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要“境”——外在的环境,内在的心境。如能在书虫书痴们的熏染下,视读书为趣事,寻得思想的养料,进而达至光明通透的境界,岂不快哉!“读书风景文丛”即是这样一套引导读者与书结缘、与书友结缘的书话随笔集。
“读书风景文丛”第一辑合18个分册,作者大多是当今读书界较有名气的作家、书评人、媒体人,内容多为读书笔记、藏书题跋、文人逸事等。撇开丛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不说,单是它传递的那种对书的尊敬,对书的痴迷,便构成了它的独特价值。相信它能引领读者朋友,感受阅读,领略书中无限风景。
本书为其中一册《积树居话书》,由姜晓铭编著。
《积树居话书》所写读书人淘书买书访书的人缘与书缘,读书品书的乐趣,围绕书里书外、书边絮语、书人书话信手拈来而涉笔成趣,书林漫步书林拾趣好读书不求甚解亦属境界,文字短小精悍、隽永深邃、博学典雅构成一幅读书图。
《积树居话书》由姜晓铭编著。
书林叶拾
淘书旧书摊
行行走走觅书
网上淘书乐
我的书斋匾
我的书斋联
作家签名卡
“诗书画印”书签
淡庐书法赏析
积树居絮语
“晓铭的书”藏书票
喜得名家藏书票原作
剪纸藏书票
“筱强藏书”藏书票
民国三十六年《家医》
书边絮语
文采风流说韵琴——读《韵琴诗词》
《书架的故事》
《收藏历史的人》
普希金与《自由颂》
《童年与故乡》
《好兵帅克》
江南春梦橹声中——读《听橹小集》
一盏秋灯夜读书——读《卧读偶拾》
爱书是一种美德——李传新与《拥书闲读》
书香一脉不绝如缕——读《书脉集》
书香春水是谓尔雅——读《盈水集》
心灵絮语——读《秋缘斋书事三编》
乡村渔事更无穷—渎《乡村捕钓散记》
暖笔著春秋——读《心灵絮语》
书是用来读的——读《鹤斋趣谈录》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读《风檐展读》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读《溪上书香》
满目琳琅蔚然集藏大观——读《报痴人生路》
爱书是没有理由的——读《春明读书记》
窗竹影摇书案上——读《风雨读书声》
那些人,那些事儿—读《老楼那些事儿》
铁骨丹青水墨神韵——读《铁骨丹青——祭彦俊烙画艺术展》
落笔唯图求一得——渎《思愚诗词一得集》
一脉幽香把君难——读《卓曙画莲》
妙手丹青入画来——读《赏竹花鸟画集》
读书志弥高——读《玉兔集》
灯下窗前常自足——读《书事六记——个书迷的自述》
诗非易作须勤读——读《读书消暑录》
雪鹰在歌唱——读《飞翔的梦》
有梦的人生真的不错——读《愚园漫步》
外人羡着桃花源——读《兴化历代名人书画选》
书林纪事
我与文老结书缘
华君武签名本
杨苡题跋《永远不会落的太阳》
袁鹰签名本
姜德明题签本
陈子善题签本
王稼句题签本
龚明德的书生情趣
贾平凹题签《大翮扶风》毛边本
虎闱——民国书刊老法师
《旧书鬼闲事》题签本
《人缘与书缘》题签毛边本
《推拿》题签本
《香河》题签本
《南瓜花》题签本
《元红》题签本
《青果》题签本
情有独钟毛边本
《私想者》签名本
姑苏周晨
书卷多情似故人
来新夏教授题签本
依然有味是青灯
钟叔河题签《小西门集》
《书虫日记》题签本
十年成完璧——《朱自清全集》购藏记
外七篇
七十多年前的《金石书画》报
七张国庆日的《人民日报》
