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关系陷阱: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聚焦“自恋”主题的出版物寥寥无几。本书描绘了自恋者的概念化画像,并提供了一些如何与其打交道的策略。曾有自恋者的伴侣或亲友表达过对他们的深切关心,表示哪怕备受挑战,仍期望对自恋者多一些了解,期望能影响其作出改变,期望若有可能,自己的需要也能得以满足。本书的诞生,主要就是为了回应这些诉求。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深刻剖析自恋者的内心戏和人际互动模式;带你了解与自恋者互动中的常见陷阱和应对策略,使你在与与自恋者交往中可以主张自己,免于陷入被动;教你识别危险的自恋者,启动逃跑计划,免受伤害。 作者简介 温迪·T.巴哈利(Wendy T.Behary),临床心理学家,国际图式疗法协会前主席、认知疗法学会奠基人之一、新泽西认知疗法中心主席、纽约-华盛顿特区图式治疗研究所主席。心理咨询、培训从业近30年,同时受邀为众多企事业单位进行演讲和培训。 目录 这本书能提供什么帮助 第一章 他是自恋者吗? 什么样的人是自恋者 纯真天使为何会变成吹牛大王? 被惯坏 过度依赖 孤独和被剥夺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自恋的人在想什么? 我对你的感受没兴趣 我不需要任何人 我可以安慰自己 用我的智慧来救赎你 自恋的“她”有何不同? 请欣赏我的表演 让我开心是你的使命 我要作时代偶像 自恋不一定是坏事 儿童的健康自恋 成人的健康自恋 第二章 挖掘自恋的源头 容易吸引自恋者的八种典型信念 自恋者持有的八种典型信念 自恋者的信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这些信念如何影响行为 自恋者可以改变吗 第三章 为何陷入自恋者圈套的总是你? 这些特质让自恋者吃定你 乖乖配合,才能保护自己 做到完美,换取认可和关注 没有需求,就不会成为负担 你如何与自恋者结成“共谋” 为了改变,你可以做什么 第四章 冲破禁锢,从改变沟通方式开始 提醒自己“此一时,彼一时” 识破诱你上钩的骗局 五类惯用诱饵 五种情感操纵 夺回沟通的主动权 第五章 立足当下,开启全新互动模式 揪出助纣为虐的旧习惯 培养积极灵活的新习惯 找回开放而淡定的心态 回击自恋者的挑衅和伤害 应对自恋者的炫耀 回击自恋者的霸凌 拒绝让自恋者使用特权 直面自恋者的成瘾行为 第六章 走为上计,逃离危险的自恋者 识别危险的信号 现实生活中的威胁 从逃避否认到恼羞成怒 是改造,还是离开? 评估重建信任和亲密的可能性 在专业帮助下寻求改造的机会 规划出逃攻略 第七章 共情面质,在互动中占据主动 从读懂自恋者的内心小孩开始 理解,但不纵容 会意,但不屈从 洞察,但不退缩 尝试与他内心的顽童展开对话 一步步引导他承担责任 区分错误和责任 设置边界 建立互惠规则 对进步给予积极反馈 整合最佳工具:慈悲和面对真相 创造助力改变的杠杆 善意假设原则 以小见大法 暂停与冷静 在必要时寻求外援 第八章 应对困难关系的七个技巧 相互尊重 自我表露 明辨今昔 同舟共济 预见冲突 承担责任 真诚聆听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多年来,我发现在心理 治疗中,来访者最常见的问 题之一就是如何应对自恋伴 侣那些自我中心、傲慢自大 的行为。对于这些来访者的 需要和感受,他们的伴侣几 乎完全没有敏感性和同理心 ,因此他们常会感到沮丧、 愤怒、屈辱和无助。我在治 疗面谈中,听到来访者讲述 一个个这样的故事时,经常 为他们不得不忍受如此自私 的行为而感到难以置信。面 对这个自己多年前爱上的人 ,是离开,还是抗争,他们 好像都力不从心。 温迪·巴哈利这本关于如 何与自恋者打交道的书,让 我感觉很振奋。这本书可以 帮助无数像我那些来访者一 样,每天要在生活或工作中 与自恋者相处的人。市面上 虽然也有其他一些关于自恋 的自助书籍,但这本《关系 陷阱: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 》体现出更胜一筹的深度、 复杂性和人文关怀,为打破 困局提供了十分有效的策略 。温迪多年来专注地致力于 对自恋者及其伴侣的治疗, 对如何处理这一顽疾,她有 发言权。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和处理自恋问题,温迪吸收 了图式疗法和人际神经生物 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治 疗实践经验。