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现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煽动性言论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更是赋予深入研究煽动犯以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煽动犯作为研究对象,意图通过对煽动犯基本概念、构造特征、犯罪形态以及处罚根据等方面的研究来丰富煽动犯的教义学内涵,通过梳理其与宪法上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来明确煽动犯设置之目的和限制,最终妥当协调处罚言论犯罪与保障言论自由之间的微妙关系,并重塑煽动犯其独立的教义学地位。 作者简介 胡亚龙,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煽动犯概述 第一节 煽动犯的内涵与性质 第二节 煽动犯与相关范畴之区别 第三节 煽动犯立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第二章 煽动犯罪与宪法言论保护关系论 第一节 宪法上言论权利的保护及其相对性 第二节 煽动犯立法对言论权利规制之正当性考量 第三节 煽动犯立法对言论权利规制之限制性 第三章 煽动犯的本质 第一节 理论借鉴:教唆犯的本质之争 第二节 煽动犯本质之透视——预备行为实行化 第四章 煽动犯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煽动犯构成要件之观点综述 第二节 煽动犯的客观构成要件 第三节 煽动犯的主观构成要件 第五章 煽动犯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煽动犯与共同犯罪 第二节 煽动犯的未完成形态 第三节 煽动犯的罪数形态 第六章 煽动犯的处罚 第一节 煽动犯的刑罚之根据 第二节 煽动犯的刑罚之适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