半个世纪前的《苏北日报》
巴掌大的《家》报
生肖纪念报
战地报唱出军魂之歌
珍藏七一专题报
后记
淘书旧书摊
我不是藏书家,只能称爱书人,多年来积聚了许多书,一是享受阅读,二是为了写作中查找资料,虽没有什么古籍善本,却也珍藏了一些名家初版本,而有些书却是在旧书摊淘得。
爱书的人都喜爱逛旧书摊淘书,日久定会痴迷,偶尔见到好书,定会眼睛发亮,精神为之一振。
二○○○年五月,我下班回家的路上,见到兴化长安路第二百货公司门口有一旧书摊,摊主四十多岁,所卖大都是些教辅书、小说、期刊类,也没在意。正准备走,看到一本黄色封面黑色隶书书名的《劫中得书记》,郑振铎著的。我大脑中立即反应过来,此书近年虽再版,但一直久觅不得,今天竞在此碰上,遂又蹲下来,取出一看,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六年十月第一版,一九五七年五月第二次印刷,印数一万零一册到一万四千册,定价零点六五元。封面上盖“兴化师范资料室”章,封底盖“兴化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图书室”章,赶紧拿到手中。再翻,还有一精装本,是季羡林先生译的《沙恭达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六年五月北京第一版,一九五七年九月北京第二次印刷,印数五千零一册到九千三百册,定价一点二元,刘岘装帧木刻,封面书名、作者名为红字。尽管内文纸张发黄,但品相还不错。两书摊主要三元,没还价成交。拿回来翻阅后,知道《沙恭达罗》是印度伟大诗人迦梨陀娑著的剧本,季羡林先生根据德国著名梵文学者皮合尔校订的孟加拉本所译。此书因系季羡林所译初版本,加之刘岘装帧木刻,较为难得。区区三元购得两本书,让我捡了个漏儿。
翌年,在同一地方我又遇到去年卖旧书摊主。稍翻了书后,一张精美的封面木刻立即吸引了我。将这本书拿到手一看,是《黑鳗》,艾青著,作家出版社出版,一九五五年十月北京第一版,三十二开,印数九千册,定价零点二三元。刘岘封面木刻,扉页盖“齐齐哈尔铁路图书馆藏书之章”篆书印。封面木刻为一帧彩色的木刻渔船,正扬帆航行,书名、作者名为红字。内文纸张略黄,整本书一页都未折角,品相十成新,以人民币一元购下。
得书后翻看,这部长诗采用民间传说形式,通过一对青年渔民的恋爱故事,表现他们对于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本书可能是被当年正恋爱中的人借阅,一直压在箱底,也可能是美术爱好者太爱这封面上木刻而一直私藏着。因为扉页上图书借阅日期表上写着借期七月十九日,还期七月二十九日,只此一行,再无他人借阅痕迹。
季羡林、艾青两位先生我熟悉,刘岘先生不熟悉,而一年多内我得到两本有刘岘先生木刻作品的书,也许是书缘。查资料得知,刘岘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深有影响的版画家,为鲁迅多部著作创作木刻。写此小文时,刚好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文汇读书周报》刊出黄可先生《版画家刘岘和毛泽东给他的题字》一文,详细介绍刘岘先生成就,使我对两书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旧书摊淘到这三本书,也算是我与书的缘分,得书之喜,快乐哉!
