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辑 没有不带附言的信 一个女人的史诗 把毛姆的秘密和盘托出 想成为传奇不容易 你好,卡萨诺瓦 没有不带附言的信 寻找安静的萨冈 情爱的最美背景 你无法不“失落” 愿望中的城市没有悲伤 与心兽同呼吸 偶遇的陷阱 迷失的女孩 你和他们不一样 十年黑暗与七天光明 不要相信结局 刘心武的窗外飘着什么? 毕飞宇的心灵推手 听张翎讲述美 王朔的真诚和温情 张炜笔下的中国病人 张大春与李白的时光旅行 余华的进步与退步 陈染有时悲伤,有时宁静 严歌苓与她的乱世爱情梦 鲁敏打开一个黑色信封 鲍尔吉·原野手握果实,凝望花朵 严歌苓用温暖笔触写就冰冷故事 毕淑敏的冷静与犀利 第二辑 遐想与疼痛 向巴尔扎克学习风雅 那些令人羡煞的文人交往 贾樟柯的遐想与疼痛 读书如饮烈酒 唤醒对“人情”亲近的愿望 文字是通往内心最美的语言 做生活的修行者 像“逃世者”那样生活? 就像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 文学批评的火焰燃烧时需要美与持久 说不尽的欲望与诗 人间一直悲欣交集 不敢读史铁生 影评人是知识分子的第三身份? 诺奖经典照亮思想之路 让孩子拥有透彻的灵魂 一只不那么聒噪的乌鸦 悲凉的爱情花朵 在理想的下午,饮酒还是喝茶? 第三辑 历史的杯底 现代文人应该有一点“东坡精神” 第三种品曹操的方式 品魏晋风骨 古典中国的细腻纹理 中国人的姓与命 为什么热爱燕京大学? 酒后漫谈的快意 帮年轻人反思袒辈们的生存土壤 历史的墙角可以这么拆 做历史的旁观者 名桥如名媛 历史的酒杯底下摇曳着什么? 精彩页 一个女人的史诗 上帝在制造万物的时候会留下隐秘的信息,这些信息被视为上帝的签名,这是美国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新书《万物的签名》的书名由来。如果用一句话介绍这本书,可以这么说,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对植物的生命密码了若指掌,但却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困惑终生,她无法知道上帝在人的心间留下了什么样的签名。 这本书拥有不少有关植物的专业知识,也有一些关于植物与哲学、宗教的大段论述,但这些内容在书中所占比例丝毫不会影响到故事的可读性,这是一本纯粹的小说,而非借着小说的名义强化阅读快感的科普读物。 作者搜集如此众多且有权威的植物知识,是为了让本书更有趣,当读者被人物情感打动的时候,会忍不住关注那些相对专业的信息,并且在这些信息中得到妥帖的安慰——如同本书主角阿尔玛一样,她生命里遇到的每一次重大挫折,都会把她对植物的依赖向前推进一步。 《万物的签名》堪称一个女人的史诗。阿尔玛是个强壮健康的女人,少女时期有过倾慕的对象——她的图书出版人霍克斯,到了结婚的年龄,嫁给了另外一个让她心旌摇曳的人——神秘而又富有魅力的兰花画家安布罗斯,但直到90多岁死去时,她还是一个处女。 这是一个标准的悲剧,不是吗?上帝留在她身体里的签名出现了乱码,一个在科学上有巨大成就的女科学家在情感上却溃败得一塌糊涂。 吉尔伯特真是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她的书写有着古典主义的优雅与从容,也有着流行现代派的幽默与趣味,她像毛姆一样深知读者对传奇的渴望,因此从书的第一页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部浩荡的、激烈的、回味无穷的传奇故事。 阿尔玛的父亲,同时也是白亩庄园的暴君亨利,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一样的人物。出身卑微的他通过少年时的偷窃所得以及成年后航海旅行获得的珍贵树种,变成了富可敌国的人物,他的权势体现在女儿身上,就是取代了上帝,把他的遗传基因无可阻挡地传递到了女儿的头脑里。 在富有、封闭又保守的白亩庄园,风平浪静之下隐藏着命运齿轮咬合时发出的惨痛声响,被收养的妹妹普鲁登丝嫁给了年龄大她许多的家庭教师,是不愿与姐姐争夺霍克斯,但霍克斯最后却娶了她们共同的好友芮塔。