图式疗法是我 和同事们在过去二十年中发 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 可以帮助治疗师、来访者和 其他感兴趣的人更好地理解 人的情绪主题,即“图式”① 。图式在我们幼年期就已形 成,最终会导致大多数人陷 入重复的、自我破坏的生活 模式。在《重塑你的生活》 (Reinventing Your Life) 一书中,我首次向公众传播 了这方面的理念。 《关系陷阱:如何与自 恋的人相处》将图式治疗的 概念延伸到自恋领域,提出 了一些我在阅读之前从未想 到过的新见解和新观点。温 迪非常好地解释了缺陷图式 和情感剥夺图式如何戏剧化 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她对 图式治疗的这一独特贡献, 引导着我们对身边的自恋者 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并向我 们展示如何征服自己身上的 “魔鬼”,正是它妨碍了我们 更有效地与自恋的伴侣、父 母、朋友和同事打交道。 我很高兴地看到,温迪 的见地远比许多其他书籍或 治疗师提供的建议更高明。 在改变自恋的问题上,不存 在简单的答案或技巧。读者 必须要深入研读,花些功夫 ,才能真正领悟书中内容的 重要价值,因此而获得的回 报也将是巨大的,与付出的 努力相匹配。在本书中,温 迪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并通 过丰富的例子,生动地展示 出要如何将这些方法落地于 现实生活。您将了解自恋者 的不同类型,知晓被自恋者 娴熟使用的策略手段,而正 是这些策略解除了您的武装 ,甚至说服您相信一切错在 自己;您还将认识到与自恋 者沟通或抗争时,“共情面 质”的重要性,这种方法让 我们在受委屈或被亏待时, 仍能培养和维持对自恋者的 同情心,并为他们的改变创 设足够有利的条件。 如果您能投入必要的时 间去理解温迪的见解,并积 极练习书中的技巧,那么很 快您可能就会尝到在与自恋 者关系中占据上风的滋味, 并收获一种新的自信。当自 恋伴侣又在朋友或家人面前 羞辱您,说类似“你因为太 蠢所以看不出我很棒”的话 时,您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 最后,我想强调温迪在 这本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点, 这一点也是图式疗法的核心 所在:与其他任何人格问题 一样,我们需要以一种同情 和慈悲的方式看待自恋者。 其实,无论他们如何对待我 们,大多数自恋者在本质上 并不是邪恶的。如果我们能 学会在主张和维护自己权利 的同时,努力去触动自恋者 脆弱而孤独的内核,那么就 更有可能帮助他们绽放关爱 他人的那一面。 阅读《关系陷阱:如何 与自恋的人相处》是走上这 条带有悲悯色彩的改变之路 的最合适的起点。正如温迪 在本书结语中所言,“自助 之旅既孤独又艰辛”,但是 倘若你们的关系因此而发生 戏剧化的改变,那么一切努 力都获得了超值的回报。 我将这本优秀的读物, 推荐给所有与自恋者一起生 活,一同工作,或不得不与 他们打交道的人,包括他们 的伴侣、同事、家人和心理 治疗师。 杰弗里·扬(Jeffrey Young) 纽约认知治疗中心图式 治疗研究所所长 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 系教授 国际图式治疗学会创始 人 导语 哈佛大学教授、“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力荐! 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支持全球百万读者摆脱关系困境! 是什么让亲情、友情和爱情不结善果? 是什么让Ta的无理索取变得理所当然? 是什么让你习惯性地迷恋上自恋者? 是什么将你一次次拖入消极的人际关系循环? 我们竭尽全力寻找幸福,却一次次忽略危险的信号,义无反顾地跳入“狩猎者”的陷阱。 《关系陷阱: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伴你冲破禁锢,应对身边的情感“吸血鬼”,赢回生活的主动权。 精彩页 第一章 他是自恋者吗? 自恋者既迷人又伤人,他看起来像现代版的兰斯洛特骑士①,周身散发着势不可挡的魅力,披挂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闪亮铠甲——纯手工制作的公文包和晃眼炫目的饰品。