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条龙终于游回大海
外面有秦穆公的保护,里面有栾枝、郤溱(zhēn)、士会、韩简、羊舌职、荀林父等大臣的欢迎,公元前636年,流亡十九年的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重耳四十三岁的时候逃亡到翟国,五十五岁跑到齐国,现在已经六十二岁了。
私自跑回晋国,急不可耐地当上国君的世子圉(晋怀公)眼看大势已去,撒腿就跑,很快就被晋文公派人杀死。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这个人总计在位不到半年,而且刚刚继位就杀了狐偃和狐毛的父亲狐突,弄得元老大臣们心凉了半截。
晋文公屁股还没坐稳,仇人就找上门来了。谁啊?十九年前受晋献公的指派去蒲城杀重耳,砍掉重耳半截袖子,七年前又受晋惠公的指派去翟国继续追杀重耳的勃鞮。文公本不想见这个人,心想我没找你算账就不错了。想不到勃鞮理直气壮地请狐偃传话说:
“从前献公在世的时候我心里只有献公,惠公在世的时候我心里只有惠公,难道我执行国君的命令有错吗?如果主公的眼睛只看得见小冤小仇,拒绝见我,恐怕麻烦就大了。”
听听,口气好大啊!晋文公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忠于职守,应该是忠臣,如果连他也不原谅,那么朝廷里的大臣又该怎么想呢?于是原谅了勃鞮,让他进宫。想不到刚刚见面,勃鞮就吐露了惊天秘密:郤芮和吕甥正在密谋火烧宫殿,害死重耳!
这两个人势力很强,亲信遍布朝廷,晋文公只好暂时躲避,跑到黄河边再向秦国求援。勃鞮假装不知道,回去以后继续配合郤芮和吕甥执行计划,直到宫殿都烧完了,才发现重耳不在里面,而各位大臣已经带着人马来攻打了。
郤芮和吕甥急匆匆跑到黄河边,也想借助秦国的力量,重新立公子雍继位,结果被秦穆公骗进秦城,砍了脑袋。当然,勃鞮检举有功,不但没杀,还升了官。
晋文公对秦穆公满怀感激,不仅彻底消灭了敌人,还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赢(先跟晋怀公结婚,后被抛弃在秦国),双方约定世世代代保持友好关系,永结“秦晋之好”。至于秦晋之好能维持多久,我们很快就能知道。
重新回到都城,这次总算安稳了,头须又找来了。还记得吗?七年前逃离翟国的时候,正是这个人卷跑了重耳的行李和钱财,害得他们在卫国讨饭受辱,害得介子推割肉煮汤!
晋文公依然原谅了头须,让他负责驾车,还乘坐头须赶的马车出宫逛了半天。晋国人都看在眼里,也知道头须偷过晋文公的钱财,现在都放宽心了:国君连偷自己东西的人都能原谅,肯定也能原谅为郤芮和吕甥做事的大臣们。
从此以后,整个晋国人心都安定下来。这就是晋文公善于用人的智慧,当然也说明他是心胸宽广的人,否则怎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称霸呢?
22.寒食节的来历
如果你是晋文公重耳,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当然是接回分散在各地的妻子和孩子们了。原来他在蒲城当公子的时候已经结婚,现在妻子去世了,留下公子驩(huān)和女儿伯姬,迎接回来之后立公子驩为世子,女儿伯姬嫁给了赵衰,从此以后改称赵姬。
流亡翟国的时候娶了季隗,生下两个儿子,还是有齐姜夫人,也都统统请回来,齐姜立为君夫人。当时赵衰也娶了季隗的妹妹叔隗,还生了文武全才的儿子赵盾。现在,赵衰娶了国君的女儿,不好意思迎接叔隗和儿子,幸亏赵姬没有小姐脾气,品德高尚,亲自跑到晋文公那儿求情,于是由文公出面迎回了叔隗母子。
后来,赵姬又生了赵同、赵括、赵婴,壮大了赵家的队伍,这才上演出了轰轰烈烈的“赵氏孤儿”大戏,当然这是后话了。
然后呢?晋文公还会做什么?不错,封赏功臣!
我们来看看晋文公的封赏是不是合理。第一等是从亡功臣,当然是十九年来陪着重耳周游列国的人了,功劳最大的是狐偃和赵衰,其次是狐毛、胥臣、魏犨、先轸、狐射姑、颠颉;第二等叫送款功臣,也就是到秦国秘密联络重耳的人,功劳最大的是栾枝、郤溱,其次是士会、舟之侨等人;第三等叫迎降功臣,包括韩简、郤步扬、先篾等人。原来没有封地的给予封地,原来有封地的加倍,另外还有各种赏赐,那就不说了。
名单列举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漏了一个人?介子推!
原来介子推不愿贪功,他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然后就躲在家里,不再上朝了。晋文公好长时间没见到介子推的身影,竟然把他给忘了。等到有人提醒功臣名单里没有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
哎呀!怎么单单把介子推给忘了?!晋文公连忙派人去请,发现介子推家里已经人去屋空,四处打听,终于听说介子推进山的事。晋文公亲自带人来到绵山,守在山脚,派出几路人马进山搜寻,过了几天也没有发现介子推的影子。
魏犨在旁边说起了风凉话:“子推也真是的,害得主公耽误好几天功夫,出来之后我可得好好取笑他!”
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介子推最孝顺了。如果放火烧山,他肯定会背着老母亲出来,总不能让母亲陪着自己烧死吧?”
晋文公觉得这是个办法,于是下令烧山。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有出来,而士兵们终于在幽静的山谷里发现了这对母子,遗憾的是已经烧死了,至死都紧紧地抱着一棵烧枯的柳树。晋文公放声痛哭,让人好好安葬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回去之后,晋文公还把绵山改称介山,永远纪念介子推,也时刻提醒自己的过错。
后来这里慢慢地变成了县城,就叫介休县,介子推休息的地方。晋国人怜悯这对母子,也崇敬介子推的精神,每逢三月五日放火烧山那天便不忍心开火做饭,一个月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再后来呢,一个月减到了三天,纪念范围也远远超出晋国,寒食节就成为我们全国性的节日。我记得小时候过寒食节,每次都要在屋檐下插柳枝,长大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柳枝是为介子推招魂啊!(P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