三姐妹的一生都没有得到爱情与家庭的幸福,普鲁登丝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美国废奴事业,芮塔进了精神病院,阿尔玛自我放逐,去寻找自己名义上的丈夫曾爱过的男人。 这样的情感关系,放在普通的情爱小说里再常见不过,但有了“万物的签名”这个概念在,有了那么多神奇的植物、陌生的国度以及浩瀚的海洋,小说因此具备了让人难以割舍的魅力。作者以她构建的格局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又以人物悲情的命运打动了读者的心扉,她以女性化的角度去描绘女孩对爱情一厢情愿的想象,转过身又以非常男性的口吻去刻画闯荡与探险的情怀。 这是一位少见的不与读者较劲的作家。《华盛顿邮报》评价《万物的签名》“这是一本光芒四射的小说,一次珍贵的文学成就”,小说虽藏有光芒,但外在朴素。 好的小说在阅读时会给人舒适感。这种舒适感如同《纽约时报》的评价,源自本书“是向大自然的智慧致敬”。植物本身有魅力,文学本身也有魅力,两者的结合亲密无间,这本小说就是生长于植物之上汲取着植物提供的营养创作出来的。 阅读它的最大感受是:人当活成一株植物,以自然为壤,以文学为水分,活得舒展一些。(P3-5) 导语 人在悲伤的时候是很难平静,这是常识。在《有时悲伤有时宁静(精)/副刊文丛》中,悲伤和宁静如同山中生长的双藤,因为时间久远,跨过悬崖缠绕在了一起,不离不弃,自然而然,藐视时光和一切。因为这两种质素,韩浩月的新散文如同陈列在夜色中的瓷器,散发着幽冷的光芒,这光芒也同样时而温暖,时而凄冷。 序言 书里的“言外之意” 韩浩月 这是我第一次出版书评集。 整理书评,是一件略带庄重且心怀愉悦的事。在整个 过程里,自己所得到的暗示是,这些年毕竟还是读过一些 书的,并且通过书评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的阅读心得,如 果当时读完而不写,则会是一种遗憾。写书评,也是件错 过了就不会重来的事情。 关于读书,我有三个倾向:一是读朋友写的书,以便 了解他们的写作状况;二是读当代作家的书,寻找文学创 作的变化痕迹;三是重读经典,重新去发现与感受过去阅 读时所不理解的情节与情绪。 这三类书成为我阅读生活中的主要构成。 作家写完书,和导演拍完电影一样,总是分外期待读 者与观众参与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作品走出创作 者的“房间”,融人更多的情感与社会元素。真正成为大 众文化产品。因此,总会有作家这么形容:写完的作品就 如同养大的孩子,走出家门后就不属于自己了。 我写书评,除看重作品的可读性、思想性之外,紧随 其后就是考虑自己的参与性。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为我 用”,而借着写书评的机会来倾诉一些自己的心声,这很 值得为之投入。 如同对某些书、某些作家有着更多一些的偏爱一样, 本书收录的书评也按照我的个人喜好进行了编排,因此文 章没有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排列。 书评不单纯是介绍书的,很多时候,它也是在发出一 些信息,寻找有共鸣的朋友。 希望您能读到这本书里的“言外之意”。 2019年4月11日 内容推荐 《有时悲伤有时宁静(精)/副刊文丛》收录了韩浩月近年来发表的书评,这些文章刊于《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新民晚报》《北京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各地报纸副刊。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为没有不带附言的信,第二辑为遐想与疼痛,第三辑为历史的杯底。作者视野开阔,阅读书籍涉及国内外不同体裁,针对一篇篇文学作品,作者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作者想象力丰富,能将自己阅读过的不同书籍联系起来,为自己行文观点服务。 |