行行走走觅书
书与我有缘,我对书有情。哪怕出差在外,也不放过觅书的机会。
一九九六年六月,我出差盐城,公事办完,离开车还有一点时间,就到盐城市解放路一所中学附近的个体书店逛逛。
我转了几家书店,一无所获。临走又到西边一家文史书店转转,并与老板聊上几句。见靠近收银柜的书架顶端有一套纸盒装的书,书上已落有灰尘。因系书的顶端对外,看不清书名,要店主取下看看。拂去尘埃,见是我寻觅了几年的《护生画集》,一套全六册,丰子恺绘画,弘一法师等书写,海天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三年第一版,定价四十元。书封面为绿底白描荷叶莲花,六只蜻蜓穿梭其问,中间是红底黑字书名。问其何故只有一套,店主告诉我,此套书只进了一套,一直放在这儿没有人要,还说:“你要给你打六折。”我付款二十五元购下。
丰子恺先生一生笔耕六十余年,有一部作品创作的过程达四十六年(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七三年),这就是《护生画集》。一九二八年丰子恺为祝弘一大师五十寿,绘成护生画叶五十幅,请弘一大师题字五十页,是为第一集开始。以后每隔十年续绘一集。护生画的原则“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弘一大师语)。《护生画集》的版本很多,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完整的《护生画集》(六册),且补齐了被港台版遗漏的若干原版本的序跋文,称得上是一部相当完备的版本了。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日,我出差淮阴市,得空就到淮阴市逛书店、书市。淮阴的书店很多,太大的书店我不喜爱,嫌吵闹不宜寻书,一般进去逛逛就走,中等书店却是我的最爱。淮阴的书店分类比较细,这为读者购书提供了方便。因是五一期间,书店举行图书优惠展销,教辅类、生活类区人很多。我进书店径往文史类区,一来我喜爱此类书,二是这儿人少,易觅得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好书。在一大堆书中翻到几本想买的书,人有些累,就倚墙稍事休息片刻又接着翻找。
一本橘黄色封面,正中“八十自述”四个白色大字,左侧下方标明“自编年谱”的书人眼,作者署名在右上方——徐铸成著。我读过新闻史,知道徐铸成先生主持《大公报》《文汇报》多年,加之我喜爱读人物传记,立即拿到手中。此书封面为曹辛之设计,一九八九年七月第一版。印数三千零五十册,定价四元四角。到柜打七折,营业员在书的封页内盖一蓝色的椭圆图章“图书优惠展销”。
徐铸成先生著有《报海旧闻》《旧闻杂忆续编》《杜月笙传》《报人张季鸾先生传》等。徐铸成先生在写《八十自述》的时候云:用不着推敲,更毫无“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之处,可以信笔直书,无所隐讳。就是这一本书,李伟先生在二○○四年十一月五日《文汇读书周报》上撰写《铸老晚年两憾事》一文。文章提及此书一九八九年印成后因故未发行,三千册封存书库中,世人与它相违,良可叹惜,成为铸老晚年一大憾事。
行文至此,抚摸此书,掩卷欷献,感慨良多。
原载《泰州晚报》二○○五年六月十十日P3-6
春节前,在天地出版社任职的一位朋友说,现在的书店纷纷倒闭了,但读书人依然不减,这种风气正是美好社会的种子,是不是找机会做一套关于读书的书?这几年,我一直在编《天涯读书周刊》电子杂志,也早想着出一套这样的书。甚至在一两年前就跟一家出版社商谈出这类书,作者就找了好些位,但限于市场太小众,出版社最终放弃了计划。说来,还是觉得对作者不住,便随时在寻找机缘出这样的书。
我的这位朋友是实在人,做出版多年,此前也有合作,对做读书的书,自然是一拍即合。我随后提出做年轻作者的书,如阿滢、王国华,在读书圈早已享有盛名;如理洵、黄岳年则在网上拥有众多的“粉丝”,虽然市场小一些,但在未来是值得期许的。相对来说,年纪大一点的这类作者,差不多都出过书了,出他们的书,固然市场有保证,但新鲜劲似乎不足了。我如此说。朋友说,就按你的意思办。
有了这一句话,我就大胆放心地去组稿,一下子约了二三十位作者,但有的觉得写的文章固然多,还不够出书的分量;还有的担心市场……几经筛选,终于确定了十八位作者。于是,这套名为“读书风景文丛”的书就顺势而出了。
我曾在微博上谈论这套书说,这里展现了不同作者的阅读趣味,去除了时髦,回归了阅读。实际上,书话类的书出到今天,我们也在思考,书话的未来,以及书话学的构想。现在,我们期望通过读书随笔的形式,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一些。读书随笔,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另外,这样一套读书随笔,作者基本上是年轻一代,他们在当今的读书圈中还属于被忽略的一群民间读书人,但他们活跃于网络、报刊,影响非凡。这次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可能观点少了一点,但都在文字中有所表述了。而这,需要用心去发现。
确实,读书风景很美丽,但如果缺乏发现,可能看完一本书就扔,或者读书过于功利,就难以发现阅读之美了。安武林老师说,《读书如同玩核桃》。这是怎样的玩法?确也令人好奇。而王淼兄《左手新书,右手旧书》,这样的一种状态也足够迷人。如若《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其展现的也是《书中风骨》了。不管是《枕边书》,还是《信手拈书》,都是《与书为徒》的一种《书式生活》吧。