但要小心!这位骑士其实是一位幻影大师,是彻头彻尾的危险人物。他那由成就、才智和看起来完美无瑕的自信编织的迷人诱饵,可能很轻易地将你引入陷阱。但之后他的傲慢、优越感、特权意识、自私冷漠,将让你感到被严重地冒犯,也不可避免带来令人心烦的人际冲突,及在长期关系中的重重困难。 自恋的“她”可能穿着引领潮流的考究华服,或是挎着一位成功人士矫首昂视地阔步于某家公司总部的走廊,或是在家长会旁若无人地夸夸其谈,或是在社区服务集会中指挥调遣他人;她也可能打扮得精致性感,穿着有隆胸效果的内衣,向人夸耀着她那款顾客推荐率最高的拖把。这姑娘总是迫不及待地让你知道她做过的一切:“我可不想吹牛,但……”或者“我不想抱怨,不过……”或者“我想不出除了我,还有哪个女人能够忍受……” 她甚至可能嫁给了前面提到的那位具有迷惑性的骑士。她将自己的需要克制于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之下,只对那些可能惊叹于她的无私奉献的人吐露心声,享受对方奉上的类似于“我不知你是怎么做到的”之类的敬畏赞叹。实际上,这位可爱但不害羞的女人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的样子,内心渴望着掌声,尽管她所谓谦逊的智慧和欢喜雀跃的姿态让我们感觉坐立不安,仿佛听到指甲划过黑板的刺耳声。 二十多年来与自恋者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没有比自恋者更具挑战性的来访者了,他们前来寻求帮助,往往都是由于其伴侣终于忍受不下去,鼓起勇气对他说“寻求帮助或者一拍两散,你选一个”;或是他的老板对其难搞的性格抱怨连连,并下出最后通牒;抑或是他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中突然失去动力,想要重获斗志;也可能是他身陷官司,相信心理咨询可能让他生活得好一点;偶然也有自恋者仅仅是因为孤独、抑郁或焦虑而极不情愿地进入治疗室。 那么我们怎么称呼这种矛盾到让人大跌眼镜的人格类型呢?虽然他们看起来体面、自信,有时还深谙迎合讨好之道,但他们可能突然对你出手,使你陷于忧伤、痛苦、厌烦和憎恶之中(正如在序言中提到的,自恋者大部分为男性,所以我主要用“他”这个代词,本书中举例的案例主人公也都以男性为主;不过在本章最后会谈及女性自恋者的特殊表现)。 测一测:他是自恋者吗? 请阅读下列条目,逐条对照你生活中那个难相处的人。如果一个特质在他身上表现得突出,即出现的频率多于不出现的频率,那么就在前面打个钩。 □只关注自己(好像每件事情全都是关于他的) □有特权感(制定规则,但同时也违反规则) □贬低别人(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批评指责) □需索无度(要求得到所有他想要的) □不信任别人(当你对他好的时候,他怀疑你有所图谋) □完美主义(有刻板的高要求,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 □自视高人一等(相信他比你和别人都优越,很容易对你们厌烦) □寻求赞许(渴望持续得到表扬和认可) □缺乏共情(对理解你的内心体验没有兴趣,或者根本理解不了) □强迫性(过分拘泥于细枝末节) □成瘾性(不能改掉坏习惯,利用它们来自我抚慰) □情感上的疏离(小心地避开情感) 如果你在13个特质中选择了至少10个,那么这个人已经达到了显性非适应型自恋的标准,这类自恋者是最常见也最难相处的,他们简单粗暴,不留余地,让人难以应对。我把它称为显性非适应型自恋,用以与另外两种自恋区分:隐性非适应型自恋和健康型自恋,这两个概念后文会谈到。在这里,“显性”与“非适应”结合在一起,是想表明这种类型的自恋者显然无法良好地适应社会、服从规范,无法根据情境或者关系中另一方的基本期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你遇到的确是一位显性非适应型的自恋者,不要绝望。你可能早已意识到这个人不好对付,但还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请继续读下去,你距离获知答案已经越来越近了。 如果你选择的特质少于10个,那么你面对的是一位有挑战性,但还不至于太任性的自恋者。自恋的程度像一个连续带,一端是健康型自恋,另一端是显性和隐性非适应型自恋。我会在本章界定这三种不同的类型。 P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