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各种见闻的记录,全书分为“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前者由勋爵的私人日志编辑整理,记录了勋爵在出使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对中国的看法。“巴罗中国行纪”的作者约翰·巴罗是使团随行人员,更是一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他不仅记录了使团的行程,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俗资料,从文学、哲学、宗教、医学、音乐等方面全面地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 目录 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 中译本说明 风俗和品性 宗教 政府 司法 财产 人口 赋税 文武官员的等级和制度 商业和贸易 技艺和科学 水利 航行 中国语言 结论 附录 基朗医生记中国的医学、外科和化学 巴罗中国行纪 中译本说明 声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结语 序言 1793年英国派遣以马戛 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出使中 国。使者们满怀热忱从英国 出发,期望在北京与清廷达 成贸易协定,并在京设立领 馆。然而,在一堵封闭的墙 面前,英使碰了钉子,一无 所得,铩羽而归。尽管这样 ,使者们毕竟有幸进入这个 对他们来说仍然神秘的大帝 国,得以亲身观察它的方方 面面,所以,上起大使、副 使本人,下至使团成员,几 乎都留下了出使日记、行纪 等,记录这次出使过程和对 中国的观感,数量之多,就 一次出使而言,历史上是罕 见的。大使本人的日记,早 在民国五年已有文学家刘半 农的中译本,刘氏对这位大 使日记十分推崇,形象地在 序里说:“吾初读此书,亦 恍如一白首老人坐吾旁,为 吾娓娓道乾隆遗事。”除日 记外,大使先生还据他在华 的见闻,谈他的观感,作出 他的评述,这篇文献,英国 学者克朗默尔-比恩 (Cranmer-Byng)在编辑有 关马戛尔尼使华文献时辑人 他的书中,中译文依据此译 出,另一随队医生基朗 (Doctor Gillan)也有一篇记 中国医学的文章,一并译为 中文,供参考。 英国当时已进入资本主 义社会,科学技术和工业生 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站 在这样一个高度看停滞不前 、仍然保守的清代中国,自 然会感到它的愚昧和落后。 落后并不可怕,如果认识到 差距,作为主宰国家命运的 领导人高瞻远瞩,学习先进 ,在国内推广科学技术,改 变落后局面,也能迎头赶上 ,增强国力,抗拒外侮。这 样的榜样是有的,如俄国的 彼得大帝。可怕的是,在差 距面前毫无感觉,麻木不仁 ,甚至根本不承认对方之先 进和自己的落后。马戛尔尼 在华期间敏锐地觉察到,对 于英国赠送的含高科技的礼 物,“无论乾隆本人,还是 他身边的人,对这些东西都 没有好奇心”。那些参观过 英国先进仪器的大臣,都漠 然视之,好像这些都十分寻 常,没有什么稀奇。如此的 表现倒使英人放下心来,他 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大帝国 不思改进,仍将继续它的落 后状态,所以50年后悍然发 动了鸦片战争,终于用坚船 利炮打开了帝国的大门。 何高济 2010年3月15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