这读书风景,既有董桥的书城黄昏即事的韵致,也有读书生活的素描,就像卞之琳所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不仅如此,透过这读书风景,我们看到的是读书人在浮躁的时代,依然心存美好,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所凸显的气息是优雅的,也是温暖的。
朱晓剑
二○一二年三月
这本小书应朱晓剑兄约,将我近几年来散发在报刊及平日里所写与书有关的文章编辑成书。编书时正值岁末年终,诸事颇多,加之工作有些变化,一些人一些事,唯有面对。
我儿时上学放学总要到连环画出租店看看,兴化城东门外珠蕊巷和竹巷的巷头有一家连环画出租店,大家都叫店主吴老头子。他家以前是专门制作头面首饰的银匠店,不让做首饰了,他就将家里的古书、连环画拿出来出租,每册一分钱,厚一些的两分钱,我大部分零花钱都花在他那儿。每天放学就到他店里看连环画,对于我这样的老主顾,吴老头子会在人少时拿出一些压箱底的古书给我看。看到一本本绵纸线装带木刻插图的书,我立即接到手中,使劲吸吮书中散发出的墨香,常常流连忘返。我自小由外婆带大的,星期天外婆带我回家,走到新华书店看到小人书,喜欢的外婆总是帮我买下。我用零花钱到新华书店购买连环画,慢慢地积聚了许多连环画,最多时我拥有两百多册连环画,后来都给了我的堂弟。
少年的我,对书,不单单是喜欢,而是一种天性使然,并不放过任何读书的机会。一次,我从父亲书桌的抽屉夹层中翻出人民文学社一九五七年版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内有改琦绘四十幅精美插图,我偷偷地将书藏起来,放学后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读,至于《红楼梦》里讲的什么,我不知道也不需了解,觉得读到就是快乐。那时还读过《古文观止》《中华活叶文选》《狄公案》《三言二拍》《三侠五义》《少年文艺》等,记得还从我父亲的书桌内翻到我父亲当年读书的教科书以及民国时期的《家医》。
中学时代,我们一帮同学结伴到一个姓顾的出租店租书,记得读过的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老头》《青年近卫军》《欧也妮.葛朗台》《悲惨世界》《七侠五义》《包公案》,等等,大家看完相互再换着看。那时读书杂,见到什么书就拿来读,每天在昏黄的灯光下读得如痴如醉。我常从出版社邮购新书,记得为补齐一套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安徽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第一版,高莽设计的扉页图,此书分上、中、下三册,买书时独缺少了中册),托人多方求购不得。我写信给出版社,在出版社一位编辑的帮助下,终于购得此书中册,使其配套完整。参加工作后,有了自己支配的余钱,买书的热情就高涨起来,成了嗜书瘾君子并有了属于自己的两个书架。随着阅读和购书量的增大,书架也渐渐多起来,及至搬迁新的住房时又做了几个书架,一下子拥有了八个书架,此时的新书与旧籍融为一体。美国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说:“没有书,历史会喑默,文学会失音,科学会瘫痪,思想会停滞。”面对四壁图书,闲暇之时,随意抽书阅读,也有了《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的感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集万种报,活多彩人生。读与行并举,坚持读书集报,集报使我扩大了阅读的信息,读书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常年不懈的坚持阅读,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面对金钱的诱惑我选择坦然地平静生活,理智地对待生活,有书读的日子真好。读书已融人我的生活,这么多年来,我得到许多前辈师长的厚爱,他们关心爱护我,惠我学识,指导我读书做人,我荣幸之至并深深地感谢他们。
这本书所写的是我工作之余淘书、觅书、访书、买书、读书的经历和我喜欢的毛边本、签名本、藏书票、签名卡、书签、笺纸、文玩等。编辑完这本小书已是年末,读着这些文字,不揣冒昧,自感粗陋和肤浅。之所以取名“积树居话书”,因为积树居是我的书斋名,是我在书斋里谈书话书的絮语和读书生活的点滴感受,这些文字记录我与师友的情谊。承王稼句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题签,衷心感铭,谨此致谢。
人是要懂得感恩的,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和珍惜的人,才会拥有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感到温暖。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总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