一回 。 我至今仍然记得,从办 公室走出来,内心感受到的 欢欣,久违的快乐。可能因 为我们聊的不仅关于学术, 还关于我们自己。也是这次 采访,让我对这个系列有了 一些底。后来证明,参与这 个系列的许多同事也经历了 类似的“惊诧”。每次采完回 到报社,我们滔滔不绝,怎 么也停不下来,聊访问,聊 那些因为真诚、有收获的交 流所带来的快乐。 负责采写黄盈盈的徐悦 东曾在本科时期错失她的课 ,借着这个系列圆了梦。在 未刊发的版本里,他这样写 道: 在我读本科的时候,懵 懂的新生会就选什么课向学 长学姐们咨询。在推荐完一 系列课程后,一位学姐给我 “悄悄”推荐了黄盈盈的“性 与性社会学”,“这门课很劲 爆”——这个“劲爆”除了指人 气,更是指内容。不过很遗 憾,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选 上黄盈盈的课,这也吊足了 我的胃口。毕业多年后,一 位曾经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跟 我说,黄盈盈帮她完成了某 种性观念上的启蒙,也颠覆 了她对小姐的刻板印象。课 上的许多细节她早已忘记, 但她对一个细节记忆犹深: 黄盈盈提到,有位小姐表示 ,其实自己做这行挺享受的 ,但她之前不好意思说出来 。这句话让当时的她颇为惊 愕。 …… 我们邀请了来自社会学 、历史学、新闻传播学、文 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 女性学者,有些是大众所熟 知的,有些则在聚光灯之外 。她们的经历很相似,也很 不同。她们代表了不同代际 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知识怀 有热情,也曾经历困惑与挫 折。她们的故事讲述了大部 分现代女性的不满与困惑, 野心与梦想。 受制于时间、语言以及 突发状况,最终接受我们采 访的学者包括(按代际与首 字母排序): 40后: 导语 今天,女性主义一路高歌,女性整体的生存境况是在恶化,还是在改善? 为什么年轻人都在拒绝内卷、开始躺平?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献给同样遭遇不公、有过困惑的读者的动人之作。 是思想脉络的回溯与梳理,更是“大转折时代”的阐释与前瞻。 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忠实记录的真实心声。 风靡东亚的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研究大佬戴锦华,火力十足、写辛辣影评的毛尖,开大陆非虚构写作之风的梁鸿,青年新锐包慧怡……她们始终站在思想前沿、身处转折之中 精彩页 在网络上搜索霍克希尔德,随处可见关于职场妈妈的经典论述,它们被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段子”或语录,像模因一样在国外网络社区中传播和分享。而随着去年《职场妈妈不下班》被翻译引进至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强烈的共鸣,开始了解和走近这位年逾八十的美国社会学家。 《职场妈妈不下班》写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的对象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双职工家庭。就是这样一本外国学者的“陈年旧作”,却在译介之后引起了国内学术圈外的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现象。 在中国第二次人口转型的节点上,性别议题在社交媒体日益凸显,“丧偶式育儿”“爸爸去哪儿了”等话题引发持续热议,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中面临的结构性不平等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霍克希尔德这本译作的适时出版,恰好观照了当前城市育龄女性普遍面对的性别困境,说出了大批职场妈妈积蓄已久的心声。 基于这样的背景,霍克希尔德的采访得以成行。尽管最初的话题围绕着家庭中的照料危机展开,家庭社会学却远远无法囊括这位受访者的研究旨趣。在美国学术界,霍克希尔德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情感社会学的奠基人,而这部分得益于她特殊的早年成长经历。 1940年,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外交官家庭,这意味着相比于同龄孩子,她需要更频繁地面对陌生的外界环境。在和新京报记者对话的过程中,今年八十二岁的霍克希尔德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儿时陌生人的异样目光给自己带来的童年创伤。她说,自己经常是外人眼中的“怪胎”,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庆幸的是,这样的“局外人”经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她开始习惯用超然的“第三只眼”观察周遭的人与事,短暂地抛弃自我意识,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 1962年,霍克希尔德进入大学之时,正值美国的反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兴奋和躁动。霍克希尔德所在的美国西海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是这场运动的核心地带。在入学的第一个月,霍克希尔德就见证了校园里学生就古巴导弹危机所进行的激烈辩论。她激动地意识到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克希尔德不仅参与了黑人民权运动和自由言论运动,更是在校园中积极投身于女权运动,这在后来被称为“第二波美国女权主义浪潮”。 读博期间,她组织社会学系的学生召开讨论女性议题的会议,寻找社会学核心概念中那些缺失的关于女性的部分。为什么“工作”的定义不包含家务劳动?为什么作为研究对象的女性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岗位上,而男性则在另外一些领域?如果女性被称为更“情绪化”的性别,那么情感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时期的霍克希尔德,也引领她最终走上了学术的道路。 拿到博士学位之后,霍克希尔德先在其他学校工作了两年,接着受邀回到母校,成为自1913年以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专业的第一位女性助理教授。她去那儿之后第一个瞩目的学术成果便是把情感纳人社会脉络。 情感,从前通常被视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或者在哲学中与“理性”所对立。霍克希尔德的创见在于,她把情感放到社会脉络之下加以理解,个体的情绪与感受不只是私人领域的事情,它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规制。 她最初的观察对象是同自己的外交官父母打交道的各国宾客。当十二岁的霍克希尔德为客人递送花生碟子时,她发现从下面仰视跟平视,外交官的微笑迥然不同。她逐渐意识到,外交官通过神情和姿态表达的情感“不仅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也传递了从索非亚到华盛顿、从北京到巴黎、从巴黎到华盛顿的讯息”。霍克希尔德意识到,这种人际交流中常见的“情感规则”(feeling rules)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之中,它要求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境恰当地唤起或抑制情感。 在1983年的成名作《心灵的整饰》中,霍克希尔德借鉴C.赖特·米尔斯和欧文·戈夫曼的理论,把这一类需要在工作中整饰自己情感的工作称为“情感劳动”,以美国航空业的乘务员和收账员为例,展示了商业化如何影响和操纵情感劳动的从业者的真实情感表达。由此,霍克希尔德开拓了一块全新的社会学研究领域。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